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手术疗效观察

尚宏喜;刘安庆;张开放;任小蓉;刘安;康鹏德

关键词:胫骨, 开放性骨折, 固定术
摘要:目的:探讨各类手术固定方式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3年以来手术治疗的229例开放性胫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钢板固定组55例,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89例,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2例,不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3例.结果:随访0.5-8年,采用Johner-Wruh评分,总优良率为84.3%,加锁髓内钉治疗优于其它手术内固定,但扩髓与不扩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I-IIIA型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物咬伤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

    1 病例报告例l,患儿,男,6岁,不慎被猫抓伤臂部而就诊.T38.9℃,实验室检查:WBCl5.7×l09/L,N0.87,L0.13,诊断为败血症.取伤部脓液及静脉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青霉素、先锋霉素V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伤口愈合而出现.

    作者:孟庆松;李玉荣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张学文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

    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虽然现临床上常用多巴胺制剂治疗,但长期治疗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且对很多人效果不佳,中医治疗有其良好的疗效和独特之处.

    作者:董晓贤;李东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各类手术固定方式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3年以来手术治疗的229例开放性胫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钢板固定组55例,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89例,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2例,不扩髓的加锁髓内钉固定组43例.结果:随访0.5-8年,采用Johner-Wruh评分,总优良率为84.3%,加锁髓内钉治疗优于其它手术内固定,但扩髓与不扩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I-IIIA型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尚宏喜;刘安庆;张开放;任小蓉;刘安;康鹏德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12例甲亢患者的胃镜结果分析

    我院自1980年至今共对12例甲亢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全为女性,年龄30一67岁,平均45.1岁,均经甲状腺激素检查及甲状腺吸碘率检查确诊为甲亢,病程中出现上腹隐痛、腹胀,纳差病程2个月-1年不等.

    作者:王旭;殷红;李档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护理

    胃肠道肿瘤患者由于能量消耗增加而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出现营养不良.手术后由于蛋白质分解加速加重了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肿瘤本身产生一些免疫抑制因子,手术后创伤亦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增加了术后感染的机会,影响患者康复,降低了放疗的耐受性.

    作者:叶培兰;张盛范;张延琴;沈萍;刁玉贞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阻止其癌变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乙型肝炎及阻断慢性乙肝癌变.方法:随机抽出原发性肝癌患者211例,进行HBV.M检测,并采用拉米夫定(3T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82例.结果:2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sAg(+)、抗HBc(+)、抗HBe(+)196例(92.89%),HBV-DNA(+)108例(51.18%).82例慢性乙肝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阴转率达81.71%,HBeAg(+)阴转率30.550%.结论:慢性乙肝患者HBsAg(+)、抗一HBe(+)、HBV-DNA(+)与肝癌相关:拉米夫定能抑制HBV的复制.

    作者:周毅;毛季琨;李宏燕;谢仁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1 例罕见的鼻尖部鳞癌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鼻尖切除三分之二是一种毁容致残手术,给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心理护理就是以我们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精神等来调动病人潜在的积极困难,使其精神处于佳状态而利于疾病的恢复将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作者:黄锦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氯霉素粉致药物疹1例

    患者,女,30岁.以颈部瘢痕挛缩入科.在颈丛麻醉下行颈部瘢痕切除植皮术.术后第5天,打开取皮区左大腿内侧敷料,取皮区洒少许的氯霉素粉,采取暴露疗法.30min后,取皮区及周围的皮肤瘙痒,出现红色斑丘疹,考虑可能是换药时不良刺激引起,动态观察取皮区皮肤的变化.

    作者:牛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46例临床分析

    自1998年1月一2002年1月,我们采用体外循环不阻断或不完全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下行心内直视手术4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单建华;门小毛;陈晋礼;刘于威;王保收;孟庆江;侯于龙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电视腹腔镜是近年来在国内开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少、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从2000年8月一2002年4月对398例胆石症患者进行了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效果良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将行手术时的护理配合简介如下.

