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波密稀有品种绿杆天麻杂交后代品质的初步研究

朱琳;肖国鑫;周亮;王晓钰;朱炎坤;谢丽玲

关键词:波密绿杆天麻, 杂交, 天麻素, 多糖, 天麻蛋白
摘要:目的:测定波密绿杆天麻与乌杆天麻杂交后代天麻素、天麻多糖、天麻蛋白的含量,为评定选择天麻的优质种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计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天麻素、天麻多糖、天麻蛋白含量,包括绿杆天麻(Gastrodia elata f.viridis)、乌杆天麻(G.elata f.glauca)、绿杆一代和乌杆一代.结果:天麻素含量:绿杆天麻(0.287%)>绿杆一代(0.207%)>乌杆一代(0.142%)>乌杆天麻(0.134%);天麻总糖含量:乌杆一代(23.4%)>绿杆天麻(15.9%)>乌杆天麻(14.2%)>绿杆一代(12.0%);天麻蛋白含量:绿杆一代(18.64mg/g)>乌杆一代(14.73 mg/g)>乌杆天麻(13.63 mg/g)>绿杆天麻(11.66 mg/g).杂交子代天麻的天麻素、天麻多糖、天麻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亲代(绿杆天麻和乌杆天麻).结论:利用波密绿杆天麻与乌杆天麻进行杂交,产生的天麻后代品质较高,为优质的天麻种源.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一测多评法评价不同主产区春知母饮片的质量

    目的:建立测定知母中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芒果苷为对照品,同时测定新芒果苷和异芒果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建立一测多评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主产区春知母饮片质量的评价.结果:“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各相对校正因子准确度、重现性良好.两个主产区春知母饮片的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河北安国的春知母饮片质量总体上高于安徽亳州.结论:一测多评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在知母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可用于知母的质量评价.

    作者:黄玉瑶;张洪坤;路丽;周劲松;潘林燕;袁宝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波密稀有品种绿杆天麻杂交后代品质的初步研究

    目的:测定波密绿杆天麻与乌杆天麻杂交后代天麻素、天麻多糖、天麻蛋白的含量,为评定选择天麻的优质种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计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天麻素、天麻多糖、天麻蛋白含量,包括绿杆天麻(Gastrodia elata f.viridis)、乌杆天麻(G.elata f.glauca)、绿杆一代和乌杆一代.结果:天麻素含量:绿杆天麻(0.287%)>绿杆一代(0.207%)>乌杆一代(0.142%)>乌杆天麻(0.134%);天麻总糖含量:乌杆一代(23.4%)>绿杆天麻(15.9%)>乌杆天麻(14.2%)>绿杆一代(12.0%);天麻蛋白含量:绿杆一代(18.64mg/g)>乌杆一代(14.73 mg/g)>乌杆天麻(13.63 mg/g)>绿杆天麻(11.66 mg/g).杂交子代天麻的天麻素、天麻多糖、天麻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亲代(绿杆天麻和乌杆天麻).结论:利用波密绿杆天麻与乌杆天麻进行杂交,产生的天麻后代品质较高,为优质的天麻种源.

    作者:朱琳;肖国鑫;周亮;王晓钰;朱炎坤;谢丽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婆婆纳的性状与显微鉴定

    目的:对婆婆纳进行生药学鉴定.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方法.结果:性状特征为主根不明显,须根多;茎、叶被白色柔毛;叶对生.显微特征为叶、茎的表皮上均具多细胞的腺毛和非腺毛,栅栏组织穿过主脉上方;根上可见非腺毛,内皮层细胞壁明显增厚,每个细胞被分隔成多个小细胞,形成分隔细胞.粉末中多细胞非腺毛、腺毛常见,腺毛头部为1~2个细胞,柄部为单细胞;气孔不定式;可见爪状花粉囊内壁细胞.结论:上述性状与显微特征可为婆婆纳药材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恒;欧阳辉;唐辉;李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果胶酶酶解提取枸杞总黄酮的工艺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果胶酶酶解提取枸杞总黄酮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果胶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为自变量,枸杞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取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果胶酶辅助提取枸杞总黄酮的工艺路线为:果胶酶用量0.22%、酶解时间1.2h、酶解温度43℃,得到枸杞总黄酮平均得率为2.3829%.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枸杞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精密度高.

