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先;周敏;杜鸿昱;刘育风
现将我院1995年10月-2001年12月6年间收治的10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荆彦;刘玮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患,多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心理障碍.且因长期患病,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对治疗失去信心.
作者:魏春华;沈虹瑛;杜继斌;李晓杰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这一微创方法,治疗鞍区大型颅咽管瘤,力求以小创伤获得佳疗效.方法:平行于眉毛在眉上切开皮肤,与眉毛长度一致,在一个直径2.5cm的圆形骨瓣内进行手术.结果:20例颅咽管瘤患者实施手术,19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随访2个月-2年,除1例患者术后8个月癫痫大发作死亡,其余患者恢复正常.结论:眶上锁孔入路能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全切累及三脑室内的大型颅咽管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作者:刘景平;刘运生;陈风华;彭泽峰;王君宇;刘志雄;赵杰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形成血流阻塞的坏死状态[1],是临床各种重症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给病人造成身心痛苦,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一直以来,护理界始终在寻找预防和治疗褥疮的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阎桂环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医疗安全问题事关患者的生死存亡,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医院的荣辱兴衰.医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诊治疾病的场所.医院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患者诊断和解除伤病的困扰.
作者:郭启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同期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对9例髋部严重骨关节病患者,同次施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术后8个月-6年的随访,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49±12°恢复到122.5±6.5°,全部病例均可独立或扶拐下地行走.结论:髋部骨关节病的同期双髋关节置换术,对重建髋关节功能具有省时、康复方便、见效快等优点.但难度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王若义;郭开今;唐先业;陈向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严重烧伤病人合并严重酸中毒容易被医生在临床上忽视.吸入性损伤,延迟复苏,创面长期不愈,感染以及长时间的胃肠外高营养支持都是出现酸中毒的重要因素.我院自1997年-2002年收治47例严重烧伤患者,在进行常规诊治过程中,常规作血气分析检查,发现有18例患者并发严重的酸中毒.故对其危害因素、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赵东旭;李培富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急性脑血管病时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称脑心综合征.并出现多种心电图异常改变,这一现象已被临床工作者广泛注意.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本文收集了2002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260例,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令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老年肺炎是老年多发病之一.我院近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9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郭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连续7年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4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4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0.47%);吻合口狭窄48例(11.3%),其中包埋组发生狭窄33例(18.1%),未包埋组狭窄15例(6.2%),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期手术患者狭窄发生率17.2%(21/122例),后期狭窄发生率8.9%(27/302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狭窄患者均经食管镜扩张1-3次后治愈;吻合口出血3例(0.7%).全组无手术死亡,住院死亡14例(3.3%).结论:机械吻合能够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采用25号吻合器及吻合口包埋会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田锋;蔡执敏;王天佑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残角子宫是较为罕见的妇科畸形,合并妊娠时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导致残角子宫破裂,腹腔大量出血,严重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我院在2002年成功的诊治1例残角子宫妊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华;沈春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患者,女,38岁,无意中发现右乳腺肿物8个月.入院前4天行右乳腺肿物活检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乳腺外上象限,无完整包膜,与皮肤、胸肌无粘连.约2×1.5cm大小.病理诊断:乳腺导管癌.较多区域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间质.
作者:汤传银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它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常伴有呕吐、吞咽困难、抽搐、昏迷等症状,加之长期卧床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呼吸道阻塞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本病的治疗中有极重要的作用,现就护理谈一下体会.
作者:辛爱花;于秀芬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纤维组炎和称筋膜炎,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作者:李广波;米会平;陈冰;郑继成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1993年7月采用选择性非手术性治疗外伤性手术脾破裂病例43例,由于病例选择正确,诊治及时,护理得当,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薛俊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5例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胸腔内进行性出血或(和)腹腔脏器损伤而急诊手术12例,13例确诊为膈肌破裂或膈疝后手术,治愈24例,死亡1例.结论:对胸腹结合部外伤要充分重视.CT和X线检查是诊断膈肌破裂及膈疝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只有对其合并伤迅速而正确的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聂政波;赵安来;郭跃明;蔡利佳;胡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显著增多为特征的,病因未知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作者:林琳;左丽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高,约占10%,其中多为双骨折[1].易发生开放性骨折,伴有骨缺损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应用钢板螺丝钉等内固定治疗有较大的困难.我院于1997年3月-2002年9月应用山东潍坊生产的三维单边多功能外骨定架治疗各种类型的胫腓骨骨折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强;吕胜江;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们从2001年9月-2002年12月对50例经妊娠期血糖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饮食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春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患者,女,67岁,咳嗽、咳少量白粘痰、胸闷、发热半个月.用氧哌嗪青霉素治疗4天未见疗效.查体T37.8°C,右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X线胸片示:右下肺3.7×3.5cm圆形阴影,肺癌:胸部CT示右下肺肺癌,血沉8mm/h,血白细胞9.6×109/L,中性粒细胞0.76,结核抗体试验阴性.
作者:赵静;王孔胜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