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杰平;刘长丽
门诊手术的安全性及创面渗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1998年起将肾上腺素运用于门急诊病人,明显减少术中创面渗血及麻醉药的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雪芬;蔡茂季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Hp的可能致癌机制.方法:随机选取74例胃癌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分别检测其术后胃组织Hp感染和p53蛋白过表达情况,并用半定量法进行评估.结果:74例中有61例Hp感染、31例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2.4%和41.9%.Hp阳性和阴性者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9.2%和7.7%,两者差异显著.Hp感染和p53蛋白表达呈明显一致性,一致率为56.7%,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结果说明在胃癌发生过程中,Hp感染与p53基因突变相关,结果支持Hp感染致基因损伤的观点.
作者:徐世平;王孟薇;吴本俨;尤纬缔 刊期: 2003年第18期
肝炎病房是专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设立的隔离病房.其中绝大多数是具有传染性的上述病人.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一些暂时难以明确病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也被收治.本文总结了我院近3年来肝炎病房里的10例具代表性的少见肝功能异常病例,并分析了各例确诊的关键所在,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忠华;南京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由于其传染性强,医务人员感染率高,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2月底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其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1](Severe AacuteRespiralory Syndrome,简称SARS).
作者:冯喆;李有信;夏婕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卡介苗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了100例门诊确诊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人,用卡介苗素,每周2次,每次1mg肌肉注射,3个月为1疗程.结果:所有病例经用药1疗程后显效65例,占65%,好转29例,占29%,无效6例,占6%.总有效率为94%.结论:卡介苗素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能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作者:李梅娟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鸟苷酸环化酶抑制药亚甲蓝(MB)对内毒素休克犬血液动力学和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静脉注入诱导的8只内毒素休克犬模型,输注0.9%氯化钠复苏后,MB 2mg/kg 15min内静脉注入.经右颈内静脉放置的肺动脉导管测定基础、休克1h、复苏和MB注入30、60、120、180min血液动力学;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用抗cTnI单抗酶联免疫法(ESILA)测定.结果:①与基础值比较,内毒素休克犬左心室作功指数(LVSWI)明显降低(P<0.01),6只出现心功能不全(LVSWI<40g.m.m2.beat1);②MB注入明显增加内毒素休克犬平均动脉压(MAP)、体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LVSWI(以30mim为明显,P<0.01;180min基本回复),并使4只心功能不全犬LVSWI增加到40g.m.m2.beat1以上;③4只内毒素休克犬有明显心肌细胞损伤(血清cTnI>0.6 μ g/L),LVSWI相对更低(P<0.05),二者明显相关(r -0.59,P<0.05);MB注入120min,5只犬血清cTnI>0.6 μ g/L,血清cTnI由(1.96±0.73)μ g/L升高到(7.14±6.22)μ g/L(P<0.01);④所有血清cTnI>0.6 μ g/L的内毒素休克犬,心电图均无异常发现.结论:亚甲蓝注入使内毒素休克犬血压和体血管阻力增加,心室做功增强,但不能阻止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刘少华;许戟;张萍;徐鑫荣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胸苷磷酸化酶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包括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微血管密度(MVD)及p2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D-ECGF/TP、MVD和p27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和统计研究.结果:PD-ECGF/TP阳性23例,其阳性与阴性表达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病理分级升高其阳性表达增高,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VD高度表达(>20/HP)38例,低度表达(≤20/HP)34例,其表达程度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病理分级升高其表达强度增高,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27蛋白高度表达(>50%)24例,中度表达(25%-50%)22例,低度表达(<25%)26例,其表达程度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病理分级升高其表达强度降低,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D-ECGF/TP表达在MVD表达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MVD表达程度增高PD-ECGF/TP阳性表达增高,在p27蛋白表达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D-ECGF/TP、MVD、p27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显著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PD-ECGF/TP表达与MVD表达有正相关,它可促进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微血管生成,PD-ECGF/TP及MVD可作为评估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罗小冬;郭猛;李刚;李凯;王平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评价新型长效β2激动剂-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液及片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和开放试验,将25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和开放组(104例),治疗组和开放组患者又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片剂组及口服液组.他们均予每晚服10-20mg班布特罗片剂组或口服液,共服4周同时作剂量滴定.结果:在治疗组及开放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54%,46%,49.07%和62.75%,有效率分别为88%,94%,92.4%和92.17%.治疗2周,肺功能明显改善.剂量滴定试验提示部分哮喘患者的合适剂量为每日20mg.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片剂组为7.77%,在口服液组为5.94%.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的手抖、心悸和头晕,不影响治疗.治疗组(50例)和开放组(51例)临床控制率分别为54.0%和62.5%,有效率分别为88.0%和2.7%.治疗2周肺功能即显著改善.剂量滴定试验提示部分患者的合适剂量为每日20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主要表现为手抖、心悸和头晕,不影响治疗.1例出现一过性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升高.结论:盐酸班布特罗是安全而有效的长效支气管扩张药物.
