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6-7415
  • 国内刊号:44-1231/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1969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38
  • 全年订价:7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中医学
新中医杂志   2009年12期文献
  • 顺咽方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顺咽方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为2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咽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患者石氏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的变化.结果:石氏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92.11%,对照组81.0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洼田氏饮水试验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78.3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顺咽方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疗效确切.

    作者:刘健红;黄德弘;黄坚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升降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升降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升降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降压药联合血塞通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压、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用药前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2组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均明显降低,HDL-C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降方有较好的降压、降脂作用,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基础降压药.

    作者:谭英;蔡光先;黄江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通痹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痹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通痹合剂组:给予通痹合剂治疗;柳氮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服药6月后.采用国际As评价组推荐的疗效标准ASAS20,观察病情活动指数、病人总体评价、总体肿胀关节指数、患者躯体功能、骨骼和肌肉系统活动度、实验室炎性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通痹合剂组满意率为82.5%,柳氮磺吡啶组满意率为5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肿胀关节总数,2组治疗后备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胸廓活动度、Schober、指地距、脊椎左屈、脊椎右屈、脊椎后仰等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脊椎左屈、脊椎右屈、枕墙距,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痹合剂治疗AS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柳氮磺吡啶.

    作者:刘晓玲;李拥军;刘琼;陈纪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特定炮制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化疗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特定炮制后的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化疗消化道反应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第1~7天,口服特定炮制的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第1~7天,口服生用的加味香砂六君子汤煎液.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消化道反应症状及胃肠激素促胃液素(Gas)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化疗后2组患者CGRP、Gas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后第8天CGRP、Gas水平较第3天又有明显上升趋势,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意义性意义(P<0.05,P<0.01),而对照组无差异.治疗后第8天2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特定炮制后的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能增强对化疗消化道反应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苏旭春;梁傍顺;邬晓东;程国华;闫冰川;孔嘉欣;刘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跌打油纱治疗急慢性扭挫伤11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跌打油纱治疗急慢性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0例,外敷本院跌打油纱;对照组40例,外敷奇正消痛贴润湿剂.疗程为2天.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8.2%,对照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急性扭挫伤显效率80.6%,总有效率98.5%;治疗慢性扭挫伤显效率55.8%,总有效率97.7%;时照组治疗急性扭挫伤显效率75.0%,总有效率96.4%;治疗慢性扭挫伤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75.0%.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跌打油纱治疗急慢性扭挫伤疗效显著.

    作者:林静吟;庾伟中;冯小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降糖明目汤治疗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糖明目汤治疗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在西药降糖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降糖明目汤,对照组给予导升明胶囊.结果:视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9.32%,对照组为67.86%.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眼底改变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4.24%,对照组为57.1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差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糖明目汤对DR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纪云西;蒋历;宋春晖;刘晓敏;陈大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与氟西汀联用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8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氟西汀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治疗组加用鸟灵胶囊,6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于治疗6周末按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2周末、4周末和6周末2组患者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提示2组均能明显地逐步缓解抑郁症状;2组间在2周末、4周末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比对照组起效快,在2周末、4周末缓解症状更显著;6周末的HAMD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在6周末的总体疗效接近.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影响.治疗组3例有恶心、食欲下降,1例焦虑不安、睡眠障碍.对照组8例恶心、呕吐、食欲下降,5例焦虑不安、睡眠障碍.提示鸟灵胶囊可以减少或改善氟西汀的副作用.结论:鸟灵胶囊与氟西汀联用治疗产后抑郁症,可提高氟西汀的疗效,减少氟西汀的副作用.

