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李国;宋龙;赵志礼
目的:分析羚角钩藤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退热、镇静、抗病毒、降颅压、补液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羚角钩藤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0天.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热、易惊、肢体抖动、肌无力、尿潴留、病理征、口腔溃疡和皮疹/疱疹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WBC、空腹血糖、脑脊液常规(葡萄糖、蛋白)及脑电图(θ、δ波)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5、10天脑脊液中白蛋白、NSE含量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第5、10天脑脊液中白蛋白、NSE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 (P <0.05).两组患儿转为危重症发生率分别为0.00%和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羚角钩藤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的症状及神经系统体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陈洁;庄进飞;林海龙;李素华;徐志伟;陈益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白术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方法:对白术不同生育期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植株不同部位的干物质量及氮、磷、钾含量.结果:一年生白术分别在现蕾期和根茎膨大期有两个养分吸收高峰期,白术所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至地上部分.二年生白术在开花期出现养分吸收高峰期,开花期后白术所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至地下部分.本试验条件下,二年生白术每生产100 kg根茎产品需要吸收N 2.65 kg、P2O5 0.91 kg、K2O 2.16 kg.结论:在施好底肥的基础上,一年生白术要加强现蕾期和根茎膨大期两个阶段的追肥措施,二年生白术则要加强开花期的追肥措施.
作者:张美德;吴德洲;艾伦强;王华;何银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研究根和根茎类药材及花、叶、全草类药材煮散与饮片的煎煮效果,为煮散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味根和根茎类药材、4味花类药材、2味叶类药材及2味全草类药材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煮散,对比分析煮散与饮片煎煮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得膏率.结果:煮散加10倍量水,煎煮1次,煎煮时间仅10 min的情况下,水煎液的干膏率及有效成分煎出量均不低于饮片的煎煮(10倍量水,煎煮50 min),两者的差异主要由饮片的质地疏密、体积大小决定.结论:饮片制成煮散,不仅省时省力、方便患者使用,而且从药学角度来看,煮散可以节约大量药材,有利于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玉雯;仝小林;王菲;刘起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选活血消瘿片三罐动态逆流提取工艺.方法:用三罐动态逆流提取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苦杏仁苷转移率和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经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加权,考察药材粒度、阶段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等因素,确定活血消瘿片三罐动态逆流提取佳工艺,并对新旧工艺进行对比.结果:佳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粒度、料液比1∶8 (g/mL)、单级提取时间为45 min、提取温度为90℃,有效成分转移率达到90.17%,干膏得率为26.74%.结论:优选的三罐动态逆流提取工艺稳定、高效、节能,为活血消瘿片制剂工艺技术提升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朱盼;石召华;郑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采用双水相体系优化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药液量、K2HPO4用量、PEG6000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双水相体系的相比、分配系数和萃取效率的总评归一值(0D)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提取工艺.结果:佳的五味子多糖双水相提取参数为:药液量5 mL,K2HPO4用量1.0g,PEG6000用量1.8g,离心时间9 min.该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验证试验的实测OD值为0.950,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为3.94%.结论:所优选的双水相提取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五味子多糖的提取.
作者:李化;柯华香;李发洁;董红敬;贺敬霞;张继丹;杨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深入挖掘苦荞的基因组信息,筛选与苦荞品质相关的功能基因.方法:以苦荞品种“晋荞麦2号”为材料,参考Peterson等方法通过提取高分子量核DNA,经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苦养基因组BAC文库;随机挑选48个BAC克隆进行序列末端测序.结果:该文库包括30000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大小约为123kb,空载率小于1%,覆盖苦荞基因组6.9倍.共得到89条BAC末端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发现,7条(8%)有比对结果.其中,有末端序列与rpoTm2、Trrap、MDR1等已知基因相似,这些基因与DNA锚定,物质跨膜运输和磷酸转移酶活性等功能有关.分析还发现末端序列40G19-F可能是苦荞基因组的重复序列.结论:苦荞BAC文库构建为今后苦荞基因的克隆及全基因组测序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长江;宋驰;孙伟;沈奇;石桃雄;陈庆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化马比木根中喜树碱提取液浓缩时使用的稳定剂.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喜树碱提取液浓缩时的稳定剂种类、稳定剂浓度和浓缩温度对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结果:佳浓缩条件为:加0.5%稳定剂硫酸亚铁,浓缩温度80℃.在此条件下浓缩,喜树碱相对于提取液收率为94.58%.结论:优选的佳浓缩条件高效、简便地解决了提取液浓缩过程中喜树碱含量大幅降低的问题,有利于喜树碱的工业化提取.
