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伲福达致牙龈重度增生3例报告

杨峻岭;姜黎明

关键词:
摘要:伲福达,又称硝苯地平控释片、长效心痛片,是Ca++通道阻滞剂.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效果肯定,但长期应用伲福达可致牙龈重度增生副作用罕见报道.我院心内科历年来应用伲福达,共发现有3例患者出现牙龈重度增生,排除其它可能致病原因,现报道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边疆基层医院开展成份输血的体会

    1998年我院开展成份输血以来共输各种成份血2270个单位,接受治疗患者5687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了血液的浪费,提高了血液的有效利用率,达到了病人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输血技术的发展,填补了边疆基层医院单位开展成份输血的空白.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岩;杨江民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缬沙坦与卡托普利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选用缬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卡托普利25mg每日2次口服,共4周.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及药物不良反应,结合实验检查评估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结果:98例完成治疗观察,两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缬沙坦组显著低下卡托普利组(3.8%比13.0%).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降压疗效相似,但前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作者:吴学明;华文进;李春庆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膀胱肿瘤术后药物灌注预防复发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术后药物灌注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3组,第1组用丝裂毒素C 40mg,第2组用卡介苗(BCG)120mg,第3组用BCG 60mg加白细胞介素-2(IL-2)10000U行膀胱灌注.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2个月,肿瘤复发率第1组为26.3%(5/19),第2组为23.5%(4/17),第3组为10.0%(2/2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丝裂霉素C、BCG及BCG加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肯定,其中BCG加用IL-2灌注效果更好.

    作者:毛志森;党永辉;方玉林;廖济林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内窥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20例评价

    上消化道异物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儿童多是不慎误服,且异物小而无毒,如无嵌顿症状,可自然通过胃肠道排出,否则将要尽快取出;成年人多为有意自服,且多为特殊异物或因物体大而嵌顿.有些是患有精神病,有些是酗酒、自杀、吸毒者,9例为嵌顿在食管中,多为物体大或横卡在食管,个别为食管异物,钳取时滑入胃腔.

    作者:姚仁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36例颈源性头痛误诊原因分析

    现将我院自1989-2001年颈源性头痛误诊36例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9例.年龄26-44岁3例,45岁以上33例,病史1-3年21例,4-10年12例,10年以上3例,均在本院和外院进行过诊治,误诊为高血压和血管源性头痛者24例,占66%,其它疾病12例占34%.其误诊疾病种类见表1,其确诊后的病因分类见表2.

    作者:孔德良;刘来女;周永瑛;胥光学;顾文孝;李永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999感冒灵治疗感冒50例临床观察

    感冒为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陕西中医学院附院感染病科应用999感冒灵治疗感冒,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占杰;牟之新;李日向;黄鹂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射频消融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心肌及心功能的影响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具有根治性的创伤治疗方法,射频电流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会造成局部心肌的病理性损伤;但是否会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术后监测心肌酶、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系统地观察了对心肌、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史永堂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对眼表疾病及眼表重建的认识

    眼表(ocular surface)是近十二年提出的新概念,从解剖学上说,它包括上下睑缘间的整个粘膜上皮衬里.从组织学上讲,这一上皮层覆盖了两个主要区域,即角膜和结膜,还有眼球表面必须覆盖一层稳定的泪膜,眼表是角膜上皮、结膜上皮和泪膜共同组成的屏障结构,其功能为保证睁眼状态下的角膜光学镜面作用,透明性,眼球和眼睑自由活动所必需的.

