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施肥对青天葵生长的影响

杜勤;王振华;徐鸿华;张文进

关键词:青天葵, 肥料实验
摘要:青天葵施用生物有机肥、化学复合肥和农家肥等3种肥料实验结果,以生物有机肥对耐阴的青天葵生长较为有利,能提高产量,化学复合肥则对青天葵的繁殖较为有利.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金果榄资源与生态研究初报

    国家药典收载的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通过资源和生长环境调查,目前几处主产地均已面临濒危,建议加强保护并按生长环境开展人工栽培研究.

    作者:史琪荣;谭策铭;周元川;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黄芪注射剂中黄酮部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用HPLC法建立复方黄芪注射剂黄芪中黄酮部分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用Nova-park C18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10:90~40:60),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 nm,测定了复方黄芪注射剂中黄芪黄酮部分的指纹图谱.结果:确定了该注射剂黄酮部分有共有峰10个,并得到十批注射剂的相似度.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来作为控制复方黄芪注射剂的质量指标.

    作者:关延彬;李永吉;管庆霞;李秋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鲜地黄中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与初步纯化

    目的:从鲜地黄中提取并初步纯化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方法:以总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两种酶的佳提取条件.以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两步盐析法的硫酸铵饱和度.结果:提取温度和溶剂量对α-Gal的提取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提取溶剂对β-Glu的提取具有显著性影响,因此确定以3倍量(v/w)磷酸盐缓冲液,4℃提取4 h为两种酶的佳提取条件.以30%和60%为两步盐析的佳硫酸铵饱和点.结论:鲜地黄中存在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两步盐析法可以使二者得到初步纯化.

    作者:赵宇;温学森;崔晶;武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联用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联用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建立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后,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除阿米洛利组,各预防组较模型组肝功能得到改善(P<0.001);阿米洛利和氧化苦参碱预防组较模型组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预防组肝组织内SOD较模型组升高,而MDA低于模型组(P<0.01);尤以合用组效果佳.结论: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均有预防作用,两者合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刘凌云;左和宁;杨伟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甘草播种苗结瘤特性的研究

    施用根瘤菌接种剂后的1年生甘草播种苗观测结果,根瘤形态较为规则,多集中分布在10~20 cm深的根系范围内,平均结瘤率为80%.7月20日和9月20日左右出现两次结瘤高峰.施用N、P、K复合肥后,结瘤数量明显降低.施用根瘤菌接种剂的单株结瘤数量比对照提高77%,种苗的株高、芦头粗度、地下部分干重和总干重均比对照显著提高,但对甘草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孙志蓉;王文全;翟明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城南细辛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为研究城南细辛的活性化学成分,用乙醇冷浸提取,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理化方法和光谱方法(UV, IR, NMR, MS)鉴定为卡枯醇(kakuol, Ⅰ)、2-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丙酮(2-methoxy-4,5-methylenedioxypropiophenone, Ⅱ)和Pluviatilol(Ⅲ).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志玲;蒋梅香;李福双;徐康平;谭桂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蛇葡萄素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蛇葡萄素对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用MTT法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进行增殖抑制实验;用ELISA法、免疫组化染色法以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蛇葡萄素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分泌VEGF、bFGF的抑制作用;体内观察蛇葡萄素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蛇葡萄素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在6.4~51.2 μg/ml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IC50=22.0±4.0 μg/ml.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12.8 μg/ml、25.6 μg/ml、38.4 μg/ml蛇葡萄素对肝癌Bel-7402细胞分泌VEGF的抑制率分别为14.2%、40.0%及49.6%.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2.8 μg/ml以上的蛇葡萄素能使细胞体积缩小,分泌VEGF、bFGF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VEGF、bFGF结果,25.6 μg/ml及38.4 μg/ml蛇葡萄素对VGEF的抑制率分别为32.2%及57.4%,对bFGF的抑制率分别为54.9%及62.6%.蛇葡萄素浓度为100、150、200 mg/kg时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可达24.3%、41.4%及45.7%.结论:蛇葡萄素在体外能有效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及人肝癌Bel-7402细胞分泌VEGF和bFGF,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体内能有效抑制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提示蛇葡萄素也许可作为一个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用于肿瘤防治.

    作者:罗高琴;曾飒;刘德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金铁锁不同居群培养物生长量比较

    多从金铁锁Psammosilenc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 8个不同居群的组培物生长量比较,初步筛选出云南丽江云杉坪和昆明小墨雨两居群比其他居群有优势,可考虑作为优良种源.

    作者:杨耀文;钱子刚;王晓佳;王世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PVP包覆β-榄香烯口服脂质体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PVP包覆的β-榄香烯口服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建立了血浆中β-榄香烯的分析方法,将三种药物对大鼠一次性灌胃后在不同时间眼眶取血.乙醚提取后以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血药浓度,用统计矩方法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PVP包覆β-榄香烯口服脂质体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T1/2(95.07±20.46)min,AUC(348.72±32.49)μg/min*ml,Cmax(4.39±0.33)μg/ml,Tmax(60)min.结论:以普通脂质体为参比制剂时PVP包覆的β-榄香烯口服脂质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0.2±7.5)%.

