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2例疗效分析

陈珠成;洪求兵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西医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244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分组,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32例)和单纯西医治疗(112例)的两组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对比.结果用药后近期痊愈的病例以中西医组为多(P<0.05),且骨髓全部或部分缓解病例亦以中西医组为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适时辨证论治、发挥特长、提高疗效的优点,比单用西药方案为佳.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龄病人腹部大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

    目的前瞻性地对比研究用头孢三代抗生素联合克林霉素(特丽仙)(联合用药组)和单用头孢三代抗生素(对照组)预防老龄腹部大手术病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01年6月-2002年5月行腹部大手术的大于65岁的老年病人分为二组,联合用药组30例,采用头孢三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其中3例术前已经分别存在有支气管扩张、肺部轻感染或肺大泡.对照组20例,采用单用头孢三代抗生素;其中2例合并有轻肺部感染.均为肝切除、全胃切除、巨脾切除、胆肠吻合等.观察各组术后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治疗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中仅1例(3.33%)出现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术前已经存在肺部轻感染的3例病人,术后7天肺部感染得到明显控制或消失.对照组中新出现肺部感染4例(20%),2例肺部感染严重,1例因肺大泡合并感染形成肺脓肿,于术后25天死亡.术前已经存在肺部轻感染的2例病人,术后无明显加重.结论头孢三代抗生素联合克林霉素(特丽仙)用药可以明显降低老龄腹部大手术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肺大泡合并感染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冯毓灵;刘安重;高友兵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中TGFβ1的表达及抗纤复方Ⅰ号对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TGF B1)与酒精性肝病的关系,观察中药抗纤复方Ⅰ号(KX Ⅰ)对TGFB的影响.方法把大鼠分为正常对照、酒精对照和中药预防等三组,用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肝病模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血清及肝脏中的TGF B1含量.结果①在8周末及12周末,酒精组血清TGF B1水平分别为(15.52±0.42)ngg/l,(17.77±0.2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随选模时间延长,酒精组TGF β的含量进行性增加.②中药组血清TGFβ1水平在8周末及12周末分别为(13.21±0.21)ng/ml,(14.69±0.16)ng/ml,它们均高于对照组而低于相对应的酒精组(P<0.01).③肝组织内TGF B1的改变与血清中的结果相平行.结论血清及肝脏中TGF B1浓度随选模时间延长而增加.中药能减少TGF β1生成,有防止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庞艳华;傅宝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Graves′病患者糖代谢指标的研究

    目的Graves'病胰岛素、C肽变化与糖耐量的关系.方法未经治疗的GD40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后,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清胰岛素、C肽值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经t检验、多元相关分析Graves'病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GD除空腹外血糖明显增高(P<0.001),基础免疫活性胰岛素正常,葡萄糖刺激后明显增高(P<0.0027),∑IRI/∑BG在GD组明显增加,FT3与多个时点血清胰岛素、C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GD在治疗前存在高血糖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刘薇;袁申元;叶志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鼻腔后段严重出血与微波热凝治疗效果研究(附81例报告)

    目的探讨鼻腔后段严重出血的简单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1月-2002年11月我科收治鼻腔后段严重出血患者182例,81例因单纯填塞无效而行微波热凝治疗,并在出院后追踪随访观察.结果随访观察热凝治疗1年以上74例,不足1年7例.均无再出血情况,亦未发现有其它副损伤症状.结论鼻腔后段严重出血用微波热凝止血治疗具有方法简单,止血效果可靠,可预防复发,副损伤少,患者痛苦小和经济实惠等优点.

    作者:邓小明;田兴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云南省石林县人民期望寿命研究

    目的研究石林县人民的期望寿命情况,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石林县平均期望寿命为71.86岁,比1983年增长17.27岁,比云南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期望寿命提高11.46岁,平均年龄延长1.15岁.结论石林县近十年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保健发展很快,人民群众期望寿命延长.

    作者:罗家洪;毕卫红;罗梅仙;李培志;张文光;喻箴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心脏围术期乳酸酸中毒的意义

    高乳酸血症被认为是严重的循环衰竭和休克的标志,它能显著增加患者的术后死亡率.心外科术后尤其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血浆中乳酸浓度是增高的,其机制大约有四个方面:①组织缺氧导致了无氧代谢,增加乳酸产生此叫A型乳酸酸中毒;②与组织缺氧无关,是炎症应答导致乳酸生成增加,此叫作B型乳酸酸中毒;③体外循环期间内分泌也能增加乳酸的产生;④肝脏和肌肉细胞的低灌注使乳酸的利用减少,从而导致了高乳酸血症.

