学术投稿

肝硬化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透明质酸的相关探讨

肖晖;杨兵;师水生;郭文栋

关键词:肝硬化,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透明质酸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与肝硬化病变程度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测定其HA含量与T3水平.结果:随着临床肝功能程度加重,HA含量逐渐增高,而T3随HA的增高而下降,与H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73).结论:肝硬化时,T3与HA呈显著负相关.联合检测HA与T3浓度,对估测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实用价值.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Dieulafoy病变5例报告

    Dieulafoy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较为罕见的病因.我院近8年来诊治5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9-61岁.均有呕血,兼便血者4例,上腹痛1例.患高血压病及慢性肝病史各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例.出血期平均血红蛋白值为6.4g/dl.

    作者:何正在;郭良忠;江应平;陈友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上颌窦密度增高的原因分析

    上颌窦密度增高是放射科常见的X线征象,本文收集我院自1995年1月-1999年10月经X线,临床明确诊断,部分经穿刺,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的98例上颌窦密度增高的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张进银;赵生中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应用改良剖宫产术式再次剖宫产术6例报告

    分析我院近年来应用改良剖宫产术式再次剖宫产的6例患者术中情况报告如下:例1,张某,34岁,干部.1995年因胎儿宫内窘迫行改良剖宫产术,1999年6月因孕4产1孕39+4周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术中无异常发现,盆腔腹膜无粘连,子宫下段瘢痕不明显.此次娩出一男要,3150g.

    作者:李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左侧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我院自1989-1999年间共护理左侧大肠癌合并肠梗阻一期手术切除6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33-89岁,平均63岁.肿瘤位于结肠脾曲7例,降结肠17例,乙状结肠39例,直肠上段3例.病理诊断:腺癌49例,粘液腺癌14例,未分化癌3例.66例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颈内静脉穿刺点感染1例,心律失常2例,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

    作者:李淑云;纪桂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MRI对少儿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少儿颅脑MR图像分析.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资料为我院自1992-2000年间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证实的37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所有病例均经颅脑MR检查.结果:37例患者均见两侧脑室三角区的脑白质呈对称性的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异常改变.所有病例病变均累及胼胝体压部及脑干皮质脊髓束.除此之外,病变累及枕叶者3例(占8.1%),病变累及顶枕叶者有19例(占51.4%),病变累及顶枕颞叶者15例(占40.5%).结论:MRI能准确反映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并且有典型的特征性MR表现,MRI是当今诊断该病的佳影像手段.

    作者:杨贞振;史浩;苏桂芝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Ki-67免疫组化技术在胃粘膜活检中对胃癌诊断的应用

    Ki-67是与增殖性核抗原(PCNA)相似的一种特异性蛋白,PCNA在各种组织中表达文献报道较多,但对Ki-67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现对我院30例胃粘膜活检中胃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霄;孙兰芬;李志;王昕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经胃镜证实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或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经病理证实除外恶变者)的急诊或消化科住院患者共54例,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20-65岁,其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心悸,心律增快,血压下降及肠鸣音亢进等,估计出血量为200-1000ml.

    作者:李岩;石秀霞;王颖;陈苏宁;李东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护理正蓬勃兴起,并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人员素质、组织网络建设、宏观调控、质量管理、政策及财力支持等方面尚存不足,难以适应未来社区护理的要求.需进一步完善社区护理组织网络建设,规范社区护理管理,完善社区护理教育和培训体制,强化社区护理队伍内涵建设,促进我国社区护理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作者:王世萍;李继坪;李晓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肺癌化疗300例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共有300例中晚期肺癌接受化疗.其中术后化疗60例,单纯化疗240例,年龄20-76岁,男性204例,女性96例.完全缓解60例,部分缓解97例,总有效率达94%.

    作者:彭敏;丁亚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分析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变化多,而内分泌异常的症状不典型.本文随机抽取本院1998年3月至1999年10月间测定甲状腺激素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例57例,根据同时测定的动脉血气、心功能、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有关指标,探讨其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与甲状腺激素变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瞿潮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管低反应性及机制

    目的:探索肝硬化内脏血管对外源性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制作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在体外通过血管张力测定,观察血管环对去氧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并分别给予Indo、L-NAME和去除血管内皮预处理后,重复进行血管环张力测定.结果: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的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环,对去氧肾上腺素的缩血管反应性明显低下,通过应用NO、PGI2拮抗剂和去除内皮预处理,均可明显改善这种血管低反应性.联合应用Indo和L-NAME对低反应性的改善作用,并不高于它们的单独应用.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存在内脏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低反应性,此种低反应性系内皮依赖性者,与NO-PGI2系统的释放增加有关,而且这2个系统存在着相互联系.

