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瓜馥木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伍艳婷;傅春燕;刘永辉;刘慧;李蓉;陈波

关键词:瓜馥木,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 GC-MS
摘要: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瓜馥木挥发油的条件,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瓜馥木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压力、温度、时间、流量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瓜馥木挥发油的佳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瓜馥木挥发油的佳萃取压力为30 MPa,温度为55℃,萃取时间4h,CO2流量为30 L/h;解析釜Ⅰ压力为12 MPa,温度为50℃;解析釜Ⅱ压力为5 MPa,温度为40℃.超临界CO2提取的挥发油中,从解析釜Ⅰ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9种化学成分,占总量的84.30%,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34.03%);从解析釜Ⅱ提取物中共鉴定21种化学成分,占总量的87.54%,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酸(37.07%);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占总量的25.09%,其主要成分为烃类.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瓜馥木挥发油组分大致相近,但含量有较大差异,超临界CO2萃取法更适合提取瓜馥木挥发油.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甘木通总黄酮对表柔比星心肌毒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甘木通总黄酮对表柔比星心肌毒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从初生SD大鼠分离培养原代心肌细胞,以1.0 μmol/L表柔比星建立心肌毒性模型,采用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方法提取甘木通中总黄酮,设3个药物浓度组,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5、50、100μg/mL的甘木通总黄酮,阳性对照组加入10μmol/L右丙亚胺,各组均作用24h,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e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信号蛋白Bax、Bel-2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生成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木通总黄酮各剂量均可显著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降低表柔比星对线粒体的损伤,并可通过降低Bax及上调Bcl-2的表达量抑制cleaved Caspase-3的生成,进而抑制细胞的凋亡(P<0.05);同时能提高SOD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降低MDA的生成(P<0.05).结论:甘木通总黄酮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干预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从而降低表柔比星的心肌毒性.

    作者:周捷;黄海潮;聂阳;巫玮;林晓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DNA条形码鉴定龙葵及其近缘种

    目的:对龙葵及其近缘种进行ITS2分子鉴定,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各产区的不同基原龙葵及其近缘种共61份样品,采用DNA试剂盒提取方法,提取DNA,经PCR扩增后测序,采用CodonCode Aligner V5.1.2对测序序列进行峰图质量分析,基于MEGA5.1中的K2P模型计算龙葵及其近缘种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及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龙葵及近缘种的DNA提取率为100%,龙葵两个基原的ITS2序列长度均为210 bp,ITS2序列变异较小.龙葵与少花龙葵的ITS2序列与其近缘种的大种内距离均小于与其近缘种的小种间距离.基于ITS2序列构建NJ树,龙葵、少花龙葵各自聚为一支,并且与其他近缘种明显分开.同时基于条形码鉴定标准操作流程成功将药材市场购买的龙葵药材进行鉴定,购买的22份龙葵药材样品中只有2份鉴定为龙葵,2份鉴定为少花龙葵,其余均为红果龙葵.结论:药材市场上龙葵药材掺伪情况严重,基于ITS2序列能够准确鉴定龙葵及其近缘种,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陈小露;柏宁宁;向丽;孙伟;梅全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波密稀有品种绿杆天麻杂交后代品质的初步研究

    目的:测定波密绿杆天麻与乌杆天麻杂交后代天麻素、天麻多糖、天麻蛋白的含量,为评定选择天麻的优质种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计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天麻素、天麻多糖、天麻蛋白含量,包括绿杆天麻(Gastrodia elata f.viridis)、乌杆天麻(G.elata f.glauca)、绿杆一代和乌杆一代.结果:天麻素含量:绿杆天麻(0.287%)>绿杆一代(0.207%)>乌杆一代(0.142%)>乌杆天麻(0.134%);天麻总糖含量:乌杆一代(23.4%)>绿杆天麻(15.9%)>乌杆天麻(14.2%)>绿杆一代(12.0%);天麻蛋白含量:绿杆一代(18.64mg/g)>乌杆一代(14.73 mg/g)>乌杆天麻(13.63 mg/g)>绿杆天麻(11.66 mg/g).杂交子代天麻的天麻素、天麻多糖、天麻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亲代(绿杆天麻和乌杆天麻).结论:利用波密绿杆天麻与乌杆天麻进行杂交,产生的天麻后代品质较高,为优质的天麻种源.

    作者:朱琳;肖国鑫;周亮;王晓钰;朱炎坤;谢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红树林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085035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目的:研究红树林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085035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Aspergillus sp.085035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波谱数据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检测.结果:从红树林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085035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R-fumigaclavine C(1)、8'-O-methylasterric acid(2)、l,2-seco-trypacidin(3)、rhizoctonic acid(4)、chaetominine (5)、helvolic acid(6)、trypacidin(7)、emodin-8-methylether(8)和fumit-remorgin C(9).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8为首次从曲霉属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对MDA-MB-435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活性.

