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跃英;王德英;王京燕;潘丽爽
1临床分类1.1感染性胸腔积液1.1.1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多为青壮年,患侧胸痛、气紧、干咳、畏寒、发热,体征有胸腔积液体征,X线所见,一侧胸腔呈高低不一,密度均匀的阴影,其上缘可见ELLIS线,血象白细胞轻度增高,急性期常有中等度中性粒细胞增高与核左移,胸液检查:呈草黄色,比重高于1.018,蛋白定量2.5克/L以上,细胞数在105个/L-106个/L,以淋巴细胞为主,胸液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不高,进行培养时可有阳性结果.
作者:韩来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Ki-67是与增殖性核抗原(PCNA)相似的一种特异性蛋白,PCNA在各种组织中表达文献报道较多,但对Ki-67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现对我院30例胃粘膜活检中胃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霄;孙兰芬;李志;王昕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0年1月共分娩150人,新生儿窒息24例,窒息发生率为16%,其中轻度14例,占窒息的58%,重度10例占窒息的42%,抢救成功率为100%.现将抢救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1新生儿窒息的抢救
作者:侯艳芝;李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NLL)即Ma型.其发病在国内占同期急性白血病(AL)的3.3%-17.4%,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6.5%-37.4%[1].与其他急性白血病相比,有出血倾向严重的特点,易并发急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本文作者在进修期间对7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追踪研究,8例患者早期死亡,发病时间至死亡时间为4-12个月,平均为6.5个月,并针对其死因给予分析如下:
作者:王艳君;张书喜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少儿颅脑MR图像分析.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资料为我院自1992-2000年间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证实的37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所有病例均经颅脑MR检查.结果:37例患者均见两侧脑室三角区的脑白质呈对称性的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异常改变.所有病例病变均累及胼胝体压部及脑干皮质脊髓束.除此之外,病变累及枕叶者3例(占8.1%),病变累及顶枕叶者有19例(占51.4%),病变累及顶枕颞叶者15例(占40.5%).结论:MRI能准确反映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并且有典型的特征性MR表现,MRI是当今诊断该病的佳影像手段.
作者:杨贞振;史浩;苏桂芝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求医者艾滋病危险性行为情况.方法:对451名性病门诊求医者进行了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及求医行为问卷调查.结果:65.6%的患者接触过商业性性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仅占30.6%;20%的患者在安全套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过避孕套破裂或滑脱;60.9%的患者在发生症状之后与一个以上的人有过性接触.结论:性病门诊求医者普遍存在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应及早开展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工作.
作者:周华;周昆;曾序春;洪福昌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方法取一次性输液器一付,用无菌方法打开,放入手术台,去掉排气针和保护套,用剪刀剪去茂非氏滴管的下端,口径大小与一次性吸引器头内芯口径基本一致,直径约6毫米,吸引器头内芯插入墨非氏滴管内,与上端衔接紧密,然后打开吸引器,穿刺针就可顺利进行穿刺减压,此种方法也可用于需减压的其它手术.
作者:李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8年5月至1999年7月对4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经常规强心、利尿、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效果欠佳时,加用心先安、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6年至1999年共护理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前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病人86例,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胃癌47例,结肠癌23例,直肠癌16例;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6.7岁,所有病人均住院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1.2治疗方法:经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后,经股动脉插管,先用76%泛影葡胺作血管造影,确定供应肿瘤的主要血管后,在此血管注入抗癌药物.
作者:陈增蓉;陈惠蓉;覃清梅;陈咏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笔者先后施行了2例食道异物嵌顿内镜下松解术,效果满意.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0岁和65岁,均为进食猪排骨汤后出现胸骨后疼痛不能进食1天,胃镜检查均在进镜20cm后发现长条形的扁平状骨片,大小分别为2.8cm×1.4cm和2.4cm×1.0cm,骨片沿其长轴略呈斜行横架于食管中,两端均嵌入管壁中,将食管壁向外支撑,骨平面与食管纵轴平行,异物镜钳夹异物两端后均牢固不动,异物两端嵌顿处粘膜无损伤及出血迹象.
作者:吴中;吴绍秋;阮六平;杨静文;刘沙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近12年收治新生儿败血症234例,现对其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组23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均为1987年10月至1999年10月我院儿科住院病例,所有病例均经本院检验科血液培养阳性确诊.对本组病例患有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肺炎、尿布皮炎、腹泻、口腔炎、早产儿、皮肤脓疱疮等病例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分析,每组出生日期(±2天),入院日期(±2天).地址基本相同.排除了颅内出血、生理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等原因所致黄疸.