    作者:高建德;朱晓玉;宋开蓉;师婷婷;刘雄;吴蓉;范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半夏糖浆中4种有机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检测半夏糖浆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琥珀酸4种有机酸的含量.方法: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1 mol/L NH4H2PO4-H3PO4缓冲溶液(pH=2.9);进样量:20 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较好.各厂家的半夏糖浆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琥珀酸的含量和有机酸合计差别不大.结论:该方法可为半夏糖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任华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UPLC-QQQMS法测定肉苁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UPLC-QQQMS)比较不同种类、不同产地及不同处理下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将肉苁蓉干燥品用含内标的甲醇溶液超声提取后,用ZORB-AX Eclipse XDB-C1s柱(50mm×2.1 mm,1.8 μm)分离,以A相(0.1%甲酸水溶液)-B相(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电喷雾离子(ESI)源,在UPLC-QQQMS的动态多反应模式(Dynamic-MRM)下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同一种肉苁蓉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后,其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松果菊苷(echinacoside)和毛蕊花糖苷(acteoside)的总含量显著高于人为烘干及自然风干处理的肉苁蓉样品.而所测定的14种有效成分在自然风干的肉苁蓉中的含量均较人为烘干的肉苁蓉高.不同种肉苁蓉,其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总含量顺序为:管花肉苁蓉>盐生肉苁蓉>肉苁蓉.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在不同产地的盐生肉苁蓉中的测定结果表明,产于新疆塔城的明显高于新疆察布查尔县和新疆布尔津县.结论:不同种类、不同产地及不同处理下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较大.

    作者:王力伟;曹瑞;房永雨;赵邯郸;马超美;何江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计算机虚拟筛选的赤芍抗流感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目的:研究赤芍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与分子基础,为利用中药赤芍开发出安全有效的抗流感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计算机虚拟筛选的方法,以单味中药赤芍的119个化学成分为对象,选取5个目前与流感治疗密切相关的靶点蛋白作为受体,采用SYBYL分子对接的方法,以Total Score结合打分为标准筛选出得分高的分子并观察其MOLCAD展示的与5个流感病毒靶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氢键供体与受体区域,借助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对其进行相互作用的分析,预测其结合模式及亲和力.结果:通过SYBYL分子对接的方法,观察到赤芍119个成分与流感相关受体分子结合Total Score打分普遍较高,并均超过其与自身配体结合打分,且发现小分子与受体分子结合,可产生多种分子间作用力,使小分子牢固地结合在活性位点.结论:基于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中的分子对接技术,发现赤芍具有很好地发挥多靶点抗流感病毒的优势,是一种具有开发潜能的抗流感中药.

    作者:严一文;徐培平;黄新安;赖艳妮;李向阳;符林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宽筋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及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宽筋藤对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肿胀及脾脏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足跖皮内注射CFA复制AA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甲氨蝶呤阳性对照组及宽筋藤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统计各组大鼠四肢关节肿胀个数;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爪肿胀度;光学显微镜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经宽筋藤治疗后,AA大鼠在体质量、关节肿胀、灵活性、毛色、饮食等一般症状方面均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宽筋藤各剂量组关节肿胀个数显著减少(P <0.05或P<0.01).对脾脏组织病理改善方面,宽筋藤各剂量均能不同程度改善AA大鼠脾脏组织的病理损害,降低脾脏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评分(P<0.05).结论:宽筋藤对AA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曾聪彦;吴凤荣;戴卫波;梅全喜;高玉桥;张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甘木通总黄酮对表柔比星心肌毒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甘木通总黄酮对表柔比星心肌毒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从初生SD大鼠分离培养原代心肌细胞,以1.0 μmol/L表柔比星建立心肌毒性模型,采用表面活性剂-超声协同方法提取甘木通中总黄酮,设3个药物浓度组,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5、50、100μg/mL的甘木通总黄酮,阳性对照组加入10μmol/L右丙亚胺,各组均作用24h,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e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信号蛋白Bax、Bel-2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生成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木通总黄酮各剂量均可显著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降低表柔比星对线粒体的损伤,并可通过降低Bax及上调Bcl-2的表达量抑制cleaved Caspase-3的生成,进而抑制细胞的凋亡(P<0.05);同时能提高SOD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降低MDA的生成(P<0.05).结论:甘木通总黄酮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干预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从而降低表柔比星的心肌毒性.

    作者:周捷;黄海潮;聂阳;巫玮;林晓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生肌膏中象皮替代品对血清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以牛皮替代象皮制备的生肌膏在疮疡治疗过程中对血清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制造疮疡模型,以象皮生肌膏、牛皮生肌膏和无皮生肌膏进行分组治疗,于治疗后的第3、6、9、12、15天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用药后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变化情况.结果:以基线血清氨基酸含量为基准,发现血清中Gly、Arg、Pro等17种氨基酸均有变化.各组氨基酸含量变化幅度明显.象皮组的各氨基酸含量始终维持在低,而牛皮组除第3天含量高于无皮组外,其余时间点含量低于无皮组.结论: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生肌膏有利于促进机体组织对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利用,象皮促进氨基酸在组织中沉积的效果略优于牛皮.