    作者:张柳红;王嘉健;洪葵;林永成;李静;刘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一测多评法评价不同主产区春知母饮片的质量

    目的:建立测定知母中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芒果苷为对照品,同时测定新芒果苷和异芒果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建立一测多评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主产区春知母饮片质量的评价.结果:“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各相对校正因子准确度、重现性良好.两个主产区春知母饮片的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河北安国的春知母饮片质量总体上高于安徽亳州.结论:一测多评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在知母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可用于知母的质量评价.

    作者:黄玉瑶;张洪坤;路丽;周劲松;潘林燕;袁宝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插穗规格与遮荫度对肾茶扦插苗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规格肾茶插穗与遮荫度对肾茶扦插苗质量的影响,为其制定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提供依据.方法:从插穗的粗度、长度、带叶与否、切口形状与不同遮荫度条件下对扦插苗的新枝数、新技高、叶数、新枝粗、根长、根冠、生根率等七项指标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粗插穗(6 mm以上)的扦插苗的新枝数显著低于中粗(4 ~6 mm)与细插穗(2~4 mm);30 cm插穗的扦插苗的新枝数显著高于15 cm与20 cm的插穗,而根长、生根率显著低于后两者;带叶插穗的新枝高显著高于无叶插穗;斜口插穗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平口插穗;不同遮荫度对扦插苗无显著影响.结论:粗度在4~6mm、长度在15 cm、带叶且斜面切口插穗是繁殖肾茶扦插苗的佳选择.

    作者:唐玲;王艳芳;李荣英;杨春勇;李学兰;李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延龄草根茎HPLC定量与UPLC-LTQ-Orbitrap-MS定性研究

    目的:对延龄草根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UPLC-LTQ-Orbitrap-MS对延龄草根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应用HPLC同时测定11批市售延龄草根茎药材中重楼皂苷Ⅶ、偏诺皂苷元-3-O-α-L-鼠李糖基-(1→4)-[O-α-L-鼠李糖基-(1→2)]-O-β-D-葡萄糖苷和重楼皂苷Ⅵ3个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Poroshell C18色谱柱(100 mm ×4.6 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指认了延龄草根茎中的27个化学成分;上述3个成分在考察的进样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加样回收率在96%~103%之间,RSD为0.57% ~ 3.61%,11批延龄草根茎药材中的3个成分含量总和在1.71~46.13 mg/g之间.结论:市售延龄草根茎药材的质量差异较大,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欧阳俊摇;邹海艳;李慢中;詹宇;赵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多指标权重分析和正交设计法对三七跌打损伤软膏提取工艺的探究

    目的:确定指标权重,优选三七跌打损伤软膏复方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人参皂苷Rb1、川续断皂苷Ⅵ、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CRITIC法及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结合正交试验结果优化复方提取工艺参数.结果:AHP-CRITIC混合加权法较AHP法和CRITIC法科学、合理、稳定,按照其确定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复方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处方药材浸泡2h,分别用8倍量、6倍量、6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客观、真实,可以反映处方配伍信息;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陈娇;余姣;江敏瑜;闫丹;杨荣平;张传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七晾晒干燥过程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目的:以云南文山三年生三七根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拣晾晒和整根晾晒对三七生理生化变化及干燥效率的影响.方法:对分拣晾晒及整根晾晒过程中三七各部位(主根、剪口、筋条)的失水速度、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及皂苷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分拣晾晒下筋条失水速度快(6~7 d),主根失水速度与整根晾晒相同(10 ~11 d),但剪口干燥时间变长(11 ~12 d).分拣晾晒与整根晾晒对三七各部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无显著影响,但分拣晾晒下三七各部位抗氧化酶活性低于整根晾晒.分拣晾晒下三七各部位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与整根晾晒相同,但活性低于整根晾晒;糖类物质含量随晾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分拣晾晒各部位糖含量低于整根晾晒.晾晒过程中皂苷含量降低,分拣晾晒的三七主根、筋条、剪口中皂苷损失率高于整根晾晒,皂苷含量低于整根晾晒.结论:整根晾晒与分拣晾晒在提高三七干燥效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先分拣后晾晒可减少后期工作中的用工量和药材损耗,而整根晾晒能减少三七的皂苷损失和提高多糖含量,如果能够进行三七的全根消费或贸易,则整根干燥工艺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子唯;崔秀明;张磊;寸玉花;曲媛;刘迪秋;杨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归脾汤联合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NE、5-HT及DA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归脾汤对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刺激所致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5-HT、NE、D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归脾汤组、氟西汀组、归脾汤+氟西汀组,每组12只.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抑郁模型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行为学及海马NE、S-HT、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4、6、8 w,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显著降低,爬格及直立次数得分显著降低,糖水消耗量显著减少,糖水偏爱比率显著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抑郁相关症状逐步改善,6、8 w各给药组体质量增长显著升高,精神状态改善,爬格及直立次数得分及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糖水偏爱比率显著升高,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5).实验8 w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5-HT、NE、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海马组织5-HT、NE、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归脾汤可改善大鼠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大脑海马5-HT、DA及NE的含量有关.归脾汤与氟西汀联用后效果更佳.

