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得录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银屑病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及bax.
作者:韩春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为探讨PSCL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我们总结我院1993年5月-2004年2月治疗的29例PSCLC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佟玉筠;崔永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CD86+和CD30+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活化B细胞中CD86+分子表达及活化CD4+细胞上CD30+分子表达;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4、IL-13及血浆总IgE水平.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哮喘患儿①PBMC经LPS刺激后CD19+细胞百分率及CD19+、CD86+细胞百分率增高(P<0.01);②血浆总IgE水平显著增高(P<0.01)并与CD19+、CD86+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r=0.5148,P<0.05);③活化CD4+细胞表达CD30的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④PBMC培养上清IL-4和IL-13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⑤活化CD4+细胞表达CD30的百分率与培养上清IL-4、IL-13水平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9079,0.7487,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时,患儿B细胞上CD86表达增高并与血浆高水平的IgE有关;TH2细胞表达CD30增多并与高水平的TH2源细胞因子有关,说明CD86和CD30信号传导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莉佳;符州;罗晓菊;朱晓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鼻粘膜用药法缓解头痛病人头痛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鼻粘膜用药法和口服给药治疗头痛病人各125例,用VAS法评价疗效.结果鼻粘膜给药组显效64例,有效44例,无效17例,有效率86.4%.口服给药组显效36例,有效54例,无效35例,有效率72%.两组比较鼻粘膜用药组治疗头痛病人的头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组(x2=7.867,P<0.01).结论鼻粘膜用药法对缓解头痛症状是一种起效迅速可靠、用药量小、方法简便安全的给药方法.
作者:吴琼;于敏华;祝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近年,剖宫产术有增加的趋势,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的晚期出血的发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自1998年起,我们改进了剖宫产术的子宫切口缝法及预防性抗生素的用法,使这种虽少见但在处理上却极为棘手的情况大为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乙肝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乙肝(HBV)感染的高发区,为了解我县城镇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分布情况,做好早发现、早预防,以控制我县HBV的发病率,笔者对2003年精河县城镇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档案中HBsAg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艳;刘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剂量的生物效应对早期妊娠胎儿的影响.方法将150名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B超辐照时间3分钟)、C组(辐照时间5分钟)、D组(辐照时间10分钟)、E组(辐照时间20分钟),24小时后人工流产取胎儿角膜、晶体及绒毛组织进行超微结构及生物化学研究.结果辐照3分钟未出现绒毛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辐照5分钟胎儿角膜上皮出现水肿改变;辐照10分钟绒毛组织的SOD活性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辐照20分钟绒毛组织的SOD、GSH-PX的活性显著下降.结论超声的诊断剂量及诊断所辐照的时间对早期胚胎安全性的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为早期妊娠建立超声诊断的安全阈值提供了较为准确性实验数据.
作者:贺京军;彭朗鸣;陈凇祥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患者,女,17岁.1999年1月26日主诉无意中发现左大腿中段外侧肿物4月余来诊.近半个月有疼痛感.
作者:张克新;张孟荔;刘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医称消渴)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治,易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是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即糖适平加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现将2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小平;吴长富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在分娩时产妇紧张及胎先露长时间压迫子宫颈,易使宫颈水肿,致产程延长,难产率增高.对母儿危害较大.本文采用普鲁卡因配伍阿托品行子宫颈多点注射.对消除宫颈不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桂萍;姜素梅;孟妮妮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DHS附加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3年10月采用DHS附加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32例,尽量解剖复位,骨块螺钉固定,明显骨质缺损取髂骨植骨.按黄公怡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4-27个月,平均13个月,32例中优良30例,差2例,优良率93.75%.结论DHS附加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能加强内固定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廖劲松;方玉树;卢世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银杏叶注射液(Injection of Ginkgo Biloba leaves,IGB)是一种作用广泛、不良反应较少的天然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醇甙类和萜内脂类,具有清除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缺血心肌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多种功能[1].在临床上银杏叶及其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死、脑梗死、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功能障碍[2],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mia-reperfusion-injury,IR)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再灌注心律失常是其表现形式之一[3],本实验通过预先给予IGB,就其是否具有抗心律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心律失常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任洪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屡有发生,是由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被人体大量吸收所致的一种理化性疾病.特别是居住在偏僻落后、生活条件差,文化素质低的山区群众更易发生.因此一旦出现多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往往受医疗,交通等条件的制约,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抢救治疗,导致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我院在无高压氧舱等治疗条件下,从2001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4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治疗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贺登武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踝关节骨折在创伤骨科中非常常见,由于其损伤机制复杂,并且累及关节面,故治疗上要求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否则易发生骨折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我科自1999年-2003年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病人66例现将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王志龙;杨文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皮肤撕脱伤是严重而复杂的创伤,可致皮肤坏死,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晚期可形成慢性溃疡或瘢痕挛缩,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我院近3年来收治20例肢体皮肤撕脱伤,采用不同方法修复创面,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栾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本文研究目的是论证开展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康复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水平提高,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
作者:何琴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对23例隐睾患儿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诊治,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痊愈出院.术后回访18例,患儿无不适.认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后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使用止痛泵镇痛,做好伤口护理,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出院指导是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黄朝梅;朱大江;韩丽娟;董春晶;林瑞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经过40多年的研究,尤其是近10年来应用半透膜、中空纤维技术、肝细胞分离及培养等技术,人工肝支持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仅有解毒功能;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虽具有重要功能,如参与糖、蛋白质、脂肪及中间产物代谢,生物合成等重要功能,但肝细胞易受毒害;而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合前二者之优点,因此,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将是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作者:李亚明;乔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重视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期诊断,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处理的1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胸部平片,胸腔穿刺,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确诊.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4.9天.保守治疗4例,死亡率50.0%.修补手术9例,修补处漏发生率33.3%.其中延迟修补4例,全部成功.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2例.手术组死亡率18.2%.结论呕吐病史和胸腔穿刺及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及时手术修补是治疗首选,延时诊断者经保守治疗后延期修补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强调分层修补,组织加固.
作者:王振捷;于洪泉;任华;刘洪生;马浩;芮志良;张志庸;李泽坚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几年来我院对1024例有感染史、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及嗜睡临床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曹仕裕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