作者:刘盛权;于敬亮;刘振德;高河勇;李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物合剂提取纯化过程中不同中间产物补血及调经止痛的功效,以期为其生产工艺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药效学评价基础.方法: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四物合剂项下制备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四物醇沉上清液、四物醇沉淀样品液,采用乙酰苯肼(APH)-环磷酰胺(CTX)联用构建大鼠血虚模型,观察对其外周血象、脏器指数的影响;采用雌二醇-缩宫素联用构建小鼠痛经模型,观察其对血浆前列腺素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及子宫组织丙二醛(MDA)、钙离子(Ca2+)的影响.结果: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四物醇沉上清液、四物醇沉淀样品液均能显著升高血虚模型大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及肝脏、胸腺指数,四物醇沉上清液能提高血虚大鼠PLT水平,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能显著升高血虚大鼠脾脏指数.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四物醇沉上清液、四物醇沉淀样品液均能显著升高痛经模型小鼠血浆PGE2,降低血浆PGF2α及子宫组织MDA含量;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四物醇沉上清液均可显著降低痛经模型小鼠子宫组织Ca2含量.结论:四物合剂提取纯化工艺能较好的保留方中药效成分,发挥补血、调经止痛功效;同时发现被醇沉除去的物质仍具有一定的药效.
作者:何瑶;周莉江;刘婷婷;傅超美;杨欢;蒋燕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明确不同居群老鸦瓣核型差异,为老鸦瓣遗传资源保护和人工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对9个居群老鸦瓣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初步判断9个居群老鸦瓣均为二倍体,其中7个居群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数目为2n=2x=24;另有2个居群染色体基数x=24,染色体数目为2n=2x =48.老鸦瓣染色体类型有m、sm、st.染色体比值范围在1.88 ~ 2.34之间;不对称系数介于62.99% ~ 71.97%之间;核型有3种类型,包括2A、3A和3B,其中以3B型多,占67%,且2A型为首次发现.结论:不同居群老鸦瓣在核型上存在较大变异.
作者:邓爱辉;李柯;程银;刘昌羽;郭巧生;朱再标;缪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考察四磨汤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ly,HIE)合并消化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4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HIE合并消化功能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磨汤治疗.考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和胃潴留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轻、中度胃潴留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轻、中度胃潴留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轻、中度胃潴留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对新生儿HIE伴消化道功能受损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姬静璐;王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固态发酵炮制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酶类对中药材成分进行的生化转化过程,具有条件温和、利于下游操作等优点,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应用历史.该文首先介绍固态发酵炮制中药的起源与历史,随后重点阐述固态发酵炮制在中药脱毒、增效、形成复方,活性成分提取及药用真菌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固态发酵炮制技术,后对固态发酵炮制中药材的现代化进行展望.
作者:秦晓瑜;李冠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川丹参田间多点品比试验研究,优选川丹参新品种.方法:以丹参种质资源中系统选育获得丹参新品系CDS1、CDS2、CDS3、CDS4、DS5为品比试验品系,以当地大田生产常规品种为对照,于2010、2011年度在川丹参主产区四川中江县石泉乡西眉山和林家沟、集凤镇石垭、合兴乡等5个点开展多点品比试验,从品系的生长周期、性状特征、产量、品质等方面对新品系进行评价.结果:CDS2在两年的多点品比试验中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生育期250~ 270d,出苗早,齐苗快;植株较高;产量位居第一;药材商品性状好,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均较高,极显著高于对照.该新品系于2011年通过田间技术鉴定,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为“中丹1号”.结论:“中丹1号”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产量高,品质优,生产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青苗;郭俊霞;张美;周先建;舒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博落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其非生物碱成分,利用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博落回中分离鉴定了11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3-(3,4-二羟基)苯基丙酸甲酯(1)、阿魏酸(2)、正二十八烷醇(3)、丁香酸(4)、对羟基苯甲酸(5)、对香豆酸(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N-p-香豆酰酪胺(8)、10-eicosenoic acid(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其中,化合物1、3~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邹惠亮;付书娜;张杨梅;李聆莉;张英;刘百联;周光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忍冬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品系选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对不同品系忍冬进行观察、描述和初步分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品系忍冬花蕾和叶片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品系忍冬在叶色、叶形及花蕾大小和颜色四个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品系YTQL-01、ITA-01花蕾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的含量较高;不同品系忍冬外观性状与有效成分含量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论:不同品系忍冬在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上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边丽华;周洁;于德强;刘伟;耿岩玲;王晓;李圣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出黄芪适宜育苗环境区域,筛选出不同气候区域适宜育苗模式.结果:黄芪在不同气候区域育苗,其产量和质量表现排序为湿润区>半湿润区>灌溉区>冷凉干旱区>温和半干旱区>温和干旱区;不同育苗模式处理间,地膜育苗优于露地育苗.结论:在陇西自然条件下,黄芪育苗适宜区域为半湿润、湿润区和灌溉区,其次为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小的冷凉干旱区;地膜育苗,冷凉干旱区5.0cm口径打孔育苗模式佳,半湿润、湿润区和灌溉区7.5cm口径打孔育苗模式佳.
