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稳定型心绞痛炎症反应与冠脉狭窄程度临床分析

王轩;徐荣;张海滨;张学坤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C-反应蛋白, α1-酸性糖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和冠状动脉狭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UA患者(UA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SA组),以及25例非冠心病患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α1-酸性糖蛋白(AAG)水平.同时对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UA组患者血浆CRP、AAG水平显著高于SA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S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U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UA组患者血浆CRP、AAG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无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196和0.153,P均>0.05).结论:UA组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可能与其粥样硬化病变的不稳定性有关,在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方面,CRP和AAG血浆水平可能较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更为重要,且其血浆CRP、AAG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无相关性.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阑尾内套叠诊治

    阑尾内套叠临床罕见,我院2002年5月发现完全阑尾内套叠1例,对其临床诊治报道如下.

    作者:顾春林;盛援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采用氧化酶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25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27例老年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TNF-α值,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A组FINS、TNF-α水平较B组显著增高,而ISI较B组显著降低.相关分析发现,TNF-α与ISI呈显著负相关,而与FIN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更加显著的高TNF-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

    作者:杨富平;黄继良;杨应坡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128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重症,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我院3年间收治的输卵管妊娠128例,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卢杰平;刘长丽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胸腔镜手术侧持续低压供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术侧持续供氧,预防低氧血症,减少单肺通气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胸腔镜手术病人46例,男39例,女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n=26例,术中单肺通气时.术侧支气管开放并持续低压供氧,(2-3L/min);对照组n=20例,单肺通气时,术侧导管常规封闭停止通气.术中持续监测ECG,BP,HR,SpO2,PETCO2及持续单肺通气时间,(SpO2下降<93%为双肺通气指标).结果:胸腔镜手术操作时,SpO2,PETCO2,及连续单肺通气时间,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两组呈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时,术侧低压持续吸氧有助于维持正常SpO2,PETCO2,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症,减少干扰手术连续性,是一举两得的麻醉管理方法.

    作者:胡胜英;陈旭华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阿片受体与缺血预处理

    经典的缺血预处理方法对心肌的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其实施的不便和对机体的潜在性伤害,使得经典的缺血预处理方法在临床上不能有效的应用;根据缺血预处理发生的机制,利用药物来诱导缺血预处理的发生,产生于经典缺血预处理同样的保护效果已成为缺血预处理方法研究的主题.阿片受体在机体内的分布广泛,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且在心脏、血管、消化道、肾脏等组织中存在.阿片物质心脏自身合成、释放来调节心脏正常活动.阿片受体激动后,能够抑制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使钙离子内流减弱,防止钙离子超载,并通过激活内源性保护物质,减轻心肌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性损伤.

    作者:段大为;刘维永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直肠系膜淋巴结在中下段直肠癌侧方清扫中的临床评价

    直肠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直肠癌同国外相比有几大特点:年龄偏小、位置偏低、病期偏晚、病理类型及预后差.

    作者:刘立祥;高淑红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

    目的:总结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2年10月我科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8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顺行扩髓插钉+植骨;早期静力、后期动力固定.结果:随访时间4-16个月,18例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满意,无感染及断钉.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具有损伤小,固定稳固、允许早期关节活动,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淮河;邹鸿星;刘庆志;俞新胜;邵银初;李浩;林立波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因它的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为临床上所重视,尤其是它的高复发性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据我国报道高达20%-70%[1].有国外报道达30%-69%[2、3].

    作者:胡翠霞;胡建博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射频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多发病,约有50%育龄妇女患有此病[1].虽然临床上对宫颈糜烂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我科采用射频技术治疗宫颈糜烂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侯建香;唐增军;闫平;于风华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粘膜下肌瘤致子宫内翻诊治体会

    1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维族,住院号3525,外阴出现肿物3天,阴道流血1个月,于2001年1月1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于今年6月份开始月经紊乱,月经周期8-9/15-20,于9月份开始自用力感觉阴道口有异物感,入院前1天,用力解小便时外阴脱出约30×20×19cm3的肿块,入院查体:T:36℃, P: 20次/min, R: 20次/min, BP: 140/80mmHg.

    作者:阿加尔布;布布尔;毛菊旦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褥疮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褥疮膏系我院临床经验方,是由各种中药材制成的软膏,具有活血通络、祛腐生肌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各期褥疮.临床应用几年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巧玲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DDP;5-FU+MMC;PYM大剂量短疗程胸腔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2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剂量强度短疗程下恶性胸腔积液化疗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对24例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住院病人24例,采用大剂量(DDP80-100mg;5-FU1000mg+MMC20mg;PYM24mg)短疗程(3-5天/次交替给药)联合化疗与以往同等剂量常规疗程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3/24、显效20/24;包裹及胸膜肥厚发生率:6/24;胸水CR平均住院天数23.4;胸水CR平均费用5172).对照组(有效17/30、显效3/30;包裹及胸膜肥厚发生率:20/30;胸水CR平均住院天数40.5;胸水CR平均费用8067).二者有效率及包裹胸膜肥厚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DP;5-FU+MMC;PYM高剂量强度短疗程胸腔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高,疗程短,包裹及胸膜肥厚发生率低,平均住院费用低,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作者:李琦;许韵民;徐玉秀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超声诊断输尿管囊肿2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女,21岁,因尿频、尿急、尿痛5天来我院检查.超声在膀胱三角区左侧输尿管开口处查见一个时大时小、大径约为30×15mm的椭圆形环状结构,壁菲薄光滑,内为无回声,喷尿时可见其与盆段输尿管相通.

    作者:李玉友;李华斌;王东;廖军;刘燕;何俊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吉妮环302例社会接纳度调查

    吉妮宫内节育器(GyneFix IN IUD)是一种新型宫内节育器,我院在提供吉妮IUD的服务时,首先给准备放环的妇女看图文并茂的吉妮IUD介绍,包括节育器示意图,临床效果、适宜人群等.再进一步解释吉妮IUD的特点,放置步骤、价格等.

    作者:王兰芳;邹维霞;王美莲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预防医院内SARS感染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由于其传染性强,医务人员感染率高,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2月底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其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1](Severe AacuteRespiralory Syndrome,简称SARS).

    作者:冯喆;李有信;夏婕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发病因素临床探讨

    1临床资料1.1可能与宫外孕有关的因素宫内节育器、内膜异位症病史、未婚同居、口服避孕药等.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不同部位脑叶出血患者40例临床表现及CT特征

    脑叶出血发生在脑叶的皮层下组织,通常纵向扩展,出血面与上面的皮层平行.脑叶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脑出血有许多差别,其显著差异是昏迷者少,头痛者较多.此外,脑叶出血预后通常轻于其他类型的脑出血.本次通过观察40例脑叶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特征,进一步了解脑叶出血的发病特点.

    作者:张晓光;姜娟;车玉琴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头颅CT及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及易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对其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CT可以明确HIE脑损伤病变部位和范围,作出定性、定量、定位诊断.本文对75例HIE患儿的头颅CT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峰;王慧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进展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韩庆奇;张宝仁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地塞米松致原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TSH降低1例

    1病例报告患儿,女,1天,因28周早产于2002年3月10日入院.患儿系第一胎,28周早产,生后无窒息,哭声低,反应差,由产科转入儿科.其母患Graves病3年,服丙基硫氧嘧啶,病情控制良好.

    作者:邓灵芝;邱丙平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