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刘娟;马畅

关键词:
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以人工股骨头和髋臼替代丧失功能的髋关节,是目前应用广泛、有效的骨关节手术.每年全世界大约有80万例.临床多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造成的关节疼痛、强直、活动受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后,可解除关节疼痛、重建关节活动功能.护理工作在髋关节置换中十分重要,现将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火线烧伤初期分类、后送及救治探讨(附113例分析)

    目的:探讨战时烧伤的分类、后送及救治.方法:分析113例战时烧伤的原因、伤情、后送及治疗.结果:战斗烧伤63例,占55.75%,其中50.79%有合并伤;非战斗烧伤占44.25%.烧伤面积≤30%者占81.42%,31-50%占10.6%;>50%占8%.团师之间后送以回程车、救护车为主.师以后后送工具多样化.到达团、师救护所和后方医院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5h,16.7h和53.1h.结论:为了使伤员适时后送和救治,应确立伤情分类的方法和后送时限.伤情分类应以伤员对急救的迫切性为前提.伤员后送应就近与多方向后送相结合、逐级与越级后送相结合,后送工具以直升飞机为佳.平时和战前的预防烧伤科普教育和安全教育至为必要.

    作者:张宏;常明;拜和平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胸片与彩超对比评价室间隔缺损口径大小与心影增大关系

    目的:通过胸部平片与彩超对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SD)的测量对比评价VSD口径大小与心影增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30例单纯性VSD术前均经X线平片测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缺损口径的测量.结果:缺损口径在0.6cm以下心胸比率在0.52以内者,胸片显示心影大小形态基本正常.缺损口径在0.6-1.0cm,心胸比率在0.58以内者,胸片显示轻度以上增大.缺损口径在1.0cm以上心胸比率在0.58cm以上者,胸片显示心影近高度增大.结论:彩超与X线平片的测量对比为X线平片判断VSD口径大小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杨效经;钱学江;杨军华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自1999年3月-2000年4月,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NS),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NS患者共50例,随机分治疗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7-52岁.对照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15-58岁.均符合诊断标准[1].

    作者:李政;洪军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以人工股骨头和髋臼替代丧失功能的髋关节,是目前应用广泛、有效的骨关节手术.每年全世界大约有80万例.临床多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造成的关节疼痛、强直、活动受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后,可解除关节疼痛、重建关节活动功能.护理工作在髋关节置换中十分重要,现将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娟;马畅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四孔钢板在浮动胸壁中的应用

    19998年1月至2001年1月我科共收治肋骨骨折病人164例,其中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伴浮动胸壁28例,21例行四孔钢板内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16例,女 5例.年龄 27-58岁,平均41岁.车祸伤17例,塌方砸伤和坠落伤各2例.每例少肋骨骨折5根6处,多15根19处.均有浮动胸壁和血气胸.单侧肋骨骨折固定15例,双侧固定6例.同时胸腔探查7例.急诊手术9例,24小时后手术12例.

    作者:姜亦升;孙家树;曾宪华;杨新峰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治疗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合理而有效的使用阿托品及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94年3月-1998年8月共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30例均为农民,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16-67岁,16岁2例,22岁-45岁26例,大于45岁2例.

    作者:李积兰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8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本文对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选取1998年至1999年我院妇科附件肿物切除(剥除)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84例,年龄为17-53岁,未婚3例,原发不孕6例,余发病前均有生育史.年龄<30岁4例,30-50岁76例,>50岁4例.症状与体征见表.

    作者:李静;史文琴;李卉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持续感染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与基因变异的关系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慢性持续感染e抗原血清转换中前C基因及C基因启动子变异的关系.方法:HBV-DNA阳性且e抗原/或e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30例,以PCR结合微板核酸杂交-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前C基因(nt1896、nt1899)及其基本核心启动子(BCP,nt1762、nt1764)变异.结果:不论前C基因还是BCP变异,均与e抗原血清转换相关(P<0.05);不论e抗体阳性组还是e抗原阳性组,BCP变异均高于前C基因变异(P<0.05),但二者均不相关(P>0.05).结论:乙肝病毒C基因启动子与前C基因的变异是随机的,都可下调HBeAg的表达,前者更易于发生变异.

    作者:吕其军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肋骨骨化性纤维瘤1例

    患者女,33岁,2000年5月在职工健康体检时,胸透发现右侧第6肋骨囊状阴影.追问病史,患者无任何症状,无压痛,查体:未触及明显肿块.胸部点片提示:X线号(10540),右第6肋骨中、后弓见长约8cm左右囊状改变.其中后弓见长条状低密度影(范围长约4cm左右),其边缘见密度致密带,向内膨出边缘光整;中弓见囊状低密度(约2×2.5cm)影,内密度稍欠均匀,边缘光整.中、后弓囊状低密度区内见较厚之假骨性间隔形成.中、后弓边缘骨皮质未见明显破坏性改变,周围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X线考虑:右第6肋骨纤维瘤.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右第6肋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病理号(007522),骨化性纤维瘤.讨论:骨化性纤维瘤起源于成骨结蒂组织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据国内新统计,占整个骨肿瘤发病率的1.75%[1].好发年龄以10-30岁多见,局部有肿胀和疼痛,发展缓慢时可无症状,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多见于胫骨上端、股骨、腓骨等.本例发生于肋骨,临床上少见.X线表现囊状,病变周围骨质硬化,假骨性间隔形成,与肋骨长轴走行相同[2].在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若手术不彻底,可能复发.