    作者:董介正;李秀荣;邱龄山;谭忠林;菊轩;徐莲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白花败酱草70%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isolariciresinol 4-O-β-D-glucopyranoside(1)、(7'S,8R,8'R)-isolariciresinol(2)、(7'S,8R,8'S)-isolariciresinol(3)、(7'R,8S,8'S)-isolariciresinol(4)、5-methoxyisolariciresinol(5)、lyoniresinol(6)、syringa-resinol mono-β-D-gluco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1、3~7为首次从败酱属中分离得到.

    作者:包永睿;阎新佳;杨欣欣;王帅;赵琳;白明;项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黄管秦艽中龙胆苦苷治疗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黄管秦艽中龙胆苦苷对骨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关节腔内注射造模剂造模,抽检确定造模成功后,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双醋瑞因(9 mg/kg)阳性对照组及龙胆苦苷低、中、高(50、100、200 m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给药,10 mL/kg.4 w后处死动物,取胸腺、脾脏,计算脏器指数;取血测全血粘度;制备血清测定IL-1β、PGE2、COX-2、COX-1、NO含量;摘取膝关节,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全血低、中、高切粘度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β、PGE2、NO、COX-2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全血粘度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IL-1β、PGE2、NO、COX-2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理切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且明显增生,染色严重降低,各给药组关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染色中度降低.结论:龙胆苦苷可通过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清中IL-1β、PGE2、NO、COX-2含量起到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艳霞;汪洁;张启立;吴国泰;夏琦;赵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丹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目的:优化双丹脂质体凝胶剂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透皮性能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双丹脂质体,分别以脂药比(X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X2)、磷脂与十八胺质量比(X3)、水化温度(X4)为自变量,以丹参素包封率(y1)、丹皮酚包封率(y2)、丹参酮ⅡA包封率(Y3)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双丹脂质体凝胶剂制备工艺,进行脂质体表征及考察凝胶剂体外透皮性能.结果:优制备工艺为X1=13.82,X2=4.57,X3=13.28,X4=50.10;丹参素包封率为(30.62 ±2.17)%,丹皮酚包封率为(51.16±2.54)%,丹参酮ⅡA包封率为(80.47±3.24)%,双丹脂质体平均粒径240.8 nm,分散均匀,Zata电位+16.2 mV.双丹脂质体凝胶剂的透皮速率与双丹普通凝胶剂比较有所降低,凝胶层残留量较低,真皮滞留量明显增加.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双丹脂质体凝胶剂制备工艺具有可行性,其缓释作用明显,药物主要蓄积在皮肤真皮层,减少全身吸收.

    作者:张小灵;郭嘉俊;时军;张慧迪;黄嗣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寿胎丸对肾虚-黄体功能不全性流产大鼠Kisspeptin-10的影响

    目的:研究寿胎丸对肾虚-黄体功能不全性流产大鼠模型Kiss-1基因中Kisspeptin-10的影响.方法:对妊娠SD大鼠用羟基脲和米非司酮建立肾虚-黄体功能不全性流产动物模型,分别用寿胎丸水提液和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子宫和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流产率、血清孕酮(P)及卵巢中Kisspeptin-10和Erk1/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寿胎丸能够明显改善孕鼠的一般情况、降低流产率,提高孕酮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及卵巢黄体的形态和功能;免疫荧光显示寿胎丸能提高黄体颗粒细胞Kisspeptin-10的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寿胎丸能有效提高卵巢Kisspeptin-10和Erk1/2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寿胎丸能提高Erk1/2蛋白磷酸化,使其活性增强.结论:寿胎丸的保胎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卵巢组织中Erk1/2、Kisspeptin-10的表达,以影响孕酮的变化,改善黄体功能有关.