作者:吕利平;黄由之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论证红外谱分析技术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用红外谱分析仪分析胃肠道脱落细胞41例,其中癌13例、中重度异性增生13例、正常粘膜15例.结果:①良恶性光谱的差异主要位于1300-1000cm-1频带上;②正常细胞c峰强度高于a峰,而癌和中一重度异性增生细胞则相反;③红外吸收谱鉴别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和阴性预示值分别为92.3%,73.33%,75%和91.6%,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和阴性预示值分别为84.62%,73.33%,73.33%和8.62%.结论:红外谱可鉴别胃肠道良恶性脱落细胞,尤其是对癌前病变检出率较高,故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上有一定意义.
作者:盛剑秋;李世荣;吴小光;高革;吴霞;晨智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为探讨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我科于1998年12月-1999年12月对儿保门诊及儿科门诊小儿进行了头发6种微量元素锌、铁、钙、铜、镁、锰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随着对儿保门诊小儿进行头发微量元素检测,并按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分类,共449例,男322例,女127例,年龄半月-14岁.并选择儿科门诊厌食5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PRI)41例与儿保门诊43例健康小儿对照分析,在年龄、性别上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桂兰;姜玉萍;苏芹;郑宏;李素先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胃动素(Motilin,MTL)属胃肠激素之一,是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由M细胞分泌.在消化性溃疡和肝硬化时可出现血浆胃肠激素的变化,但MTL的变化目前研究尚少,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患者血浆胃动素的水平,并与慢性胃炎及正常人进行比较,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华建平;姚宏昌;马桂凤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胃粘膜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有粘膜活检标本共150例,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2例、肠上皮化生(IM)36例、不典型增生(AH)34例、胃癌(GC)48例,分别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上述胃粘膜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结果:原位逆转录PCR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RNA阳性率为55.3%(83/150),显著高于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检出率(40.0%、60/150,P<0.05).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IM、AH及GC的端粒酶RNA阳性率分别为47.2%、52.9%、100%,而CSG胃粘膜中未检出端粒酶RNA;IM、AH组端粒酶RNA阳性率亦明显低于GC组(P<0.05).端粒酶RNA主要分布于胃粘膜癌细胞及癌前病变上皮细胞的胞核内.结论:端粒酶RNA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原位逆转录PCR检测胃粘膜端粒酶RNA对胃粘膜癌变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有重要价值,而且可能是较端粒酶活性更灵敏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方向明;熊碧芳;陈晓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地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方法:观察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41例,麻醉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全麻26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例,硬膜外麻醉7例.入室后行心电图、血压、SPO2、CVP监测.结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术中管理关键在于肿瘤释放儿茶酚胺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危险期是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探查剥离肿瘤和肿瘤切除.结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风险极大,但是如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改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使麻醉手术的死亡率显著下降.
作者:张燕平;李树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Dieulafoy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较为罕见的病因.我院近8年来诊治5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9-61岁.均有呕血,兼便血者4例,上腹痛1例.患高血压病及慢性肝病史各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例.出血期平均血红蛋白值为6.4g/dl.
作者:何正在;郭良忠;江应平;陈友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25岁.因干部健康查体听诊闻及有期前收缩进行动态心电检查.体检:体温36.5℃,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10Kpa.口唇无紫绀,呼吸平稳,心界无扩大,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无长间歇,无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给予佩带美国Pi公司产全息电子硬盘式24hHolter记录盒采样,佩带记录期间否认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将24h记录器获得的心电信号,回放经计算机软件处理,自动分析、人机对话后数据统计.
作者:刘守宪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现将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于诊断不明的124例急腹症行腹穿182次的结果给予分析.1临床资料124例急腹症中男71例,女53例,年龄3-82岁,平均37.5岁.共腹穿182次,阳性113例,阴性11例.腹穿1次阳性78例,2次阳性24例,3次以上阳性11例(包括多部位穿刺和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终诊断及腹穿结果见附表.腹穿阳性正确诊断率97.3%,假阴性率45.4%.
作者:曹广涛;曹广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通过52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探讨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7-61岁,20-30岁30例,占本组的59%.
作者:李小宝;刘勇峰;王长印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