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的病因病机与临床治疗

吴玉生

关键词:肺肿瘤, 痰瘀, 加味苇茎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治法
摘要:痰瘀是肺癌的基本病机,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临床治疗以除痰祛瘀为基本治则,根据肺癌的早中晚期进行辨证施治,以加味苇茎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同时就肺癌的化、放疗与中医药疗法相结合以及手术后抗转移、防复发的中医药疗法进行探讨.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智金丹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智金丹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益智金丹(由熟地黄、山茱萸、淫羊藿、巴戟天、紫河车、茯苓、黄芪、人参、当归尾、川芎、灯盏花、石菖蒲、远志、益智仁、水蛭等组成)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尼莫地平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对照组为3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智金丹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轻中度痴呆疗效显著,在提高HDS积分、改善血脂方面均显著优于尼莫地平.

    作者:苏春芝;李静君;杜英;赵瑞芹;吴俊喜;李英敏;田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3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配合中药癌痛宁散外敷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痰热型、痰瘀蕴结型、脾虚痰湿型、气阴两虚型4型,分别以百合固金汤、导痰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生脉散加减治疗,并均配合中药癌痛宁散(基本方:乳香、没药、三七、生蒲黄、白花蛇舌草等)外敷.观察生活质量评分、体重、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卡氏评分提高与稳定病例数为30例,占90.9%;体重增加与稳定病例数为27例,占81.8%;症状稳定与好转病例数亦占大多数.近期总有效率为15.2%,总稳定率为90.9%;1年生存率达到42.4%.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中药外敷对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主要症状、控制肿瘤的增长、延长生存期有较好疗效.

    作者:孙玉冰;史清华;李霞;王少青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12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选用达美康、美迪康控制血糖水平,并根据病情选用降血压、降血脂药物,配合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活血祛瘀、益气养阴中药(处方:熟地黄、黄芪、山药、生地黄、玄参、泽泻、桃仁、赤芍、大黄、丹参、甘草).观察治疗后6~12月患者视力、眼底病变、眼底荧光造影及血管内皮因子(VEGF)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提高比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EGF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减少和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严重视力损害和致盲.

    作者:蔡国华;李光;洪雪云;陈启诚;李宁榕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欧阳惠卿教授治疗崩漏经验介绍

    欧阳惠卿教授认为,崩漏病机在于肾虚血瘀,肾虚封藏失职,冲任气血不固,因虚致瘀,虚、瘀生热,热可动血亦可耗血,且经血受热煎熬则瘀结更甚,而形成恶性循环.治疗针对虚、瘀、热病机特点,自创宫血饮(由续断、山茱萸、龙骨、牡蛎、党参、白术、茜根、海螵蛸、蒲黄、三七、马齿苋等组成)治疗.并强调补益清化并施,忌苦寒刚燥、滋腻滞涩;擅用通因通用之反治法,止血而不留瘀;佐以清热凉血,行瘀散结止血;非经期重视调补脾肾以复旧等治法.

    作者:李坤寅;王慧颖;黄洁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裴正学教授治疗眼球后海绵状血管瘤验案1则

    裴正学是甘肃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席专家,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全国首批500名著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裴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现撷其治疗眼球后海绵状血管瘤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李薇;李象霖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感染期(痰热阻肺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感染期(痰热阻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鱼腥草注射液超声雾化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生理盐水超声雾化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6MWD)以及呼吸系统问卷(SGRQ)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完成观察治疗组78例,对照组29例.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4.9%、57.7%,对照组分别为93.1%、3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1/FVC%)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6MWD、SGR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感染期(痰热阻肺型)患者,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肺脏通气功能,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劳卫国;李燕;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益气祛瘀法治疗创伤致失血性贫血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法治疗创伤致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术后贫血且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术后以常规抗感染、止血等处理;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加味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丹参、仙鹤草、金银花、大枣、白术、三七、土鳖虫、柴胡、当归、升麻、陈皮、甘草等组成)治疗.主要观察术后第1、4、8、14天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恢复情况.结果:RBC、Hb治疗组术后第4天开始明显升高,对照组术后第8天才有明显升高,分别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第4、8天RBC、Hb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术后14天仅Hb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创伤致失血性贫血的患者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对RBC、Hb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李伟强;郭跃明;邹勇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颜德馨教授益气活血法治疗胸痹经验介绍

    颜德馨教授认为,胸痹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阳气虚衰,气化功能障碍,瘀血痰浊使心之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胸闷、胸痛、心悸等症.自拟益心汤益气化瘀,活血通脉,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多能较快地缓解症状.