    作者:陈阳;李丹阳;李晓鹏;吕艳伟;洪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计算机虚拟筛选的赤芍抗流感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目的:研究赤芍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与分子基础,为利用中药赤芍开发出安全有效的抗流感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计算机虚拟筛选的方法,以单味中药赤芍的119个化学成分为对象,选取5个目前与流感治疗密切相关的靶点蛋白作为受体,采用SYBYL分子对接的方法,以Total Score结合打分为标准筛选出得分高的分子并观察其MOLCAD展示的与5个流感病毒靶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氢键供体与受体区域,借助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对其进行相互作用的分析,预测其结合模式及亲和力.结果:通过SYBYL分子对接的方法,观察到赤芍119个成分与流感相关受体分子结合Total Score打分普遍较高,并均超过其与自身配体结合打分,且发现小分子与受体分子结合,可产生多种分子间作用力,使小分子牢固地结合在活性位点.结论:基于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中的分子对接技术,发现赤芍具有很好地发挥多靶点抗流感病毒的优势,是一种具有开发潜能的抗流感中药.

    作者:严一文;徐培平;黄新安;赖艳妮;李向阳;符林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茶、药兼用菊新品系选育

    目的:选育茶、药兼用的早花高产型菊花新品系.方法:对经田间初选的茶用菊杂交后代株系的干花进行感官品质评价,进而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所筛选的杂交后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不同杂交后代各指标有较为明显的差别,以田间性状花期及亩产量、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各指标为评价要素,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构建四组不同权重的模型对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品种CH1-21、CH1-9、CH1-18及CH7-3的总体得分相对较高,数值都在各项平均值以上,在综合评价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入选为茶、药兼用的早花高产型菊花新品系.结论: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筛选出了4个茶、药兼用的早花高产型菊花新品系.

    作者:冯晓燕;房伟民;陈发棣;管志勇;蒋甲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喷雾串联质谱法鉴定黄芩药材的化学成分

    目的: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技术,对黄芩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方法:以甲醇为溶剂对黄芩药材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ESI-MS/MS分析,根据质谱所提供的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信息对黄芩提取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推测.结果:通过对照品与化合物的二级碎片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共鉴定和推测了12个化合物,其中,4个通过对照品得到了确证.结论:该研究能够快速、灵敏地分析黄芩药材的化学成分,为完善黄芩的质量标准,阐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作者:杨培树;张娜;郝文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薄荷脑醑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完善复方薄荷脑醑质量标准.方法:薄荷脑及苯酚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HP-FFAP(30 m×0.53mm×1.00 μm);柱温:初始温度60℃,保持4 min,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100℃,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1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15∶1.乙醇量测定方法:色谱柱:DB-624(30 m×0.53 mm×3.00 μm);柱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2 min,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65℃,再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FID)温度220℃;分流比为1∶1.结果:薄荷脑的线性范围是0.048~0.960 mg/mL,回归方程为y1=0.16824X1-0.01204(r1=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7% (RSD=0.57%);苯酚的线性范围是0.08~1.60 mg/mL,回归方程为y2=0.23601X2 +0.01488(r2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8% (RSD =0.62%);乙醇的线性范围是0.01% ~0.25%,回归方程为y3=1.0050X3+0.0732(r3=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2% (RSD =0.1%).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薄荷脑醑中薄荷脑、苯酚及乙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璐;田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白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分配

    目的:探讨白及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特点,以期为白及的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在白及不同生育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植株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含量,分析氮、磷、钾吸收累积与分配特点.结果:白及植株干物质累积与生育进程呈“S”型曲线增长,不同生育期氮、磷、钾的含量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采收期含量高.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均随生育期进程而降低,叶片中氮含量高,而假鳞茎中磷、钾含量高.植株对氮、磷、钾的累积吸收的特点相似,从苗期到采收期一直呈增加趋势,高值分别为15.03 kg/hm2、8.70 kg/hm2和11.24 kg/hm2,对三种养分的吸收量的顺序是氮>钾>磷;白及假鳞茎中多糖含量在植株整个生育期中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结论:白及栽培时应在种植前施足底肥,生育期内施足氮肥,并在蕾期和果期追施磷、钾肥,以促进假鳞茎的生长发育.

    作者:林茂祥;韩凤;刘杰;罗川;韩如刚;裴丽容;肖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婆婆纳的性状与显微鉴定

    目的:对婆婆纳进行生药学鉴定.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方法.结果:性状特征为主根不明显,须根多;茎、叶被白色柔毛;叶对生.显微特征为叶、茎的表皮上均具多细胞的腺毛和非腺毛,栅栏组织穿过主脉上方;根上可见非腺毛,内皮层细胞壁明显增厚,每个细胞被分隔成多个小细胞,形成分隔细胞.粉末中多细胞非腺毛、腺毛常见,腺毛头部为1~2个细胞,柄部为单细胞;气孔不定式;可见爪状花粉囊内壁细胞.结论:上述性状与显微特征可为婆婆纳药材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恒;欧阳辉;唐辉;李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