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脑积水1例

李兴平;李跃;蒋玉珊

关键词:
摘要:患儿,男,5岁.因发热、腮腺肿痛9天,头痛、呕吐5天入院.既往体健,无神经系统病史.本地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且患儿有腮腺炎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9.2℃,神志清,精神萎靡.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半开放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粉碎骨折

    胫腓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4,因处理不当或固定方法选择不良导致感染、畸型和筋膜间隔综合征等并发症的病例为数不少,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进口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禹宝庆;张春才;吴岳嵩;邱广义;邵卫;纪方;张秋林;徐卫东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高危孕妇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

    总结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收住高危孕妇685例,其中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而受孕26例.通过对其心理状态分析,了解高危妊娠妇女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母儿并发症,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

    作者:王建华;郭晓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及护理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重要的基础治疗,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而饮食护理是重要的一环.作者结合临床实践,浅述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及护理.

    作者:谭婕;罗少云;王卯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塑及细胞因子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心室重构(LVRM)发生情况及其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溶栓治疗.于发病后2天-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仪测定LVRM发生情况.健康对照组50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血清白介素8(s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sTNF α).结果:50例AMI病人LVRM总发生率42.0%.溶栓再通组LVRM发生率显著低于非再通组(P<0.01).50例AMI病人sIL-8和sTNF 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IL-8溶栓后9.7h达到高峰,12.6h迅速下降; sTNF α于溶栓后11.3h达高峰,24.2h后迅速下降.LVRM组sIL-8和sTNF α再度升高.结论:sIL-8和sTNFα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早期溶栓冠脉再通可明显降低sIL-8和sTNF α的水平和减少了LVRM的发生.sIL-8和sTNFα水平再度增高是LVRM发生的一个标志.

    作者:王琦;吴伟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四点治疗重症肩周炎32例

    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针对肩周炎的治疗总结出一定的经验,分析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楚新岳;陈新志;董维亮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DIC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抢救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4例产科DIC患者的诱发原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及早作出诊断,去除病因,高压给氧,抗过敏、抗休克,小剂量应用肝素25-50mg,在此基础上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及抗纤溶药物治疗,尽快结束分娩,对经治疗仍不能控制的阴道出血,尽快行子宫切除术.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结果:4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新生儿成活3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早去除病因,尽快结束分娩,必要时切除子宫.慎用肝素,及时、足量地输入新鲜血,以补充血容量和多种凝血因子.DIC患者在去除病因后只要能及时、足量地输入新鲜血,都有可能治愈.

    作者:高东霞;张杰;李春梅;余静;李燕华;李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我院自1998年12月-2002年12月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4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广海;杜浩;江彬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内窥镜室整体护理工作体会

    近年来随着内窥镜对胃肠道检查及治疗的发展,镜下治疗越来越成为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措施.窥镜室护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内窥镜护士工作就不仅仅是管理器械及治疗操作问题.无论任何岗位的护士与病人及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就我院内窥镜室整体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颖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单个上前牙种植义齿修复机械性并发症原因及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种植义齿自身诸多优点,如不损伤余留牙、无论外观及功能都接近自然牙而倍爱患者的喜爱,特别是单个种植义齿修复更为普遍.自1997年-2001年底,我院种植BLB种植体系列,修复单个上前牙患者72例,由于单个上前牙特殊的位置与受力方向,义齿修复后出现了各种机械性并发症,现总结并分析如下.

    作者:孙学武;肖丽静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后,具有明确成骨潜能.一系列实验证明,一些化学物质、细胞因子、激素等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加入培养基中,可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它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镝;杨威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MRI诊断(附11例报告)

    作者对11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患者及22例正常人的MRI进行观察,并对桥脑前后径、第四脑室宽度、桥前池宽度及小脑半球横沟宽度进行测量及比较,发现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认为MRI对OPCA的诊断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田同德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腹痛与IBS患者内脏神经敏感性增高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内脏感知异常与临床腹部症状的关系.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3种亚型的IBS患者的与内脏感知异常有关的症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部分患者接受了直肠水囊容积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的测定.结果:腹痛是IBS患者内脏感知异常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BS患者直肠容积的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明显降低(P<0.01),以腹痛为主和以非腹痛为主的IBS患者相比,以腹痛为主的IBS患者的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腹痛是内脏感知异常主要的临床表现;内脏神经敏感性增加即内脏感知异常是IBS的主要发病机制.

    作者:姜敏;张义侠;刘峥艳;汤浩;傅宝玉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臀骶部难治性褥疮的手术治疗

    我院1990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方法用有知名动脉为血管蒂岛状肌皮瓣联合转移治疗的难治性褥疮(是一般植皮方法难以治愈的),效果佳,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海;王景文;张晓涛;李连源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骶管囊肿的治疗-附3例报告

    作者报告近5年来收治3例骶管囊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景平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硅酮凝胶绷带防治四肢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我院2000年3月-2003年3月应用硅酮凝胶绷带治疗四肢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癜痕共2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辛志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下颌角骨折与下颌第三磨牙关系之探讨

    下颌角是下颌骨的薄弱部位,下颌角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由于下颌第三磨牙位于下颌角处,与下颌角骨折密切相关,故本文探讨下颌角骨折与下颌第三磨牙之关系.

    作者:陈梅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血液系统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世人瞩目的人类基因组织计划已提前完成.但是,由于基因的表达方式错综复杂,从DNA→mRNA→蛋白质,存在转录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翻译后水平调控.

    作者:刘静;何莉芳;胡维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40例临床分析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名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非细菌感染性特殊类型的炎症样乳腺疾病,好发于30-40岁经产、非哺乳期妇女,另一高发年龄为绝经后老年妇女[1].

    作者:李占平;李定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5例早期胃癌的诊断与随访

    自1995年1月-2001年12月胃镜检查1891人/次,共发现胃癌、食管癌、责门癌共25例.其中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5例,生存期大于5年的2例.

    作者:沃千红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病例分析和预防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包括前房消失)是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术眼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粘连、后粘连,促使白内障进展快及恶性青光眼等,致手术失败,正确掌握好处理浅前房的时间,不仅关系到抗青光眼手术的成败,而且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

    作者:张代中;王其涛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