    作者:葛逸峰;孙波;邵伟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硬膜外麻醉下胆系手术中胆-心综合征的预防

    我院自1999-2000年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系手术189例,现将胆-心综合症的预防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井郁陌;陈雷;田俊阁;李宝芬;刘莉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正确认识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广泛受到关注并且得到了普遍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循证医学要求从医人员以理论为基础加个人经验的医学模式向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模式转变.循证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严格的检索、挑选和评价文献来回答这些问题,加强知识更新.

    作者:何林;王朝华;蒋晓芹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新达罗与青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新达罗和青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新达罗颗粒剂,每日每公斤体重20mg,分3次口服,疗程5天;对照组44例用青霉素钠,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中,1次/日静滴,疗程5天.结果:新达罗临床总有效率为79.16%(38/48),青霉素有效率为77.27%(34/44),X2=0.048 , P>0.05,差别无显著性,即两组疗效相等.新达罗杆菌清除率为87.50%(14/16),青霉素杆菌清除率为46.15%,P<0.05,差别有显著性.杆菌对新达罗的敏感率为93.10%,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34.48%,X2=29.56,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结论:口服新达罗颗粒剂与静滴青霉素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有同等疗效.且新达罗对杆菌清除率和药物敏感率均优于青霉素.可避免打针之苦,儿童乐于接受.

    作者:王纪凤;王梅英;高霞;周恒忠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鼻骨骨折的治疗体会

    我科1997年10月-1999年5月共收治16例鼻骨骨折患者,根据受伤时间和鼻骨骨折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对其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5-31岁,受伤原因:拳头击伤12例,棍棒击伤3例,砖块击伤1例.就诊时间:伤后2小时以内2例,2小时-1周12例,1周以上2例.主要症状:局部疼痛、鼻出血16例;鼻梁塌陷或偏斜、皮下淤血14例,鼻部软组织肿胀14例;鼻中隔软骨脱位4例.X线检查:鼻骨侧位片示:鼻骨线形骨折,对位对线可2例;鼻骨粉碎性骨折3例;鼻骨有明显骨折移位11例.

    作者:王蕾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鼻内窥镜下鼻道双径路开窗治疗上颌窦病变120例报告

    我们于1996年2月-1999年4月在鼻内窥镜下施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120例(148侧),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龙岗;曾玉红;谢恩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Nd∶YAG激光泪道重建术11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9年引进武汉康莱公司生产的Nd∶YAG激光治疗机以后,共收治110例不同部位泪道堵塞的患者,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贺玲;郑晓龙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头孢唑啉联用丁胺卡那死亡3例分析

    3例患者中,年龄分别为45、50、65岁,1男2女,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混合感染,门诊治疗选用①5%葡萄糖500ml+头孢唑啉3g(广州天心药业股份公司,批号000801);再接用②5%葡萄糖500ml+丁胺卡那0.4g(广州天心药业股份公司,批号000915);当②注射半量时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胸闷、皮肤瘙痒、呼吸困难、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治疗前青霉素皮试均为阴性,全院停用丁胺卡那静注后,再无死亡病例发生.综上所述,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林新群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中度妊高症并心衰的术中麻醉处理体会

    患者女,27岁,入院诊断:①孕1产0孕40-2周LoA待产,②中毒妊高症并心衰.血常规(-)、Pro(++)、心电图(-),术前病人已有心衰表现,不能平卧.入室后病人突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自述不能平卧、心慌、气短并大汗淋漓,口周发绀,面色青紫,剧咳并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伴有严重呼吸困难,心率160-180次/分,肺底可闻及湿鸣,积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给2%利多卡因4ml测试平面后,床头抬高并左倾20°消毒铺巾开始手术,静脉给西地兰0.4mg,安定10mg,速尿20mg入壶,此时血压153/107mmHg,SPO2为87%.

    作者:陈智慧;刘丽萍;李桂琴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嗜铬细胞瘤手术彻底切除是治愈的唯一途径,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28例嗜铬细胞瘤.体会如下.

    作者:徐晓华;康福霞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胃癌X线双对比造影成像和体外超声显像对比观察的初步探讨

    胃Ca早期多无症状或为非特异性症状,为临床诊疗工作增加了难度.作者就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和体外超声技术在胃癌诊断上的优缺点和两者的配合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刘元德 刊期: 2001年第15期

  • 小儿嵌顿性斜疝合并睾丸扭转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5岁.因右侧腹股沟包块间断性出现1年,再发不能回纳18小时,急诊入院.入院前3小时在当地卫生院行手法复位未成功.入院前18小时以来,病儿哭闹并频繁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不伴发热.无隐睾病史.

    作者:张廉;刘鸿标 刊期: 2001年第15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