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美英;薛芳莉
目的 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都高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使用康复护理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有效率,有效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的运动能力,有效减少后遗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雒海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灾害护理培训在提高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 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灾害应急知识量表得分、灾害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评分等级.结果 灾害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灾害急救知识量表得分较培训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总合格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结论 灾害护理专业知识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灾害急救知识水平及急救能力,进而提高病人的抢救存活率.
作者:王莹;王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负压穿刺在颈外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置留针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穿刺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置留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静脉采血总时长等方面的比较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在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穿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且用时短,能够提高静脉穿刺效率.
作者:岳西凤;徐明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采用的是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胃肠道肿瘤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用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此护理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明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类常见的出生缺陷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威胁儿童成长发育的的一类严重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1].常见病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其基本病理为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通过手术可以治愈或减轻症状,这样患儿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已经成为治疗中重要的环节,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我院就近几年临床中对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阳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3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面将全部3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分别采用普通翻身床和悬浮床治疗.结果 在创面干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每天护理耗时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5);在创面感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悬浮床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治疗,并加强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并让护理工作任务量有效减轻,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东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在治疗中均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对其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之后,分析其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次选取的40例患者治疗均有效,仅有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情况,其中膀胱痉挛以及电切术综合征各为1例,在对其进行对症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前列腺增生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小辉;陈静;陈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气指标.结果 对照组PaCO2明显高于观察组,PH、PaO2、SaO2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动脉血气,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98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所有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梅;刘红叶;刘昌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骨科骨折的老年患者致伤原因的根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老年患者92例,应用Excel系统软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尤其男性患者于春节左右因跌倒致骨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VIC-FRAT跌倒风险评估表,了解跌倒的风险程度,提高老人和陪护人员对跌倒的警惕性,加强预防是关键.
作者:程愔;赵秀丽;孙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选取200例高血压病患,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观察分析其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200例高血压病患在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血压得到明显的控制,且病患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与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病患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利于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日后的高血压防治中普及运用.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患有食管癌需要食管带膜支架植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患者支架植入后实施胸外科普通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为脑出血患者术后提供早期康复护理服务,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性护理服务,康复组行以早期康复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相关评分、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且神经功能评分(NIHSS)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脑出血患者术后提供早期康复护理服务,可有效帮助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使用并推广.
作者:罗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冷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6例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病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提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维持稳定,术中未发生寒战、冷休克及体位相关并发症.结论 在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手术中运用循证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病人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增加病人术后舒适度,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李乔;李红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治疗小儿慢性肾衰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50例慢性肾衰高血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只予以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控制良好,而对照组血压水平控制欠佳.两组相比较,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比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更容易恢复正常,两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作用于慢性肾衰高血压患儿的疗效显著,值得采纳与推行.
作者: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中风单元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中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卒中单元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本次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中风患者的中风单元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董敏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林香;房婷婷;时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并讨论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末端回肠术后放置保护性的造瘘管的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针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方面的护理并进行观察,包括心理辅导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肠道准备,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造口定位以及术后造瘘管的观察,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造口袋粘贴恰当、注意饮食护理.讨论并观察术后放置保护性的造瘘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所有36例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治疗处理以及护理后,均未出现肠瘘及吻合瘘;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瘘管发生阻塞,但经处理后恢复通畅,1例出现造口周围过敏性皮炎,经处理后过敏性皮炎消退.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行末段回肠保护性造瘘管可有效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二次手术回纳肠管手术也可以免除,并采取优质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保持患者心情放松舒畅的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范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脐带夹和气门芯在脐带结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5月行脐带结扎的新生儿1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94例.甲组新生儿给予气门芯结扎,乙组新生儿给予脐带夹结扎,对2组新生儿的结扎效果予以比较.结果 乙组新生儿脐带残端渗血、脐部水肿、结扎脐带时溅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是(6.3±1.2)d,相较于甲组新生儿的(8.8±2.7)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脐带结扎中,脐带夹应用效果明显优于气门芯,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一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的脐带结扎方法.
作者:史美英;薛芳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特点及其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多种因素,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出现感染21例,感染率为21.21%.其中,感染率高的为患者年龄>70岁,感染率高达38.89.其次是对患者采取侵入性操作的,感染率为25.81%.将影响重症监护病房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是否采取侵入性治疗或检查、患者的年龄是否大于70岁、住院时间是否大于30天,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以及患者是否进行了急诊手术等多种因素做为自变量,将患者的感染率作为应变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进行了侵入性操作、患者年龄大于70周岁、住院时间大于30天和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进行回归方程(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因素具有复杂性,患者年龄过大以及进行侵入性操作是引起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
作者:李友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