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达;林松青;何淑娴;彭力平
目的观察鼻粘膜用药法缓解头痛病人头痛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鼻粘膜用药法和口服给药治疗头痛病人各125例,用VAS法评价疗效.结果鼻粘膜给药组显效64例,有效44例,无效17例,有效率86.4%.口服给药组显效36例,有效54例,无效35例,有效率72%.两组比较鼻粘膜用药组治疗头痛病人的头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组(x2=7.867,P<0.01).结论鼻粘膜用药法对缓解头痛症状是一种起效迅速可靠、用药量小、方法简便安全的给药方法.
作者:吴琼;于敏华;祝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整体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主要措施为:①术前护理、心理康复指导;②术前康复训练(体位指导、引体向上运动、床上排大小便、下肢肌锻炼方法、关节活动训练、正确使用拐杖);③术后护理:术后康复护理、床上功能锻炼、离床功能锻炼;④出院指导:自行上下床及体位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日常活动.
作者:王晓玲;邹瑞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近年,剖宫产术有增加的趋势,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的晚期出血的发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自1998年起,我们改进了剖宫产术的子宫切口缝法及预防性抗生素的用法,使这种虽少见但在处理上却极为棘手的情况大为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自主神经系统在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自主神经系统研究进展,对自主神经系统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易桂斌;张存泰;李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为了减少老年人牙科畏惧症的产生,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笔者6年来采取了一列系心理治疗老年人牙科畏惧症措施与体会,牙科畏惧症是口腔科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
作者:曹珊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发展快,及时而正确地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现将有机磷中毒的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闫丽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6例听力损失程度不同,病程长短不同的突聋患者采用以凯时注射液为主药,以扩血管、神经营养药为辅药分级综合治疗突聋,治疗前后行听力学检查对照.结果病程小于2周内的轻中重度耳聋患者其有效率达97.67%(42/43);病程大于2周-3个月的其有效率为92.31(12/13);病程大于3个月以上的其有效率为50.00%(5/10),总有效率89.39%(59/66).结论根据突聋的病程长短和听力损失的程度来调节用药的剂量和联合用药方法治疗突聋,具有临床意义,它不但对起病短的突聋有效,而且对病程长的突聋亦有效.
作者:邹苑斌;黄健男;刘庆好;郑明奋;傅向军;彭树文;刘玲中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肿块,其中良性肿块51例,恶性肿块25例.结果①直径<2 c m的恶性肿块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100%)高于良性肿块(11.7%).②直径≥2 c m的恶性肿块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93.6%)高于良性肿块(70.5%).③当肿瘤直径<2CM时,良恶性肿瘤之间的临界动脉峰值流速为12cm/s,而静脉型血流频谱只在良性肿块内探及.结论在直径<2cm的乳腺肿块内探及血流信号以恶性可能性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可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特别是2cm以下的乳癌的诊断率.
作者:温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在分娩时产妇紧张及胎先露长时间压迫子宫颈,易使宫颈水肿,致产程延长,难产率增高.对母儿危害较大.本文采用普鲁卡因配伍阿托品行子宫颈多点注射.对消除宫颈不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桂萍;姜素梅;孟妮妮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目前,无论是手术切除还是介入治疗,术后癌肿的复发率均很高.肝癌的复发与它的转移、血管再生以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然而,通过一系列肝癌的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及早地预测癌细胞的转移,阻止肿瘤的生长,判定患者的预后,终达到满意控制肿瘤的目的.有关肿瘤逆转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国际上肿瘤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基因转移技术的逐步完善,使癌症基因治疗的基本方法已经具备.现就肝癌及肝癌细胞逆转与相关基因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冯鹏华;冯鹤卿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方法总结分析150例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其它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150例患儿检出室性早搏82例(占54.7%),其中24小时大于 2000个34例(22.7%),室性心动过速2例(1.3%),室上性早搏48例(32.0%),室上速8例(5.3%),窦房传导阻滞8例(5. 3%),房室传导阻滞32例(21.3%),束支阻滞8例(5.3%).单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的6例,ST-T改变的8例,既有室性早搏又有室上性早搏39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预后较差.
