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2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

吴元胜;范瑞强;禤国维;李红毅

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男性, 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男性SLE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女性SLE对照.结果:与女性相比,男性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免疫学异常基本相似,但其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炎的发生率较低(P<0.05),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肾脏损害、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P<0.05),死亡率较高(P<0.05).结论:男性SLE预后较差,有自身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时都应注意.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在肾脏病中的检测价值

    血清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含量增高,通常对于肝胆系统疾患的诊断有一定意义,而当肾脏疾病时,血清中的γ-GT水平并不增高,尿中γ-GT明显增高.目前国内应用连续监测法直接测定正常人尿液γ-GT和在肾脏疾病及其它有关疾病时尿液γ-GT变化的报道还很少,我们报告尿液γ-GT的正常含量和与肾脏有关的疾病患者尿液γ-GT的变化,对肾脏疾病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国富;吴利先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128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重症,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我院3年间收治的输卵管妊娠128例,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卢杰平;刘长丽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直肠系膜淋巴结在中下段直肠癌侧方清扫中的临床评价

    直肠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直肠癌同国外相比有几大特点:年龄偏小、位置偏低、病期偏晚、病理类型及预后差.

    作者:刘立祥;高淑红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推拿颈夹脊电针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1治疗方法在颈部施以滚、揉、挤、推、拔、点穴等手法混合作用于颈部15min.取病变节段夹脊穴上下各1寸,取28号1.5-2寸毫针,局部严格消毒,针尖向脊椎行平刺1.5寸深,以出现酸、麻、胀痛为宜,接上海产G6805电针治疗仪,每对线左右连接,选用疏密波,频率以患者感舒适耐受为度,每次15min.

    作者:詹光宗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100例铁质性角膜异物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笔者从2000年10月至今的2年眼科门诊工作中,诊治了100例角膜铁质异物患者,发现该病的发病率高,尤其对电焊工作人员,发病后对其角膜损伤较大并影响工作.现就角膜铁质异物的特点、100例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浅谈对角膜铁质异物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胸苷磷酸化酶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包括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微血管密度(MVD)及p2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D-ECGF/TP、MVD和p27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和统计研究.结果:PD-ECGF/TP阳性23例,其阳性与阴性表达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病理分级升高其阳性表达增高,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VD高度表达(>20/HP)38例,低度表达(≤20/HP)34例,其表达程度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病理分级升高其表达强度增高,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27蛋白高度表达(>50%)24例,中度表达(25%-50%)22例,低度表达(<25%)26例,其表达程度在肿瘤病理分级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病理分级升高其表达强度降低,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D-ECGF/TP表达在MVD表达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MVD表达程度增高PD-ECGF/TP阳性表达增高,在p27蛋白表达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D-ECGF/TP、MVD、p27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显著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PD-ECGF/TP表达与MVD表达有正相关,它可促进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微血管生成,PD-ECGF/TP及MVD可作为评估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罗小冬;郭猛;李刚;李凯;王平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在移植肾纤维化中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

    目的:为探讨TGF-β1在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所致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意义,揭示其发病机制.方法:32例慢性排异反应失功的移植肾,经手术切除后,取肾组织做常规病理观察和原位杂交,以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结果:纤维化的肾组织TGF-β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肾脏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所致肾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崔飞伦;陈兵;王德文;彭瑞云;高亚兵;方秀斌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

    目的:总结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2年10月我科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8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顺行扩髓插钉+植骨;早期静力、后期动力固定.结果:随访时间4-16个月,18例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满意,无感染及断钉.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具有损伤小,固定稳固、允许早期关节活动,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淮河;邹鸿星;刘庆志;俞新胜;邵银初;李浩;林立波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104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SARS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治疗的104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临床记录.结果:104例病人中,男55例,女49例,年龄15-81岁,平均37±12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97.1%)、咳嗽(75.0%)、胸闷憋气(45%)、腹泻(25%).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下降,特别是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降低为主要特征.多数病人出现与年龄不相符合的低氧血症.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浸润影.临床治疗上应当以综合治疗、合理用药为原则.适时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减轻SARS的临床表现有重要作用.预防激素引起的并发症和全身支持治疗是SARS的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作者:王仲;李太生;徐作军;刘正印;杜铁宽;刘继海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手术室材料管理的探讨

    我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任务,手术室每年要配合完成不同学科的手术近万例.为确保手术和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根据我院手术室的特点,制定了手术室室内的材料管理制度,使材料管理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潘儒鸿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因它的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为临床上所重视,尤其是它的高复发性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据我国报道高达20%-70%[1].有国外报道达30%-69%[2、3].

