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头空心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张新;李铁锋

关键词:股骨颈, 骨折, 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索双头加压螺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后,经皮穿置直径2mm骨圆针4-6根预固定,选用股骨颈轴线上下的三枚骨针作为导针,引导旋入直径为5mm双头加压螺纹钉3枚,治疗股骨颈骨折62例,术后随访2-6年,对其临床功能、X线片、CT等作总结分析.结果:功能正常或轻度受限者51例,占82.3%,骨折愈合56例,占90.3%,股骨头坏死7例,占11.3%.结论:空心双头加压螺纹钉经皮固定股骨颈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治疗效果好,适合治疗各型股骨颈骨折.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的MRI诊断(附11例报告)

    作者对11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患者及22例正常人的MRI进行观察,并对桥脑前后径、第四脑室宽度、桥前池宽度及小脑半球横沟宽度进行测量及比较,发现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认为MRI对OPCA的诊断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田同德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亚低温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

    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就亚低温治疗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通过试验基础和临床试验观察两方面进行总结.在试验基础阶段,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影响氨基酸代谢、抑制自由基、抑制-氧化氮产生、保护血脑屏障、防止脑水肿等方面,同时也对亚低温治疗的时间窗进行了探讨.在临床试验阶段,一些学者作了有关的临床对照研究,得出亚低温治疗能改善脑损伤的神经功能,降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结论.

    作者:米荷音;陈天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

    本文收集1993年6月-2002年 5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例42例,其中住院病人38例,急诊病人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治疗体会作一总结,以利于在治疗工作中提高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核因子NF-κB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986年Sen和Baltimore[1]在研究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时,于B细胞核提取物中首次发现了一种能与κ轻链基因增强子的κ B序列结合并促进κ轻链基因表达的蛋白,称之为核因子κ B(nuclear factor κ binding,NF-κ B).

    作者:师长进;俞莉章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高血压类型与心脑疾病的关系(附588例分析)

    高血压是已被公认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过去认为舒张压升高(DP ↑)易并发心脑疾病,近些年来有关收缩压升高的危害性已得到一定的重视,本文分析588例各型高血压与心脑疾病的关系,以对纯收缩压升高和收缩压/舒张压升高的临床意义作出进一步的评价.

    作者:段新云;徐玲;邓钰金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四点治疗重症肩周炎32例

    在基层医院工作多年,针对肩周炎的治疗总结出一定的经验,分析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楚新岳;陈新志;董维亮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高危孕妇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

    总结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收住高危孕妇685例,其中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而受孕26例.通过对其心理状态分析,了解高危妊娠妇女的心理状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母儿并发症,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

    作者:王建华;郭晓玲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内窥镜室整体护理工作体会

    近年来随着内窥镜对胃肠道检查及治疗的发展,镜下治疗越来越成为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措施.窥镜室护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内窥镜护士工作就不仅仅是管理器械及治疗操作问题.无论任何岗位的护士与病人及护理是分不开的,现就我院内窥镜室整体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颖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机械通气用于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用于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将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102例患者分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与Ⅱ型组,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高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组.结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是病情观察及护理的重点,同时应强化相关业务的培训.

    作者:李帼英;孙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中药白花前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BQ)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Langendorff大鼠心脏灌流模型,蒙受10min缺血和30min再灌注.胞浆内TNF-α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BQ0.5g@L1在增加冠脉流量,负性肌力,不影响心率和抑制肌酸激酶等情况下,使TNF-α表达从16.5±2.1 μ g@L1下调至11.9±3.9 μ g@L1(P<0.05,vs空白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结论:BQ可下调胞浆中TNF-α表达,这也许是其保护心肌免受I/R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王驰;常天辉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3例报告

    肾上腺部位深在,位于腹膜后,多数肿瘤因分泌不同激素,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所见,诊断多无困难.由于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临床症状的非功能肾上腺肿瘤的发现率日益增加.本文报告3例均以腹部包块就诊,经影像学检查术前确定为肾上腺肿瘤.

