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阻止其癌变的初步探讨

周毅;毛季琨;李宏燕;谢仁华

关键词:拉米夫定, 慢性乙肝, 阻止癌变
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乙型肝炎及阻断慢性乙肝癌变.方法:随机抽出原发性肝癌患者211例,进行HBV.M检测,并采用拉米夫定(3T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82例.结果:2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sAg(+)、抗HBc(+)、抗HBe(+)196例(92.89%),HBV-DNA(+)108例(51.18%).82例慢性乙肝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阴转率达81.71%,HBeAg(+)阴转率30.550%.结论:慢性乙肝患者HBsAg(+)、抗一HBe(+)、HBV-DNA(+)与肝癌相关:拉米夫定能抑制HBV的复制.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普林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262例疗效观察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痒为特征.淤积性皮炎也称静脉曲张性湿疹,是静脉曲张综合征中常见皮肤表现,是由于静脉曲张后,下肢血液回流变慢或倒流造成静脉瘀血,血液含氧量及营养成分减少,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造成水肿、瘙痒、酸胀,如加搔抓或外伤可造成糜烂、渗出、感染等,日久发生难愈的溃疡.

    作者:卢庆芳;孙本海;卢庆菊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浅谈整体化护理中兼任专业组长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科自1997年10月开展整体护理,通过5年实践,现将对专业护士兼任专业组长的体会介绍如下.1分组管理,胜任角色实行责任组管理,专业组长与专业护士一样,同样分管相应的病人,但在工作量方面,专业组长承担的工作要多,责任心更强.

    作者:马玉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1 β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1 β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TNF-a和IL-1 β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a和IL-1 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作者:叶心国;李承晏;毛善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前庭病变恢复期的姿态描记检查

    目的:为测定前庭病变恢复期姿态描记的各项数据.方法:选择60例前庭病变恢复期病人,行各项姿态描记检查.结果:前庭病变恢复期病人重心动摇类型主要为向心型和左右型,闭眼L/E AREA平均值大小相应年龄组正常值上限,闭眼X方向变位向健侧数据和相应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有健侧偏位现象.结论:姿态描记检查对前庭病变恢复期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汤君彦;刘萍;吴晴伟;孙艺渊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搞好消毒灭菌、预防医院感染

    消毒灭菌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毒灭菌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要做好预防医院感染,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作者:付青梅;文兆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选取21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及NYHA心功能分级为II到Iv级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被研究对象.每位受检者将接受心脏彩超、12导同步心电图以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按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不同,将所有受检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为Lown分级II级以下的患者;高危组为临床上有成对室早、室速、室颤证据的患者.QRS间期离散度(QRSd),大QRS间期(QRSmax),小QRS间期(QRSmin),QT间期离散度(QTd),大QT间期(QTmax)以及小QT间期(QTmin)被分析比较.结果:与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低危组患者相比,高危组患者有较大的QRSd(58.7±10.4对42.5±6.8ms,P

    作者:郭敏;王钊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各类手术固定方式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3年以来手术治疗的229例开放性胫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钢板固定组55例,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89例,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2例,不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3例.结果:随访0.5-8年,采用Johner-Wruh评分,总优良率为84.3%,加锁髓内钉治疗优于其它手术内固定,但扩髓与不扩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I-IIIA型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尚宏喜;刘安庆;张开放;任小蓉;刘安;康鹏德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1 例罕见的鼻尖部鳞癌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鼻尖切除三分之二是一种毁容致残手术,给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心理护理就是以我们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精神等来调动病人潜在的积极困难,使其精神处于佳状态而利于疾病的恢复将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作者:黄锦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绝大部分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多能取得满意效果,但对于不稳定型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则效果很差.往往造成病废.自1995年3月-2000年4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继民;黄开元;聂中阶;占晨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巡回护士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护理

    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116例,其中,30例在硬膜外下行腹腔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现将护理做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中,年龄24-56岁,手术方式均为LAVH,麻醉方法均为硬膜外连续麻醉,手术时间为2-3h.

    作者:姜志美;杨丽琴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胸腔镜辅助下小儿漏斗胸矫正术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CO2人工气胸胸腔镜辅助下小儿漏斗胸矫正术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漏斗胸矫正术患儿2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B组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记录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变化.结果:术中胸腔压力在4-6mmHg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小儿可以较好地耐受适当的人工气胸下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

    作者:张晓琴;王国恩;薛荣亮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探讨

    静脉留置针已逐渐的取代了头皮针和静脉切开输液,它的优点在于:减轻病人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做到稳、准、快、好的将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作者综述如下.