作者:管青霞;李城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为了探索新昌白术道地药材的形成历史与传承情况,该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考证与实地了解.新昌白术的开发利用依据史料至少可追溯到唐代,距今有1 100多年.宋朝已广为种植,明清时期盛行.同时新昌白术在古诗词中也有大量提及.民国期间,浙江省白术以新昌所产为多.新中国成立后,新昌县被省定为出口白术基地县.新世纪后,主管部门不断加大技术的研究开发,使新昌白术得以稳定发展.
作者:潘秋祥;张伟金;章文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克隆红花中查耳酮异构酶(Chalcone-flavonone isomerase,CHI)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花1~7d CHI表达量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含量分析,为红花中CHI功能验证、黄酮类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克隆CHI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CHI特性,使用Real-time PCR检测红花开花1~7 d CHI的相对表达量,HPLC检测HSYA动态累积的百分含量,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红花CHI序列全长,检测得到红花开花1 ~7 d CHI的相对表达量及HSYA动态累积的百分含量.CHI表达量及HSYA动态累积百分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1~4 d逐渐升高,在第4天达到高峰,第5~7天急剧降低.结论:此研究可为红花中CHI功能验证、黄酮类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陈翠平;裴瑾;吴沂芸;任超翔;陈江;刘薇;吴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通城虎生药学鉴定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附录药品标准研究方法对通城虎药材的基原、性状、显微和薄层进行鉴别.结果:通城虎药材的显微组织及粉末特征明显;药材的乙醇提取物薄层色谱检出与马兜铃酸A对照品和通城虎对照药材相应的荧光斑点.结论:实验结果可为通城虎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作者:昌水平;李华;蒋三元;梁志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选育紫花丹参多倍体新种质.方法:利用秋水仙碱处理紫花丹参叶片进行多倍体诱导,对其多倍体后代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用15 mg/L秋水仙碱浸泡叶片12 h预培养7d的处理具有较好地加倍效果,加倍率达31.67%.对筛选得到的5种多倍体植株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表明,多倍体植株较二倍体都有较明显的增加,其中尤以Y2具应用潜力.结论:通过秋水仙碱诱导获得了紫花丹参多倍体,部分多倍体植株性状变化明显,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明显提高.
作者:吴顺;葛倩雯;刘肖坷;李昕;胡鑫铭;王元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的雌激素样作用,为寻找安全有效的雌激素替代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评价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的体外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雌激素作用;检测忍冬木层孔菌提取物对雌性幼鼠、去势雌性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含量及成年雌性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并考察其对成年雌性大鼠子宫、卵巢及乳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细胞增殖实验显示,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在5~ 50 μg/mL时能刺激MCF-7细胞增殖,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在10 ~ 100 μg/mL时能降低E2诱导的MCF-7细胞增殖,具有抗雌激素作用.体内实验表明300 mg/kg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能增加雌性幼鼠血清E2含量,促进初生雌性幼鼠子宫发育;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240 mg/kg可增加去势雌鼠血清E2、P含量,改善因雌激素缺乏而导致的子宫萎缩.120 mg/kg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可增加正常成年雌性大鼠血清P含量,120、240 mg/kg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可以增加正常雌性成年大鼠血清E2含量并能调节成年雌性大鼠子宫ERα、ERβ表达.病理检查显示,忍冬木层孔菌醇提物对大鼠子宫、卵巢、乳腺等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影响.结论:忍冬木层孔菌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替代雌激素应用的前景.
作者:胡芳;汪鋆植;武玲;黄文峰;贺海波;闫喜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