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徐岩;孙艳玲;孙玉环;薛峰

关键词:
摘要:近2年来,我们应用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8例,对心律平的用药方法、剂量、疗效及副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用东莨菪碱及复方丹参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60例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1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呼吸衰竭11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及复方丹参治疗,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兰成孝;项在栋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近2年来,我们应用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8例,对心律平的用药方法、剂量、疗效及副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徐岩;孙艳玲;孙玉环;薛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MRI对少儿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少儿颅脑MR图像分析.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资料为我院自1992-2000年间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证实的37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所有病例均经颅脑MR检查.结果:37例患者均见两侧脑室三角区的脑白质呈对称性的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异常改变.所有病例病变均累及胼胝体压部及脑干皮质脊髓束.除此之外,病变累及枕叶者3例(占8.1%),病变累及顶枕叶者有19例(占51.4%),病变累及顶枕颞叶者15例(占40.5%).结论:MRI能准确反映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并且有典型的特征性MR表现,MRI是当今诊断该病的佳影像手段.

    作者:杨贞振;史浩;苏桂芝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24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0年1月共分娩150人,新生儿窒息24例,窒息发生率为16%,其中轻度14例,占窒息的58%,重度10例占窒息的42%,抢救成功率为100%.现将抢救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1新生儿窒息的抢救

    作者:侯艳芝;李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现将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于诊断不明的124例急腹症行腹穿182次的结果给予分析.1临床资料124例急腹症中男71例,女53例,年龄3-82岁,平均37.5岁.共腹穿182次,阳性113例,阴性11例.腹穿1次阳性78例,2次阳性24例,3次以上阳性11例(包括多部位穿刺和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终诊断及腹穿结果见附表.腹穿阳性正确诊断率97.3%,假阴性率45.4%.

    作者:曹广涛;曹广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应用改良剖宫产术式再次剖宫产术6例报告

    分析我院近年来应用改良剖宫产术式再次剖宫产的6例患者术中情况报告如下:例1,张某,34岁,干部.1995年因胎儿宫内窘迫行改良剖宫产术,1999年6月因孕4产1孕39+4周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术中无异常发现,盆腔腹膜无粘连,子宫下段瘢痕不明显.此次娩出一男要,3150g.

    作者:李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1例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性休克的护理

    患者,女,68岁,术后2年4个月,血尿7天,加重1天,急诊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脉搏细弱134次/分,BP10/8Kpa,呼吸急促,急查血Rt,RBC2.71×1012/L,Hb4.5×1012/L,WRC6.7×109/L,处于休克状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血、止血,给予立止血肌注,氧气吸入,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经24小时抢救患者血压逐渐上升至正常,体克纠正,膀胱镜检查,示膀胱粘膜溃疡,出血点、糜烂,治疗2周后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巩瑞芬;王英;汪爱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水肿病人静脉穿刺的体会

    1水肿程度比较严重者,皮肤表面可因渗出液体而潮湿,因此在消毒前应先将局部皮肤擦干,以免影响消毒的效果及胶布的粘贴.2选择穿刺的部位时,应先挤压水肿的部位,初步看清血管,然后再将止血带扎上,消毒注射的部位,同时拿一根碘伏棉签将左手拇指指腹的皮肤进行消毒,右手持针尖的针病,左手拇指指腹稍用力按压穿刺部位,看到血管,在左手拇指松开的一刹那快速进针,进针的角度比一般人要大些,因为水肿病人的血管较一般的人深,可视水肿的程度而定,一般以20-30度为宜.

    作者:马菊岚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一次性输液器在肝包虫病手术中的应用

    1方法取一次性输液器一付,用无菌方法打开,放入手术台,去掉排气针和保护套,用剪刀剪去茂非氏滴管的下端,口径大小与一次性吸引器头内芯口径基本一致,直径约6毫米,吸引器头内芯插入墨非氏滴管内,与上端衔接紧密,然后打开吸引器,穿刺针就可顺利进行穿刺减压,此种方法也可用于需减压的其它手术.

    作者:李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荷兰医院营养支持与饮食护理简介

    应荷兰国家管理合作项目(NMCP)之邀,笔者于1999年7月14日-8月26日,在荷兰ISALA,KLINIEKEN医院进行短期护理培训.荷兰医院非常重视病人的基础护理,使我受益很大,现重点介绍营养支持及饮食护理.1医院概况ISALA,KLINIEKEN是一所知名的综合性医院,该院资本雄厚,医疗设施先进,各种护理设备齐全.

