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刘喜平;亓玉;张翠萍

关键词:
摘要:脑血管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特点是发病快、致残重、康复慢,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终生不能根治,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也是以脑的发育为基础,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1].笔者通过七年来对几千名脑血管病人观察与护理,总结出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如下:
泰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街头早餐摊点餐具消毒工作的探讨

    街头早餐摊点的形成极大方便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由于摊点分布广,无卫生消毒设施,增加了卫生管理难度.公共餐具又是各种肠道传染病的传染媒介,近年来传染性肝炎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与饮食行业的卫生消毒有很大关系,本文就如何搞好街头早餐摊点餐具消毒工作做一探讨.

    作者:张树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策略

    细菌对3种以上不同类抗菌药物耐药者即为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耐药菌及MDR的发生和发展是抗菌药物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后果.革兰阳性多重耐药主要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有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产AmPC酶菌及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菌.

    作者:朱丽兵;于海涛;隋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内审组织如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单位内部审计组织根据审计机关或者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授权,对单位内部具有法人性质的下属组织(或者科室)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从内审组织对被审计对象的业务建设、职工积极性调动、科室潜力的挖掘、职工之间各方面的关系以及科室将来的发展等方面的了解,具有外部审计组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认为仍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刘学诗;辛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已成为小儿疾病治疗、抢救患儿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对减轻患儿痛苦、抢救患儿生命是至关重要的.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及小儿头皮血管的特点,浅谈一下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作者:孔红云;李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68例颅内钙化CT表现分析

    1资料与方法68例均选自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CT资料,其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42岁.我们采用Neusoft C2800Dual双层螺旋CT机,层厚5mm,扫描基线为眶耳线,平行向上扫描至颅顶,根据发现病变需要给予薄层及增强扫描.

    作者:于秋玲;刘思忠;杨爱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女性多在绝经后.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为常见诱因.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多在3分钟内消失.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风湿性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等也可引起.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清钾测定注意事项

    血清中钾离子的浓度对心肌细胞的影响至关紧要.因此在测定血钾时除有高度责任心和严格的操作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常慧;赵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针刺合用鲜姜灸治疗慢性附件炎38例

    针刺合用鲜姜治疗慢性附件炎38例,临床主要症状是:小腹胀痛、白带增多有臭味、月经期以及劳累后症状加重.

    作者:赵建琴;薛翠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星光治疗宫颈糜烂444例分析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我站ZX-IV型中星光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44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牛翠华;张瑞芳;孙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静滴鱼腥草注射液引起过敏1例报道

    患者,女,75岁,农民.于2004年10月26日因慢性支气管炎并急性感染来我院就诊,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咳黄白色粘痰,尤以晨起加重.查体:体温38.3度,呼吸20次/分钟,脉搏83次/分钟,血压110/70mmHg,双肺呼吸音增粗,肺底干性罗音,心律规整,血RT:WBC 11.8×109/L,RBC 5.0×1012/L,NO.0.80,X线透视双肺纹理增粗,当时以支气管感染给予头孢三嗪以及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在用鱼腥草大约5分钟后,患者开始心慌、胸闷,伴皮肤瘙痒,周身散在荨麻疹,立即停用鱼腥草,给予吸氧50%GS20ml,vitC2.0,10%葡萄糖酸钙10ml,氟美松10ml,静脉滴注,约20分钟,瘙痒明显减轻,荨麻疹减退,心慌,胸闷症状改善,仔细询问病史,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但有时口服一些药物(具体名称不祥)可引起皮肤瘙痒,停药后症状消失,未在意,由此可以推断,此患者属于过敏体质.

    作者:于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产前产后乳房的护理体会

    产前产后对乳房进行有效而正确的护理是保证纯母乳喂养的关键.往往产妇在进行纯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如乳头凹陷、乳汁不足等问题,导致纯母乳喂养失败,影响母婴双方健康.因此,产前产后对乳房进行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国凤;周庆红;李应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逐瘀通管散治疗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的临床观察

    输卵管是输送卵子、精子或变精卵的要道,是生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凡因发育异常或输卵管炎症,使管腔粘连阻塞或影响输卵管正常蠕动和畅通而影响卵子的输送及精子的上行,致精子与卵子无法结合而造成不孕.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约占三分之一.病变原因以炎症粘连,输卵管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急慢性腹膜炎后遗症为主.笔者于2003年3月至2004年4月间采用中药治疗该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的整体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坏死.发病率为0.9%~2.8%,其防治难度较大,若处理不当,常导致截肢致残,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加强护理、积极治疗糖尿病,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极其重要.

    作者:梁芹;王作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以葡萄糖耐量降低,血糖增高和糖尿为特征.临床表现多饮、多尿、多食、乏力及消瘦.可并发心血管、肾、视网膜及神经的慢性病变.

    作者:韩明;苏同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述高血压的诊治

    本人结合在老年人病房多年的护理实践谈几点对高血压病的护理体会:

    作者:史承雯;黄秀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妊娠期输卵管畸胎瘤合并大网膜扭转1例

    患者26岁,停经5+月,持续性右下腹痛8+小时,于2004年6月30日下午入院.末次月经2004年1月16日,停经50+天后,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于2+月后症状有所改善.近1+月来自觉胎动;于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加重,伴恶心、无呕吐,经对症止痛治疗后未见缓解,后疼痛向腰部放射,无畏寒及发热,无腹泻及阴道流血、流液现象.

    作者:赵艳红;张更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浅析

    抗菌药物是化学治疗药的一类,对病原体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是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抗生素的不断更新换代,一些新品种异军突起,严重的耐药、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等问题也随之增加,这无疑给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给药方案增加了难度,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作者:孙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误诊为胃癌6年追踪观察1例

    患者,男,53岁,因上腹部不适6个月,加重半月于1998年3月20日来我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尚可,上腹部压痛明显,并触及约5cm×4cm包块,质中等硬度,活动度差,移动性浊音(-),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RBC2.8×1012/LHB120g/L WBC6.4×109/L L0.48 HbsAg(-)大便隐血试验(+),尿常规检查正常,B超未探及实质性包块.

    作者:高海栋;蒋玉山;张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六神丸与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口唇疱疹60例分析

    口唇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单独发病,亦可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久病体弱及B族维生素缺乏的易感人群.其发病无男女老幼之明显差别.笔者结合临床实践,于2000~2004年间,采用六神丸与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口唇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新规定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004年8月10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对处方管理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特别是对医师和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处方开具、调剂、使用、保存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提高处方质量,建立医、药、护三者之间的互补、干预机制,从而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促进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办法>是对传统处方进行的一次完善与规范,对医师和药师都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但笔者认为,作为一项新的法规,要求与具体实施二者之间肯定还存在一定差距,医务人员要完全适应尚有一个过程,为此,本文针对<办法>中的一些新规定及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略作述析.

    作者:孙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泰山卫生杂志

泰山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泰山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