    作者:张雪梅;刘彩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消抗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抗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患者均采用消抗汤治疗1~3疗程,AsAb阳性者在治疗期间配合使用避孕套.结果:痊愈69例(50.74%),显效51例(37.50%),有效8例(5.88%),无效8例(5.88%),总有效率为94.12%.不育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原发性不孕及继发性不孕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3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种免疫抗体阳性的总转阴率与疗程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抗汤是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有效方剂,用于4种免疫抗体阳性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作者:彭薇萍;张万兴;王筱珍;倪玉兰;黄玲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健脾化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健脾化痰法对血脂异常症患者血脂及其载脂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30例,健脾化痰组、健脾组、化痰组以及力平脂组.观察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栽脂蛋白A-Ⅰ(ApoA-Ⅰ)及栽脂蛋白B(ApoB)等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TC、TG、Apo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HDL-C、ApoA-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健脾化痰组,治疗前后TC、TG、HDL-C的差值明显大于化痰组和健脾组,与化痰组和健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力平脂组治疗前后TC、TC的差值明显大于健脾化痰组,而HDL-C的差值明显小于健脾化痰组,与健脾化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poA-Ⅰ、ApoB的差值力平脂组与健脾化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法标本兼治优于单纯的健脾法或化痰法.

    作者:熊文生;区鸿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邓氏冠心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介入后炎症因子影响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邓氏冠心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介入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邓氏冠心方.疗程均为14天,随访1月.结果:2组治疗前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Hs-CRP、IL-6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s-CRP、IL-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邓氏冠心方可降低ACS冠脉介入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起到抑制炎症反应、阻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

    作者:王侠;李晓庆;吴焕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法防治化疗后外周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应用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化疗同时使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神经毒性发生率治疗组为24.6%,对照组为53.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生活质量提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白 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和肝肾毒性(肝功能、肾功能),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气活血法降低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发生率疗效肯定,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研究及推广.

    作者:孙一予;贾英杰;黄敏娜;陈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补肾颗粒治疗慢性再障贫血5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颗粒治疗慢性再障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AA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51例以补肾颗粒为主治疗,对照组27例以环孢菌素为主治疗.疗程均为6月,观察治疗后2组疗效及血常规、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为74.51%,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甩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BPC)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颗粒能改善CAA外周血象和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韩惠杰;王运律;刘敏;胡琦;夏乐敏;张晓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加味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对照组予唑来磷酸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骨痛分级程度均有下降,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能缓解.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磷酸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化痰理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理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化痰理气养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结果:2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时照组.治疗组有1例出现腹泻,经减量后缓解,其他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2组胃排空时间均超过210min,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排空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缩短(P<0.01);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促胃排空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痰理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

    作者:刘超;黄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情况.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制定调查表格,对广州市瑞宝街社区9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研分析.结果:以气阴两虚型和湿热内蕴型居多,分别占所研究证型的占43.67%和24.80%,而肾阳不足型、肝肾阴虚型和阴阳两虚型分布比例相对较少.气阴两虚证,病程在5~15年居多,年龄多为50~75岁,并发症多且重,此型在临床上常见.湿热内蕴证,病程短,平均为2年,年龄不限,多有糖尿病并发症.肾阳不足证,病程10年,年龄60岁以上居多,并发症增多.肝肾阴虚证,病程多在6~12年,年龄多在50~65岁,并发症增多且重.阴阳两虚证,病程多在15年以上,年龄在70岁以上居多.结论:在岭南地区,2型糖尿病还是以气阴两虚型和湿热内蕴型为主,在临床辨证论治时要多考虑用益气养阴,清热祛湿的方药.

    作者:杨水清;叶红;章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痹症1号与西药联合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4例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柳氮磺吡啶片、甲氨喋呤片治疗;治疗组9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痹症1号治疗.2组均治疗3月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肿痛数、胸廓活动度、枕壁试验、Schober试验、强脊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强脊功能指数(BASF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周关节肿痛数、BASDAI、BASFI、ERS、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制剂痹症1号与西药联合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较好.

