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升明对开角型青光眼血黏度和视野的影响作用研究

孙兴怀;肖明;沈颖

关键词:导升明, 血黏度, 视野, 青光眼
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循环障碍的导升明(羟苯磺酸钙,Calcium Dobesilate)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黏度和视野损害影响的作用.方法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12例(23眼),眼压经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于≤21mmHg,并具有明显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给以口服导升明0.5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在服药前及服药后每3个月对所有病例进行以下检测:R-80血黏度分析仪检测空腹静脉血血黏度;OCTOPUS101阈值视野计GX2程序检查视野的平均视敏度(MS)及平均视敏度缺损(MD)值.随访期15-21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包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①血黏度切变率检测参数:服药前1/200(l/s)为5.36+1.00,1/30(l/s)为6.94±1.17,1/5(l/s)为11.59±2.53,1/1(l/s)为25.85±7.78;服用导升明后1/200(l/s)为4.42±0.70,1/30(l/s)为5.74±0.71,1/5(l/s)为9.57±1.99,1/1(l/s)为18.67±8.88.用药后血液黏度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②视野阈值参数:服药前的平均视敏度值(MS)为13.03+6.54dB,平均视敏度缺损值(MD)为14.24±6.81dB;服用导升明后的平均视敏度(MS)上升为14.86±7.18dB,平均视敏度缺损值(MD)降为12.43+7.37dB,其差值平均为MS的1.83±2.28dB和MD的-1.81±2.32dB,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结论导升明能够明显降低全血黏度,并能稳定和部分改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视功能,其视野改善作用与其明显降低血液黏滞性从而增进视网膜神经组织代谢有关.作为青光眼眼压控制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给予适当的导升明服用可以起到有效的视功能保护和改善作用.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导升明对开角型青光眼血黏度和视野的影响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循环障碍的导升明(羟苯磺酸钙,Calcium Dobesilate)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黏度和视野损害影响的作用.方法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12例(23眼),眼压经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于≤21mmHg,并具有明显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给以口服导升明0.5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在服药前及服药后每3个月对所有病例进行以下检测:R-80血黏度分析仪检测空腹静脉血血黏度;OCTOPUS101阈值视野计GX2程序检查视野的平均视敏度(MS)及平均视敏度缺损(MD)值.随访期15-21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包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①血黏度切变率检测参数:服药前1/200(l/s)为5.36+1.00,1/30(l/s)为6.94±1.17,1/5(l/s)为11.59±2.53,1/1(l/s)为25.85±7.78;服用导升明后1/200(l/s)为4.42±0.70,1/30(l/s)为5.74±0.71,1/5(l/s)为9.57±1.99,1/1(l/s)为18.67±8.88.用药后血液黏度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②视野阈值参数:服药前的平均视敏度值(MS)为13.03+6.54dB,平均视敏度缺损值(MD)为14.24±6.81dB;服用导升明后的平均视敏度(MS)上升为14.86±7.18dB,平均视敏度缺损值(MD)降为12.43+7.37dB,其差值平均为MS的1.83±2.28dB和MD的-1.81±2.32dB,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结论导升明能够明显降低全血黏度,并能稳定和部分改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视功能,其视野改善作用与其明显降低血液黏滞性从而增进视网膜神经组织代谢有关.作为青光眼眼压控制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给予适当的导升明服用可以起到有效的视功能保护和改善作用.

    作者:孙兴怀;肖明;沈颖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老龄病人腹部大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

    目的前瞻性地对比研究用头孢三代抗生素联合克林霉素(特丽仙)(联合用药组)和单用头孢三代抗生素(对照组)预防老龄腹部大手术病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01年6月-2002年5月行腹部大手术的大于65岁的老年病人分为二组,联合用药组30例,采用头孢三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其中3例术前已经分别存在有支气管扩张、肺部轻感染或肺大泡.对照组20例,采用单用头孢三代抗生素;其中2例合并有轻肺部感染.均为肝切除、全胃切除、巨脾切除、胆肠吻合等.观察各组术后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治疗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中仅1例(3.33%)出现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术前已经存在肺部轻感染的3例病人,术后7天肺部感染得到明显控制或消失.对照组中新出现肺部感染4例(20%),2例肺部感染严重,1例因肺大泡合并感染形成肺脓肿,于术后25天死亡.术前已经存在肺部轻感染的2例病人,术后无明显加重.结论头孢三代抗生素联合克林霉素(特丽仙)用药可以明显降低老龄腹部大手术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肺大泡合并感染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冯毓灵;刘安重;高友兵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心脏病妊娠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的探讨

    心脏病合并妊娠,孕妇心脏疾病造成低氧血症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发育障碍,高围产儿死亡已得到公认,但心脏病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各种类型心脏病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的研究报告,到目前仍未见报道,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靳晴;杨一平;汤雪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育龄女性,在临床上引起月经过多、不孕、压迫症状等.