    作者:严夏;李际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三七片合三苯氧胺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及血液黏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七片配合三苯氧胺(TAM)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及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服用TAM治疗,治疗组加服三七片.2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血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比积,每6月行妇科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完成治疗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诊刮次数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均未发现子宫内膜癌.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纤维蛋白原浓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无显著增厚,但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厚明显(P<0.05).结论:三七片配合TAM治疗能减轻和延缓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服用TAM子宫内膜增生,减少子宫内膜病变,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黄梅;杨海燕;谢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关节通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关节通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332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2个时段,并随机分为4组.治疗1、2组均以关节通(处方:独活、桑枝、透骨草、薏苡仁、三七、丹参、乳香、没药、沉香、木香、丁香、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土鳖虫、骨碎补、蛇床子、牡丹皮、大黄、怀牛膝、甘草)治疗,疗程分别为1月、3月;对照1、2组均以布洛芬治疗,疗程分别为1月、3月.结果:1月后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1组分别为91.25%、81.25%,对照1组分别为79.17%、62.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3月后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2组分别为90.00%、100%,对照2组分别为80.00%、91.67%,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停药10天后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2组分别为80.83%、97.50%,对照2组分别为66.67%、81.67%,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关节通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叶建勋;叶伟洪;蔡立民;黄中强;张懿;骆家伟;廖国强;李伟;蓝桂森;陈伟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配合中医药治疗股骨颈骨折12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配合中医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6例,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术后配合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壮筋养血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芷、生地黄、牡丹皮、杜仲、三七、桃仁、续断、川牛膝、红花、乳香)加减治疗;对照组59例,单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3%,对照组为81.3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的手术方法配合中医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赖建平;赖艳娴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药外治静脉曲张性小腿溃疡验案

    张某,男,75岁,2002年10月26日初诊.右下肢静脉曲张20余年,右胫骨内侧1/3处皮肤溃疡5年,以中西药物内服、外用,溃疡未愈.

    作者:马建国;孔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肺炎汤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型5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肺炎汤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口服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肺炎汤(基本方:生石膏、麻黄、枳实、紫菀、款冬花、厚朴、法半夏、茯苓、桔梗、苦杏仁、黄芩、瓜蒌皮、莱菔子、橘红、甘草)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49例,口服头孢拉定胶囊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4%,对照组为88.7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炎汤口服加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肺炎球菌肺炎证属痰热壅肺型疗效显著.

    作者:赵仕伟;莫激勤;赵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含量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对控制六味地黄丸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甲醇-水-醋酸铵(68:12:20:0.5)为流动相.结果:熊果酸平均回收率为101.58%,RSD为2.62%.结论:应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刘东辉;黄意甜;袁捷;熊艺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口服法莫替丁片、吗丁啉片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胃降逆汤加减(基本方:柴胡、旋覆花、枳壳、黄连、吴茱萸、白术、白芍、白及、海螵蛸、党参、生甘草、代赭石)治疗.12周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35%,对照组为64.4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凤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肺癌的病因病机与临床治疗

    痰瘀是肺癌的基本病机,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临床治疗以除痰祛瘀为基本治则,根据肺癌的早中晚期进行辨证施治,以加味苇茎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同时就肺癌的化、放疗与中医药疗法相结合以及手术后抗转移、防复发的中医药疗法进行探讨.

    作者:吴玉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头痛治验3则

    头痛是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常见症状.笔者以中医辨证治疗头痛,取得较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张容;宋述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补肾解毒汤(处方:黄芪、党参、白花蛇舌草、菟丝子、补骨脂、熟地黄、重楼、黄精、三七)治疗,西药根据分型以激素及小剂量化疗治疗.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进步3例.治疗后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数均明显上升,骨髓原粒细胞比例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有效减少骨髓中幼稚细胞比例,促进骨髓正常增生.

    作者:戴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71.43%,对照组为57.6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mPAP、血液流变学(除红细胞压积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能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东晖;何德平;辛瑾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急症应用经方治验举隅

    1不完全性肠梗阻邢某,女,48岁,2003年10月5日初诊.曾行阑尾切除术6年余.术后2年每年腹痛发作1~2次,痞满,不思饮食,予以灌肠、输液治疗,疼痛可缓解,此次突发腹痛,急诊入院.诊见:腹胀痛拒按,心烦,发热,大便3天未解,舌红、苔黄燥,脉浮紧.腹部X线透视示:中腹有胀气,少量液平.

    作者: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