    作者:冯静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应用降纤酶的护理体会

    降纤酶是高纯度单组分的蛇毒制剂,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减少血栓形成的基质,从而阻止血栓形成和抑制血栓增大.另一方面,纤维蛋白原减少,可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从而改善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脑血流量[1].

    作者:吴莉君;冯玉玲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lII(F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由于病理性凝血、纤溶是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此我们测定了65例肝RS患者血中DD含量,旨在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功;王宠伟;黎东;马晓云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细菌性败血症(绿色气球菌)并霉菌感染及II型糖尿病1例护理体会

    患者,男,64岁.无明显诱因,偶然发现发热,间断使用抗炎药诊治,体温骤降.于同年10月住入某医院治疗,虽用多种高档抗生素,加用地塞米松10mg,病情并未见好转,且体温24h处于高热38-39℃近1个半月,并又出现伪膜性口腔炎,其病情渐趋恶化.

    作者:余新新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部分脱蛋白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探讨部分脱蛋白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部分脱蛋白骨植入兔的骶棘肌及股骨骨膜下,用组织学检测观察植入材料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材料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及材料对骨膜成骨的影响,并用ELISA间接法检测兔血清中的抗体.结果:植入背部骶棘肌的材料周围皆有软组织长入,包裹并形成纤维囊,难以将软组织和材料分开,植入骨膜下的材料皆与股骨相融合,有的已形成新骨,植入部位股骨增粗,材料植入后1周出现抗体,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部分脱蛋白骨无毒性作用,且对骨膜成骨无有害影响,引起的免疫反应较弱,机体能耐受,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李彦林;杨志明;韩睿;李世和;曾才铭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肺栓塞的诊治现状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美国每年新发病人数约60万,其中近20%死亡,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目前由于临床上对此病认识不足,医务人员对此病没有足够的警惕,以致临床上的误诊漏诊病例颇多,大部分肺栓塞患者由于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影响了疾病的预后,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诊断手段滞后,此病误诊率及病死率颇高.

    作者:陈桂香;刘春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我们对2001年至今我科行CVC置管180例病人中16例病人CVC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例病人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52岁.平均4l岁.其中乳腺癌4例、结肠癌4例、食道癌3例、恶性淋巴瘤3例,肺癌2例.

    作者:董峻桦;古丽娜孜;李星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随着大量新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应用,cTnT、CK、CK-MB 等已被证明,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它心肌损伤的新的血清标志物.本文对38例心肌梗死病例AST、CK、CK-MB、cTnT及CRP检测的临床意义作一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雅娟;陈力平;任孔建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军队聘用制护士继续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部队医院精简整编力度的深入,军人护士比例在缩小,而合同制护士在医院临床一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科室除护士长外护士均全员聘用,这一职业人群的素质已直接关系到护理整体质量,她们的文化基础、职业素质及专业水平急待提高,而继续护理教育(Continuing NursingEducation简称CNE)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基本保证,本文旨在探讨目前CNE现状及对策.

    作者:庄玉梅;张美丽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应用舌骨颌下正中悬吊术治疗28例OSAS的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舌骨颌下正中悬吊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远期效果及减少损伤的方法.方法:OSAS患者28例,全麻下先行舌骨颌下正中悬吊术,同时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其中2例行气管切开.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一2年,治愈16例(57%),显效6例(21%),改善5例(17%),无效1例(3.9%),总有效率为95%.术后扁桃体出血1例:全麻拔管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1例;影响舌功能1例.结论:在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基础上,注重咽部肌肉保护和位置调整.舌骨颌下正中悬吊术,提高了远期疗效,避免了气管切开术.

    作者:康全清;康鹏;吴宝俊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巡回护士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护理

    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116例,其中,30例在硬膜外下行腹腔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现将护理做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中,年龄24-56岁,手术方式均为LAVH,麻醉方法均为硬膜外连续麻醉,手术时间为2-3h.

    作者:姜志美;杨丽琴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