作者:张希龙;夏锡荣;施毅;郑培德 刊期: 2003年第18期
我科是一个混和骨科病房,固定床39张,医生6名,护士11名,是全县唯一的骨专科加烧伤科,肩负着全县各类骨折、骨疾病及烧伤患者的治疗护理,住院患者长期50名左右,在病种杂、急、危重、手术患者多的情况下,既要使危重患者抢救率、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还要对患者实施全方位、高质量的整体护理,因此,作为我院的骨科护士,必须具备一个优秀护士所具备的素质[1].
作者:高素兰;高月华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妊高征为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妊娠期特有疾病.为降低妊高征发病率,探讨妊高征预测的有效方法及预防妊高征的佳措施.方法:对无高血压的门诊孕妇2018例,分为两组,预测组和观察组.预测组,随机对572例孕18-30w的孕妇同时采用MAP、RoT、体重指数Mp妊高征监测仪4种方法预测妊高征.观察组对1446例孕18-34w的孕妇常规使用Mp监测仪进行预测,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对妊高征预测阳性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生活指导.对照组只给予生活指导.结果:预测组中4种方法以Mp监测仪对妊高征预测符合率高为55.32%,与其他方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中药物治疗组PIH发病率为2.89%,生活指导组为8.9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p妊高征检测中心脏指数外周阻力,血粘度3项指标综合对预测妊高征有效,同时对预测阳性者给予药物干预,可明显降低妊高征发病率.
作者:李国俊;吴立梅;张志敏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由于临床护理中尿袋与尿管接头不配套易滑脱,导致逆行感染;尿袋刻度与实际尿量不符;不能精确记录某个时间段的尿量,不能观察尿的流量、滴速;记录50ml以下尿量误差大,影响诊断及治疗.护理人员观察尿量费时、费力.本文着重探讨实用新型集尿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记录每分钟,每小时、每24h的尿量,评估了其有效性,可靠性和相关性.方法: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下90例病人随机分组,实用新型集尿瓶组(A)30例,一次性集尿袋组(B)30例,拼装集尿组(C)30例,采用分析量筒参照组(D)进行临床观察、测量、分析.结果:实用新型集尿瓶的集尿量准确性明显优于其他B、C两组,P<0.01,接头、管道、滴管、尿瓶设计合理、无漏尿,无污染,无逆流,减少泌尿系的感染.结论:实用新型集尿瓶装置计量准确,观察方便,护理操作省时、省力,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及防止逆行感染,加强了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是一种较理想的集尿装置.
作者:洪琳;魏琼;李玉民;梁晓玲;崔龙秀;程雯洲;房玉梅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月龄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AngⅡ预处理组(APC组).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细胞阳性率,Bcl-2及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APC组凋亡细胞阳性率及Bax蛋白表达率较I/R组明显降低(由10.32%±4.68%及19.40%±3.21%降为4.68%±1.07%及9.42%±3.68%,均P<0.01),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I/R组增高(由6.78%±2.78%增高为14.21%±2.78%,P<0.01).结论:AngⅡ预处理有抑制I/R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可影响与调控细胞凋亡有关的Bcl-2及Bax蛋白表达.
作者:陈颖苇;邓元明;柯传尊;柯琴梅;冯义柏 刊期: 2003年第18期
核基质是由Berezney和Coffey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1].它是指间期细胞核经非离子去垢剂,高盐抽提及核酸酶消化等处理,依次去除胞核脂质,可溶性组蛋白以及染色质后的残余亚核结构,包括核孔复合体、核衬层、内纤维颗粒及残余核仁.
