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郭晓玲
四肢大血管损伤在外伤中是较为常见,如果抢救不当,观察护理不及时,常可危及病人的肢体,甚至生命.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院自1982年-2001年共收治四肢大血管损伤126例经积极抢救和周密护理配合,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璨 刊期: 2003年第14期
自1995年1月-2001年12月胃镜检查1891人/次,共发现胃癌、食管癌、责门癌共25例.其中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5例,生存期大于5年的2例.
作者:沃千红 刊期: 2003年第14期
全程陪产是指一个助产士(有经验的)陪伴一个产妇(规律宫缩、宫口开10m开始),直到分娩后2h,使产妇的产程得到完整性、连续性观察.
作者:赵金荣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我院自1998年-2002年间实施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8例.现将体外循环(CPB)管理的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芬;孙桂民;李春华;龙村 刊期: 2003年第14期
通常认为胸部纵隔淋巴结正常大小直径不能超过10mm,对于胸部肿瘤的病例,认为淋巴节直径>15m以上考虑有淋巴结转移,亦有人认为此数值应为20mm.总之,对于胸部肿瘤,多数转移的病例可见淋巴结增大;若发现肺内病变,其性质尚不能确定,同时发现纵隔肺门区域有淋巴结增大,提示肺内病变有肿瘤之可能.因此精确确定淋巴结的增大与否,是放射科进行诊断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李颖丽;林红伍;张玉明;李欣;张悦东;崔跃强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β-七叶皂甙钠与血管扩张药合用与单用血管扩张药治疗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5.8%,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显效率23.7%,总有效率78.9%,经统计学x2检验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β-七叶皂甙钠与血管扩张药合用将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朱建峰;杨应军;史剑慧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以大网膜移植的方法修复肢体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方法:4例肢体(前臂1例、小腿3例)外伤后出现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约8-11cm×18-24cm),骨及钢板、肌腱外露,清创后分别以双蒂环带状大网膜及带血管蒂的游离大网膜移植覆盖创面,外植自体中厚皮片.结果:4例移植的大网膜均成活,短期一次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成功.结论:当肢体因创伤出现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无法以皮瓣转移来修复时,可选用在网膜移植方法进行修复.
作者:刘庆新;张晓涛;王景文 刊期: 2003年第14期
脑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饶琴 刊期: 2003年第14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后,具有明确成骨潜能.一系列实验证明,一些化学物质、细胞因子、激素等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加入培养基中,可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它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镝;杨威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我科自1987年-2002年15年间收治老年人(>60岁)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135例,病例均经B超及手术证实.就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华;贾小春;朱宏升;吴发庆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下颌角是下颌骨的薄弱部位,下颌角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由于下颌第三磨牙位于下颌角处,与下颌角骨折密切相关,故本文探讨下颌角骨折与下颌第三磨牙之关系.
作者:陈梅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内脏感知异常与临床腹部症状的关系.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3种亚型的IBS患者的与内脏感知异常有关的症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部分患者接受了直肠水囊容积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的测定.结果:腹痛是IBS患者内脏感知异常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BS患者直肠容积的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明显降低(P<0.01),以腹痛为主和以非腹痛为主的IBS患者相比,以腹痛为主的IBS患者的初始阈值和紧迫感阈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腹痛是内脏感知异常主要的临床表现;内脏神经敏感性增加即内脏感知异常是IBS的主要发病机制.
作者:姜敏;张义侠;刘峥艳;汤浩;傅宝玉 刊期: 2003年第14期
肛门湿疹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肛门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偶见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囊.
作者:鲜红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现代螺旋CT结合运用对比剂和动态扫描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肝脏病变尤其是肝脏肿瘤的检出率和定性率,同时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灌注异常现象.本文综述了肝血流灌注异常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机制和螺旋CT表现.
作者:徐宏伟;晁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护士是医院中一个庞大的队伍,在病人整个救治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护士的素质、专业知识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很重要.
作者:徐海英;汤亚梅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脐静脉穿刺抽取胎儿血进行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普通超声探头引导下对42例孕妇经腹行游离脐静脉穿刺术,抽取胎儿血进行产前诊断.结果:穿刺成功率93%(39/42),诊断染色体异常1例,巴氏水肿儿2例,胎儿宫内感染3例,发生脐带出血9.52%(4/42),胎盘出血4.76%(2/42),胎儿心动过缓4.76%(2/42),无胎死宫内、早产、羊膜腔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使用普通超声探头,经腹行游离脐静脉穿刺术是产前诊断安全、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郭晓玲;卢海英;钟进;梁少联;陈志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思想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及19世纪中叶的法国,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
作者:梁晓春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探讨应用其诊断胎儿结构性心脏异常的重要意义.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妊娠20-41周的胎儿872例.常规检测心脏位置及心胸比例、四腔心及房室大小比例、房室间隔情况、大动脉关系及内径;并应用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所有胎儿均出生后随访.结果:经验证共发现心血管异常18例,其中结构性心脏异常12例,非结构性心脏异常6例.结构性心脏异常中10例为胎儿期超声心动图发现,2例为出生后随访发现异常.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有助于及时判定胎儿心脏结构发育的异常.
作者:吴江;吴雅峰;杨新春;张涓;隗冬梅;姜维 刊期: 200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的可能性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强生(ORTHO)公司HCV核心抗原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对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阳性者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HCV检测,并将抗体检测、抗原检测、NAT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献血者合格血样903份(抗-HCV检测阴性)中未发现HCVC抗原阳性者,不合格血样(n=197)共发现6份阳性(6/197);HBsAg(+)中有1份阳性(1/43),抗-HCV(+)中有4份阳性(4/56),ALT(+)中有1份阳性(1/128);抗-HIV(+)12、抗-PT(+)3中未检出阳性.结论:现行的抗-HCV检测方法有可能出现HCV感染的漏检,HCV C抗原检测方法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在献血者中开展该项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张伯伟;邢培清;郭如华;赵磊;方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我院自1998年12月-2002年12月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4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广海;杜浩;江彬 刊期: 200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