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何锦添;周晓平

关键词:颈椎病, 正骨手法, 针刺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方法分为 2组,治疗组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对照组采用单纯龙氏手法.观察 2组临床疗效及简化 McGill疼痛问卷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7.23%,对照组为 88.57%,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但在疼痛分级指数 (PRI)、视觉模拟量表 (VAS)及疼痛强度 (PPI)评分上 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 0.01),治疗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 (P < 0.01, P < 0.05).结论: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减轻临床症状和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治验举隅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不易诊断,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届中晚期,治疗困难且预后不佳.目前,多学科综合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中医药已成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笔者辨证治疗晚期肺癌,疗效显著,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尤建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NP方案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 69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 34例,对照组 35例.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 20mL加入 5% GS 500mL内,静脉滴注,每天 1次;同时应用 NP方案化疗,共用 3周期判定疗效.对照组单用 NP方案化疗 3周期.结果:有效率治疗组 58.8%,对照组 57.1%,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治疗第 2周期及第 3周期生活质量治疗组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有效改善肺部症状,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安军海;潘华;张向前;袁彩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改良牵正膏治疗面神经炎56例

    目的:观察外贴改良牵正膏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 96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56例外贴改良牵正膏,对照组 40例予以泼尼松、地巴唑、维生素 B12及维生素 B1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 87.5%,总有效率 96.4%;对照组治愈率 30.0%,总有效率 70.0%. 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 0.01).结论:外贴改良牵正膏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成果;杨希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5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0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2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并口服思密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藿香正气水调黑胡椒粉敷脐.疗程 3~ 5天.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84.61%、 96.15%,对照组 59.61%、 80.77%. 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平均治疗天数,治疗组 (2.39± 0.86)天;对照组 (3.47± 1.35)天. 2组平均治愈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安全、迅速、疗效确切.

    作者:焦化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温胆汤治疗焦虑症34例

    目的:观察温胆汤与多塞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 6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4例予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 34例予多塞平治疗,疗程均 6周.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 79.4%、 88.2%,对照组分别为 76.5%、 85.3%,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治疗后 HAMA评分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副反应少.

    作者:周仁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癌验案3则

    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白芍、黄芪、甘草、生姜、饴糖、大枣组成.具有温中健脾补气,缓急止痛功效,主治虚劳不足,腹中拘急,自汗或盗汗,短气,肢体困倦,脉虚大等症.笔者临证灵活加减,辨病与辨证结合,用以治疗胃癌,取效较佳.现举验案 3则如下.

    作者:花海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47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阴虚肠燥型老年习惯性便秘 65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7例服用自拟益气养阴润肠方,对照组 18例服用便秘通口服液.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 20例,显效 15例,有效 10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 96.0%,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润肠方治疗老年习惯性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文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林毅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

    林毅是广东省中医院教授,全国名老中医,中华全国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 40余载,德艺双馨,学验俱丰,在诊治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撷其治疗 1例长达 20余年顽固性呃逆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司徒红林;洪宋贞;聂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羚羊角超细粉末治疗外感高热6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羚羊角超细粉末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9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68例,采用羚羊角超细粉末治疗;对照组 30例,采用羚羊角粗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 (包括发热、恶寒、倦怠、泛恶 )等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92.6%和 86.7%,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结论:羚羊角在超细粉碎后可达到提高疗效、起效加快的作用.

    作者:黎家楼;梁雪;何钜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更年期综合征治验举隅

    1 心肾不交 李某,女,46岁, 2004年5月6日初诊.患者近3月来自觉常发热,但体温不高,伴恶寒阵作,随之全身出汗,每天发作数次,头晕耳鸣,心悸,夜难入寐,盗汗,面部烘热,纳少,口干尿赤,舌红中裂且有麻辣感、苔少,脉细数.血压正常;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 54次 /分,心电图大致正常;胸部 X线透视检查示:双肺均未见异常;血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证属心肾阴虚,虚火上炎,治宜调和阴阳,交摄心肾.方选仙菟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处方:淫羊藿、知母、当归、黄柏各 9g,木通、生甘草各 5g,生地黄、浮小麦各 12g,菟丝子、竹叶各 10g,大枣、茯苓各 15g. 4剂,每天 1剂,水煎 3次,共取汁 750mL兑匀,早晚分服.另以知柏地黄丸每次 6g,早晚分服.二诊:心悸减,盗汗止,面烘热、口干溲赤、舌麻辣感均除,纳增.续服 6剂而愈.

    作者:刘竹凤;陈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成无己辨证论治思想探析

    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体系的创立是张仲景<伤寒论>伟大的贡献,但这一体系的补充、完善、发展,则是后世历代医家逐步完成的.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和<伤寒明理论>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营卫辨证、经府病辨证等方面的创见,是在总结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与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其在临床辨证论治思想的核心部份.笔者对此探析如下.

