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苗;郭俊霞;张美;周先建;舒光明
目的:比较不同的培养基与碳源、激素及浓度对金铁锁不定根增殖的影响,建立金铁锁不定根快速增殖体系.方法:以培养的金铁锁不定根组织块为材料,分别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待40d时,对其不定根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进行测定与分析,从而筛选金铁锁不定根较优的离体培养条件.结果:金铁锁不定根在MS培养基中生长较好且生物量增长多;在MS+ 1.0mg/L IBA、MS+ 1.0mg/L KT和MS+0.5mg/L NAA+0.5mg/L KT的3种培养基中培养金铁锁不定根,其效果较优.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30g/L白砂糖,金铁锁不定根生物量的积累较为理想,而加入葡萄糖的MS培养基不利于金铁锁不定根的生长.结论:试验所得不定根培养技术条件,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金铁锁不定根,可为其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作者:李斌;韩国伟;唐军荣;尹丽莎;陈杰;张俊国;辛培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选育紫花丹参多倍体新种质.方法:利用秋水仙碱处理紫花丹参叶片进行多倍体诱导,对其多倍体后代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用15 mg/L秋水仙碱浸泡叶片12 h预培养7d的处理具有较好地加倍效果,加倍率达31.67%.对筛选得到的5种多倍体植株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分析表明,多倍体植株较二倍体都有较明显的增加,其中尤以Y2具应用潜力.结论:通过秋水仙碱诱导获得了紫花丹参多倍体,部分多倍体植株性状变化明显,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明显提高.
作者:吴顺;葛倩雯;刘肖坷;李昕;胡鑫铭;王元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白术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方法:对白术不同生育期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植株不同部位的干物质量及氮、磷、钾含量.结果:一年生白术分别在现蕾期和根茎膨大期有两个养分吸收高峰期,白术所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至地上部分.二年生白术在开花期出现养分吸收高峰期,开花期后白术所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至地下部分.本试验条件下,二年生白术每生产100 kg根茎产品需要吸收N 2.65 kg、P2O5 0.91 kg、K2O 2.16 kg.结论:在施好底肥的基础上,一年生白术要加强现蕾期和根茎膨大期两个阶段的追肥措施,二年生白术则要加强开花期的追肥措施.
作者:张美德;吴德洲;艾伦强;王华;何银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新疆巴旦杏仁油脂肪酸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20批巴旦杏仁油,使用GC-MS联用仪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建立共有模式,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20批巴旦杏仁油所含的主要脂肪酸成分基本相同,确定了8个共有峰,不同品种巴旦杏仁油相似度均大于0.97,该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通过系统聚类20批样品归为2类,与相似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比,聚类分析更能够反映巴旦杏仁油的脂肪酸成分的微小变化.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巴旦杏仁油的质量综合评价.
作者:阿吉姑·阿布都热西提;马依努尔·拜克力;张君萍;希尔艾力·吐尔逊;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水蛭素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的PT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片,0.9g/次,2次/d;观察组给予脉血康胶囊,0.75 g/次,3次/d;1月为1疗程,持续治疗4个月.分别于治疗1、2、4月后测量患肢小腿的周径差(CP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Villalta评分并空腹采血,进行血液流变学(HSR、MSR、LSR、PV)和凝血功能(APTF、TT、D-Di)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4个月后CP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Villalt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HSR、MSR、LSR、PV和凝血指标APTT、TT、D-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蛭素能有效缓解PTS患者水肿程度,降低Villalta评分,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延长凝血时间并减少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光唯;来集富;卢惟钦;蒋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艾纳香主要形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为优良种质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19个形态指标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形态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艾纳香各形态指标均存在较丰富的变异,不同种质间差异较大;各形态指标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多个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子分析将19个形态指标归属于6个主因子.叶形指数、主干粗、二级分支叶片数、一级分枝叶片数、主干叶片数、健壮叶片重、幼嫩叶片重、老叶片重、一级分枝数、株叶片数等10个形态指标是影响单株叶片总重的主要因子.结论:艾纳香各形态指标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各形态指标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叶形指数、主干粗、一级分枝数、各类叶片数、各类叶片重等形态指标是影响单株叶片总重的主要因子.
