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陈晓东

关键词:恶性肿瘤骨转移, 加味身痛逐瘀汤, 唑来磷酸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对照组予唑来磷酸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骨痛分级程度均有下降,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能缓解.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磷酸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一贯煎抗脂肪肝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一贯煎抗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高脂饲料和乙醇)造成大鼠脂肪肝模型后,使用加味一贯煎大、小剂量分别进行治疗,观察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形态.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液生化中的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严重,细胞内有大量脂滴形成的空泡;而加味一贯煎高、低剂量组中的血清TC和TG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的空泡也明显减少.结论:加味一贯煎抗实验性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效果.

    作者:王昆;陈永祥;黎华;龚月鹏;周寒;吴红;饶家秋;王凤洲;褚春薇;王瑶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从脾论治小儿疾病4则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小儿脾常不足,无论饮食起居,或是患病,易伤脾胃.治疗脾胃病时应注重调理脾胃,用药注意轻灵活泼,攻不伤正,补而不滞,中病即止,消补兼施,灵活运用.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毛智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5例

    目的:观察刃针疗法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5~7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控制51例,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结论: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阚兴顶;童二勇;郭桂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跌打油纱治疗急慢性扭挫伤11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跌打油纱治疗急慢性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0例,外敷本院跌打油纱;对照组40例,外敷奇正消痛贴润湿剂.疗程为2天.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8.2%,对照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急性扭挫伤显效率80.6%,总有效率98.5%;治疗慢性扭挫伤显效率55.8%,总有效率97.7%;时照组治疗急性扭挫伤显效率75.0%,总有效率96.4%;治疗慢性扭挫伤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75.0%.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跌打油纱治疗急慢性扭挫伤疗效显著.

    作者:林静吟;庾伟中;冯小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糖胃舒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96例

    目的:观察糖胃舒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6例.治疗组采用糖胃舒汤中药治疗,对照组单服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胃舒汤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

    作者:石宝连;王振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清肝益肾化斑汤治疗黄褐斑

    笔者近3年采用清肝益肾化斑汤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清肝益肾化斑汤药物组成:白及、白薇、桑叶、白术、仙茅、茯苓、淫羊藿各10g,白芷5g,鹿角片(先煎)30g,黄芪20g,炙甘草、红花各6g .加减:肝郁气滞加柴胡、陈皮、香附各10g;肝肾阴虚加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茱萸10g.每天1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服,共服4~6周.

    作者:金晓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内外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1例

    笔者自2004年4月~2009年3月,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本院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共82例.男79例,女3例;年龄30~65岁;病程半年~10年;初次发作14例,2次发作29例,多次发作39例;发作时部位位于第一跖趾关节34例,踝关节19例,膝关节11例,指关节2例,腕关节2例,肘关节1例,多关节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林玉;范翼湘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清心安神颗粒治疗抑郁症4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清心安神颗粒(组成:法半夏、胆南星、陈皮、茯苓、白术、枳壳、黄连、栀子、竹茹、远志、酸枣仁、合欢皮、生龙骨、郁金等).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姜林芳;张凤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虫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用药思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性、反复发作的过程,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其病因未明,发病广泛,病程长,致畸和致残率高,迄今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治疗RA的方法很多,其中虫类药使用广泛,且历史悠久.

    作者:刘端勇;李家荣;赵海梅;程绍民;左志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升降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升降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升降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降压药联合血塞通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压、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用药前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2组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均明显降低,HDL-C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降方有较好的降压、降脂作用,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基础降压药.

