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期健康教育在门诊的实施

杨丽芬;简翠芬;葛萍

关键词:
摘要:为了满足孕妇在孕期中的健康知识需要,产科门诊实行了整体护理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孕妇从早孕到住院分娩前的来诊过程中,实行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收到满意效果.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科于1999年10月-2002年9月,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疗效好.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邱昌群;罗政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实用新型集尿瓶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由于临床护理中尿袋与尿管接头不配套易滑脱,导致逆行感染;尿袋刻度与实际尿量不符;不能精确记录某个时间段的尿量,不能观察尿的流量、滴速;记录50ml以下尿量误差大,影响诊断及治疗.护理人员观察尿量费时、费力.本文着重探讨实用新型集尿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记录每分钟,每小时、每24h的尿量,评估了其有效性,可靠性和相关性.方法: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下90例病人随机分组,实用新型集尿瓶组(A)30例,一次性集尿袋组(B)30例,拼装集尿组(C)30例,采用分析量筒参照组(D)进行临床观察、测量、分析.结果:实用新型集尿瓶的集尿量准确性明显优于其他B、C两组,P<0.01,接头、管道、滴管、尿瓶设计合理、无漏尿,无污染,无逆流,减少泌尿系的感染.结论:实用新型集尿瓶装置计量准确,观察方便,护理操作省时、省力,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及防止逆行感染,加强了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是一种较理想的集尿装置.

    作者:洪琳;魏琼;李玉民;梁晓玲;崔龙秀;程雯洲;房玉梅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DDP;5-FU+MMC;PYM大剂量短疗程胸腔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2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剂量强度短疗程下恶性胸腔积液化疗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对24例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住院病人24例,采用大剂量(DDP80-100mg;5-FU1000mg+MMC20mg;PYM24mg)短疗程(3-5天/次交替给药)联合化疗与以往同等剂量常规疗程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3/24、显效20/24;包裹及胸膜肥厚发生率:6/24;胸水CR平均住院天数23.4;胸水CR平均费用5172).对照组(有效17/30、显效3/30;包裹及胸膜肥厚发生率:20/30;胸水CR平均住院天数40.5;胸水CR平均费用8067).二者有效率及包裹胸膜肥厚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DP;5-FU+MMC;PYM高剂量强度短疗程胸腔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高,疗程短,包裹及胸膜肥厚发生率低,平均住院费用低,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作者:李琦;许韵民;徐玉秀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泪道阻塞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常年流泪,严重者可形成慢性泪囊炎,导致溢泪溢脓,眼睑皮肤粗糙.在临床上有许多治疗方法,包括泪道支架及近年来兴起的激光治疗等方法,虽然提高了治愈率,但其设备昂贵,推广受限,手术治疗面部易于遗留瘢痕.我科自2001年12月-2002年12月,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以下称导管)治疗泪道阻塞,取得了一定疗效,汇报如下.

    作者:翟彦君;王俊恩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孤立性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目的:探讨二维坐标定位下胃冠状静脉栓塞在治疗肝硬化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出血中的价值.方法:18例经内窥镜确诊的肝硬化孤立性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二维坐标定位下准确穿刺门静脉右支,经门静脉主干栓塞胃冠状静脉.结果:18例肝硬化伴孤立性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均获得成功.共穿刺20针,平均每例穿刺1.1针.其中12例患者栓塞后7-10天胃镜观察,发现原曲张胃静脉呈褐色腊肠样改变.随访6-36个月,除3例失访、1例1年后死于肝衰竭外,其余14例均存活,无复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内痔出血,2例栓塞后出现顽固性腹水接受了TIPS治疗.结论:二维坐标定位下经门静脉穿刺,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出血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常青;许东海;李洪璐;李坪;张伟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国产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1550例效果的观察

    1 目的评价国产异内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

    作者:张跃莲;邱厚琼;储丽萍;郭琮林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Mp妊高征检测仪预测妊高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妊高征为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妊娠期特有疾病.为降低妊高征发病率,探讨妊高征预测的有效方法及预防妊高征的佳措施.方法:对无高血压的门诊孕妇2018例,分为两组,预测组和观察组.预测组,随机对572例孕18-30w的孕妇同时采用MAP、RoT、体重指数Mp妊高征监测仪4种方法预测妊高征.观察组对1446例孕18-34w的孕妇常规使用Mp监测仪进行预测,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对妊高征预测阳性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生活指导.对照组只给予生活指导.结果:预测组中4种方法以Mp监测仪对妊高征预测符合率高为55.32%,与其他方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中药物治疗组PIH发病率为2.89%,生活指导组为8.9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p妊高征检测中心脏指数外周阻力,血粘度3项指标综合对预测妊高征有效,同时对预测阳性者给予药物干预,可明显降低妊高征发病率.