    作者:考力;龙村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高压氧治疗中减压过程的护理体会

    高压氧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在治疗中,舱内人员处在高气压环境,并停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机体各组织和体液内溶解了较多的气体,如氮气、氧气,因而常以缓慢均匀的速度或者缓慢阶梯式的速度,使舱内人员从高压状态回到常压状态,减压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却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事项,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高秀东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NO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nitic oxide,NO)作为一种内源性血管扩张剂、神经递质、血小板聚集因子及炎性介质,已涉及到医学各个领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御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NO的研究不仅有可能阐明许多未能解释的生理现象,深化和拓宽对某些疾病的认识,而且有可能对防治许多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本文综述了NO的基本性质及功能,特别是NO在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总的作用及NO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制中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王浩;汪正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社会心理康复与复发的对照研究

    目的重点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及社会心理康复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1981年12月-1992年11月间复发住院2-3次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符合美国DSM-Ⅲ,R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年龄、性别不限,排除脑器质性、慢性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通过对复发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查阅病历,询问、追查病史等.找出有关发病的相关诱因,对发病诱因进行统计分类.同时、选取50例未复发的分裂症病人作对照.结果两组病人社会心理应激事件相同,男女病人对相同的应激诱因刺激有一定差异相似,治疗量与维持量基本相等.病人对药物反应个体差异大小基本相同,P>0.05.复发组(A组)认知功能的缺陷,对生活质量有负性影响,不利于康复,明显多于未复发组(B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复发社会心理康复维持治疗三个方面考虑,认知功能保持良好,生活质量无负性影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维持治疗要明显优于有认知功能缺陷及生活质量有负性影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作者:张玮;周元钦;张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脐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的关系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引起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所变化,新生儿窒息,已成为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因素,而脐带绕颈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当将引起围产儿不良后果.

    作者:刘慧萍;魏芸;宋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救治

    氟乙酰胺为无色无味的针状结晶状体,为内吸性,有机氟杀虫剂,小儿误食致急性中毒多有发生,严重损害小儿身体健康甚至致命,我科自1999年至今已有4年,共收治中毒患儿(均小于6岁)18例,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嵘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老年性心力衰竭106例诱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心力衰竭诱发因素.方法对106例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所有的患者被分成三个组,70-79岁组、80-89岁组、90岁以上组,进行诱因比较.结果肺部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主要的原因(59.4%).以左心衰竭表现者多(50.9%).其次为全心衰竭(38.6%)和右心衰竭(10.4%).而且,年龄越大,心功能越差,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越高.结论肺部感染为诱发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年龄越大,心功能越差.

    作者:王梅笑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膀胱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就我院近期收治1例膀胱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例,进行临床病历资料分析.结果本例膀胱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CD10(+),ER(±),PR(±),CD68(-),CK(-),CD34(-),CD117(-),网织染色示许多厚壁血管.术后化疗一次,恢复好.结论膀胱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因其ER及PR表达较高,对孕激素有较好反应,主张治疗方法为手术加化疗或放疗,若ER(+)、PR(+),还应积极采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

    作者:郑秀平;李亚里;邹杰;曹崇玲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大肠癌外周静脉、肠系膜静脉、腹腔、盆腔血中CEA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肿瘤部位的肠系膜静脉血及腹、盆腔血中CEA水平的差异,判断肿瘤细胞浸润程度.方法采用外周静脉血与肿瘤部位的肠系膜静脉血及腹、盆腔内血各5ml,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EA值.结果外周静脉血均数82±166ng/L,肠系膜静脉血组161±236ng/L,腹、盆腔血142±184ng/L,外周静脉血组与肠系膜静脉组及腹、盆腔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肠系膜静脉血及腹、盆腔血检测比外周血CEA检测更准确.

    作者:尹燕平;王琦;王宇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实验性气胸对家兔呼吸、循环功能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目的了解家兔发生气胸时机体呼吸功能不全的一般表现、发生机制及其后果;以及气胸时循环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和特征.方法用连接针头的水减压计的针头穿刺胸腔,注入不同量的空气,分别模拟闭合气胸,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观察呼吸曲线、胸膜腔内压、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结果家兔在模拟闭合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时对上述指标分别有不同变化.结论气胸通过不同程度的限制肺的通气功能障碍,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从而引起深慢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pH值降低,PCO2升高,PO2降低,其它酸碱指标,SB、AB、BE、Tco2、则随酸中毒的类型发生相应的变化.

    作者:杨运波;朱景丽;孙娇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子宫肌瘤术后应用硬膜外持续镇痛的效果观察

    我院从2000年10月2003年3月对100例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切或全切手术后,应用硬膜外持续镇痛,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子宫肌瘤术后应用哌替啶肌注镇痛的病例作为对照组,现分析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少伟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107例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方法探讨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对降低病死率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当患者原发疾病康复或稳定后不再需要气管切开时,应早期拔除套管,恢复正常呼吸途径.本文对我科1999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108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拔管方法加以探讨.

    作者:高鸿兴;胡晓华;喻森明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老年肝硬化临床特征47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临床特征.方法比较60岁以上老年人(老年组)与小于60岁非老年人(对照组)间不同的临床特征.结果肝炎病毒感染是老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老年组黄疸、感染、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肝硬化症状较重,并发症多,应引起重视.

    作者:邱军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腹膜透析疗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据统计,近十年来,美国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占终末期肾脏病(ESRD)原发病例的27%-40%,已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主要病因.

    作者:高秀林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胶体金淋病检测试纸条的临床应用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疾病,在性传播疾病中,淋病的发病率高[1],男女均可感染患病.淋病不但损害本人健康,且可累及胎儿甚至继绝后代,危害甚大[2],近年来有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作者:黎东;史功;马晓云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