    作者:李军营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后溪透合谷穴配以斜扳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临床上较为常见,我们应用针灸后溪透合谷穴配以斜扳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俊杰;江艳滨;杨学斌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变异淋巴细胞变化特点与临床关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以周围血中变异淋巴细胞(简称变淋)升高为特点的疾病.现将我院1998年5月-2001年3月收治的IM患儿变淋变化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方在军;毛平惠;朱朝敏;詹学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电化学与区域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1997-2000年我们进行了电化学与区域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方法:将10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研究组),B组(对照组).A组接受电化学疗法并区域给药50例,B组接受全身化疗和支持治疗50例.两组均是局部晚期NSCLC,大多数属于心肺功能不全和年老体弱病人.参数的位置根据肿瘤的大小而定.每1cm3瘤体给予100库仑(C)电量,电压6-8V,电流40-90mA,电极针距2cm,阳阴电极的比例在原发灶1:1,在转移灶和淋巴汇区1:2.在阳极针处注入阿霉素,在阴极处注入喜树碱.结果:A组1年内近期疗效为CR:24例(48%),PR:20例(40%),NC:4例(8%),PD:2例(4%),CR和PR评为有效,占88%;B组1年内近期疗效为CR:12例(24%),PR:15例(30%),NC:8例(16%),PD:15例(30%),CR和PR有效54%.A组近期随访结果生存1年以上45例(90%),2年生存39例(78%);B组近期随访结果生存1年以上20例(40%),2年生存6例(12%).结论:电化学并行区域化疗与全身化疗和支持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增高.作者认为病变范围局限或局部转移,应行局部有效综合性治疗,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淋巴区域综合处理是防治癌灶扩散和全身转移较有效的措施,此项研究国内外尚未报道.而对照组只重视全身性治疗而局部肿瘤未得到控制,1年后大多数患者终将死于肿瘤转移及其并发症.

    作者:鲍观友;张明哲;冯流辉;王晓辉;刘早阳;王晓波;高珂;马小驹;汪媚萍;杨淑华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膀胱内良性畸胎癌1例报告

    患者,女性,2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加重1周,于2001年6月18日入院.曾在多家医院求治,均诊断为尿路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发作,尿常规WBC-直在(+)/HP以上.入院后B超检查,膀胱右后壁可探及-3.9×2.4cm的非均质高回声团块影,内为强回声及小无回声区,边缘不规整,周边可见斑片状及条索状强回声,不活动.

    作者:金毅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糖尿病门诊病人的高血压防治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作为一个特殊的病人群体,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级(轻度)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列入高心血管危险组(即随后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20%-30%),与重度高血压等同视之[1].

    作者:吴学贵;徐向进;陈频;周研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关系

    目的:了解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在正规治疗期间,突发血压升高或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脂异常变化情况.方法:从本院门急诊156例高血压或/和冠心病患者的病历中收集所需病史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56例高血压或/和冠心病患者在发生血压升高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情况时(排除精神、应激事件、吸烟、糖尿病等直接诱发因素)的血脂变化与发病前进行比较,高胆固醇血症约36.4%,动脉粥样硬化脂质紊乱综合征(ADLS)约28.5%,混合存在约16.2%,血脂无明显变化约18.9%.发现发病前后血脂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脂异常是心血管事件中的首要危险因素.

    作者:金延;屠亚芬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乳腺疾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因此,我们对本院2001年1月-8月的门诊乳腺疾病进行流行病学总结.

    作者:马畅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单侧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体会

    自1996年6月-2001年6月以来,我们应用单侧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和闭合性胫腓骨骨折9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国梁;秦焕玉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等待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前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血液透析),对3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血白蛋白、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结果: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肝功能有所好转.血白蛋白由(32.25±3.14)g/L升至(35.12±3.56)g/L,P<0.05;总胆红素由(526.27±124.26)μ mol/L降至(286.28±120.52)μmol/L,P<0.001,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分别由(23.47±3.54)mmol/L和(10.21±4.23)μ mol/L降至(354.71±69.58)mol/L和(198.76±58.69)μ mol/L,P<0.001和P<0.01.患者分别在治疗6、1、3次后行肝移植存活.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重症肝炎有益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作为移植前的准备.

    作者:曾红兵;宋丽芳;孙世澜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应用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体会

    更年期为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部分妇女在此期前后可出现一系列雌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内分泌紊乱等这些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在此时期前,正常的卵巢遭到破坏或手术切除,也可提前绝经,更年期综合征也可能随之发生.

    作者:傅云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颞部基底细胞癌手术前后的体会

    1 资料介绍患者,女,回族,70岁,于2000年7月20日以头部黑痣十余年,近2个月增长快,有少量脓血水流出,来我院就诊.经医生检查发现左右颞部均有一个1.5cm×1.5cm大小的浅黑色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呈腊状,部分肿块已破溃成鼠咬状溃疡,分泌物极臭.医生诊断为黑色素痣并感染.

    作者:柳炜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异位妊娠105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我院对2001年1月至6月间收住的异位妊娠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清珍;刁雨珠 刊期: 2002年第21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