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腔后段严重出血与微波热凝治疗效果研究(附81例报告)

邓小明;田兴华

关键词:鼻出血, 鼻腔后段, 微波热凝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后段严重出血的简单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1月-2002年11月我科收治鼻腔后段严重出血患者182例,81例因单纯填塞无效而行微波热凝治疗,并在出院后追踪随访观察.结果随访观察热凝治疗1年以上74例,不足1年7例.均无再出血情况,亦未发现有其它副损伤症状.结论鼻腔后段严重出血用微波热凝止血治疗具有方法简单,止血效果可靠,可预防复发,副损伤少,患者痛苦小和经济实惠等优点.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省石林县人民期望寿命研究

    目的研究石林县人民的期望寿命情况,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石林县平均期望寿命为71.86岁,比1983年增长17.27岁,比云南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期望寿命提高11.46岁,平均年龄延长1.15岁.结论石林县近十年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保健发展很快,人民群众期望寿命延长.

    作者:罗家洪;毕卫红;罗梅仙;李培志;张文光;喻箴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粘膜下子宫肌瘤导致宫内节育器异位取器失败分析

    患者,48岁,因月经过多3年,加重4个月,阴道流血10天未止于2003年5月10日来我院门诊诊治.患者足月顺产2次,15年前放置宫内节育器,5年后受孕,在当地医院X线透视未见环影,人工流产同时再次放置节育器.

    作者:毛玉芝;陈桂贤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实验性气胸对家兔呼吸、循环功能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目的了解家兔发生气胸时机体呼吸功能不全的一般表现、发生机制及其后果;以及气胸时循环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和特征.方法用连接针头的水减压计的针头穿刺胸腔,注入不同量的空气,分别模拟闭合气胸,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观察呼吸曲线、胸膜腔内压、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结果家兔在模拟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时对上述指标分别有不同变化.结论气胸通过不同程度的限制肺的通气功能障碍,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从而引起深慢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pH值降低,PCO2升高,PO2降低,其它酸碱指标,SB、AB、BE、Tco2、则随酸中毒的类型发生相应的变化.

    作者:杨运波;朱景丽;孙娇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心脏围术期乳酸酸中毒的意义

    高乳酸血症被认为是严重的循环衰竭和休克的标志,它能显著增加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心外科术后尤其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血浆中乳酸浓度是增高的,其机制大约有四个方面:①组织缺氧导致了无氧代谢,增加乳酸产生此叫A型乳酸酸中毒;②与组织缺氧无关,是炎症应答导致乳酸生成增加,此叫作B型乳酸酸中毒;③体外循环期间内分泌也能增加乳酸的产生;④肝脏和肌肉细胞的低灌注使乳酸的利用减少,从而导致了高乳酸血症.

    作者:考力;龙村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氧气驱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疗效.方法将89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哮鸣音、湿啰音消失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支可缩短病程,改善肺功能,缓解喘憋,疗效确切,且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欧文建;邓春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244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分组,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32例)和单纯西医治疗(112例)的两组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对比.结果用药后近期痊愈的病例以中西医组为多(P<0.05),且骨髓全部或部分缓解病例亦以中西医组为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适时辨证论治、发挥特长、提高疗效的优点,比单用西药方案为佳.

    作者:陈珠成;洪求兵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107例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方法探讨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对降低病死率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当患者原发疾病康复或稳定后不再需要气管切开时,应早期拔除套管,恢复正常呼吸途径.本文对我科1999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108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拔管方法加以探讨.

    作者:高鸿兴;胡晓华;喻森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急性汽油中毒2例分析

    1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21岁,部队驾驶员,因检修汽车中用嘴吸汽油管误吸汽油约25ml,1h后吃午饭时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吐出物内散在黄色汽油样液,就诊途中出现烦躁,无大、小便失禁,无肢体抽搐及活动障碍.

    作者:韩国华;温昌霖;蒋红云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对氧磷酶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基因家族有PON1、PON2和PON3三个成员.PON1是一种与HDL相关的酯酶,它能够水解有机磷;能够阻止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抑制LDL及HDL的氧化;PON1的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呈负相关;PON1的遗传多态性可能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PON1可能通过其内酯酶活性及类磷脂酶A2的活性影响AS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莫中成;唐朝克;易光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脐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的关系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引起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所变化,新生儿窒息,已成为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因素,而脐带绕颈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当将引起围产儿不良后果.

    作者:刘慧萍;魏芸;宋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女性膀胱颈梗阻诊治体会

    女性膀胱颈梗阻在女性排尿异常中约占10%,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一般检查,较难作出正常的诊断.近3年来,我科收治10例女性膀胱颈梗阻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金金龙;叶忻;李志民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幽门螺杆菌CagA及其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CagA是幽门螺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CagA阳性的Hp菌株同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疾病和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相关.本文综述了Hp的毒力因子CagA的基因组、CagA定植于胃上皮细胞、CagA酪氨酸磷酸化位点、CagA入胞的靶向以及CagA多态性、毒性与胃癌的关系的近年研究状况.

    作者:徐土炳;汪正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救治

    氟乙酰胺为无色无味的针状结晶状体,为内吸性,有机氟杀虫剂,小儿误食致急性中毒多有发生,严重损害小儿身体健康甚至致命,我科自1999年至今已有4年,共收治中毒患儿(均小于6岁)18例,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嵘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治疗老年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使用能全素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患者低蛋白血症观察.方法选择住院病人不能正常进食,营养不良的低蛋白血症老年患者40例.结果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体重,血清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副作用.40例老年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要素,可使老年患者肠道充分消化吸收,达到促进健康,提高免疫力,控制原发病的治疗目的.

    作者:丁燕;魏萍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浅谈基层官兵就诊的几点误区

    基层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中流砥柱,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部队建设的正常运行,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可是,对基本医疗知识的缺乏,往往会影响基层官兵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部队的建设.现将基层官兵就诊的几点误区做如下探讨.

    作者:唐翡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膀胱癌原癌基因c-Ha-ras点突变的研究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在我国是第8位常见的肿瘤,在所有膀胱癌中,上皮性肿瘤占98%,其中移行性上皮性肿瘤占95%,表浅膀胱肿瘤初次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达约60%[1].

    作者:李鑫;杜林栋;田竟生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腹膜透析疗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据统计,近十年来,美国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占终末期肾脏病(ESRD)原发病例的27%-40%,已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主要病因.

    作者:高秀林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院内感染与肿瘤病房的自我防护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贯彻预防为主,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医院感染即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并出现的症状.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所患疾病的种类有直接关系.尤其是肿瘤患者,如化疗和晚期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的低下,易导致院内感染,所以控制院内感染是肿瘤病房一大重要因素.

    作者:孙建欣;张燕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坏死性小肠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

    患者,男,14岁.因阑尾炎术后9天,呕血7天入院.患者因急性阑尾炎于2003年5月15日在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及回肠切开减压术,并留置胃管,术后第3天发现胃管内引出咖啡渣样物,每日解黑稀便1次,量约50g-100g,伴发热,给抑酸、止血,抗感染治疗,并使用扑热息痛,地塞米松退热.

    作者:宋铭祥;赵炳;范洪波;代玉萍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巨大儿的病因及母儿并发症的预防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者称巨大胎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占出生总数的5.62%-6.49%[1],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上海市普陀区巨大胎儿的发生率由1989年5.05%增加至8.62%[2].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