    作者:王蔼平;白琳;张俊莉;陈爱林;刘英纯;任宝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对照组用达英-35联合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愈显率为5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愈显率为35.4%.2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愈显率为5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愈显率为35.4%.2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积分即开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4周积分开始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燕;王艳;姜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6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辨证分为肾虚肝郁型和肾虚痰湿型2组,分别采用补肾调肝法和补肾化痰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月经情况、血清性激素及痊愈患者停药1年时的月经情况.结果:补肾调肝法愈显率为60.46%,有效率为88.37%;补肾化痰法愈显率为52.64%,有效率为84.21%.2型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以LH降低尤其明显(P<0.01).月经评分2种治法治疗后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痊愈患者停药1年时月经周期、经期、经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PCOS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刘莹;李光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康爱保生胶囊联合扶正抗毒胶囊对HIV/AIDS患者CD4细胞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康爱保生胶囊联合扶正抗毒胶囊治疗HIV/AIDS患者不同疗程时的疗效,并探讨中医药治疗时机与疗程.方法: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HIV/AIDS患者,口服康爱保生胶囊(组成:紫花地丁、黄芩、桑白皮、人参等)联合扶正抗毒胶囊(组成:黄芪、黄精、白术、女贞子等).3月为1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CD4+计数变化.结果:治疗前CD4+≤200/mm3者随疗程延长有效率降低;CD4+在201~350/mm3者治疗1年时疗效较好,2年后降低;CD4+在351~600/mm3者治疗3月及2年时疗效较好;CD4+≥601/mm3者治疗1年时疗效好,有效率≥80%.结论:当免疫水平较低(CD4+<350/mm3)时,尤其CD4+≤200/mm3者,首选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或调整中药药物组成,对治疗前CD4+> 350/mm3的患者应坚持长期服用中药,可延缓进入艾滋病期.

    作者:陈昕;田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补中益气汤结合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15例重症肌无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在胸腺扩大切除术后,服用嗅吡斯的明的同时辨证选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术后诱发肌无力危象的患者,抢救治疗时应用机械辅助通气并给予1~4次血浆置换,病情趋于稳定后再运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持续2年随访观察.结果:痊愈12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且病程长短与疗程长短成正比,术前病情轻重与术后疗程亦成正比,并且疗效随疗程的延长而逐步提高.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合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合并重症肌无力,对减少西药用量、缩短服药疗程有良好疗效.

    作者:陈记财;蔡炳勤;陈晓伟;陈钢;李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驳骨油纱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驳骨油纱对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X光骨痂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9例待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外敷消毒好之驳骨油纱;B组57例待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使用无药物之纱布.再行小夹板外固定,比较2组治疗前后X光骨痂质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疗效、肿胀改善方面疗效、X光骨痂质量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骨折后21天时治疗组AKP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驳骨油纱能够增加血中AKP的活性.结论:驳骨油纱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莫健斌;梅汉尧;刘应杰;董彦;黄永杰;翁志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用黄芪健中汤加减(组成:黄芪、党参、白术、砂仁、黄连、苦参、木香、白芍、红花、炒地榆、车前子等)治疗,水煎服;配合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g,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单纯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配合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g,保留灌肠.2组均以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结果:2组近期治愈率治疗组73.8%,对照组3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尊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扶正饮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扶正饮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在放化疗基础上采用扶正饮治疗,对照组在放化疗基础上采用升白安、维生素等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0%,治疗组为56%,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能状况均值对照组治疗前为65.8分,治疗后为73.6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5.1分,治疗后为78.1分,分别增加7.8分和13.0分,体力状况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各种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2组T细胞亚群大致相当;治疗后CD3、CD8 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CD4、CD4/CD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正饮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孙元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四黄水蜜热敷治疗急性腹痛5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热敷治疗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及护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给药30min、60min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92.3%,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给药6h后,治疗组痊愈率为30.8%,总有效率达96.2%,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黄水蜜热敷治疗急性腹痛疗效巩固持久、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秋萍;孔丽丽;谭彤燕;李志尚;张国雄;陈伯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调经筋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7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调经筋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观察要求病例72例,应用基础取穴、调经筋以及经筋取穴手法配合自拟舒筋活络汤熏洗,观察治疗1疗程后的疗效情况.结果:参照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优15例,良38例,可17例,差2例,优良率73.6%.结论:应用调经筋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海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的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的复发性口腔溃疡(RAu)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成A、B、C 3组,A组服用穿心莲及多种维生素;B组服用安慰剂;C组服用荆花胃康胶丸.3组均连服药2周.观察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80.49%,B组45.95%,C组97.62%,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控制复发疗效总有效率A组78.79%,B组41.18%,C组92.68%,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荆花胃康胶丸在治疗感染Hp的RAu临床疗效及控制复发率上优于穿心莲及多种维生素和安慰剂.结论:中药荆花胃康胶丸对感染Hp的RAU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忠献;蔡君;谢春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倪毓生主任医师治疗乳房病经验介绍

