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机在病区护理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张兆华;刘丽

关键词: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常用的工具之一.我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透明度,在各种护理单元安装一台计算机.每天把一日清单送到病人手中,使病人花钱明白,治疗放心.通过8年的微机记帐,我认为微机在护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我院儿科加强对新生儿的综合治疗,建立了早产儿监护室.2002年元月医院进了两台新生儿培养箱,成功收治了低体重早产儿42例填补了伊犁地区的空白.

    作者:粟利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手术治疗漂浮膝32例报告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漂浮膝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漂浮膝分别采用A0钢板+矩形钉、A0钢板+外支架、交锁髓内钉+外支架、旋入式带刃自锁髓内钉+交锁髓内钉等4种不同方式,于伤后急诊或3-5天一期手术固定同侧肢体股骨及胫骨骨折.对4种方法对比分析.结果:4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均>85%,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漂浮膝只要患者休克纠正,全身情况许可,应尽早施行手术复位、妥善固定,均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仁;张重文;李婉黎;禹晓东;王庆良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应用

    1方法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10ml,去除针头后沿气管内套管壁快速冲击,以刺激病人咳嗽,然后给予吸痰,再用另一注射器抽取已配制好的淋舒坦溶液(淋舒坦30mg加入150mml生理盐水)3-4ml,注射器前端接-无菌头皮针管(去除针头)沿气管内套管下至一定深度时,将药液缓慢注入气管,速度尽量缓慢,以使药物在气管内保留一段时间,每小时注入1次.

    作者:于淑娟;崔严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在产程中的应用观察

    分娩易受到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焦虑、恐惧等均可使产程延长,进而增加新生儿窒息,感染的危险性,为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产程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念花;韩宗凤;张景双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足跟血成功率的探讨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进行普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患儿发生不可逆的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

    作者:苏宝华;黄月清;吴文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健康体检的重要意义

    近来随着科学、文化、医疗保健的发展,人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认识也有很大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乙肝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现将我院2002年4个单位235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HBV DNA检测结果作以下分析.

    作者:张萍;潘新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良性大肠类癌的肠镜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良性大肠类癌的肠镜诊断与治疗.方法:经肠镜发现取材病理确诊良性大肠类癌16例,根据类癌大小分别采用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和改良的内镜下挖洞式切除术切除.结果:16例中,直径<1cm类癌行肠镜下电灼切除术11例,1-6年随访,无复发无转移.直径1.1-1.9cm 5例用内镜下挖洞式切除,1-3年随访,无转移.结论:大肠类癌肠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粘膜下肿物.直径<1.0cm者首选肠镜下电灼切除;直径1.1-1.9cm者可以内镜下挖洞式切除或外科局部扩大手术切除.

    作者:严艳;王长有;孟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重视发药前交待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师在分发药过程中除了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坚持为病人服务的品德外,还是要有较高的业务知识水平,随着我国医药行业形势的发展和我国加入 WTO的到来,门诊药房发药前的交待在门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一个药师的学识水平如何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所以重视发药前交待不但有利于病人的用药治疗,也有利于提高药师的服务质量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赵李强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及处理

    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即使在手术中,也难以与胰腺癌区分.本文依据我们对18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处理经验,尝试找到对该类疾病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作者:郭爱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15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诊治体会

    我科在1999年1月-2003年1月期间共收治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NHDC)15例.现把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梅;冉中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

    目的:分析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价值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方法:我院于1993年3月-1999年4月对4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近期临床疗效分析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结果:全部病例随诊6-60个月,B超显示术后6-9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0%-90%,临床症状,39例用永久性栓塞材料的患者其中30例症状消失,9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用明胶海绵栓塞病例3-6个月后症状复发.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安全创伤性小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但其中远期疗效满意.

