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锁义;唐玉莲;黎海妮;李容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人参育种的目标动态及育种特点,提出人参育种应建立稳定的育种基地,并做好长远规划、持久攻关,强化加强育种进程技术研究.把有效解决人参种质资源贫乏作为重点,树立新的栽培群体遗传改良策略,走出片面追求高科技应用的误区等的人参育种技术定位.
作者:任跃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为充分利用龙眼壳植物资源,探讨龙眼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法从龙眼壳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1.101 mg/ml,回收率为99.98%,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龙眼壳中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唐玉莲;黎海妮;李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中药离子导入结合曲安奈德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5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结论:中药离子导入结合曲安奈德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欧建锋;魏合伟;黄杰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文通过硫酸铵分级分离、DEAE-纤维素柱和非变性PAGE制备电泳等方法从雌性地鳖虫Eupolyphage sinensis Walker活体内分离纯化得到三种纤溶活性成分:EFF-1、EFF-2和EFF-3,分子量分别为41 kd、32.9 kd和30.6 kd,比活力分别为171.3 U/mgpr、234.0 U/mgpr和148.5 U/mgpr,其中EFF-2和EFF-3兼有纤溶酶激活物和纤溶酶活性.
作者:韩雅莉;李张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确定金翘感冒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根据处方药味所含成分的性质特点,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金银花、连翘等药材水提正交试验,以绿原酸作为定量检测指标,优选出水提的佳工艺是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ZTCI+1澄清剂澄清和稳定性工艺研究,确定了按100ml药液中加入8mlZTCI+1的A配制液,再加入4mlZTCI+1的B配制液,可较好地解决成品的澄明度问题.
作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干姜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试验.方法:选择微波火力和加热时间、饮片粒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用3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采用微波火力100%、时间3 min、大粒为佳工艺条件.结论:微波加热炮制干姜的工艺是可行的.
作者:唐永红;潘忠记;麻春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从一株红树林共生真菌Paecilomyces sp.Tree 1-7中分离鉴定了四个化合物,分别为secalonic acid A(1),tenellic acid A(2),大黄素(3),大黄酚(4).并首次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抗人的肝癌细胞hepG2的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IC50=2.0μg/ml,化合物2的抗肿瘤活性IC50=62.1μg/ml.
作者:温露;林永成;赵丽冰;佘志刚;蔡小铃;郑忠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高丽参注射液指纹图谱.方法:采用SPE-HPLC法对高丽参注射液样品进行分析,建立指纹图谱,并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共14个共有峰,11批高丽参注射液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方法准确、可靠,为进一步控制高丽参注射液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林华;吴钉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五苓散含药血清是否能够抑制内皮素刺激下,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Ⅳ型胶原(Ⅳtype collagen,ColⅣ)的分泌.方法:采用常规血清药理学方法,以内皮素(endothelin,ET)-1为刺激因子,用MTT法检测五苓散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性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外基质中FN、LN及ColⅣ的含量.结果:五苓散含药血清可以抑制内皮素刺激下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生及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olⅣ)的分泌.结论:系膜细胞是五苓散治疗肾病的重要靶细胞,五苓散可以拮抗内皮素对系膜细胞的作用,这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何岚;陈朝晖;徐月红;王宁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丹参普通粉和微粉的粉体学特征、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指标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及原儿茶醛提取率,探索微粉化技术在丹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普通粉和微粉进行表征,扫描电镜(SEM)观察普通粉和细粉的表面形态,测定粉体学参数休止角和堆密度,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溶出物的含量,加热回流分别提取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及原儿茶醛,采用HPLC测定它们的含量.结果:丹参普通粉和微粉的粉体学特征及表面形态差异显著,水溶性浸出物微粉为普通粉的1.23倍,隐丹参、丹参酮ⅡA及原儿茶醛分别为普通粉的1.54、1.48、1.90倍.结论:丹参微粉化既能提高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又能提高水溶性成分原儿茶醛的提取率,表明丹参药材利用微粉化技术能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减少药材的使用量,从而达到节省药材资源的目的.
