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金龙;钮海弟
目的初步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骨密度(BMD)变化的特点.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56例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组),6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M患者(NDR组)和58例正常人(对照组)股骨近端Neck、Trock、Ward三角及正位腰椎BMD,并检测血清BGP、Ca、P、PTH及尿Crosslaps/Cr水平.结果DR组的股骨近端BM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DR组,差异显著(P<0.05,P<0.01),而股骨近端BMD在NDR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位腰椎各部位BMD在DR组BM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及NDR组(P<0.05).血清BGP在DR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DR组与NDR组差异无显著性;血清PTH、P在DR组显著高于NDR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的股骨近端BMD水平显著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者和正常人群,而腰椎各部位BMD水平则与之相反.
作者:周一军;张锦;李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为探讨PSCL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我们总结我院1993年5月-2004年2月治疗的29例PSCLC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佟玉筠;崔永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发展快,及时而正确地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现将有机磷中毒的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闫丽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中常见的病因,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1:100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的急性阑尾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变化复杂,其症状体征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情较危重,死亡率较高,临床诊治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健;王春晖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建立人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方法高能电子线不同剂量全身照射昆明小鼠后,接种人肺癌细胞A549悬液,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①高能电子线不同剂量全身照射昆明小鼠后,小鼠移植瘤的成瘤率和小鼠死亡率明显不同;②移植瘤在14天内生长较快,28天基本消失;③移植瘤病理阳性率为100%.结论①高能电子线6Gy全身照射昆明小鼠是建立移植瘤模型的佳剂量;②移植瘤保持了原接种癌细胞的病理特点.③此模型适用于实验期较短的实验.
作者:夏曙;于世英;袁响林;李庆;许三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老年癌症患者由于疼痛加之躯体功能明显下降,因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往往较差,常伴有性格行为的改变.①在心理护理中,重视与患者做好心理沟通,尊重、关心、同情他们,增加一份心理满足和精神安慰.②将心理护理应用于个性护理,对病人的多种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法,培养患者良好而又稳定的情绪,提高个体疼阈.③采用良性暗示方法,分散注意力,淡化疼痛意识.④重视社会支持作用,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精神压力.⑤指导癌症患者合理使用止痛药,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田延秋;于玲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增强CT扫描能提高显示率,但由于含碘造影剂对人体有副反应和并发症,即便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并非绝对安全.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CT增强检查中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在增强扫描时使用非离子造影剂采用团注法注射.并总结了一套CT增强扫描护理预防措施、发生碘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方法.
作者:孙永燕 刊期: 2004年第13期
1目的探索老年肺结核病人的胸部X线特点和特征,进而提高老年肺结核病人的临床放射学诊断水平.
作者:鄯得录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DHS附加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3年10月采用DHS附加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32例,尽量解剖复位,骨块螺钉固定,明显骨质缺损取髂骨植骨.按黄公怡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4-27个月,平均13个月,32例中优良30例,差2例,优良率93.75%.结论DHS附加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能加强内固定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廖劲松;方玉树;卢世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1 临床资料本组观察106例,其中男92例,女14例,年龄26-49岁;病程2月-1年.本病主要临床为:①症状,腰椎疼痛,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站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障碍,脊柱侧弯,主观麻木感;患肢温度下降.②常用检查:L4,5或L5S1之间的棘突旁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腹压增高则腰痛加剧,并有下肢放射性疼痛,腰反射及皮肤感觉改变.
作者:朱爱东;詹光宗 刊期: 2004年第13期
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颈动脉加压注射治疗早期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超;赵双成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重视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期诊断,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处理的1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胸部平片,胸腔穿刺,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确诊.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4.9天.保守治疗4例,死亡率50.0%.修补手术9例,修补处漏发生率33.3%.其中延迟修补4例,全部成功.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2例.手术组死亡率18.2%.结论呕吐病史和胸腔穿刺及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及时手术修补是治疗首选,延时诊断者经保守治疗后延期修补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强调分层修补,组织加固.
