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实习护士安全教育,防止医疗事故

邹绚丽;雷朝霞

关键词:护生, 安全教育, 事故预防
摘要:任何工作都可能出现误差,而医护工作的误差却是致命的.因此,减少差错,保证病人的安全是医护工作者长期不懈的追求,l而在护士的培养过程中,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产生差错的比率也大,因此应加强实习生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火针治疗腱鞘囊肿202例

    笔者自1997年3月-2000年3月间采用火针治疗腱鞘囊肿202例,均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詹光宗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MEBT/MEBO治疗强酸烧伤56例体会

    采用MEBT/MEBO救治56例强酸烧伤,均获成功,提示强酸烧伤由于热力损伤,化学损伤与中毒并存,救治过程中必须重视综合治疗.

    作者:王久善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防治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由于其应用方便、效果好、痛苦小,临床上选择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人越来越多.

    作者:王景秀;李尊善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24例

    下颌骨骨折在口腔颌面外伤中是常见急症之一.我科近几年用肽板内固定治疗此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建本;刘荣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颅脑损伤昏迷伴气管切开病人的胃管置入法

    胃肠道营养支持是昏迷病人的重要护理内容,在颅脑损伤后1-3天,通常按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给患者进行胃管置入,由于病人体位受病情和气管切开影响,采用常规体位操作常难以成功.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院自1995年采用水平位置胃管120人次,均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孙妍;刘颖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灯盏花、丹参注射液对缓解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的疗效比较

    将10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血液高凝状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30ml,正大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疗程12天.结果,灯盏花组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疗效优于正大丹参组.

    作者:张力燕;赵芝焕;王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致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引起过敏反应者少见,导致死亡则更少.我院1999年1月一病人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现报告如下,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王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足跟血成功率的探讨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进行普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患儿发生不可逆的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

    作者:苏宝华;黄月清;吴文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附2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8例保守治疗,12例手术治疗.结果:6周后复查发现失明5例,光感2例,眼前手动5例,指数及以上视力7例,死亡1例.结论:昏迷病人由于原发病的掩盖,多未能得到及时诊治.经颅视神经减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兆禄;展如才;梁秀霞;宗绪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入伍新兵应激相关性心理障碍防治研究

    随着我国兵役法服役期缩短,部队每年新入伍战士相应增加.尤其新战士中家庭生活较优越、家庭期望值较高、独生子女出身等情况增多,我们从临床收治工作中发现新战士开训后出现心理障碍患者似有逐年增长趋势.为此,我们于2000年3月-2002年3月,协同某部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探索做好新战士应激相关性心理障碍防治问题,现加整理报告.

    作者:朱珠;刘荣;王甘棠;张君彬;张爱清;尹宏;谢德成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比较乌司他丁与奥曲肽在治疗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tid,实验组采用乌司他丁10万u,3次/日缓慢静注,tid,各类指标数据均采集截止治疗后7天.结果:实验组在血常规、血、尿淀粉酶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上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疗效.可作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欣松;郑建兴;赵明河;黎红;杨培培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病6-24h的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观察治疗后2周疗效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凝血机能变化.结果:①治疗组2周疗效(86.7%)高于对照组(63.3%)(P<0.05).②治疗组2周后PT、APTT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血等副作用较对照组尢明显增加(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李冬梅;周立娟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手术治疗漂浮膝32例报告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漂浮膝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漂浮膝分别采用A0钢板+矩形钉、A0钢板+外支架、交锁髓内钉+外支架、旋入式带刃自锁髓内钉+交锁髓内钉等4种不同方式,于伤后急诊或3-5天一期手术固定同侧肢体股骨及胫骨骨折.对4种方法对比分析.结果:4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均>85%,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漂浮膝只要患者休克纠正,全身情况许可,应尽早施行手术复位、妥善固定,均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仁;张重文;李婉黎;禹晓东;王庆良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小儿解热药的合理使用

    1小儿解热药的使用原则1.1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发热是机体的抗感染机制之一.

    作者:颜景红;刘运祥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疗法在儿科的应用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各种中毒采用血液透析疗法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我院自1994年以来为21例患儿共行94次血液透析(HD),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高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门诊急诊手术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

    随着人群的日益增多及交通科技的日益发达,车祸及各种社会问题对人身的伤害也逐渐增加.在门诊急诊手术室就诊病人的主要特点是外伤,患者家属能直观地看到外伤处大量出血,他们又常不具备这方面的急救知识.因此常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理紊乱及情绪改变.而他们的这种表现又会直接影响到病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帮助患者家属正确面对此类突发事件,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王愿;程平芳;王爱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骶管注药治疗儿童遗尿症105例

    目的:探讨骶管注药疗法治疗遗尿症的疗效.方法:本组105例遗尿症儿童,均采用骶管注药疗法,骶管注入2%利多卡因3-5mg/kg体重,强的松龙1mg/kg体重,加生理盐水稀释为10-15ml.6次为1疗程.2个疗程间隔1周.结果:本组患儿经治疗后全部有效,1个疗程治愈78例,治愈率为75%.2个疗程治愈21例,治愈率为20%.另外6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经随访2-10年,治愈患儿未有复发.结论:治疗儿童遗尿症方法众多,其疗效均不太满意,并且治疗后复发率较高.骶管注药疗法治愈率较高,停止治疗后,经随访未见有复发,目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遗尿症的方法.

    作者:郭付臣;徐雪萍;张铁军;吴修身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淋巴瘤样甲状腺肿腺体内淋巴细胞Fas-L的表达及血sAPO-I/Fas测定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①淋巴瘤样甲状腺肿(SL)组31例,男2例,女29例,平均年龄31.56±10.32岁.②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DG)组15例,男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35±11.56岁.③对照组15例,其中单纯性甲状腺3例,腺瘤囊性变10例,腺瘤2例,男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78±10.56岁.④正常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36.45±10.32岁,本组只测血清sAPO-I/Fas.

    作者:任玉军;查明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670例临床总结

    我院于 1991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目前已为10670例患者解除了疾苦,通过对上述病历的分析及总结,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的应用及腹腔镜的发展拓宽了思路.现将我们的临床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仪;付歆颖;方荣新;温小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方法比较

    本文分析了240例脑出血病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占67%,比文献报道低,比较了两种手术,认为经皮颅骨钻孔血肿抽吸术是内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赵秀琴;罗慧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