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冉中兴
在胸部创伤中,肺挫伤不仅是常见的损伤,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报道单纯肺挫伤的死亡率占胸部外伤的16%[1],严重肺挫伤系强大暴力所致,常伴有其它器官损伤,伤情复杂,治疗困难.我院自1998年-2002年共收治严重胸部创伤合并肺挫伤48例,现就其诊治讨论如下.
作者:周学军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常用的工具之一.我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透明度,在各种护理单元安装一台计算机.每天把一日清单送到病人手中,使病人花钱明白,治疗放心.通过8年的微机记帐,我认为微机在护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作者:张兆华;刘丽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褥疮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上,褥疮的发生与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护理人员的护理方法、经验密切相关.认为只要管理者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方法适当,褥疮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王玉婷;马小鸥 刊期: 2003年第19期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6年5月-2002年9月收治以肠梗阻就诊的结肠癌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60-84岁,80岁以上3例.病程3-17个月,平均8.6个月.本组病人未确诊前因腹痛到医院就诊平均4次,其中1例反复就诊达7次.
作者:郭广涛 刊期: 2003年第19期
1方法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10ml,去除针头后沿气管内套管壁快速冲击,以刺激病人咳嗽,然后给予吸痰,再用另一注射器抽取已配制好的淋舒坦溶液(淋舒坦30mg加入150mml生理盐水)3-4ml,注射器前端接-无菌头皮针管(去除针头)沿气管内套管下至一定深度时,将药液缓慢注入气管,速度尽量缓慢,以使药物在气管内保留一段时间,每小时注入1次.
作者:于淑娟;崔严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儿科加强对新生儿的综合治疗,建立了早产儿监护室.2002年元月医院进了两台新生儿培养箱,成功收治了低体重早产儿42例填补了伊犁地区的空白.
作者:粟利 刊期: 2003年第19期
1取出方法1.1麻醉方法局部消毒后铺无菌洞巾,在皮下埋植剂聚集端向上1/3(埋植剂长度)排列集中的地方做局部浸润麻醉.
作者:王世祥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任何工作都可能出现误差,而医护工作的误差却是致命的.因此,减少差错,保证病人的安全是医护工作者长期不懈的追求,l而在护士的培养过程中,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产生差错的比率也大,因此应加强实习生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邹绚丽;雷朝霞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良性大肠类癌的肠镜诊断与治疗.方法:经肠镜发现取材病理确诊良性大肠类癌16例,根据类癌大小分别采用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和改良的内镜下挖洞式切除术切除.结果:16例中,直径<1cm类癌行肠镜下电灼切除术11例,1-6年随访,无复发无转移.直径1.1-1.9cm 5例用内镜下挖洞式切除,1-3年随访,无转移.结论:大肠类癌肠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粘膜下肿物.直径<1.0cm者首选肠镜下电灼切除;直径1.1-1.9cm者可以内镜下挖洞式切除或外科局部扩大手术切除.
作者:严艳;王长有;孟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本文报告了我科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对18例双耳深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的耳蜗植入手术,其中1例为成人语后聋,其余17例为语前聋,术后均在我科进行开机调试.本文总结了影响耳蜗植入效果的因素,认为耳聋的原因不同,术后康复效果也不同;发病年龄越晚和听觉损失时间越短,康复效果越好;耳蜗植入应越早越好,不要错过言语康复的佳时期;术前应尽量配戴一段时间助听器并进行康复训练;手术医生应协同心理医生和儿科医生对患儿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评估;家长应像支持患儿手术一样支持并参与术后的康复训练.
作者:杜波;郭慧;杜宝东;金昕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8例保守治疗,12例手术治疗.结果:6周后复查发现失明5例,光感2例,眼前手动5例,指数及以上视力7例,死亡1例.结论:昏迷病人由于原发病的掩盖,多未能得到及时诊治.经颅视神经减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兆禄;展如才;梁秀霞;宗绪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对于眼科患者来说,由于视力障碍,生活能力下降,就诊时常常缺乏自信心,适应力差,感情脆弱.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理需要,给予针对性护理,使其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丽娅;热米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感染科1997年1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病人21例,门诊均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入院后确诊为肿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欣蕙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老年白内障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5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术中动态监测心率、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在不同手术操作步骤时眼心反射的发生,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急救方法.结果:眼心发生率为26%,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及术中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眼心反射的发生率.结论:老年白内障手术时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尽管不高,但台下护士只有做好有效的护理工作时才能配合医生完成手术,避免眼心反射导致的不良后果.
作者:潘飞洪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端粒酶活性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和酶免疫分析法(EIA)分别检测30例恶性胸腔积液和30例良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及CEA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端粒酶阳性率及CEA增高的分别为90%和73.3%,而良性胸腔积液分别为6.7%和6.7%.结论:检测胸液端粒酶活性及CR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更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晓芳;张沪生;陈东宁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随着我国兵役法服役期缩短,部队每年新入伍战士相应增加.尤其新战士中家庭生活较优越、家庭期望值较高、独生子女出身等情况增多,我们从临床收治工作中发现新战士开训后出现心理障碍患者似有逐年增长趋势.为此,我们于2000年3月-2002年3月,协同某部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探索做好新战士应激相关性心理障碍防治问题,现加整理报告.
作者:朱珠;刘荣;王甘棠;张君彬;张爱清;尹宏;谢德成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利用弹力克氏针微创手术结合功能训练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新方法.方法:2000年1月以来临床应用直径2mm、长30cm的克氏针3根及自制前臂外固定圈组成外固定架,微创手术弹性外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12例,年龄13-48y,均为横斜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1例,闭合性骨折11例.臂丛麻醉C臂X光机透视下复位穿针外固定.术后的一天即开始功能训练.结果:12例患者6-12周临床愈合,平均8周,肘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弹力克氏针微创手术弹性固定结合功能训练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完全.
作者:王利民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将10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血液高凝状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30ml,正大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疗程12天.结果,灯盏花组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疗效优于正大丹参组.
作者:张力燕;赵芝焕;王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价值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方法:我院于1993年3月-1999年4月对4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近期临床疗效分析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结果:全部病例随诊6-60个月,B超显示术后6-9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0%-90%,临床症状,39例用永久性栓塞材料的患者其中30例症状消失,9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用明胶海绵栓塞病例3-6个月后症状复发.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安全创伤性小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但其中远期疗效满意.
作者:毕文广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进行丹参和地塞米松对不同状态下小鼠缺氧耐受性影响的比较研究.方法:小鼠生理盐水组(对照组)、丹参组及地塞米松组在常压状态、兴奋状态、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煤气中毒、亚硝酸钠中毒、氰化物中毒等情况下,进行缺氧耐受性的对比观察.结果:丹参组和地塞米松组在常压缺氧、兴奋状态、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亚硝酸钠中毒情况下对缺氧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煤气中毒、氰化物中毒情况下,丹参液组对缺氧的耐受性优于对照组(P<0.05,P<0.005),但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和地塞米松可提高小鼠在上述情况下对缺氧的耐受性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甘卉;王岚;李伟;李桂波 刊期: 200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