    作者:谭英;蔡光先;黄江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四黄水蜜热敷治疗急性腹痛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热敷治疗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及护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给药30min、60min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92.3%,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给药6h后,治疗组痊愈率为30.8%,总有效率达96.2%,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黄水蜜热敷治疗急性腹痛疗效巩固持久、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秋萍;孔丽丽;谭彤燕;李志尚;张国雄;陈伯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倪毓生主任医师治疗乳房病经验介绍

    乳房病为现代女性多发疾患,中医药在治疗乳癖、乳核、乳痈、乳漏等病变,特别是乳癖、乳核方面,有独特优势.倪毓生为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谨将倪主任治疗乳房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方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消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64例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皮肤科常见病,笔者自2008年6月以来应用自拟消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中医科的住院患者,共128例.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30例,女34例;年龄15~53岁,平均31.8岁;病程3月~6年,平均2.55年.对照组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16~52岁,平均32.3岁;病程3月~5年,平均2.45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仁斌;王飞;张海燕;时文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与氟西汀联用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8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氟西汀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治疗组加用鸟灵胶囊,6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于治疗6周末按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2周末、4周末和6周末2组患者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提示2组均能明显地逐步缓解抑郁症状;2组间在2周末、4周末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比对照组起效快,在2周末、4周末缓解症状更显著;6周末的HAMD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在6周末的总体疗效接近.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治疗组3例有恶心、食欲下降,1例焦虑不安、睡眠障碍.对照组8例恶心、呕吐、食欲下降,5例焦虑不安、睡眠障碍.提示鸟灵胶囊可以减少或改善氟西汀的副作用.结论:鸟灵胶囊与氟西汀联用治疗产后抑郁症,可提高氟西汀的疗效,减少氟西汀的副作用.

    作者:张雪梅;刘彩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健脾化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健脾化痰法对血脂异常症患者血脂及其载脂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30例,健脾化痰组、健脾组、化痰组以及力平脂组.观察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栽脂蛋白A-Ⅰ(ApoA-Ⅰ)及栽脂蛋白B(ApoB)等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TC、TG、Apo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HDL-C、ApoA-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健脾化痰组,治疗前后TC、TG、HDL-C的差值明显大于化痰组和健脾组,与化痰组和健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力平脂组治疗前后TC、TC的差值明显大于健脾化痰组,而HDL-C的差值明显小于健脾化痰组,与健脾化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poA-Ⅰ、ApoB的差值力平脂组与健脾化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法标本兼治优于单纯的健脾法或化痰法.

    作者:熊文生;区鸿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顺咽方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顺咽方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为2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咽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患者石氏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的变化.结果:石氏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92.11%,对照组81.0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洼田氏饮水试验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78.3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顺咽方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疗效确切.

    作者:刘健红;黄德弘;黄坚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情况.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制定调查表格,对广州市瑞宝街社区9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研分析.结果:以气阴两虚型和湿热内蕴型居多,分别占所研究证型的占43.67%和24.80%,而肾阳不足型、肝肾阴虚型和阴阳两虚型分布比例相对较少.气阴两虚证,病程在5~15年居多,年龄多为50~75岁,并发症多且重,此型在临床上常见.湿热内蕴证,病程短,平均为2年,年龄不限,多有糖尿病并发症.肾阳不足证,病程10年,年龄60岁以上居多,并发症增多.肝肾阴虚证,病程多在6~12年,年龄多在50~65岁,并发症增多且重.阴阳两虚证,病程多在15年以上,年龄在70岁以上居多.结论:在岭南地区,2型糖尿病还是以气阴两虚型和湿热内蕴型为主,在临床辨证论治时要多考虑用益气养阴,清热祛湿的方药.

    作者:杨水清;叶红;章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大定风珠加味治疗中风后失眠30例

    目的:观察大定风珠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大定风珠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安神补脑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定风珠加味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确切.

    作者:刘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对照组用达英-35联合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愈显率为5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愈显率为35.4%.2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愈显率为5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愈显率为35.4%.2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积分即开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4周积分开始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燕;王艳;姜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6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辨证分为肾虚肝郁型和肾虚痰湿型2组,分别采用补肾调肝法和补肾化痰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月经情况、血清性激素及痊愈患者停药1年时的月经情况.结果:补肾调肝法愈显率为60.46%,有效率为88.37%;补肾化痰法愈显率为52.64%,有效率为84.21%.2型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以LH降低尤其明显(P<0.01).月经评分2种治法治疗后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痊愈患者停药1年时月经周期、经期、经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PCOS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刘莹;李光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