作者:高静;王娅兰 刊期: 2003年第18期
1病例报告例1:女,21岁,因尿频、尿急、尿痛5天来我院检查.超声在膀胱三角区左侧输尿管开口处查见一个时大时小、大径约为30×15mm的椭圆形环状结构,壁菲薄光滑,内为无回声,喷尿时可见其与盆段输尿管相通.
作者:李玉友;李华斌;王东;廖军;刘燕;何俊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以超声检查指标对胃底静脉曲张进行预测.方法:经超声和胃镜检查,筛选出与胃底静脉曲张相关且对其判断贡献较大的指标,建立回归方程.结果:PVD、UV、GBBL、GBT、SPL、SPI、SPVD、AS与胃底静脉曲张呈正相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对胃底静脉曲张的综合判断符合率为72.1%.结论:超声检查指标对肝硬化患者胃底静脉曲张判断符合率较高,可由超声检查预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
作者:张晓红;卢翠蓉;苏中振;林朝双;杨绍基 刊期: 2003年第18期
血清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含量增高,通常对于肝胆系统疾患的诊断有一定意义,而当肾脏疾病时,血清中的γ-GT水平并不增高,尿中γ-GT明显增高.目前国内应用连续监测法直接测定正常人尿液γ-GT和在肾脏疾病及其它有关疾病时尿液γ-GT变化的报道还很少,我们报告尿液γ-GT的正常含量和与肾脏有关的疾病患者尿液γ-GT的变化,对肾脏疾病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国富;吴利先 刊期: 2003年第18期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重症,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我院3年间收治的输卵管妊娠128例,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卢杰平;刘长丽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异型增生转归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态和p53、Bcl-2的表达的研究,以探讨Hp对异型增生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12例对照组和105例有随访结果的胃粘膜异型增生胃镜活检标本(高度异型增生:癌变30例、消退5例;低度异型增生:癌变18例、消退52例).全部标本均采用免疫组化法(LSAB法)检测p53、Bcl-2表达情况: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Hp及其CagA(+)株感染状况.结果:异型增生中p53、Bcl-2的阳性表达有一致性(P<0.05),且p53的阳性表达只发生于癌变组,p53、Bcl-2的阳性表达及p53、Bcl-2评分均与异型增生程度相关(P<0.05).异型增生的Hp感染与对照组无差异,但CagA(+)株感染高于对照组.Hp(+)和CagA(+)感染病例的异型增生p53,Bcl-2表达率均分别高与Hp(-)、CagA(-)感染者.结论:在异型增生阶段,Hp及其CagA(+)株感染对异型增生的p53、Bcl-2表达有作用,对合并有Hp感染的异型增生患者进行抗Hp治疗可能会对异型增生的逆转.
作者:陈孝;王孟薇;尤纬缔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因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而引起的房室传导不应期(AVERP)显著延长的电生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从284例电生理检查中检测出的21例(7.4%)进行静注阿托品及随访分析.结果:21例文氏点,2:1阻滞点明显降低(分别为98±12次/min,145±13次/min)及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502±38ms).调搏中His束图示11例A-H延长或阻滞,推注阿托品后AV传导能力显著改善,文氏点、2:1阻滞点和AVERP 3项指标分别为148±27次/min,>170次/min和224±34ms.随访3-8年其电生理特点与静注阿托品前无显著差异.仅2例因头晕和乏力安置了心脏起搏器.结论:迷走张力型AV不应期延长在临床上常见,但易被忽略,房室传导能力的减弱主要受迷走神经张力的影响而出现在His束以上部位,也可呈交替文氏现象,但AVERP显著延长是一功能性传导异常现象,虽有轻度加重趋势,但预后一般良好.
作者:高琴;丁小强;张卫泽 刊期: 2003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SARS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治疗的104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临床记录.结果:104例病人中,男55例,女49例,年龄15-81岁,平均37±12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97.1%)、咳嗽(75.0%)、胸闷憋气(45%)、腹泻(25%).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下降,特别是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降低为主要特征.多数病人出现与年龄不相符合的低氧血症.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浸润影.临床治疗上应当以综合治疗、合理用药为原则.适时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减轻SARS的临床表现有重要作用.预防激素引起的并发症和全身支持治疗是SARS的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作者:王仲;李太生;徐作军;刘正印;杜铁宽;刘继海 刊期: 200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