    作者:刘志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化痰逐瘀汤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57例

    慢性肥厚性喉炎是喉部黏膜因一般性细菌感染或用声不当所引起的慢性增生性炎症,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本病多见于职业用声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自 1999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化痰逐瘀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丹娜;郭雄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愈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6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采用愈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郝福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膀胱肿瘤保留膀胱围手术期的中西医处理与治疗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肿瘤中常见的肿瘤,近来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在尿路上皮性肿瘤中,膀胱上皮性肿瘤所占比例高, 98%的膀胱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膀胱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主要包括移行上皮性肿瘤、腺癌和鳞状上皮癌,膀胱移行上皮性肿瘤占 95%.膀胱移行上皮性肿瘤主要包括原位癌、乳头状瘤、乳头状癌及实体性癌,乳头状癌在移行上皮上皮性肿瘤中多见,实体性癌在移行上皮性肿瘤中为恶性,又称为浸润性癌.膀胱肿瘤的转移途径包括经淋巴道、经血行、经直接扩散及肿瘤细胞直接种植.肿瘤细胞直接种植可出现于手术过程中,术后在膀胱切口或皮肤切口下可发生肿块.膀胱内肿瘤的复发或出现多发性的肿瘤,有一部分也是由于肿瘤细胞种植所致.全膀胱切除术后尿道残端出现肿瘤也可能是手术种植的结果.

    作者:池建安;郑泽棠;陈育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续命汤加减治疗脑梗死40例

    <古今录验>续命汤临床上多用以治疗表证咳逆上气者,亦可治疗肢体不遂、言语涩滞等表证兼虚者.临证中,笔者对症见体格素壮、少汗、半身不遂、知觉麻木、言语涩滞、项背酸痛、痰涎壅盛而面目浮肿等虚实兼杂之脑梗死患者,以续命汤加减治疗,收效颇佳,报道如下.

    作者:吕靖志;程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张玉珍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经验介绍

    张玉珍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学术继承人,兼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主编.张教授从医 30余年,治学严谨,在临床与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尤擅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卓著.笔者有幸侍诊,受益颇深,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庞震苗;梁菁;辜学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胡录庭老中医辨治热痹经验介绍

    胡录庭副主任医师乃甘肃白银地区名老中医,年近七旬,业医近 50载,学验俱丰.擅长诊治内科、妇科各种杂症,对热痹的治疗尤有独到之处,临床疗效颇佳.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兹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胡春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LASIK术后黄斑囊样水肿16例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对 16例患者 (21眼 )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痊愈 8例 12眼,好转 4例 5眼,无效 4例 4眼,总有效率 80.9%;随访 12~ 18月无复发.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 LASIK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可避免长期应用西药产生的毒副作用.

    作者:付群;曹宪勇;朱晓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生化病理指标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标志物、临床病理参数、肝功能 Child分级、靛青吲哚绿清除试验 (ICGR15)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 125例肝癌患者治疗情况,辨证分为肝郁脾虚型、气血瘀滞型、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检测各证型血液甲胎蛋白 (AFP)、α-L岩藻汤糖 (AFU)、肿瘤特异生长因子 (TSGF)、乙肝病毒感染 (HBV)、肝功能 Child分级、 ICGR15、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肝肾阴虚型患者肿瘤大小、数目、包膜、肝外转移和脾亢明显较肝郁脾虚严重 (P < 0.05),气血瘀滞型、湿热蕴结型门静脉高压和脾亢发生率则高于肝郁脾虚型 (P < 0.05). 4种辨证分型中肝功能 Child分级和 ICGR15变化为明显,随辨证分型演进而变差,肝郁脾虚型肝脏储备功能较好,肝肾阴虚型差.而 ICGR15其他 3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温热蕴结型 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 3型 (P < 0.05). AFP、 AFU、 TSGF等肿瘤标志物在各种辨证分型中变化不明显 (P > 0.05).结论: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 AFP、 AFU、 TSGF等肿瘤标志物关系不大,与肝功能 Child分级、 ICGR15密切相关,与肿瘤大小、数目、脾亢有关,而且随着病程演进而变化.

    作者:苏小康;周伟生;叶小卫;孙锋;林谋清;陈育忠;池建安;郑泽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青龙汤与表面激素吸入对哮喘大鼠气道结构重建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气道结构重建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大鼠 40只,随机分为 4组:模型组、小青龙汤组、普米克令舒组、正常组,每组 10只.每组动物连续灌胃并雾化 2月后留取病理组织,制作病理切片,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黏膜、基底膜的厚度;并剥取其气管平滑肌,匀浆后,用 ELISA法测定内皮素-1(ET-1)的水平.结果:各组气道壁厚度变化的比较,小青龙汤组、普米克令舒组、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 0.01).小青龙汤组与正常组、普米克令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各组气管平滑肌 ET-1水平比较,小青龙汤组、普米克令舒组、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 0.01);小青龙汤组与正常组、普米克令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结论:小青龙汤与普米克令舒均可能通过抑制哮喘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分泌 ET-1,从而达到防治气道结构重建的作用.

    作者:惠萍;薛汉荣;范发才;钟春红;付向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