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登武
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造成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肿瘤耐药机制有多种,目前研究多的是与膜转运蛋白相关的药物外排增加和亚细胞分布改变导致MDR.本文对与MDR相关的膜转运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类型,耐药机制及其逆转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石群;徐曼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吸入疗法也成为预防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原因是吸入药物可直接达到肺部起效快疗效好.如果使用专门的雾化吸入机进行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空气压缩雾化泵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它是使用专门的装置将药物溶解雾化成为细小的雾粒这些雾粒悬浮于气体中随着病人的吸气过程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并沉积达到治疗目的方法:①操作前洗净双手将配好雾化液放于喷雾器的药皿中;②安装喷雾器将进气活瓣盖在喷雾器顶端连接口含嘴;③打开电源开关按下出雾钮即可喷雾,患者在吸气中间按下控制钮减少药物浪费,对于不习惯的患者不可锁定按钮使其处于持续状态此时可使活瓣系统效率提高减少药物浪费.
作者:李香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方法总结分析150例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其它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150例患儿检出室性早搏82例(占54.7%),其中24小时大于 2000个34例(22.7%),室性心动过速2例(1.3%),室上性早搏48例(32.0%),室上速8例(5.3%),窦房传导阻滞8例(5. 3%),房室传导阻滞32例(21.3%),束支阻滞8例(5.3%).单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的6例,ST-T改变的8例,既有室性早搏又有室上性早搏39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预后较差.
作者:黄宝晨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我院自1994年以来,在临床上采有角度钢板、DHS、蛇型(异型)钢板对股骨粗隆部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本文就内固定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左春光;刘淼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肿块,其中良性肿块51例,恶性肿块25例.结果①直径<2 c m的恶性肿块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100%)高于良性肿块(11.7%).②直径≥2 c m的恶性肿块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93.6%)高于良性肿块(70.5%).③当肿瘤直径<2CM时,良恶性肿瘤之间的临界动脉峰值流速为12cm/s,而静脉型血流频谱只在良性肿块内探及.结论在直径<2cm的乳腺肿块内探及血流信号以恶性可能性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可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特别是2cm以下的乳癌的诊断率.
作者:温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为防止妇科阴式手术粪便污染,选择术前清洁灌肠的方法.妇科阴式手术对象多为老年人,对常规清洁灌肠用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500-1000ml的耐受力差,寻找既能达到清洁灌肠的目的,又能改善病人的舒适度的灌肠方法.我科从2002年2月至今用洁达甘油灌肠剂为妇科阴式手术前病人清洁灌肠36例,病人自觉舒适,无便意,无肛门胀痛,舒适、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手术过程中也未发生大便污染手术台,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剑玲;杨爱华;蒋秋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发展快,及时而正确地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现将有机磷中毒的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闫丽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近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2003年底,行食管、贲门癌246例,术后30天内的主要并发症.结果术后30天内的主要并发症有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术后胸腔感染,乳糜胸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式虽为普通,但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严格手术特征,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观察,抗感染及营养支持,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钟金龙;钮海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为了减少老年人牙科畏惧症的产生,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笔者6年来采取了一列系心理治疗老年人牙科畏惧症措施与体会,牙科畏惧症是口腔科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
作者:曹珊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营养支持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已被充分肯定,成为外科医生尤其是普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而肠内营养被认为是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它价廉,安全,简便,十分适合于基层医院的使用.1995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应用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普外科重症病人4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余清华;王建;丁金火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近年来,由于结扎和上环的人数不断增加,其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异位妊娠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患者在患异位妊娠之后心情紧张,要求保守治疗的人越来越多.我院两年对12位异位妊娠患者实行中药保守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雒金莲;卜春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颈动脉加压注射治疗早期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超;赵双成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踝关节骨折在创伤骨科中非常常见,由于其损伤机制复杂,并且累及关节面,故治疗上要求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否则易发生骨折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我科自1999年-2003年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病人66例现将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王志龙;杨文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护理自考本科生论文的撰写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科研的进一步发展开僻道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某市县级以上医院的护理自考本科生的一般情况、论文写作的掌握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83.78%的本科生希望再次学习护理科研和卫生统计学课程,86.48%的人认为写作难点是选题、卫生统计学处理和收集、整理资料,87.84%的人会查文献资料,平时从不进图书馆的占43.24%,未曾发表论文的占47.30%.结论进一步加强有关护理科研知识的培训,强化获取情报的能力和科研意识,学习文献检索、科研设计.
作者:黎平;张会礼;周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中药外治法是中医治疗学的一种重要医学模式,目前已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具有简便有效,能弥补内治法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医学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由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有关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徐宁达;林松青;何淑娴;彭力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自1997年首次于临床开展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a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以来,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但是众多的临床实验研究发现:PTCA术后易发生急性冠脉闭塞,6个月内易发生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RS)且RS率高达30%-50%,因为影响了其治疗的远期疗效和临床应用[1].支架植入术作为PTCA术后的补充已于198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它通过支架的支撑作用有效地降低了PTCA术后RS的发生率[2].但支架植入并没有彻底解决RS的发生问题,研究表明支架植入术后RS发生率仍高达20%-30%[3].RS的防治仍为当今世界上心血管病防治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作者:邱毓篌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空肠侧侧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胃癌患者在行常规胃癌根治术时,在残胃空肠结肠前毕-Ⅱ氏吻合的基础上加做空肠侧侧吻合.结果4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少.44例患者术后定期化疗并随访8个月-1.5年,无特殊发现.结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残胃空肠毕-Ⅱ氏吻合基础上加做空肠侧侧吻合,可以预防大部分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满意,手术方式简单,耗时不长,值得提倡.
作者:王奎海;赵晓光;晏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整体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措施为:①术前护理、心理康复指导;②术前康复训练(体位指导、引体向上运动、床上排大小便、下肢肌锻炼方法、关节活动训练、正确使用拐杖);③术后护理:术后康复护理、床上功能锻炼、离床功能锻炼;④出院指导:自行上下床及体位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日常活动.
作者:王晓玲;邹瑞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屡有发生,是由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被人体大量吸收所致的一种理化性疾病.特别是居住在偏僻落后、生活条件差,文化素质低的山区群众更易发生.因此一旦出现多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往往受医疗,交通等条件的制约,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抢救治疗,导致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我院在无高压氧舱等治疗条件下,从2001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4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治疗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贺登武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检测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Cough variant asthma)与哮喘患儿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毛支患儿早期干预、CVA患儿明确诊断提供理论和实验室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36例毛支患儿、25例CVA患儿、26例哮喘患儿及33例正常儿童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毛支、CVA及哮喘患儿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CVA患儿血清IL-13、SccAg及IIgE水平与哮喘患儿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毛支患儿(P<0.001).结论①IL-13、SccAg可能在毛支、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②毛支、CVA与哮喘的关系密切,CVA是典型哮喘的前驱表现,而毛支并不是.
作者:栾斌;张艳丽;邹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