    乳房病为现代女性多发疾患,中医药在治疗乳癖、乳核、乳痈、乳漏等病变,特别是乳癖、乳核方面,有独特优势.倪毓生为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谨将倪主任治疗乳房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方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张凤山教授治疗风湿病经验介绍

    张凤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风湿病专家.张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各种风湿病,在学术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紧密结合.笔者曾随师学习,现将其治疗风湿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罗丽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武连仲教授运用极泉穴治疗上肢挛萎经验介绍

    武连仲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专家,业医40载,学验俱丰,成功运用极泉穴的不同针法,有效治疗中风者上肢挛萎状态,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春燕;张春红;武连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刘沈林教授辨治脾胃虚证经验介绍

    刘沈林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致力于脾胃病及消化系统肿瘤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其学术思想源于中医学各家经典,见解独到,并多有创新.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的经验采撷于下,以飨读者.

    作者:谷雨;刘沈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仝小林教授治疗失眠经验介绍

    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仝小林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化繁为简,辨证准确,用方灵活,常能收到好的效果,谨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孙鑫;仝小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大定风珠加味治疗中风后失眠30例

    目的:观察大定风珠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大定风珠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安神补脑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定风珠加味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确切.

    作者:刘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糖胃舒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96例

    目的:观察糖胃舒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6例.治疗组采用糖胃舒汤中药治疗,对照组单服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胃舒汤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

    作者:石宝连;王振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清热解毒凉血汤治疗痤疮58例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凉血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患者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42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汤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作者:苗凌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清心安神颗粒治疗抑郁症4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清心安神颗粒(组成:法半夏、胆南星、陈皮、茯苓、白术、枳壳、黄连、栀子、竹茹、远志、酸枣仁、合欢皮、生龙骨、郁金等).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姜林芳;张凤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加味乌头汤治疗痛痹102例

    目的:观察加味乌头汤治疗痛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痛痹患者使用加味乌头汤治疗,治疗30天为l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60例,好转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2%.结论:加味乌头汤治疗痛痹,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蔡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5例

    目的:观察刃针疗法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5~7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控制51例,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结论: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阚兴顶;童二勇;郭桂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两面针洗剂治疗Ⅰ期肛裂35例

    目的:观察两面针洗剂治疗Ⅰ期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两面针洗剂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治疗,2组均治疗10天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42.9%;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1.4%.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面针洗剂治疗Ⅰ期肛裂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陈华兵;刘少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香丹注射液和肝素钠软膏治疗新生儿硬肿症27例

    笔者所在医院儿科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用香丹注射液联合肝素钠软膏外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景继凤;王春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消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64例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皮肤科常见病,笔者自2008年6月以来应用自拟消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中医科的住院患者,共128例.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30例,女34例;年龄15~53岁,平均31.8岁;病程3月~6年,平均2.55年.对照组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16~52岁,平均32.3岁;病程3月~5年,平均2.45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仁斌;王飞;张海燕;时文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四物五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例

    笔者自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四物五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较好,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男17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8岁;病程6~12月者20例,1~5年者11例,>5年者6例;侵犯手足小关节者21例,病及腕肘者9例,病及髋膝关节者7例.对照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6.5岁;病程6~12月者17例,1~5年者10例,>5年者4例;侵犯手足小关节者20例,病及腕肘者7例,病及髋膝关节者4例.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东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内外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1例

    笔者自2004年4月~2009年3月,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本院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共82例.男79例,女3例;年龄30~65岁;病程半年~10年;初次发作14例,2次发作29例,多次发作39例;发作时部位位于第一跖趾关节34例,踝关节19例,膝关节11例,指关节2例,腕关节2例,肘关节1例,多关节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林玉;范翼湘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

    笔者师从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甘爱萍教授,临床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 [2].①有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或疼痛、反胃、吞咽困难等.

    作者:胡嘉锡;甘爱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2例

    笔者自2008年5月~2009年7月采用自拟中药方结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办公厅<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 [1] 制定.①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②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③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④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正常,血脂增高,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符合所列前两项者,即可确诊.