    作者:胡翠霞;胡建博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孤立性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目的:探讨二维坐标定位下胃冠状静脉栓塞在治疗肝硬化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出血中的价值.方法:18例经内窥镜确诊的肝硬化孤立性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二维坐标定位下准确穿刺门静脉右支,经门静脉主干栓塞胃冠状静脉.结果:18例肝硬化伴孤立性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均获得成功.共穿刺20针,平均每例穿刺1.1针.其中12例患者栓塞后7-10天胃镜观察,发现原曲张胃静脉呈褐色腊肠样改变.随访6-36个月,除3例失访、1例1年后死于肝衰竭外,其余14例均存活,无复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内痔出血,2例栓塞后出现顽固性腹水接受了TIPS治疗.结论:二维坐标定位下经门静脉穿刺,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出血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常青;许东海;李洪璐;李坪;张伟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氯地眼液的制剂研究及临床应用

    对于眼科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疱疹性角膜炎、巩膜炎及过敏性角膜炎等的治疗,目前常用抗生素加激素方法进行治疗.我院自1990年来自制氯地眼液进行相关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综合报道如下.

    作者:龙元珍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骨折一敷灵治疗软组织损伤86例疗效观察

    损伤是由于四肢或躯干受某种物体撞击所致的软组织损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不难遇到各种意外的损伤、扭伤等.关节扭伤是由外力作用使关节活动超过正常生理范围,造成关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以动脉关节,踝关节扭伤多见,历代医家尤以阐述骨伤、疡伤较为多见,对治疗软组织伤的论述较少,因大多数软组织伤者都会自行好转,如果人体遭受软组织损伤的时间长,瘀血不散,继发无菌性炎症.

    作者:赖勇;资欣文;唐翡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头颅CT及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及易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对其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CT可以明确HIE脑损伤病变部位和范围,作出定性、定量、定位诊断.本文对75例HIE患儿的头颅CT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峰;王慧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浅谈

    <伤寒论>从古到今均被历代医学推崇为经典之著,方书之祖,把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法贯穿于112方之中,构成了理法方药的治疗环节,开辟了汤液治病的先河和规范.八纲辨证中有寒热辨证,在治疗方法则有清法和温法:清法即清解其热用寒凉药治之;温法即温散其寒,而用温热药治之.

    作者:杨志浩;王慎明;赵恒静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DDP;5-FU+MMC;PYM大剂量短疗程胸腔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2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剂量强度短疗程下恶性胸腔积液化疗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对24例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住院病人24例,采用大剂量(DDP80-100mg;5-FU1000mg+MMC20mg;PYM24mg)短疗程(3-5天/次交替给药)联合化疗与以往同等剂量常规疗程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3/24、显效20/24;包裹及胸膜肥厚发生率:6/24;胸水CR平均住院天数23.4;胸水CR平均费用5172).对照组(有效17/30、显效3/30;包裹及胸膜肥厚发生率:20/30;胸水CR平均住院天数40.5;胸水CR平均费用8067).二者有效率及包裹胸膜肥厚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DP;5-FU+MMC;PYM高剂量强度短疗程胸腔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高,疗程短,包裹及胸膜肥厚发生率低,平均住院费用低,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作者:李琦;许韵民;徐玉秀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实用新型集尿瓶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由于临床护理中尿袋与尿管接头不配套易滑脱,导致逆行感染;尿袋刻度与实际尿量不符;不能精确记录某个时间段的尿量,不能观察尿的流量、滴速;记录50ml以下尿量误差大,影响诊断及治疗.护理人员观察尿量费时、费力.本文着重探讨实用新型集尿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记录每分钟,每小时、每24h的尿量,评估了其有效性,可靠性和相关性.方法: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下90例病人随机分组,实用新型集尿瓶组(A)30例,一次性集尿袋组(B)30例,拼装集尿组(C)30例,采用分析量筒参照组(D)进行临床观察、测量、分析.结果:实用新型集尿瓶的集尿量准确性明显优于其他B、C两组,P<0.01,接头、管道、滴管、尿瓶设计合理、无漏尿,无污染,无逆流,减少泌尿系的感染.结论:实用新型集尿瓶装置计量准确,观察方便,护理操作省时、省力,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及防止逆行感染,加强了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是一种较理想的集尿装置.

    作者:洪琳;魏琼;李玉民;梁晓玲;崔龙秀;程雯洲;房玉梅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重复异位妊娠1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1994年4月-2003年3月我院304例异位妊娠中重复异位妊娠发生情况,分析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及术中输卵管状况与重复异位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304例异位妊娠中发生重复异位妊娠10例,占3.3%,两次异位妊娠的间隔从6个月到5年,重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与首次异位妊娠相似,诊断不难.首次异位妊娠时如果盆腔炎症重或导致异位妊娠因素未消除,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重复异位妊娠仍有可能发生.宫内节育器避孕不能有效预防重复异位妊娠.结论:输卵管炎是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

    作者:田青;陈玲;赵四清;胡小霞;欧阳娇;秦丽霞 刊期: 2003年第1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对组织氧合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二氧化碳(CO2)气腹对病人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已引起充分重视.但二氧化碳气腹对胃肠粘膜局部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报道较少,研究结果不一致.本文观察全麻LC下CO2气腹对胃粘膜pH值(pHi)的影响,并与开腹胆囊切除中pHi比较.

    作者:李轶聪;卢继红;李悦 刊期: 2003年第1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