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丁香微乳的制备工艺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研究

张佳佳;崔山风;汤晓蕾

关键词:复方丁香微乳, 伪三元相图, 制备工艺, 体外经皮渗透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丁香微乳的制备工艺及体外经皮渗透性.方法:根据微乳剂处方组成要求,对处方中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的种类及配比等进行优选.以离体小白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生理盐水(含30%的PEG400)为接受液,进行体外经皮渗透研究.结果:以AEO4为该微乳剂的乳化剂,1,2-丙二醇为辅助剂,薄荷油兼作油相,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质量比为2:1,35℃以下快速搅拌,本品可以迅速地穿透角质层,3.5 h后达到稳态浓度.结论: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复方丁香微乳工艺合理,粒径小,稳定性高,促渗透性好.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薄膜包衣工艺制备苦参总碱控释微丸的研究

    目的:薄膜包衣工艺制备苦参总碱控释微丸.方法:采用GPCG-1型流化床包衣设备和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对苦参总碱液投入包衣,进行药物体外释放度研究和外观考察.结果:包衣微丸外观光洁,成膜均匀,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薄膜包衣工艺制备苦参总碱控释微丸方法可行,控释效果良好.

    作者:时军;程怡;李学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利用活性部位指纹图谱筛选驱虫斑鸠菊提取工艺

    目的:以活性部位指纹图谱为模板,探讨建立驱虫斑鸠菊提取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的变化为指标,应用多指标实验公式评分法考察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驱虫斑鸠菊的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浸泡1 h,煎煮1 h,共3次.结论:所选工艺条件具有科学、简单、实用的特点.

    作者:于鲁海;李燕菊;孙力;尚靖;徐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石膏的X射线衍射鉴定研究

    目的:建立石膏与煅石膏、滑石粉、石膏掺滑石粉新的鉴定分析方法.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石膏、煅石膏、滑石粉和石膏掺滑石粉进行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分析及特征标记峰鉴别.结果:通过对四种样品进行分析鉴定,获得了石膏、煅石膏、滑石粉及石膏掺滑石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图谱鉴定法可用于石膏与煅石膏、滑石粉及石膏掺滑石粉的鉴定.

    作者:董雯雯;刘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乙酸对顺反式对羟基肉桂酸HPLC分析的影响

    目的:研究流动相中添加乙酸对顺反式对羟基肉桂酸HPLC分离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比例的水-甲醇-乙酸为流动相进行HPLC分析顺反式对羟基肉桂酸.结果:以不同比例的水-甲醇-乙酸为流动相,顺反式对羟基肉桂酸的HPLC行为有变化.结论:流动相中添加乙酸影响这两个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分离度和峰型.

    作者:周惠燕;李士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灰树花提取液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分别以正常、新斯的明负荷、肾上腺素负荷小鼠为实验研究模型,采用炭末小肠推进实验法,探索灰树花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树花提取液9g/kg一次性灌胃给药可显著促进正常小鼠的小肠运动(P<0.01),灰树花提取液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引起的小肠推进功能亢进有显著的拮抗作用(P<0.01);对肾上腺素负荷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灰树花提取液有促进小鼠小肠运动的功效.

    作者:曾小龙;吴映明;李月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扶正培本法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扶正培本法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对58例乳腺癌术前患者采用妹CAF方案化疗的同时辅以扶正培本法治疗,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及单个核细胞杀伤活性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34.5%和13.5%;中药加化疗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绝对数值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杀伤活性下降程度减轻,恢复快.结论:扶正培本法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杨波;李洪胜;祁岩超;卢敏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原代培养海马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方法,建立H2O2致海马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 mmol/L的H2O2诱导海马细胞24 h,细胞活力下降(均P<0.01),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增加,SOD、CAT及GSH-Px活性下降.而GSP可明显减少细胞损伤,使细胞内SOD、CAT及GSH-Px活性增加,并减少细胞内ROS和MDA含量.结论:GSP对H2O2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唐瑛;刁波;王晓昆;杨李;邹瑞;邓惠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同倍性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的含量比较

    目的:考察二倍体与三倍体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C18柱,分别用乙腈-水(25:75)、甲醇-0.1%磷酸(85:15)作为流动相,在320 nm和254 nm处检测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结果:广东德庆二倍体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高,广西靖西三倍体何首乌中结合型蒽醌的比例达到了85%.结论:不同倍性何首乌中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作者:焦旭雯;张相年;赵翾;严萍;赵树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黄芪提取物对冷冻保存原代人胎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AE)对原代人胎肝细胞经冻存复苏后活性变化的影响,以探索改善人肝细胞冻存效果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二步灌注法分离人胎肝细胞,细胞分别加入由不同浓度AE配制的五种冻存保护剂(Ⅰ:10%DMSO;Ⅱ:5%DMSO+2 mg/L AE;Ⅲ:5%DMSO+20 mg/L AE;Ⅳ:5%DMSO+60 mg/L AE;Ⅴ:5%DMSO+100 mg/L AE),冷冻保存1个月.1个月后快速复苏,进行细胞活率、形态学及基本功能检测.结果:人胎肝细胞在经不同保护剂冻存复苏后,其活率、形态学及功能表现有所不同,其中Ⅳ、Ⅴ组复苏后细胞的存活率和24 h贴壁率,与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Ⅱ、Ⅲ处理组(P<0.05);Ⅳ组复苏后细胞的白蛋白与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浓度测定、氯化铵转化实验结果显著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AE可对原代人胎肝细胞冷冻保存有保护作用,其中60 mg/L是佳浓度;AE与二甲基亚砜联合使用降低了冻存保护剂DMSO的浓度,表明两者有协同作用.