    作者:田新花;汪学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肠炎32例

    笔者自2000年3月以来,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肠炎,收到较好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本中心门诊的患者,共32例.年龄16~68岁;病程8月~1年者8例,2~3年者20例,3年以上的4例.诊断参照<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 [1] 中有关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大部分患者病程较长,其主症以腹痛腹泻为主,尤以食后或食辛辣油腻食物而诱发,严重者日达数十次之多,酷似菌痢;排出物为果酱样或黏冻样稀便;腹痛多在胃脘以下.

    作者:王翔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清肝泄肺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

    笔者自2003年5月~2008年5月采用清肝泻肺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本院儿科门诊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12岁,其中3~6岁8例,7~9岁16例,10~12岁6例;病程2月~5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5~12岁,其中2.5~6岁7例,7~9岁17例,10~12岁6例;病程6月~4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竹;龚勤;彭文;冷丽;杨见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夜咳50例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夜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夜咳患者采用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治疗1周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夜咳疗效较好.

    作者:刘胜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健脾清肺汤结合超短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89例

    笔者自2002年~2008年采用超短波结合自拟健脾清肺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良好,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区门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89例,男49例,女40例;年龄45~75岁,平均63岁;病程3月~20年;其中3例伴冠心病,6例伴高血压,1例伴2型糖尿病,2例伴慢性胃炎.

    作者:张慧;梁启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3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观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多样,主要以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为临床特征.当临床出现肌无力症状突然加重,引起呼吸肌无力或麻痹致严重呼吸困难,危及患者生命时称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a gravis crisis, MGC).一旦发生MGC,将使患者病死率和医疗费用显著增加,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为了控制和减少MGC的发生,笔者对入住本院消化内科的30例MGC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如何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云英;林静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从脾胃湿热论治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溃疡好发于唇、颊、舌缘黏膜,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病程具有自限性,约1~2周可自愈.普通人群发病率高达20%,居口腔黏膜疾病的首位.由于该病反复发作,溃疡处有明显灼痛感,影响进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从脾胃湿热论治,取得良好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林乃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浅谈清肝化瘀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克隆性的以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容量绝对值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出现皮肤黏膜成绛红色,脾脏肿大,有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有血栓形成和出血.晚期可发生骨髓纤维化、骨髓衰竭等,个别病例可演化为急性白血病 [1].

    作者:高丽娜;杨文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脾阴虚证及其临床论治

    脾阴是对脾脏濡养、成形和制约阳热等生理功能的一个概称,它和脾阳相反相成,协调运动,共同完成脾的运化、升清和统血功能.因而,临床决不能忽视脾阴的存在.

    作者:夏忠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体会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学臌胀的范畴,乃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损,导致气滞血瘀、水湿内停为患,其病在水,其源在血.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气滞、湿热、阴虚、阳虚等兼夹证候,病机错综复杂,常表现为正虚邪恋.究其基本病机,主要为虚、毒、瘀所致,病位在肝脾,日久及肾.故在治疗中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遵循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患者体质,针对其气血阴阳与热、寒、瘀等邪气的盛衰,既要祛邪,更宜扶正.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寒热并用法在辨治脾胃病中的应用

    寒热并用法是针对某些病因造成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证候,以寒凉药物与温热药物相互配伍运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又发挥治疗作用的疗法 [1].因脾胃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易产生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证候,单一的清热法或祛寒法难以以一概全,而寒热并用法的用药特点恰能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又可斡旋气机 [2],使脾胃气机升降调顺,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治脾胃病的目的.笔者秉承仲景理论,考究历代医家临床验案,融合导师余绍源教授临床经验,应用寒热并用法辨治脾胃病,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林穗芳;刘敏;余绍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益气润肠汤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润肠汤的通便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失水性燥结便秘小鼠模型观察该方的促排便作用;采用小鼠小肠推进试验和阿托品引起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模型,观察该方对肠道推进的影响.结果:益气润肠汤有加快小鼠粪便的排出、增加粪便排出的次数和粪便重量的作用;益气润肠汤方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有加快作用,对阿托品引起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有拮抗作用.结论:益气润肠汤有促进排便和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