    作者:冯志杰;姚希贤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附15例报告)

    近10年来危重病医学发展较快,特别是呼吸支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仍高达50-70%[1],其中仅10-30%[1]的ARDS患者死于顽固性低氧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其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随器官衰竭数目增多而升高.本文就我院外科加强医疗病房(SICU)4年来收治的15例ARDS病人诱发MOF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RDS诱发MOF的防治,降低ARDS死亡率.

    作者:葛庆岗;侯静;周华;李彤;许嫒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异位阑尾1例报告

    患者男,52岁.因脐周疼痛1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之主诉入院.体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平软,脐周压痛明显,有反跳,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25.4×10/L,N0.85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拟行手术治疗.取右侧中腹部切口.术中见回盲部转至左上腹,升结肠位于横结肠后面,阑尾充血,水肿明显.顺行切除阑尾.切口II/甲愈合.8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马进连;董向辉;李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性病门诊求医者艾滋病危险行为研究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求医者艾滋病危险性行为情况.方法:对451名性病门诊求医者进行了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及求医行为问卷调查.结果:65.6%的患者接触过商业性性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仅占30.6%;20%的患者在安全套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过避孕套破裂或滑脱;60.9%的患者在发生症状之后与一个以上的人有过性接触.结论:性病门诊求医者普遍存在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应及早开展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工作.

    作者:周华;周昆;曾序春;洪福昌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1例老年性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院于1999年12月10日,成功抢救1例老年性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病人,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护理观察包括①生命体征观察: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变化,并做好记录.②皮肤观察;③保护静脉,准备好静脉通路.④尿量观察.

    作者:刘海荣;叶振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现将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于诊断不明的124例急腹症行腹穿182次的结果给予分析.1临床资料124例急腹症中男71例,女53例,年龄3-82岁,平均37.5岁.共腹穿182次,阳性113例,阴性11例.腹穿1次阳性78例,2次阳性24例,3次以上阳性11例(包括多部位穿刺和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终诊断及腹穿结果见附表.腹穿阳性正确诊断率97.3%,假阴性率45.4%.

    作者:曹广涛;曹广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高频电刀在甲状腺腺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近年来,我院采用高频电刀在甲状腺腺瘤摘除术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0例,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1-63岁,平均42岁.1.2治疗方法术前服卢戈氏液10天后手术,取颈前横孤形切口,切开皮肤后,用中国北京产BEEC-180A高频电刀逐层切开各层组织,显露腺瘤,切开包膜,剥离腺瘤,出血部位以电刀烧灼止血后逐层缝合各层组织.

    作者:王春杰;刘新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哮喘(附36例分析)

    临床上哮喘伴胃-食管返流(GER)或GER患者发生哮喘者并不少见.本文总结了由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哮喘36例,浅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12-59岁,平均34.7岁;病程1.5-48年,平均12.6年;就医次数4-15次.

    作者:王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8周妊娠240例临床观察

    1对象和方法1996年8月-1999年8月我站及协作单位门诊选择孕8-18周240例,年龄20-40岁,经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并与停经天数相符,心、肝、肾功能正常,无生殖道畸形、子宫手术史、宫颈损伤及修补史等.用药方法:分3天温开水服药,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第1天:晚8时服米非司酮50mg;第2天:早、晚8时各服米非司酮50mg;第3天:早8时服米索前列醇600ug,后留门诊观察12小时.对孕10周以上者根据情况每4小时加服米索前列醇400ug,总量限为1400ug.

    作者:谭跃英;王德英;王京燕;潘丽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

    1用药期间滴速的观察由于患儿的个体差异,对首次给药病例要注意初次用药的反应,且药物浓度不宜过高,滴速不宜过快.因酚妥拉明虽然疗效显著,但有一定的β受体兴奋作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甚至出现严重的心动过速.患儿因年龄的关系,无主诉能力,护士必须加强巡视,如患儿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恶心及心率过快时,应减慢滴速,同时报告医生,以免心动过速增加心肌的耗氧量而加重病情.

    作者:马登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