作者:王振捷;于洪泉;任华;刘洪生;马浩;芮志良;张志庸;李泽坚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鼻粘膜用药法缓解头痛病人头痛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鼻粘膜用药法和口服给药治疗头痛病人各125例,用VAS法评价疗效.结果鼻粘膜给药组显效64例,有效44例,无效17例,有效率86.4%.口服给药组显效36例,有效54例,无效35例,有效率72%.两组比较鼻粘膜用药组治疗头痛病人的头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组(x2=7.867,P<0.01).结论鼻粘膜用药法对缓解头痛症状是一种起效迅速可靠、用药量小、方法简便安全的给药方法.
作者:吴琼;于敏华;祝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1997年Grentzing[1]成功地完成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angioplasty,PTCA),结束了只有心外科医生才能进行诸如冠状动脉搭桥术等血运重建术的历史.心血管介入治疗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无论是搭桥术抑或是血管扩张术,术后血液通畅的血管有可能慢慢再变窄,甚至淤塞.在21世纪,血管内再狭窄仍然是困扰心血管介入治疗一大难题.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是近年来一项尖端课题,且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学.
作者:閤谦;徐亮春;崔斌;孔令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小儿遗尿的病因及对治疗方法的探讨.方法对57例符合小儿遗尿的患儿行尿常规、尿比重,选择性地进行中段尿培养,外阴分泌涂片查菌,肾功能,血糖,泌尿系B超及腰骶部X线检查,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及心理行为治疗.结果57例中隐性脊柱裂21例,尿路感染5例,外阴炎3例,精神性多饮多尿、尿崩症、糖尿病、大脑发育不全各2例,脊髓损伤、慢性肾功能不全各1例,未发现病变者3l例.丙米嗪治疗11例,弥凝治疗32例,总有效率72.1%.结论小儿遗尿的病因是多样的,隐性脊柱裂占有很大的比例,在诊治过程中,应重视必要的检查,以发现病变.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绝大多数患儿是有效的.
作者:黄卫东;向承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皮肤撕脱伤是严重而复杂的创伤,可致皮肤坏死,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晚期可形成慢性溃疡或瘢痕挛缩,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我院近3年来收治20例肢体皮肤撕脱伤,采用不同方法修复创面,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栾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隐匿性腰椎横突骨折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X线摄片对62例腰椎横突骨折的CT表现与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共计128个横突骨折,其中Ⅰ型骨折70个,Ⅱ型36个,Ⅲ型22个.并发下胸部胸膜肺损伤20例,L1-2横突骨折与下胸部并发伤具有相关性(P<0. 005=.腰椎椎体骨折23例,肾脏损伤11例,肾上腺损伤、肝脏损伤各2例,脾脏损伤、回肠系膜撕裂伤、腹膜后血肿各1例,X线平片发现31个横突骨折,仅占CT检出数的24.2%.结论CT是诊断隐匿性腰椎横突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且能明确胸腹脏器并发伤的类型及程度,对临床救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三军;钱新初;彭梦明;熊南山;童文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2003年3月以来,陕西省肿瘤医院消毒供应室从寻找问题开始,改进管理措施,分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阶段,对消毒供应室进行管理,简称PDCA管理.在较短时间内,消毒供应工作逐渐规范化,达到了<陕西省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检查标准>要求,主要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巧玲;王小龙;蕙萍;刘春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临床运用,使绝大部分结石患者告别了开放手术,但仍有部分经ESWL治疗无效而需开放手术的病例.结石并发炎性息肉是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8年-2002年共收治输尿管结石并发炎性息肉1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培鸿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空肠侧侧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胃癌患者在行常规胃癌根治术时,在残胃空肠结肠前毕-Ⅱ氏吻合的基础上加做空肠侧侧吻合.结果4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少.44例患者术后定期化疗并随访8个月-1.5年,无特殊发现.结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残胃空肠毕-Ⅱ氏吻合基础上加做空肠侧侧吻合,可以预防大部分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满意,手术方式简单,耗时不长,值得提倡.
作者:王奎海;赵晓光;晏鹰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