作者:罗夫来;吴垒;谢丙质;叶志宏;赵致;王华磊;罗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佳制备工艺,以提高绞股蓝总皂苷的利用率.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以得率和包封率为指标综合评价制备工艺,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后的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佳制备工艺为:绞股蓝总皂苷与γ-环糊精(γ-CD)的质量比为1∶2,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0h,γ-CD与水的用量比为1∶30 (g/mL).通过该工艺制备的包合物胶囊中绞股蓝总皂苷在60 min时累积溶出百分率达65.1%.结论:绞股蓝总皂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稳定可靠,重现性良好,为工业化生产绞股蓝总皂苷包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荣华;钟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紫金牛科植物九节龙进行生药组织学研究.方法:对九节龙原植物进行形态学描述,显微构造(徒手切片、表皮撕片、粉末特征)进行鉴别.结果:全株各器官均可见细长的非腺毛和腺头为圆形的腺毛;九节龙的根、根茎及茎横切面均可见明显的内皮层,且内皮层凯氏点明显;根茎及茎具髓部.结论:九节龙的根、根茎、茎、叶中脉的横切面显微构造及粉末特征可作为九节龙的鉴别特征.
作者:吴淑英;蔡沓栗;杨成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博落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其非生物碱成分,利用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博落回中分离鉴定了11个非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3-(3,4-二羟基)苯基丙酸甲酯(1)、阿魏酸(2)、正二十八烷醇(3)、丁香酸(4)、对羟基苯甲酸(5)、对香豆酸(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N-p-香豆酰酪胺(8)、10-eicosenoic acid(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其中,化合物1、3~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邹惠亮;付书娜;张杨梅;李聆莉;张英;刘百联;周光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溶剂对独一味溶出成分的影响.方法:运用LC-MS/MS技术,针对独一味药材,结合色谱峰比对、潜在药源性成分筛选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考察不同提取溶剂对药材溶出成分的影响;建立同步定量分析方法,对药材中绿原酸、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7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甲醇、水饱和正丁醇、75%甲醇和50%甲醇能够较为广泛地提取出独一味中的大多数化合物,对所关注的成分有着较高的提取效率.结论:该研究为独一味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参考,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吴亮;徐立;李璘;王佳颖;丁宁;余丹;唐于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选活血消瘿片三罐动态逆流提取工艺.方法:用三罐动态逆流提取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苦杏仁苷转移率和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经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加权,考察药材粒度、阶段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等因素,确定活血消瘿片三罐动态逆流提取佳工艺,并对新旧工艺进行对比.结果:佳工艺为:药材粉碎成粗粉粒度、料液比1∶8 (g/mL)、单级提取时间为45 min、提取温度为90℃,有效成分转移率达到90.17%,干膏得率为26.74%.结论:优选的三罐动态逆流提取工艺稳定、高效、节能,为活血消瘿片制剂工艺技术提升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朱盼;石召华;郑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定量分析酸橙果实类药材中8个黄酮类成分(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素、橙皮素、川陈皮素和桔皮素)和3个香豆素类成分(水合橙皮内酯、马尔敏及6',7'-二羟基香柠檬亭).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0℃.结果:8个黄酮类成分与3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在6.185~247.4 μg/mL、53.4~2136.9 μg/mL、2.525 ~ 101.0 μg/mL、26.153 ~1046.1 μg/mL、0.9765~38.7μg/mL、0.9825~39.3 μg/mL、1.56~ 62.4 μg/mL、1.485 ~ 59.4 μg/mL、3.17 ~ 126.8 μg/mL、1.035 ~41.4 μg/mL、0.815~32.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4.74%、103.92%、97.46%、98.76%、103.94%、97.68%、99.74%、104.35%、104.23%、101.60%、103.26%,RSD均小于2.5%(n=6).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可为酸橙及其近缘植物果实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邓可众;杨堃;邓敏芝;熊英;詹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白及须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且利用96孔板对倍稀释法测定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本研究从白及须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4,5-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3)、2-羟基-4,7-二甲氧基菲(4)、militarine(5)、dactylorhin A(6)、天麻素(7).其中,化合物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抗菌作用(MIC8 ~ 128 μg/mL).结论:白及须根富含与白及块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化合物,包括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以及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菌作用的菲类化合物.