    作者:田利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微波治疗慢性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肛门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偶见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囊.

    作者:鲜红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静滴复方氨基酸致过敏性休克1例

    17-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为氨基酸营养输液,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部分非必需氨基酸.可提供充足的氮源,满足人体每天蛋白质的基本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伤愈合,为临床所常见.2003年10月8日,我科1例患者静滴复方氨基酸50ml后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建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糖尿病教育对IGT、IFG患者的作用

    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糖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糖耐量低减(IGT)和空腹血糖异常(IFG)是介于正常血糖和高血糖之间的一个代谢阶段,若无妊娠,IGT和 IFG不是独立的临床疾病,但是将来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可被视作进程中的一个中介阶段,在此阶段胰岛β细胞尚有足够的代偿能力,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危害.

    作者:王群立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山东战略要地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自然带毒与分离毒株抗原型的调查研究

    目的:为摸清山东战略要地HFRS传染源及宿主动物自然带毒与地方毒株的抗原型,探讨病毒抗原型发病的关系.方法:从调查点收集动物组织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IFA)和细胞或乳鼠脑培养来分别检测组织HFRSV抗原和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从8种动物肺中检出HFRSV抗原,其中大仓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带毒率较高,分别为8.15%、6.40%和6.19%.同时从鼠肺、早期病人血和尿等标本分离出6株病毒,抗原成份分析表明,有3株不含Ⅰ型病毒抗原成份,毒力较弱;3株为含Ⅰ型抗原成份的Ⅱ型毒株.结论:从病原学证实当地HFRS疫区呈多宿主性,鼠肺病毒抗原型与宿主种类相一致;分离毒株抗原成份及毒力有差异,检出含有Ⅰ型抗原成份的Ⅱ型病毒.

    作者:杨占清;俞守义;聂军;陈清;李志峰;刘运喜;张景兰;于晓敏;孙茂倬;巩翠华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40例胰腺癌首发表现及误诊分析

    胰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上海地区统计结果表明,1963年上海市胰腺癌的发病率为1.25万/10万,1977年上升至4/10万,1995年又上升至9.4/10万[1],1998年上升达11.3/10万(男),居全身恶性肿瘤第8位;10.1/10万(女)居全身恶性肿瘤第7位[2].

    作者:苗丰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大网膜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

    目的:以大网膜移植的方法修复肢体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方法:4例肢体(前臂1例、小腿3例)外伤后出现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约8-11cm×18-24cm),骨及钢板、肌腱外露,清创后分别以双蒂环带状大网膜及带血管蒂的游离大网膜移植覆盖创面,外植自体中厚皮片.结果:4例移植的大网膜均成活,短期一次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成功.结论:当肢体因创伤出现大面积环形软组织缺损,无法以皮瓣转移来修复时,可选用在网膜移植方法进行修复.

    作者:刘庆新;张晓涛;王景文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120颗后牙牙冠劈裂的临床分析

    后牙因外力撞击发生折裂的情况较少见,大多是由于患牙本身有一定的病理基础,大多经过牙髓治疗.颌创伤是引起后牙牙冠劈裂的直接原因.

    作者:赵新;海角;蒋德颖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150例白血病分型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细胞中某类型白血病细胞过度增生的恶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的白血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亦是临床常见的恶性疾病.本文将1991年元月-1996年12月,我院门诊、住院就诊血液病患者,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及临床诊断为白血病之150例进行分型并作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兰;程晖;张晓群 刊期: 2003年第14期

  • 老年人慢性泪囊炎高频电泪道成形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泪道成形术联合眼膏灌注对治疗老年人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常规泪道冲洗,行高频电泪道成形术加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灌注.结果:共治18例21眼,一次性治愈率为85.2%.结论:高频电泪道成形术联合眼膏灌注治疗老年人慢性泪囊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对于老年体弱患者,建议本法作为首选.

    作者:马慧明;彭德斌;唐利梅 刊期: 2003年第14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