    作者:冯鑫;张杨;房德敏;邢国胜;赵文君;郭悦;赵丽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喷雾串联质谱法鉴定黄芩药材的化学成分

    目的: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技术,对黄芩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方法:以甲醇为溶剂对黄芩药材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ESI-MS/MS分析,根据质谱所提供的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信息对黄芩提取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推测.结果:通过对照品与化合物的二级碎片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共鉴定和推测了12个化合物,其中,4个通过对照品得到了确证.结论:该研究能够快速、灵敏地分析黄芩药材的化学成分,为完善黄芩的质量标准,阐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作者:杨培树;张娜;郝文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薄荷脑醑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完善复方薄荷脑醑质量标准.方法:薄荷脑及苯酚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HP-FFAP(30 m×0.53mm×1.00 μm);柱温:初始温度60℃,保持4 min,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100℃,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1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15∶1.乙醇量测定方法:色谱柱:DB-624(30 m×0.53 mm×3.00 μm);柱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2 min,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65℃,再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FID)温度220℃;分流比为1∶1.结果:薄荷脑的线性范围是0.048~0.960 mg/mL,回归方程为y1=0.16824X1-0.01204(r1=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7% (RSD=0.57%);苯酚的线性范围是0.08~1.60 mg/mL,回归方程为y2=0.23601X2 +0.01488(r2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8% (RSD =0.62%);乙醇的线性范围是0.01% ~0.25%,回归方程为y3=1.0050X3+0.0732(r3=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2% (RSD =0.1%).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薄荷脑醑中薄荷脑、苯酚及乙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璐;田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插穗规格与遮荫度对肾茶扦插苗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规格肾茶插穗与遮荫度对肾茶扦插苗质量的影响,为其制定种苗繁育技术规程提供依据.方法:从插穗的粗度、长度、带叶与否、切口形状与不同遮荫度条件下对扦插苗的新枝数、新技高、叶数、新枝粗、根长、根冠、生根率等七项指标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粗插穗(6 mm以上)的扦插苗的新枝数显著低于中粗(4 ~6 mm)与细插穗(2~4 mm);30 cm插穗的扦插苗的新枝数显著高于15 cm与20 cm的插穗,而根长、生根率显著低于后两者;带叶插穗的新枝高显著高于无叶插穗;斜口插穗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平口插穗;不同遮荫度对扦插苗无显著影响.结论:粗度在4~6mm、长度在15 cm、带叶且斜面切口插穗是繁殖肾茶扦插苗的佳选择.

    作者:唐玲;王艳芳;李荣英;杨春勇;李学兰;李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寿胎丸对肾虚-黄体功能不全性流产大鼠Kisspeptin-10的影响

    目的:研究寿胎丸对肾虚-黄体功能不全性流产大鼠模型Kiss-1基因中Kisspeptin-10的影响.方法:对妊娠SD大鼠用羟基脲和米非司酮建立肾虚-黄体功能不全性流产动物模型,分别用寿胎丸水提液和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子宫和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流产率、血清孕酮(P)及卵巢中Kisspeptin-10和Erk1/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寿胎丸能够明显改善孕鼠的一般情况、降低流产率,提高孕酮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及卵巢黄体的形态和功能;免疫荧光显示寿胎丸能提高黄体颗粒细胞Kisspeptin-10的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寿胎丸能有效提高卵巢Kisspeptin-10和Erk1/2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寿胎丸能提高Erk1/2蛋白磷酸化,使其活性增强.结论:寿胎丸的保胎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卵巢组织中Erk1/2、Kisspeptin-10的表达,以影响孕酮的变化,改善黄体功能有关.

    作者:陈阳;李丹阳;李晓鹏;吕艳伟;洪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和二倍体黄芩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和甘肃地产二倍体黄芩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和甘肃地产二倍体黄芩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并对两者中9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四倍体新品系D20和二倍体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二倍体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野黄芩苷、木犀草素、芹菜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A质量分数分别为(14.72±0.46)%、(5.84±0.31)%、(1.55±0.49)%、(0.72±0.21)%、(0.81±0.04)%、(1.47±0.17)%、(0.55±0.01)%、(0.30±0.04)%、(0.12±0.01)%.四倍体黄芩中相应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54±1.45)%、(6.62±0.39)%、(0.28±0.01)%、(0.20±0.02)%、(0.87±0.06)%、(1.50±0.19)%、(0.19±0.04)%、(0.31±0.01)%、(0.10±0.04)%.结论: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和二倍体黄芩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但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除芹菜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的含量四倍体比二倍体低外,其他5种成分的含量四倍体均比二倍体高.