    作者:何梅;刘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尿激酶引流抢救高血压全脑室积血的临床体会

    脑室内出血的死亡率很高,特别是高血压全脑室积血,死亡率可高达100%[1].我们应用尿激酶(UK)引流术救治1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35-69岁,有高血压病史8-25年.入院时血压18-30/13-18Kpa.意识状态按GCS评分:9-10分3例,6-8分6例,3-5分2例.单侧瞳孔散大2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单侧或双侧病理征(+)8例,脑膜刺激征(+)10例.

    作者:胡孝品;张遂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褥疮的常见治疗方法

    本文就褥疮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1苯妥英治疗褥疮何代琼[1[报道,外用苯妥英治疗褥疮,突出的特点是分泌物明显减少,用后肉芽组织生长后在第7天左右为明显,刺激新鲜肉芽组织向表面生长,特别是对小而表浅的褥疮,易愈合,疗效显著.

    作者:孙艳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左侧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我院自1989-1999年间共护理左侧大肠癌合并肠梗阻一期手术切除6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6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33-89岁,平均63岁.肿瘤位于结肠脾曲7例,降结肠17例,乙状结肠39例,直肠上段3例.病理诊断:腺癌49例,粘液腺癌14例,未分化癌3例.66例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颈内静脉穿刺点感染1例,心律失常2例,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

    作者:李淑云;纪桂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8周妊娠240例临床观察

    1对象和方法1996年8月-1999年8月我站及协作单位门诊选择孕8-18周240例,年龄20-40岁,经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并与停经天数相符,心、肝、肾功能正常,无生殖道畸形、子宫手术史、宫颈损伤及修补史等.用药方法:分3天温开水服药,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第1天:晚8时服米非司酮50mg;第2天:早、晚8时各服米非司酮50mg;第3天:早8时服米索前列醇600ug,后留门诊观察12小时.对孕10周以上者根据情况每4小时加服米索前列醇400ug,总量限为1400ug.

    作者:谭跃英;王德英;王京燕;潘丽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附15例报告)

    近10年来危重病医学发展较快,特别是呼吸支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仍高达50-70%[1],其中仅10-30%[1]的ARDS患者死于顽固性低氧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其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随器官衰竭数目增多而升高.本文就我院外科加强医疗病房(SICU)4年来收治的15例ARDS病人诱发MOF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RDS诱发MOF的防治,降低ARDS死亡率.

    作者:葛庆岗;侯静;周华;李彤;许嫒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胃粘膜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有粘膜活检标本共150例,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2例、肠上皮化生(IM)36例、不典型增生(AH)34例、胃癌(GC)48例,分别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上述胃粘膜端粒酶RNA与端粒酶活性.结果:原位逆转录PCR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RNA阳性率为55.3%(83/150),显著高于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检出率(40.0%、60/150,P<0.05).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IM、AH及GC的端粒酶RNA阳性率分别为47.2%、52.9%、100%,而CSG胃粘膜中未检出端粒酶RNA;IM、AH组端粒酶RNA阳性率亦明显低于GC组(P<0.05).端粒酶RNA主要分布于胃粘膜癌细胞及癌前病变上皮细胞的胞核内.结论:端粒酶RNA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原位逆转录PCR检测胃粘膜端粒酶RNA对胃粘膜癌变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有重要价值,而且可能是较端粒酶活性更灵敏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方向明;熊碧芳;陈晓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肺癌化疗300例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共有300例中晚期肺癌接受化疗.其中术后化疗60例,单纯化疗240例,年龄20-76岁,男性204例,女性96例.完全缓解60例,部分缓解97例,总有效率达94%.

    作者:彭敏;丁亚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胃Dieulafoy病变5例报告

    Dieulafoy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较为罕见的病因.我院近8年来诊治5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9-61岁.均有呕血,兼便血者4例,上腹痛1例.患高血压病及慢性肝病史各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例.出血期平均血红蛋白值为6.4g/dl.

    作者:何正在;郭良忠;江应平;陈友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VITEK-AMS在临床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明确VITEK-AMS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方法:以WHO参考实验室细菌鉴定结果为标准,VITEK-AMS和常规法细菌鉴定结果与WHO参考实验室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ITEK-AMS与WHO参考实验室细菌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98.%(182/185);常规法与WHO参考实验室细菌鉴定结果符合率为91.3%(169/185).结论:VITEK-AMS在临床绝大部分细菌鉴定中有准确、快速的优点,但是在厌氧菌、奈瑟氏菌、分枝杆菌等细菌的鉴定中仍有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

    作者:阎东辉;许淑珍;马纪平;廖元良;张振龙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经胃镜证实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或急性胃粘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经病理证实除外恶变者)的急诊或消化科住院患者共54例,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20-65岁,其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心悸,心律增快,血压下降及肠鸣音亢进等,估计出血量为200-1000ml.

    作者:李岩;石秀霞;王颖;陈苏宁;李东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