作者:黄宝晨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剂量的生物效应对早期妊娠胎儿的影响.方法将150名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B超辐照时间3分钟)、C组(辐照时间5分钟)、D组(辐照时间10分钟)、E组(辐照时间20分钟),24小时后人工流产取胎儿角膜、晶体及绒毛组织进行超微结构及生物化学研究.结果辐照3分钟未出现绒毛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辐照5分钟胎儿角膜上皮出现水肿改变;辐照10分钟绒毛组织的SOD活性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辐照20分钟绒毛组织的SOD、GSH-PX的活性显著下降.结论超声的诊断剂量及诊断所辐照的时间对早期胚胎安全性的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为早期妊娠建立超声诊断的安全阈值提供了较为准确性实验数据.
作者:贺京军;彭朗鸣;陈凇祥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增强CT扫描能提高显示率,但由于含碘造影剂对人体有副反应和并发症,即便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并非绝对安全.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CT增强检查中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在增强扫描时使用非离子造影剂采用团注法注射.并总结了一套CT增强扫描护理预防措施、发生碘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方法.
作者:孙永燕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近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2003年底,行食管、贲门癌246例,术后30天内的主要并发症.结果术后30天内的主要并发症有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术后胸腔感染,乳糜胸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式虽为普通,但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严格手术特征,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观察,抗感染及营养支持,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钟金龙;钮海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静脉化学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过敏反应是其主要副作用之一,发生率很低,但若处理不及时,会引起病人过敏性休克,导致病人死亡.我们总结了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20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素珍;李颖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循证医学在近些年来成为医学界讨论的热点,它是尊遵循证据的医学,是用证据代替意见指导临床,是医学方法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计算机互联网学科和个人专业技术的结合[1],对临床特定病症、特定人群的特定疗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实践中,应用尽量客观的科学结果,结合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经评价、分析得出佳的诊治方法[1].
作者:冯勇强;陈海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中常见的病因,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1:100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的急性阑尾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变化复杂,其症状体征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情较危重,死亡率较高,临床诊治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健;王春晖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思茅市11个社区城镇人口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政府制定精神疾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制精神疾病筛查表和精神疾病流行学手册推荐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对思茅市11个社区29937户,73464人进行调查.结果在≥15周岁的73464人中查出各类精神障碍(不含神经症)789例(10.74‰),其中排列前三位精神疾病为:精神分裂症(4.96‰),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84%),精神发育迟滞(1.31‰).在789例患者中,66.28%无职业或正当职业,77.2%的精神病家庭经济困难,无就医能力.结论思茅市城镇社区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位居第一,应重点防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位居第二,应加强宣传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性;精神病家庭经济极为困难,大部份家庭无就医能力,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应引起政府及社会关注.
作者:陈文明;李建芬;鲁文兴;周艳萍;向兴华;赵汝铭;付云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在积极扩容同时及早手术可挽救病人生命取得良好的效果.自1998年以上,我院对38例外伤性脾破裂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及切脾后脾种植术,均获痊愈,体会如下.
作者:吴志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隐匿性腰椎横突骨折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X线摄片对62例腰椎横突骨折的CT表现与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共计128个横突骨折,其中Ⅰ型骨折70个,Ⅱ型36个,Ⅲ型22个.并发下胸部胸膜肺损伤20例,L1-2横突骨折与下胸部并发伤具有相关性(P<0. 005=.腰椎椎体骨折23例,肾脏损伤11例,肾上腺损伤、肝脏损伤各2例,脾脏损伤、回肠系膜撕裂伤、腹膜后血肿各1例,X线平片发现31个横突骨折,仅占CT检出数的24.2%.结论CT是诊断隐匿性腰椎横突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且能明确胸腹脏器并发伤的类型及程度,对临床救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三军;钱新初;彭梦明;熊南山;童文清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