    作者:张修宇;邓英杰;赵春杰;王秀敏;李喆;高晓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提高针刺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72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组和针刺组,针药组40例,针刺组32例.针刺组只给予针刺治疗;针药组除给予针刺治疗外,配合中药治疗.结果:针药组痊愈率55%,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针刺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在给予针刺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能有效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改善伴随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新芳;胥海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通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三个级分SJ1、SJ2和SJ3,将对自由基有初步清除作用的SJ2脱蛋白后经DEAE-SephdexA-25进行分离纯化得SJ22.SJ22经纸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SephroseCL-4B柱层析纯度鉴定表明:SJ22为分子量均一的纯多糖.分子量为7万.纸层析显示SJ22单糖组成为Xy1、Ara、Glc、Gal、GalA.抗衰老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J22能有效清除·OH、O-2·自由基,对脂质自由基·R效果不明显.

    作者:刘春兰;刘海青;邓义红;刘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裙竹荪托盖液修复大鼠免疫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竹荪托盖液修复辐射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以60CO-γ线300CGY(55CGY/min6′6″)一次性全身照射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竹荪托盖液(大中、小剂量)组,贞芪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照射后第二日开始进行灌喂试验,30天后一次性断颈处死实验大鼠,采血作免疫指标检测.结果:竹荪托盖液组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Ⅱ、NK细胞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CD3+则无差异,CD4+/CD8+比值竹荪托盖液组1.60,贞芪组1.29,空白组1.37.结论:竹荪托盖液能修复辐射损伤敏感的免疫活性T细胞,显著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T细胞生长因子的指数,明显激活免疫调节细胞(NK).其明显的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可能是多糖与微量元素的双重效应结果.

    作者:郭渝南;唐礴;熊彬;蔡美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雷公藤氯内酯醇研究进展

    雷公藤氯内酯醇是从雷公藤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是雷公藤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本文从生源、半合成、药理等三个方面对该化合物进行全面介绍.

    作者:杨光忠;陈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施肥对青天葵生长的影响

    青天葵施用生物有机肥、化学复合肥和农家肥等3种肥料实验结果,以生物有机肥对耐阴的青天葵生长较为有利,能提高产量,化学复合肥则对青天葵的繁殖较为有利.

    作者:杜勤;王振华;徐鸿华;张文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枯草芽孢杆菌对50种中药的发酵及抗菌活性检测

    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50种中药进行发酵,检测发酵产物与原料对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和榛色青霉(Penicillium avellaneum)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中药的发酵产物抗菌活性增加,而部分中药的发酵产物抗菌活性降低,部分中药的活性不变.说明微生物发酵中药的过程中,两者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发酵前后中药成分发生变化,从而抗菌活性发生变化.

    作者:李国红;张克勤;沈月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山红景天栽培条件探讨

    栽培高山红景天的红景天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栽培年限和海拔高度有明显相关.在低海拔地区栽培摘花序处理可以提高红景天甙含量.

    作者:石铁源;全雪丽;张美淑;李熙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蝉花真菌的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

    目的:探讨蝉花真菌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方法:从蝉花僵虫体、子座芽、孢子分离真菌,并采用三种液体培养基考察菌丝收率.结果:分离得到的蝉花真菌经鉴定为拟青霉属的蝉拟青霉.在含蚕蛹粉、鸡蛋等动物性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天,菌丝收率135 g/L.结论:从蝉花分离得到的蝉拟青霉,可用液体发酵培养.

    作者:程东庆;丁志山;林美爱;潘佩蕾;陈宜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桑叶中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桑叶中的水溶性成分.方法:应用离子交换树脂,ODS等多种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应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桑叶95%乙醇提取物的水、正丁醇部位及醇提后桑叶残渣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 Fagomine (1,2,5-trideoxy-1,5-imino-D-arabino-hexitol) (1), DNJ (1,5-Dideoxy-1,5-imino-D-Glucitol) (2),2-O-α-D-Galactopyranosyl-1-deoxynojirimycin (3),1,4-Dideoxy-1,4-imino-(2-O-β-D-glu)-D-arabinitol (4),环(亮-异亮)二肽(5),天冬氨酸(6),苯丙氨酸(7),缬氨酸(8),酪氨酸(9),尿嘧啶(10),胸腺嘧啶(11),胡萝卜苷(12).化合物5-9为从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倪丽;张现涛;殷志琦;汪豪;叶文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牛黄清热胶囊的提取工艺

    目的:正交实验法优选牛黄清热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的收膏率和黄芩苷[1]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筛选,考察了乙醇的浓度,乙醇的用量,提取的时间,提取的次数,药材的粒径等因素以确定佳的提取工艺.结果:黄柏、黄芩,虎杖等中药饮片,加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加入6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2.5 h;第二次加4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 h为佳的提取工艺.

    作者:向梅先;苏汉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毛冬青药材中neopubescensin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neopubescensin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乙腈-0.05%的磷酸水溶液(20∶ 8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4.45~106.8 μg/ml,r=0.9993,重复性实验RSD为0.69%(n=5),平均回收率100.23%,RSD=1.72%(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毛冬青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毅;方芳;袁海龙;朱军;肖小河;罗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