    作者:李国俊;吴立梅;张志敏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环孢霉素A和阿苯达唑脂质体在大鼠体内代谢的相互影响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CsA)与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在Wistar大鼠体内代谢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单用CsA或L-ABZ,以及CsA与L-ABZ联合用药后血中阿苯达唑及代谢产物砜和亚砜的浓度和CsA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①CsA与L-ABZ在代谢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②L-ABZ与CsA联合用药后,ABZ、ABZSX和ABZSN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平均驻留时间延长,清除率下降.③CsA组、CsA+L-ABZ组单次服用CsA后,两组之间CsA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连续给药3天后的CsA血药浓度,CsA组、CsA+L-ABZ组联合用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sA与L-ABZ在代谢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

    作者:邵英梅;赵晋明;王建华;林筱琦;温浩;栾梅香;陈实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术后康复指导

    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冠心病的治愈率,冠心病介入术后行早期康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患者回归社区后的继续康复有利维持冠脉再通、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功能等,因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玉玲;李国英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褥疮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褥疮膏系我院临床经验方,是由各种中药材制成的软膏,具有活血通络、祛腐生肌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各期褥疮.临床应用几年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巧玲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氯地眼液的制剂研究及临床应用

    对于眼科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疱疹性角膜炎、巩膜炎及过敏性角膜炎等的治疗,目前常用抗生素加激素方法进行治疗.我院自1990年来自制氯地眼液进行相关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综合报道如下.

    作者:龙元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及防治

    我院传染科在收治肠道传染病病人时,发现驻地某部在短期内,出现多例甲型副伤寒病人,为了解疾病流行原因及尽快控制疫情发展,我院防疫人员深入疫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何晓惠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发病因素临床探讨

    1临床资料1.1可能与宫外孕有关的因素宫内节育器、内膜异位症病史、未婚同居、口服避孕药等.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因它的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为临床上所重视,尤其是它的高复发性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据我国报道高达20%-70%[1].有国外报道达30%-69%[2、3].

    作者:胡翠霞;胡建博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亚甲蓝对内毒素休克犬心功能和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目的:观察鸟苷酸环化酶抑制药亚甲蓝(MB)对内毒素休克犬血液动力学和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静脉注入诱导的8只内毒素休克犬模型,输注0.9%氯化钠复苏后,MB 2mg/kg 15min内静脉注入.经右颈内静脉放置的肺动脉导管测定基础、休克1h、复苏和MB注入30、60、120、180min血液动力学;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用抗cTnI单抗酶联免疫法(ESILA)测定.结果:①与基础值比较,内毒素休克犬左心室作功指数(LVSWI)明显降低(P<0.01),6只出现心功能不全(LVSWI<40g.m.m2.beat1);②MB注入明显增加内毒素休克犬平均动脉压(MAP)、体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LVSWI(以30mim为明显,P<0.01;180min基本回复),并使4只心功能不全犬LVSWI增加到40g.m.m2.beat1以上;③4只内毒素休克犬有明显心肌细胞损伤(血清cTnI>0.6 μ g/L),LVSWI相对更低(P<0.05),二者明显相关(r -0.59,P<0.05);MB注入120min,5只犬血清cTnI>0.6 μ g/L,血清cTnI由(1.96±0.73)μ g/L升高到(7.14±6.22)μ g/L(P<0.01);④所有血清cTnI>0.6 μ g/L的内毒素休克犬,心电图均无异常发现.结论:亚甲蓝注入使内毒素休克犬血压和体血管阻力增加,心室做功增强,但不能阻止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刘少华;许戟;张萍;徐鑫荣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p53基因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Hp的可能致癌机制.方法:随机选取74例胃癌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分别检测其术后胃组织Hp感染和p53蛋白过表达情况,并用半定量法进行评估.结果:74例中有61例Hp感染、31例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2.4%和41.9%.Hp阳性和阴性者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9.2%和7.7%,两者差异显著.Hp感染和p53蛋白表达呈明显一致性,一致率为56.7%,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结果说明在胃癌发生过程中,Hp感染与p53基因突变相关,结果支持Hp感染致基因损伤的观点.

    作者:徐世平;王孟薇;吴本俨;尤纬缔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手术室材料管理的探讨

    我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任务,手术室每年要配合完成不同学科的手术近万例.为确保手术和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我院手术室的特点,制定了手术室室内的材料管理制度,使材料管理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潘儒鸿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急性重型脑外伤急诊早期气管插管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的治疗质量.方法:比较临床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GCS<8分)对照组(A组)12例与早期气管插管组(B组)13例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气管插管组病人预后良好率61.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41.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重型脑外伤的病人急诊早期行气管插管能明显提高救治生存率及预后良好率.

    作者:李大鹏;陈晓雄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肝炎病房少见的肝功能异常病例及分析

    肝炎病房是专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设立的隔离病房.其中绝大多数是具有传染性的上述病人.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一些暂时难以明确病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也被收治.本文总结了我院近3年来肝炎病房里的10例具代表性的少见肝功能异常病例,并分析了各例确诊的关键所在,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忠华;南京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胸苷磷酸化酶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包括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微血管密度(MVD)及p2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D-ECGF/TP、MVD和p27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和统计研究.结果:PD-ECGF/TP阳性23例,其阳性与阴性表达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病理分级升高其阳性表达增高,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VD高度表达(>20/HP)38例,低度表达(≤20/HP)34例,其表达程度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病理分级升高其表达强度增高,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27蛋白高度表达(>50%)24例,中度表达(25%-50%)22例,低度表达(<25%)26例,其表达程度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病理分级升高其表达强度降低,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D-ECGF/TP表达在MVD表达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MVD表达程度增高PD-ECGF/TP阳性表达增高,在p27蛋白表达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D-ECGF/TP、MVD、p27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显著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PD-ECGF/TP表达与MVD表达有正相关,它可促进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微血管生成,PD-ECGF/TP及MVD可作为评估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罗小冬;郭猛;李刚;李凯;王平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