    作者:汪艳;朱应乾;林敬明;张忠义;高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青海不同生境大黄质量研究

    目的:探讨生长环境对大黄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青海各地的大黄样品,并分析药材质量和生长环境的关系.结果及结论:青海野生掌叶大黄的分布与质量不及唐古特大黄;低海拔地区大黄的质量不及高海拔地区;栗钙土区大黄的质量不及高原草原(森林)土区的大黄;种植大黄的质量不及野生大黄.

    作者:魏全嘉;刘占厚;张华;陈湘宏;徐达宇;袁明;童丽;格日力;金伟;屠鹏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溪黄草提取物预防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溪黄草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溪黄草提取物灌胃给药7d,末次给药后1 h以四氯化碳(CCl4)及D-胺基半乳糖(D-Gal)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观察溪黄草提取物的作用.结果:溪黄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的ALT、AST活性与造模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溪黄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预防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作者:谢春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灌胃口服鱼腥草挥发油后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含量.结果:小鼠灌胃口服鱼腥草挥发油5.0g/kg的组织分布实验表明,气管药物浓度高,其次依次是肠、肝、肾、心、血、脾、肺、脑、肌肉;而给药7 h后,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已下降90%以上.结论: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主要分布于气管、肠、肝、肾组织中,本实验为鱼腥草的合理使用及二次开发提供了药代动力学依据.

    作者:肖学凤;高岚;孙瑜;张军平;乔晓莉;韩亚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五十二病方》剂型考释

    <五十二病方>书中出现的汤剂、散剂、丸剂、浸出药剂、熨剂等8种不同的剂型,其中汤剂、散剂应用为广泛,前者的制作较为成熟,后者则相对粗糙.书中大部分剂型一直沿用至今,只是在制作工艺和操作规程上有了比较大的改进.

    作者:朱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炮制品提取物的药动学比较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生品和醋炙品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延胡索乙素的血药浓度,采用3p97药动学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CmaxTmax采用实测值.结果:延胡索乙素单体、延胡索药材生品和醋炙品T1/2为(5.66±1.92)、(4.24±1.54)、(4.35±1.34)h;Tmax为(1.5±0.5)、(1.0±0.55)、(0.5±0.68)h;Cmax为(0.71±0.29)、(0.37±0.11)、(0.67±0.35)μg/ml;AUCo-t为(2.58±0.85)、(1.96±0.69)、(2.95±1.61)μg/ml.结论:延胡索生品和醋炙品均能缩短延胡索乙素的达峰时间,说明其两者能起效迅速.

    作者:窦志英;孙巍;米晓兰;姚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三种红树林内生真菌的环肽类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从三种红树林内生真菌Paecilomyces sp.(treel-7),4557,ZZF65中分到九个环肽类的次级代谢产物,分别是viscumamide(1),cyclo(Pro-Iso)(2),cyclo(Phe-Gly)(3),cyclo(Phe-Ana)(4),cyclo(Gly-Pro)(5),cyclo(Gly-Leu)(6),cyclo(Trp-Ana)(7),neoechinulin A(8),cyclo(Pro-Thr)(9).其中化合物1,7,8,9是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志勇;黄忠京;温露;万乔;刘凡;佘志刚;林永成;周世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微波法提取龙胆多糖的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微波法提取龙胆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龙胆多糖的得率为指标,对微波功率、溶剂量、提取时间三个影响微波法提取龙胆多糖得率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在三个因素中溶剂量对提取率的影响大,提取时间次之,微波功率对结果的影响小.其中溶剂量及提取时间对龙胆多糖收率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波法提取龙胆多糖的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50W,14倍量水提取4 min.

    作者:刘桓宇;袁金田;孙国峰;张连学;张春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利用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田基黄水提成分进行分离

    目的:比较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田基黄水提成分的分离作用.方法:对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经过预处理后,加入田基黄水提取液,分别洗脱后进行成分测定,比较其分离效果.结果:从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田基黄黄酮的比吸附量和比洗脱量来看,性能好的前三种树脂型号为D101、860021、DM130,均属于弱极性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结论:D101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黄酮的吸附-洗脱能力强,从有效成分的富集和工业生产成本来考虑,可选择D101作为富集田基黄总黄酮的树脂吸附类型.

    作者:王永刚;苏薇薇;梁少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市售炉甘石质量的X射线衍射分析

    目的:对市售炉甘石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X衍射分析的方法分析药材化学成分.结果:市售炉甘石X衍射谱显示其均为CaCO3及其它杂质而无应有的ZnCO3或ZnO.结论:有必要对市场上的炉甘石建立药材质量标准,以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作者:张楠;刘建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少棘蜈蚣抗菌肽粗品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体外激活作用

    分别用62.5、125、250、500和1000μg/ml的少棘蜈蚣抗菌肽粗品,体外诱导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及肺泡巨噬细胞(AMφ)48 h,测定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AC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并进一步观察巨噬细胞摄取中性红的能力.结果显示,少棘蜈蚣水提取物使正常小鼠PMφ、AMφ内ACP、LDH活力显著升高,并能显著增强小鼠PMφ、AMφ的吞噬能力,表明少棘蜈蚣水提取物对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

    作者:任文华;张双全;宋大祥;周开亚;吴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水草地上部分亲脂性成分研究(Ⅱ)

    从血水草地上部分又分离并用化学和波谱法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三烷醇(n-C33H67OH)(A),3α,22α-Dihydroxy-olean-12-en-29 oic acid(B),胡萝卜苷(Daucosterol)(C),均为该植物首次发现,其中B为一新化合物.

    作者:郑国栋;杜方麓;龙丽娜;欧阳文;颜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