其中,单菲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白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俞杭苏;代斌玲;钱朝东;丁志山;蒋福升;金波;李美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考察葛根总黄酮-黄连总生物碱3∶8配伍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复合高脂饲料致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后检测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胰腺组织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葛根黄连有效组分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SH、SOD活性,降低血清MDA、NOS、NO水平,并能显著提高胰腺组织BCL-2蛋白表达,降低胰腺组织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葛根总黄酮-黄连总生物碱”组分配伍对2型糖尿作用机制可能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刘思洋;赵兴冉;顾健;谭睿;章雷;张宏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出黄芪适宜育苗环境区域,筛选出不同气候区域适宜育苗模式.结果:黄芪在不同气候区域育苗,其产量和质量表现排序为湿润区>半湿润区>灌溉区>冷凉干旱区>温和半干旱区>温和干旱区;不同育苗模式处理间,地膜育苗优于露地育苗.结论:在陇西自然条件下,黄芪育苗适宜区域为半湿润、湿润区和灌溉区,其次为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小的冷凉干旱区;地膜育苗,冷凉干旱区5.0cm口径打孔育苗模式佳,半湿润、湿润区和灌溉区7.5cm口径打孔育苗模式佳.
作者:管青霞;李城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川丹参田间多点品比试验研究,优选川丹参新品种.方法:以丹参种质资源中系统选育获得丹参新品系CDS1、CDS2、CDS3、CDS4、DS5为品比试验品系,以当地大田生产常规品种为对照,于2010、2011年度在川丹参主产区四川中江县石泉乡西眉山和林家沟、集凤镇石垭、合兴乡等5个点开展多点品比试验,从品系的生长周期、性状特征、产量、品质等方面对新品系进行评价.结果:CDS2在两年的多点品比试验中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生育期250~ 270d,出苗早,齐苗快;植株较高;产量位居第一;药材商品性状好,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均较高,极显著高于对照.该新品系于2011年通过田间技术鉴定,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为“中丹1号”.结论:“中丹1号”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产量高,品质优,生产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青苗;郭俊霞;张美;周先建;舒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湿生扁蕾与苦豆子的优配伍比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热板致小鼠疼痛、琼脂致小鼠肉芽肿、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腹泻的动物模型,观察湿生扁蕾与苦豆子不同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止泻作用;并观察湿生扁蕾与苦豆子不同配伍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随着湿生扁蕾配伍比例的增加,其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止泻效果明显增强;随着苦豆子配伍比例的增加,其配伍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效果也明显增强,但止泻作用增强不明显;灌胃给药未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MTD)为32.0 g/kg,是成人临床拟日用剂量的106倍.结论:该实验采用药效学与毒理学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优选的湿生扁蕾与苦豆子配伍比例为20∶1,与临床拟日用剂量完全吻合.
作者:赵慧巧;景明;卢年华;陈正君;张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考察四磨汤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ly,HIE)合并消化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4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HIE合并消化功能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磨汤治疗.考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和胃潴留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轻、中度胃潴留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轻、中度胃潴留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轻、中度胃潴留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对新生儿HIE伴消化道功能受损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姬静璐;王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玉屏风散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12批玉屏风散样品,确定指纹峰并用对照品随行进行定性和阴性对照随行进行峰归属鉴定,经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确定其对照指纹图谱,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建立了由21个共有峰组成的玉屏风散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纹峰具有特征性,鉴定了其中11个主要的指纹峰,并对全部的共有峰进行了峰归属.结论:该文建立了玉屏风散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全面有效地控制玉屏风散的质量.
作者:张洪坤;周劲松;黄玉瑶;罗国安;潘林燕;陆庆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忍冬种质资源评价及优良品系选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对不同品系忍冬进行观察、描述和初步分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品系忍冬花蕾和叶片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不同品系忍冬在叶色、叶形及花蕾大小和颜色四个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品系YTQL-01、ITA-01花蕾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的含量较高;不同品系忍冬外观性状与有效成分含量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论:不同品系忍冬在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上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边丽华;周洁;于德强;刘伟;耿岩玲;王晓;李圣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