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视钳穿法取出皮下埋植剂

王世祥

关键词:
摘要:1取出方法1.1麻醉方法局部消毒后铺无菌洞巾,在皮下埋植剂聚集端向上1/3(埋植剂长度)排列集中的地方做局部浸润麻醉.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

    目的:分析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价值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方法:我院于1993年3月-1999年4月对4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近期临床疗效分析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结果:全部病例随诊6-60个月,B超显示术后6-9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0%-90%,临床症状,39例用永久性栓塞材料的患者其中30例症状消失,9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用明胶海绵栓塞病例3-6个月后症状复发.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安全创伤性小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但其中远期疗效满意.

    作者:毕文广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24例

    下颌骨骨折在口腔颌面外伤中是常见急症之一.我科近几年用肽板内固定治疗此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建本;刘荣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联合检测端粒酶和癌胚抗原对于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端粒酶活性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和酶免疫分析法(EIA)分别检测30例恶性胸腔积液和30例良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及CEA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端粒酶阳性率及CEA增高的分别为90%和73.3%,而良性胸腔积液分别为6.7%和6.7%.结论:检测胸液端粒酶活性及CRA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更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晓芳;张沪生;陈东宁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28例分析

    对我院近3年来用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呼吸衰竭28例进行分析探讨.1临床资料1.1对象急性呼吸衰竭28例,其中男25例,女3例,年龄60-90岁,平均73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7例,支气管肺癌2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5例,心力衰竭4例.28例患者中伴发糖尿病10例,高血压病8例,冠心病9例,老年性退化性心脏瓣膜病3例.

    作者:董玲;徐亚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手术治疗漂浮膝32例报告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漂浮膝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漂浮膝分别采用A0钢板+矩形钉、A0钢板+外支架、交锁髓内钉+外支架、旋入式带刃自锁髓内钉+交锁髓内钉等4种不同方式,于伤后急诊或3-5天一期手术固定同侧肢体股骨及胫骨骨折.对4种方法对比分析.结果:4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均>85%,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漂浮膝只要患者休克纠正,全身情况许可,应尽早施行手术复位、妥善固定,均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仁;张重文;李婉黎;禹晓东;王庆良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MRU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U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加权技术,对17例不同病史的患者进行MRU检查,原始图像均经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处理.结果:17例病人,3例输尿管占位,4例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结石,1例直肠癌术后受侵,2例输尿管良性狭窄,5例正常病例.结论:MRU对于病变定位100%,定性较高;与常规MRI结合,清楚显示尿路梗阻部位、梗阻原因;病变形态、病变与周围关系及病变性质.MRU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无需造影剂的新兴检查技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志茂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超声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不同强度的超声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各种类型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将在分裂增殖或增殖抑制、超微结构、DNA合成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等方面发生各种改变,本文就近年超声在细胞水平上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作一综述.

    作者:周伟;陈文直;于廷和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中细胞因子IL-6、IL-10的变化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 6、IL 10在各种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血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5例不稳定心绞痛及2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血中细胞因子IL-6、IL-10进行测定.结果: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中细胞因子IL-6水平比稳定心绞痛患者明显升高(P<0.001),不稳定心绞痛与稳定心绞痛患者血中细胞因子IL-10水平无显著变化(P=0.089).结论: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因子的释放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起作用.

    作者:陈燕;常志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发现血脂高8年,四肢肌痛3天于2003年5月13日入院.患者8年前体检发现血脂高,控制饮食后复查仍高.长期间断服用益多脂、月见草油胶丸、烟酸等药,效差,胆固醇值波动于7.4-11.1mmol/L,甘油三酯波动于2.5-9.9mmol/L.2002年3月开始服用辛伐他汀胶囊10mg(商品名:理舒达、丝宝药业集团),和力平脂胶囊200mg,每晚口服1次.血脂明显下降,但1个月后即出现肌痛,及肝区不适,即自行停药,上述症状缓解后间断服用月见草油胶丸.

    作者:周春蕾;张必利;楼建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眼科患者来说,由于视力障碍,生活能力下降,就诊时常常缺乏自信心,适应力差,感情脆弱.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理需要,给予针对性护理,使其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丽娅;热米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外科病人夜间睡眠的护理

    在外科疾病的治疗和修复过程中,病人机体所处的佳状态是睡眠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和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导致机体处于低能状态,从而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和战胜疾病的能力.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措施.

    作者:周淑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部分去蛋白脱钙骨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目的:探讨部分去蛋白脱钙骨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猪肋骨用理化方法处理制得部分去蛋白脱钙骨(PDDB),在对PDDB理化性能检测的基础上,将其与人胎骨膜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了解其细胞相容性.结果:PDDB的无机成份为羟基磷灰石,含有少量蛋白质,仍具有原骨组织骨盐支架的三维多孔网状孔隙结构系统,对复合培养的人胎骨膜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周期、倍体水平无有害影响.结论:PDDB具有原骨组织的网状孔隙结构系统,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望用于成骨细胞的支架材料.

    作者:李彦林;韩睿;李林芝;陆信;李世和;曾才铭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注入式人工晶体的临床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白内障手术由原始的囊内摘除术,发展到现代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取得很大进步,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可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克服了囊外摘除术大切口带来术后散光大缺点,超声乳化仪不断改进,注入式人工晶体技术,是现代白内障手术又一巨大进步.

    作者:罗志煌;王文芝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15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诊治体会

    我科在1999年1月-2003年1月期间共收治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NHDC)15例.现把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梅;冉中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火针治疗腱鞘囊肿202例

    笔者自1997年3月-2000年3月间采用火针治疗腱鞘囊肿202例,均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詹光宗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我院儿科加强对新生儿的综合治疗,建立了早产儿监护室.2002年元月医院进了两台新生儿培养箱,成功收治了低体重早产儿42例填补了伊犁地区的空白.

    作者:粟利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普通感冒儿童血小板减少62例分析

    2002年11月-2003年3月间本科从500名门诊普通感冒儿童血常规中发现62例血小板减少现象,比例明显高于夏秋季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红梅;姬生瑞;赵计国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附20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8例保守治疗,12例手术治疗.结果:6周后复查发现失明5例,光感2例,眼前手动5例,指数及以上视力7例,死亡1例.结论:昏迷病人由于原发病的掩盖,多未能得到及时诊治.经颅视神经减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兆禄;展如才;梁秀霞;宗绪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足跟血成功率的探讨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进行普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患儿发生不可逆的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

    作者:苏宝华;黄月清;吴文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比较乌司他丁与奥曲肽在治疗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tid,实验组采用乌司他丁10万u,3次/日缓慢静注,tid,各类指标数据均采集截止治疗后7天.结果:实验组在血常规、血、尿淀粉酶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上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疗效.可作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欣松;郑建兴;赵明河;黎红;杨培培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