    作者:杨丽琴;姜志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军队聘用制护士继续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部队医院精简整编力度的深入,军人护士比例在缩小,而合同制护士在医院临床一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科室除护士长外护士均全员聘用,这一职业人群的素质已直接关系到护理整体质量,她们的文化基础、职业素质及专业水平急待提高,而继续护理教育(Continuing NursingEducation简称CNE)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基本保证,本文旨在探讨目前CNE现状及对策.

    作者:庄玉梅;张美丽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护理与对策

    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发生时,如何做好救治中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应当重视的课题.本文收集近5年49例中毒病例,针对护理中的要点,采取了相应对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霞;赵鹃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浅谈寻找根管口的几种方法

    根管口是指髓室与根管的交界处,或髓室底与根管的移行部.根管口的定位是每一个根管正确定位的关键步骤.单根管牙的髓室和根管为连续的管状,很难从形态上辨认根管口;多根牙则有呈漏斗状的根管口,但要仔细地处理牙冠部髓室里的内容物后才能找到根管口.

    作者:吴荣昌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四种短程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目的:确定疗效可靠,安全,费用低廉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方法:以质子泵抑制剂(PPIs)为基础,采用两种不同的抗生素构成四组短程三联疗法:A组为奥美拉唑20mog+克拉霉素250mog+甲硝唑4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B组为奥美拉唑20mog+克拉霉素250mg+阿莫仙10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C组为奥美拉唑20mog+阿莫仙1000mg+甲硝唑4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D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仙1000mg+呋喃唑酮100mg,2次/日口服,疗程7天.比较这四种方案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的愈合率以及各组费用比较.结果:四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5%、91%、81%、88.5%.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四组活动期溃疡愈合率按先后顺序分别为96%、97.8%、95.6%、96.2%;四组糜烂性胃炎愈合率为90%、90%、83.3%、87.5%;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四组副反应发生率18.6%、10%、21.5%、5.8%.A、C两组副反应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四组费用分别为A组256.4元;B组319.8元;C组171.6例;D组170.3元.D、C两组所需费用相对较低.结论:本研究中四组PPIs短程三联疗法,方案D的H.pylori根除率接近90%,在四组中抗生素耐药性低,费用低,副反应小,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妍;屠亚芬;李晓虹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l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男8例,女22例,正天丸6g,3次/日;对照组30例,男7例,女23例,太极通天液lOml,3次/日;服药2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服药后4h有效、显效和基本缓解的例数分别为15例(50%)、5例(16.7%)和7例(23.3%).治疗组服药2月中偏头痛的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均较治疗前2月明显减少.治疗组对偏头痛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与对照组相仿.结论:正天丸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良好,尤其是预防作用更为明确.

    作者:夏斌;赵忠新;黄树其;庄建华;赵瑛;周晖;贺斌;窦林平;牟之新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药物流产不全致大出血31例分析

    1 一般资料从1998年一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不全流产致出血量>500ml者49例。其中出血前曾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者31例。占63.3%,均在个体门诊服药。自然流产不全引起大出血18例,占36.7%。本文只对前31例进行讨论。

    作者:李红;宋晓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肺栓塞的诊治现状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美国每年新发病人数约60万,其中近20%死亡,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目前由于临床上对此病认识不足,医务人员对此病没有足够的警惕,以致临床上的误诊漏诊病例颇多,大部分肺栓塞患者由于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影响了疾病的预后,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诊断手段滞后,此病误诊率及病死率颇高.

    作者:陈桂香;刘春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托吡酯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52例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托吡酯添加及单一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于符合下列标准的患儿予以托吡酯治疗:①起病年龄在婴幼儿至青少年:②临床有不典型失神、强直一痉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全身强直一阵挛等多种发作;③脑电图示慢(0.5-2.5Hz)的棘慢波、多棘慢波发放明确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④经规范治疗不能控制或新诊断的患儿.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35例经多种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而予以添加托吡酯治疗;17例为新诊断病例予以托吡酯单一治疗.52例患儿年龄3个月-15岁(平均5.2岁),予以添加或单一托吡酯治疗的有效剂量范围为6.2--+2.1mg/kg.d(2-15mg/kg.d).治疗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发作减少≥50%为39例(75%),发作完全控制为2l例(40.4%),其中17例患儿托吡酯单药治疗,发作减少≥50%为13例(76.5%),发作完全控制为8例(47.1%):发作类型中强直痉挛发作、不典型失神、失张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减少≥50%分别为71.2%、63.6%、50%;发作完全控制分别为40.4%、39.4%、50%:在托吡酯添加治疗组中,原有的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托吡酯治疗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有嗜睡(11/52)、纳差(9/52)、言语不清(3/52)、言语迟钝(5/52)、少汗(4/52)、共济失调(1/52),3例因胃纳差伴体重下降而停药.结论:托吡酯作为添加或单药治疗小儿Lennox-Gastaut综合征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艺;孙道开;陈天兰;邱鹏玲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