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姜伟;徐丛剑
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由于区域狭窄、显露不清,去除疣体困难.笔者在治疗过程中,用火柴杆蘸取5%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点涂疣体治疗16例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吉成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我们于1992年起采用上举子宫配合负压吸引法,进行羊膜腔内穿刺注射利凡诺引产,终止12-14周妊娠2000多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芳;郭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重症胰腺炎易导致全身多种并发症,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治疗较为棘手.施他宁为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肽,与天然生长抑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方面完全相同,可与胃肠道及胰腺组织不同部位的受体结合,抑制胰腺分泌,目前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作者:吴小力;田德安;刘南植;康谊;张诚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期限,扩大头颈肿瘤外科手术范围.方法:采用四种岛状肌皮瓣,额瓣、舌骨下肌皮瓣、斜方肌皮瓣、胸大肌皮瓣为96例头颈肿瘤术后患者(10个解剖区)的大片缺损,实行Ⅰ期整复与重建.结果:96例中4例(4.2%)肌皮瓣全层坏死,7例(7.2%)皮岛皮肤部份坏死,但肌层存活,换药后自愈,肌蒂下血肿5例(5.2%),深部感染10例(10.4%),本组Ⅰ期成活率88.5%(85/96),Ⅱ期成活率7.2%(7/96)92例重建术后放疗40-70Gy,无1例发生肌皮瓣坏死、伤口裂开等并发症.结论:四种岛状肌皮瓣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力和放疗耐受力,制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效果满意,临床应用主要根据肿瘤部位,缺损范围等进行选择.
作者:孙大安;黄健男;刘学奎;张学辉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在应用甲氨喋呤(MTX)治疗时,间质性肺炎是一个严重且不可预料的副作用,严重者可以导致生命危险.报告的发病率在0.3%-0.5%[1].MTX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在1969年首次描述,在英文文献中已报告120余例.只有少数MTX肺炎患者有肺组织活检资料,提示为肺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非坏死性肉芽肿等[2].
作者:叶静;代华平;张洪玉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患者,男,87岁,因咳嗽、发热4天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史10余年,坚持糖尿病饮食,平时口服消渴丸10粒或优降糖5mg,3次/日.血糖稳定在6.0mmol/L左右.查体:体温37.0℃,脉搏100次/min,血压21.0/8.0kPa,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哕音.
作者:李彩云;尹敬芬 刊期: 2002年第21期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以骨量减少、骨质变脆为主要标志的代谢性骨病,而性激素与骨骼的生长、发育、衰老密切相关[1].女性在绝经后的1-20年内由于性激素缺乏,发生骨量丢失,而导致脊椎、髋部、前臂等处骨折.
作者:杨丽平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各种肝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法,检测了10例正常对照,130例肝病患者血浆中的HCY(男87例,女43例).结果:男性肝病患者的血浆HCY分别为:(16.06±9.34)μ mol/L和(15.28±10.68)μ mo1/L,正常对照组HCY为7.52±4.00μ mol/L,肝病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作为肝损害的一个早期指标.
作者:周秀敏;林菊生;唐望先;张文英;袁顺玉;艾莉 刊期: 2002年第21期
伲福达,又称硝苯地平控释片、长效心痛片,是Ca++通道阻滞剂.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效果肯定,但长期应用伲福达可致牙龈重度增生副作用罕见报道.我院心内科历年来应用伲福达,共发现有3例患者出现牙龈重度增生,排除其它可能致病原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峻岭;姜黎明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新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分A、B两组各5例,分别采用新三联与新四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对比A、B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肾、肝功能相关性.结果:试验组(B组)较对照组(A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均有显著性下降,同时CsA的肾肝毒性亦明显减轻.结论:新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减少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两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宁;朗韧;陈惠德;杨翔;邱繁荣 刊期: 2002年第21期
肺包囊虫病是我区的常见病,直接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治疗上,多采用手术的方法,以摘除内囊达到治愈的目的,故手术切口的选择与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过去对肺包囊虫的患者手术切口为患侧后外侧切口切去一根肋骨,也有的医生不切肋骨,但切口较大,摘除内囊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蔡德元;魏文革 刊期: 2002年第2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0岁.因咳嗽1周,发热2天而到门诊检查.体温39℃,脉搏100次/min.既往健康,首次行肝脏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肝脏表面光滑,形态异常,肝裂明显,肝脏左叶增大,左叶内血管显示清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内部回声未见异常;肝右叶明显缩小(附图),回声增强,不均匀,血管显示不清,未见肝胆管扩张与占位病变.
作者:张克新;张孟荔;刘彤;吴金华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选用缬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卡托普利25mg每日2次口服,共4周.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及药物不良反应,结合实验检查评估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结果:98例完成治疗观察,两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缬沙坦组显著低下卡托普利组(3.8%比13.0%).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降压疗效相似,但前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作者:吴学明;华文进;李春庆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患者,女性,2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加重1周,于2001年6月18日入院.曾在多家医院求治,均诊断为尿路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发作,尿常规WBC-直在(+)/HP以上.入院后B超检查,膀胱右后壁可探及-3.9×2.4cm的非均质高回声团块影,内为强回声及小无回声区,边缘不规整,周边可见斑片状及条索状强回声,不活动.
作者:金毅 刊期: 2002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基因治疗已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它将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又一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刘晓霞;姜伟;徐丛剑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口腔感染是急性白血病病人常见的感染之一,口腔感染包括:牙周炎、口腔溃疡、霉菌性口腔炎、鹅口疮等,常会影响患者进食并妨碍进一步治疗.我病房自2000年7-12月共收治急性白血病病人30例,其中患口腔感染的28例,感染率为93%,经过我们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源;谢允清;赵玉兰 刊期: 2002年第21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生活的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妇女平均期望寿命比男子延长6岁,因此有大批妇女将要经历更年期进入老年期.绝经后还有人生的1/3时间,这些妇女大多已解脱了家庭负担,子女长大成人,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处于老有所为阶段.
作者:钞希峰;雷锦秀 刊期: 2002年第21期
1994年4月-2002年2月来我院妇科要求终止妊娠的怀孕60-100天的妇女1662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苑苑;王双;李天秀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我院采用苦参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新;黄映淮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用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患者及进行动物实验的研究,旨在观察温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方面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采用整体和局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用温针及单纯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各32例.实验采用温针及激素疗法治疗RA模型大鼠各15例.结果:临床治疗,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6.88%,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38%,温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治疗后,温针组在关节晨僵时间、关节痛及压痛数、血沉、IgG、IgM等方面的改善优于针刺组,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D3、CD4、CD8、CD4/CD8的改变,温针组优于针刺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IgA、C3、CIC、双手平均握力等方面温针组与针刺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表明,温针组治疗前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激素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及激素疗法,且无任何副作用并对免疫系统紊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岚;段成芳;陈敏;李锋;曲伟;朱颖 刊期: 200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