    作者:毕文广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联合检测端粒酶和癌胚抗原对于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端粒酶活性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和酶免疫分析法(EIA)分别检测30例恶性胸腔积液和30例良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及CEA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端粒酶阳性率及CEA增高的分别为90%和73.3%,而良性胸腔积液分别为6.7%和6.7%.结论:检测胸液端粒酶活性及CR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更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晓芳;张沪生;陈东宁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心肌缺血经运动后心电图恢复正常1例

    患者,男,49岁,感心慌,气短,做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缺血型ST-T改变明显.患者平素体健,临床症状不典型,有时感胸闷,气短,无心绞痛史.

    作者:任菲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方法比较

    本文分析了240例脑出血病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占67%,比文献报道低,比较了两种手术,认为经皮颅骨钻孔血肿抽吸术是内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赵秀琴;罗慧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MRU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U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加权技术,对17例不同病史的患者进行MRU检查,原始图像均经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处理.结果:17例病人,3例输尿管占位,4例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结石,1例直肠癌术后受侵,2例输尿管良性狭窄,5例正常病例.结论:MRU对于病变定位100%,定性较高;与常规MRI结合,清楚显示尿路梗阻部位、梗阻原因;病变形态、病变与周围关系及病变性质.MRU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无需造影剂的新兴检查技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志茂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丹参和地塞米松对不同状态下小鼠缺氧耐受性影响的对比观察

    目的:进行丹参和地塞米松对不同状态下小鼠缺氧耐受性影响的比较研究.方法:小鼠生理盐水组(对照组)、丹参组及地塞米松组在常压状态、兴奋状态、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煤气中毒、亚硝酸钠中毒、氰化物中毒等情况下,进行缺氧耐受性的对比观察.结果:丹参组和地塞米松组在常压缺氧、兴奋状态、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亚硝酸钠中毒情况下对缺氧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煤气中毒、氰化物中毒情况下,丹参液组对缺氧的耐受性优于对照组(P<0.05,P<0.005),但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和地塞米松可提高小鼠在上述情况下对缺氧的耐受性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甘卉;王岚;李伟;李桂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积蓄,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中毒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我科自1998年-2002年12月,共接收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65例,现将其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邹小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推拿电针阿是穴TDP照射治疗37例颈肌腱炎

    1临床资料本组37例,男30例,女7例,年龄18-35岁,平均25.5岁;病程5个月-5年.致病原因是由于颈部肌筋膜软组织因慢性劳损、风寒、湿等因素侵犯,或轻度外伤,或颈部在不良姿势下工作时间过长引起的炎症病变.可导致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肌肉痉挛.

    作者:詹光宗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淋巴瘤样甲状腺肿腺体内淋巴细胞Fas-L的表达及血sAPO-I/Fas测定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①淋巴瘤样甲状腺肿(SL)组31例,男2例,女29例,平均年龄31.56±10.32岁.②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DG)组15例,男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35±11.56岁.③对照组15例,其中单纯性甲状腺3例,腺瘤囊性变10例,腺瘤2例,男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78±10.56岁.④正常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36.45±10.32岁,本组只测血清sAPO-I/Fas.

    作者:任玉军;查明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趾甲皮瓣在修复手指皮肤撕脱及脱套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手指皮肤撕脱及脱套伤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方法:受区彻底清创,找出双侧指动脉及神经.根据受区皮肤缺损长度,切取带有末节趾骨、趾腹、趾甲、甲床的第二趾甲皮瓣,以克氏针固定趾指骨以及血管神经的吻合,完成手指皮肤撕脱及脱套伤的修复.结果:本组21指皮肤全部成活,经3个月-3年半的随访,指甲生长良好,外形满意,指腹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5-9mm,按手指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21指优8指,占38%,良10指,占47.7%,可2指,占9.5%,差1指,占4.8%.结论:修复的手指外形接近正常,指甲生长良好,并能恢复手指对精细物品的捏持及良好的感觉功能,是手指撕脱及脱套伤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宝山;章雪松;杨飞;车建伟;郭健;施洪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