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骶管囊肿的治疗-附3例报告

刘景平

关键词:
摘要:作者报告近5年来收治3例骶管囊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久效磷农药中毒的护理

    久效磷农药中毒是接触或口服久效磷农药引起的以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出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

    作者:刘清;韩光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刎颈后合并气管喉端闭锁及兼有发音和呼吸功能的气管食管瘘1例报告

    患者,男,18岁,于1984年12月2日入院.4年前因刎颈导致气管食管在环状软骨平面完全断裂来我院急诊抢救.在作了低位气管切开后,分别进行了食管断端和气管断端吻合.

    作者:张伯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四肢大血管损伤抢救配合及护理体会

    四肢大血管损伤在外伤中是较为常见,如果抢救不当,观察护理不及时,常可危及病人的肢体,甚至生命.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院自1982年-2001年共收治四肢大血管损伤126例经积极抢救和周密护理配合,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璨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高血压类型与心脑疾病的关系(附588例分析)

    高血压是已被公认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过去认为舒张压升高(DP ↑)易并发心脑疾病,近些年来有关收缩压升高的危害性已得到一定的重视,本文分析588例各型高血压与心脑疾病的关系,以对纯收缩压升高和收缩压/舒张压升高的临床意义作出进一步的评价.

    作者:段新云;徐玲;邓钰金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135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1987年-2002年15年间收治老年人(>60岁)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135例,病例均经B超及手术证实.就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华;贾小春;朱宏升;吴发庆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双头空心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索双头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后,经皮穿置直径2mm骨圆针4-6根预固定,选用股骨颈轴线上下的三枚骨针作为导针,引导旋入直径为5mm双头加压螺纹钉3枚,治疗股骨颈骨折62例,术后随访2-6年,对其临床功能、X线片、CT等作总结分析.结果:功能正常或轻度受限者51例,占82.3%,骨折愈合56例,占90.3%,股骨头坏死7例,占11.3%.结论:空心双头加压螺纹钉经皮固定股骨颈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治疗效果好,适合治疗各型股骨颈骨折.

    作者:张新;李铁锋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产妇出院健康教育指导体会

    整体护理在爱婴病房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出院产妇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工作,但有时仅流于形式,在进行指导时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产妇及家属似懂非懂,给产妇及家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实做好出院健康教育指导对产妇产褥期的康复、新生儿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现将我们近5年来对产妇出院指导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莉;塞月娥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计算机网络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网络在儿科临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分析、总结我科应用计算机网络1年余的经验.结果: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简便、科学、准确快捷,在运行1年余未发生故障及差错.结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临床医疗管理工作的高效率技术.

    作者:师艳;候钢;张萍华;郭芬仙;梁瑞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后,具有明确成骨潜能.一系列实验证明,一些化学物质、细胞因子、激素等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加入培养基中,可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它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镝;杨威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可吸收无损伤缝线缝合胸前正中切口70例

    我科自1998年3月-2003年4月,采用进口可吸收无损伤缝线缝合胸前正中切口7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林;杨晋平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内窥镜室整体护理工作体会

    近年来随着内窥镜对胃肠道检查及治疗的发展,镜下治疗越来越成为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措施.窥镜室护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内窥镜护士工作就不仅仅是管理器械及治疗操作问题.无论任何岗位的护士与病人及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就我院内窥镜室整体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颖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脑积水1例

    患儿,男,5岁.因发热、腮腺肿痛9天,头痛、呕吐5天入院.既往体健,无神经系统病史.本地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且患儿有腮腺炎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9.2℃,神志清,精神萎靡.

    作者:李兴平;李跃;蒋玉珊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

    患者,男,38岁,头痛,头晕1月余,右侧额顶部凹陷就诊.查体,右侧额顶部质软,凹陷,无触痛,头皮未见异常.

    作者:孙逢春;侯中和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循证医学及其在糖尿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思想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及19世纪中叶的法国,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

    作者:梁晓春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Shy-Drage's Syndrome1例报告

    Shy-Drage's Syndrome又称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综合征,即直立性低血压,多系统萎缩综合征.本病在临床上极少见,易被漏诊、误诊,本文报告1例.

    作者:张陆陆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先天性实性脐膀胱带分支与阑尾相连1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本人述从小每天排尿早期有下腹部疼痛、尿急感,排尿到中末期时加重,将尿憋住则缓解,待二次排尿时疼痛明显缓解而至今,曾多次在本地及上级医院查B超、X线、CT等均未见异常,多方就医服药无效,本次发病呈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但以转移性右下腹痛较典型,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查体:右下腹压痛强阳性,反跳痛阳性,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血液分析:WBC: 29.5×109/1,LY%:8.2%,GR%:91.8%,RBC:5.8×1012/L,HGB:137g/L,PLT:279×109/L.

    作者:阿不力克木·卡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机械通气用于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用于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将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102例患者分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与Ⅱ型组,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高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组.结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是病情观察及护理的重点,同时应强化相关业务的培训.

    作者:李帼英;孙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新生儿复杂先心病的体外循环管理

    我院自1998年-2002年间实施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8例.现将体外循环(CPB)管理的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芬;孙桂民;李春华;龙村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腹痛与IBS患者内脏神经敏感性增高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内脏感知异常与临床腹部症状的关系.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3种亚型的IBS患者的与内脏感知异常有关的症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部分患者接受了直肠水囊容积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的测定.结果:腹痛是IBS患者内脏感知异常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BS患者直肠容积的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明显降低(P<0.01),以腹痛为主和以非腹痛为主的IBS患者相比,以腹痛为主的IBS患者的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腹痛是内脏感知异常主要的临床表现;内脏神经敏感性增加即内脏感知异常是IBS的主要发病机制.

    作者:姜敏;张义侠;刘峥艳;汤浩;傅宝玉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臀骶部难治性褥疮的手术治疗

    我院1990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方法用有知名动脉为血管蒂岛状肌皮瓣联合转移治疗的难治性褥疮(是一般植皮方法难以治愈的),效果佳,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海;王景文;张晓涛;李连源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