    作者:余幼鸣;梁学艳;王汝俊;巫燕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糖痹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痹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予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7天后,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5只:中药低剂量组(糖痹胶囊0.5g·kg-1·d-1)、中药高剂量组(糖痹胶囊1.0g·kg-1·d-1)、弥可保组(250μg·kg-1·d-1),中西药组(糖痹胶囊0.5g·kg-1·d-1及弥可保250μg·kg-1·d-1),予药物行灌胃治疗;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另取5只设为正常组,正常喂养.治疗前及治疗30天后测定血糖与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高剂量组及中西药组均能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P<0.05,P<0.01),但各组降糖作用不明显.结论:糖痹胶囊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对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红霞;欧海宁;郭友华;高雪亮;莫秀云;陈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对关节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通过测量其足踝体积和关节肿胀评分,并以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VEGF mRNA表达量,评价痹痛灵颗粒的治疗作用.结果:痹痛灵颗粒可明显降低造模大鼠关节肿胀度和关节评分,抑制关节滑膜组织VEGF mRNA过量表达.结论: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关节滑膜vEGF mRNA过量表达.

    作者:吴素玲;汪悦;夏卫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加味一贯煎抗脂肪肝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一贯煎抗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素(高脂饲料和乙醇)造成大鼠脂肪肝模型后,使用加味一贯煎大、小剂量分别进行治疗,观察血液生化指标及病理形态.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液生化中的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严重,细胞内有大量脂滴形成的空泡;而加味一贯煎高、低剂量组中的血清TC和TG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的空泡也明显减少.结论:加味一贯煎抗实验性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效果.

    作者:王昆;陈永祥;黎华;龚月鹏;周寒;吴红;饶家秋;王凤洲;褚春薇;王瑶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Hunt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早期给予抗病毒及皮质激素治疗,发病7天后开始电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弥可保,取穴阳白、颧髎、牵正、翳风.结果: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1.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Hunt综合征疗效显著.62例病例中,半年后随访59例,随访丢失3例,随访率为95.2%.实验组后遗症发病率为33.3%,对照组为6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可减少Hunt综合征后遗症的发生.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Hunt综合征可提高疗效,降低后遗症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洪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情志调护结合艾灸四花穴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情志调护结合艾灸四花穴预防卒中后患者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采用情志调护结合艾灸四花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卒中后常规治疗护理.结果:2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各级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情志调护结合艾灸四花穴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预防抑郁的发生.

    作者:雷丽芳;包庆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针药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终对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的资料进行观察.治疗组采用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5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完全消失者27例,脊柱活动度、椎旁触压放射痛、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正常者23例,感觉、肌力、腱反射正常者23例,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11例、8例、8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的23例复查CT,17例椎间盘突出物回纳消失,6例残留(0.1~0.2)cm×(0.3~0.4)cm;对照组治愈8例复查CT,1例椎间盘突出物回纳消失,7例残留.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涛;杨忠华;王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清肝益肾化斑汤治疗黄褐斑

    笔者近3年采用清肝益肾化斑汤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清肝益肾化斑汤药物组成:白及、白薇、桑叶、白术、仙茅、茯苓、淫羊藿各10g,白芷5g,鹿角片(先煎)30g,黄芪20g,炙甘草、红花各6g .加减:肝郁气滞加柴胡、陈皮、香附各10g;肝肾阴虚加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茱萸10g.每天1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服,共服4~6周.

    作者:金晓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虫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用药思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性、反复发作的过程,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其病因未明,发病广泛,病程长,致畸和致残率高,迄今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治疗RA的方法很多,其中虫类药使用广泛,且历史悠久.

    作者:刘端勇;李家荣;赵海梅;程绍民;左志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医药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概况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死于该病.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并不少见,其发生率一般在10%~30% [1].西医通过术后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等手段延缓其复发转移的时间,降低其发生率.中医药在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从六淫、七情、痰瘀、热毒等不同角度入手,辨证分型,立方用药,在防治乳腺癌复发转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王艳杰;田华琴;王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从脾论治小儿疾病4则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小儿脾常不足,无论饮食起居,或是患病,易伤脾胃.治疗脾胃病时应注重调理脾胃,用药注意轻灵活泼,攻不伤正,补而不滞,中病即止,消补兼施,灵活运用.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毛智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