    作者:张小珊;文春玉;刘祚燕;李伟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膀胱癌原癌基因c-Ha-ras点突变的研究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在我国是第8位常见的肿瘤,在所有膀胱癌中,上皮性肿瘤占98%,其中移行性上皮性肿瘤占95%,表浅膀胱肿瘤初次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达约60%[1].

    作者:李鑫;杜林栋;田竟生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病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减少、质量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其急性型多见于2-6岁儿童,慢性型常见于20-40岁成年女性.

    作者:付倍蓓;范莹;张锦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乳腺少见恶性肿瘤1例报告

    患者,女,46岁,右乳轻度闭合性碰伤后觉右乳胀痛1月余入院,受伤前无自觉体征.查体:右乳明显饱满,触痛明显,经穿刺为陈旧性血液,即行手术治疗.于右乳上限中线切开,见右乳内为陈旧性鱼肉状物及陈旧性血液,约300ml,于彻底清除后置橡皮引流管一根.

    作者:李眉清;王明发;王天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疣状胃炎66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8年-2002年,经纤维胃镜检出疣状胃炎66例,应用药物治疗或高频电凝烧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仁生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Graves′病患者糖代谢指标的研究

    目的Graves'病胰岛素、C肽变化与糖耐量的关系.方法未经治疗的GD40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后,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清胰岛素、C肽值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经t检验、多元相关分析Graves'病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GD除空腹外血糖明显增高(P<0.001),基础免疫活性胰岛素正常,葡萄糖刺激后明显增高(P<0.0027),∑IRI/∑BG在GD组明显增加,FT3与多个时点血清胰岛素、C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GD在治疗前存在高血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刘薇;袁申元;叶志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幽门螺杆菌CagA及其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CagA是幽门螺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CagA阳性的Hp菌株同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相关.本文综述了Hp的毒力因子CagA的基因组、CagA定植于胃上皮细胞、CagA酪氨酸磷酸化位点、CagA入胞的靶向以及CagA多态性、毒性与胃癌的关系的近年研究状况.

    作者:徐土炳;汪正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干扰素对U937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对白血病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U93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干扰素α可显著的降低U937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干扰素α能抑制U937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加军;陆惠玲;吕德坚;陈丽娴;童大跃;潘祥林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培养中专护生的临床观察能力

    目的为提高中专护士的临床护理观察能力,更好地收集护理对象的信息,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方法在临床带教中,我们改进了课程设备和安排,增加观察的理论和临床护理观察能力的课程.结果护生在出科考试时,上交的护理病历的正确率从36.43%上升到82.35%.结论加强中专护生的临床护理观察能力,可为中专护生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作者:贾燕瑞;史建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以防治消化性溃疡、治疗低度胃恶性MALT淋巴瘤及预防胃癌等已成共识.我院使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RAC及RCM两个组方,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尹晶瑜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妊娠早期自发性子宫破裂1例

    患者,30岁,停经9周,右下腹疼痛13h,阴道不规则流血2天,2天前阴道流血,量少,伴有腰腹胀痛.今日零时突感右下腹剧烈疼痛,后转至满腹.呈阵发性疼痛,伴头昏,呕吐.婚后6年未孕.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与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高分解代谢的化学性全身炎症反应,以胰腺组织呈现弥漫性出血和坏死为特征,常伴有局部并发症及远端器官衰竭,死亡率很高.

    作者:郝艳军;董桂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临床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技术,对1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超选择性上颌动脉和/或面动脉栓塞.结果其中15例达到立即止血目的,其中1例因合并筛前动脉出血,后经筛前动脉结扎出血控制.结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技术下,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是有效、快捷的止血方法,但因导管技术的限制,对筛前、筛后动脉所致的鼻出血仍应采用传统的动脉结扎止血方法.

    作者:刘汝利;张萍;扬德久;陈俊卯;张万壮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医护人员与病人交流的艺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地增强,对预防、医疗保健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增长.医疗卫生发展的不平衡,使医疗卫生在农村供给不足和城市供给过剩的矛盾突出.

    作者:杨公西;许利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老年肝硬化临床特征47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临床特征.方法比较60岁以上老年人(老年组)与小于60岁非老年人(对照组)间不同的临床特征.结果肝炎病毒感染是老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老年组黄疸、感染、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肝硬化症状较重,并发症多,应引起重视.

    作者:邱军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浅谈妇科白带涂片快速染色法

    自从我站参加由新疆乌市中医院推广的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以来,本人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旨在与大家互相探讨、研究和提高.

    作者:陈洁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救治

    氟乙酰胺为无色无味的针状结晶状体,为内吸性,有机氟杀虫剂,小儿误食致急性中毒多有发生,严重损害小儿身体健康甚至致命,我科自1999年至今已有4年,共收治中毒患儿(均小于6岁)18例,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嵘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