    作者:刘玉;柴俊雯;张亚亚;王亚丽;郭玫;杜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黄管秦艽中龙胆苦苷治疗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黄管秦艽中龙胆苦苷对骨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关节腔内注射造模剂造模,抽检确定造模成功后,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双醋瑞因(9 mg/kg)阳性对照组及龙胆苦苷低、中、高(50、100、200 m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给药,10 mL/kg.4 w后处死动物,取胸腺、脾脏,计算脏器指数;取血测全血粘度;制备血清测定IL-1β、PGE2、COX-2、COX-1、NO含量;摘取膝关节,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全血低、中、高切粘度显著升高(P<0.01),血清IL-1β、PGE2、NO、COX-2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全血粘度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IL-1β、PGE2、NO、COX-2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理切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且明显增生,染色严重降低,各给药组关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染色中度降低.结论:龙胆苦苷可通过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清中IL-1β、PGE2、NO、COX-2含量起到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艳霞;汪洁;张启立;吴国泰;夏琦;赵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国栀子属植物资源及利用研究进展

    该文从中药资源化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栀子属植物的种类及资源分布进行总结,并针对不同品种栀子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表明我国栀子属Gardenia植物有5种1变种,具有药用、观赏、提取染料、茶饮、提炼油脂和香料等多种用途,其中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为研究和应用多的种.现代研究发现栀子属化学成分主要为环烯醚萜类、二萜类、三萜类、多糖类、黄酮类和有机酸酯类等,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促进胆汁和胰腺分泌、促进胃肠道蠕动、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血管平滑肌增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保肝、抗菌消炎、镇静、解热、抗抑郁和抗肿瘤等.其中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藏红花素等成分是当前研究和利用多的成分.该文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该类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并为多层次、精细化的栀子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兆星;申洁;毕武;何春年;彭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七晾晒干燥过程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目的:以云南文山三年生三七根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拣晾晒和整根晾晒对三七生理生化变化及干燥效率的影响.方法:对分拣晾晒及整根晾晒过程中三七各部位(主根、剪口、筋条)的失水速度、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及皂苷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分拣晾晒下筋条失水速度快(6~7 d),主根失水速度与整根晾晒相同(10 ~11 d),但剪口干燥时间变长(11 ~12 d).分拣晾晒与整根晾晒对三七各部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无显著影响,但分拣晾晒下三七各部位抗氧化酶活性低于整根晾晒.分拣晾晒下三七各部位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与整根晾晒相同,但活性低于整根晾晒;糖类物质含量随晾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分拣晾晒各部位糖含量低于整根晾晒.晾晒过程中皂苷含量降低,分拣晾晒的三七主根、筋条、剪口中皂苷损失率高于整根晾晒,皂苷含量低于整根晾晒.结论:整根晾晒与分拣晾晒在提高三七干燥效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先分拣后晾晒可减少后期工作中的用工量和药材损耗,而整根晾晒能减少三七的皂苷损失和提高多糖含量,如果能够进行三七的全根消费或贸易,则整根干燥工艺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子唯;崔秀明;张磊;寸玉花;曲媛;刘迪秋;杨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广藿香香叶醇-10羟化酶基因克隆及在不同栽培种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克隆香叶醇-10羟化酶(geraniol 10-hydroxylase,G10H)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不同广藿香栽培种中分析不同时期的茎、叶的表达情况.方法:搜索广藿香转录组数据库,获得G10H基因全长序列,并设计全长引物进行PCR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cG10H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法对其进行了时空表达分析.结果:将获得的广藿香香叶醇-10羟化酶基因命名为PcG10H1(GenBank登录号为KF926077),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长1 533 bp的开放阅读编码框,编码510个氨基酸.分析了PcG10H1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分析发现其有1个跨膜区,无信号肽;PcG10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胡黄连G10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接近;PcG10H1在老叶和老茎中表达量高,在老叶中表达量高;从不同栽培种来看,PcG10H1在石牌广藿香和高要广藿香中表达模式相似,在海南广藿香与印尼广藿香中表达相似.结论:成功克隆了广藿香PcG10H1的全长序列且进行了序列分析,并对其在不同栽培种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阐明广藿香萜类代谢途径奠定基础.

    作者:欧阳蒲月;李亚萍;梁永枢;夏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茶、药兼用菊新品系选育

    目的:选育茶、药兼用的早花高产型菊花新品系.方法:对经田间初选的茶用菊杂交后代株系的干花进行感官品质评价,进而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所筛选的杂交后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不同杂交后代各指标有较为明显的差别,以田间性状花期及亩产量、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各指标为评价要素,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构建四组不同权重的模型对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品种CH1-21、CH1-9、CH1-18及CH7-3的总体得分相对较高,数值都在各项平均值以上,在综合评价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入选为茶、药兼用的早花高产型菊花新品系.结论: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筛选出了4个茶、药兼用的早花高产型菊花新品系.

    作者:冯晓燕;房伟民;陈发棣;管志勇;蒋甲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