作者:蔡萍;徐月红;王宁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非透析疗法时,静脉注射灯盏细辛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临床效果.方法:每日静脉滴注灯盏细辛30~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一次,2周为一个疗程,隔一个月后再使用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同时根据病人的Ccr制定相应的蛋白质摄入量,采用优质蛋白饮食并严格制定病人的食谱,通过观察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判断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BUN和Scr明显降低(P<0.01),Ccr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CRF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仲良;钟伟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和研究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之间的质量差异.方法:HPLC测定大黄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含量和黄芪免煎颗粒与饮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大黄免煎颗粒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的量分别为3.52mg/g、9.41mg/g、3.12mg/g,大黄中药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的量分别为3.34mg/g、9.55mg/g、3.03mg/g,黄芪免煎颗粒与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的量分别为0.79mg/g、0.84mg/g.结论: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所含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不大.
作者:杨安平;韩英光;温期麟;何文斌;刘晓涵;王静;王宗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的疗效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按1∶1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以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14天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状况.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3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4例,无效1例,有效率83.3%;对照组基本治愈8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0例,无效3例,有效率5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流变学中的低切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戴孟;孙玉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白鲜皮中白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乙醇超声提取,以Merk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水(52∶48,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在0.3104μg~3.1040μg范围内,白鲜碱的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1%,RSD=1.5%.结论:该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
作者:李艳园;彭如习;陈桦;冯柏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喂养组,单纯高脂饲料喂养组,高脂饲料加EGB饲养组),每组10只.分别在实验前1 d,实验第30 d、60d、90 d各抽血1次,检测血中NO、6-keto-FGF1α的变化.结果:EGB能明显减轻血NO的含量,升高6-keto-FGF1α含量.结论:EGB能减轻AS家兔血管损伤,从而起到抗AS作用.
作者:王立杰;刘艳梅;石勇;王文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SFE)萃取鸦胆子油工艺参数.方法:以鸦胆子油中酸含量为指标,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酸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影响因素(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原力),确定其较佳工艺水平.结果:提取效率因素的主次作用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0Mpa、温度40℃、时间1 h.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鸦胆子中鸦胆子油是可行的.
作者:张兴德;刘汉清;郁红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桃树根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胸膜炎、棉球肉芽肿,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中残余刚果红含量和炭粒浓度,以观察桃树根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增强小鼠对刚果红吞噬功能和炭粒廓清功能(P<0.05),对胸腔白细胞游走有作用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桃树根有较强抗炎作用.
作者:蒋霞;刘华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美味猕猴桃根乙酸乙酯提取物部分(简称ERAD部位,主要是三萜类化合物)的保肝作用.方法:采用ERAD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la)和异硫氰酸萘酯(ANIT)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试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免疫低下小鼠溶血素生成试验和毒性试验,以血清中的ALT、AST、T-BIL含量作为测定指标.结果:研究表明CCl4、D-半乳糖胺和ANIT模型组相比,ERAD(120 mg/kg,60mg/kg)显著降低ALT、AST、T-BIL含量(P<0.05).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表明,ERAD(120 mg/kg)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P<0.05).溶血素生成试验表明,ERAD(120 mg/kg,60mg/kg)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溶血素含量(P<0.05).限量毒性试验表明,安全无毒.结论:ERAD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和退黄,提高免疫功能作用,安全无毒.
作者:白新鹏;裘爱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对赛葵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描述了赛葵的性状特征,横切面特征,粉末显微特征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的结果.
作者:田辉;李萍;唐礼林;欧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白马骨(Serissa serissoide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80%乙醇回流提取,经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和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测定以及核磁共振和红外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的叶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素脂(1)、(-)丁香脂素(2)、(+)-麦迪奥脂素(3)、(-)橄榄脂素(4)、β-谷甾醇(5)、齐墩果酸(6)、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3、7为首次从白马骨植物的根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强;孙隆儒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