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戒毒中心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徐雪燕;杜哲一;孟琴琴

关键词:戒毒科, 护士, 心理健康, 调查
摘要:目的 对戒毒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改善戒毒科护士自身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自愿戒毒中心工作的31名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受调查者SCL-90及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敌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 戒毒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应加强对其心理干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巧用尿道扩张棒辅助置入导尿管

    临床上许多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畸形的病人,在常规导尿时,由于阻力大,必须反复操作,不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尿路感染和尿道结膜损伤的机会,甚至造成导尿失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巧用尿道扩张棒辅助置入导尿管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操作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评估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压疮危险因素的分类,即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学的进展主要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CT),压疮危险程度评估的工具首选Braden计分表.认为该表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确切的预测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蒋琪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加强规范化护理科研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目的 探讨规范手术室护理科研管理的方法,从而提高科研论文的质量.方法 加强科研论文的管理,成立手术室护理科研管理小组,建立健全护理科研管理制度,加大激励奖励力度.结果 我院手术室自2005年对护理科研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极大的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积极性.论著发表数量逐年上升,先后有4项护理成果分别获得军队系统医疗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结论 手术室规范化的护理科研管理,是提升护理论文质量、推动护理学科手术室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董薪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注意障碍的康复护理

    目的 了解加强注意力康复护理治疗对存在注意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作用.方法 对50例存在注意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注意力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进行加强注意力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利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无意义文字测验、觉醒水平的检查对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康复护理前后注意力评估的变化情况.结果 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前后注意力评价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组不明显;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后注意力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注意力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患者的注意力障碍可有明显改善.

    作者:康艳;吴东宇;秦延京;袁英;李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巧用注射器甩体温表的方法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在对病人进行集体测体温前,都要先把体温表用手逐根地甩到35 ℃以下,这样既费时间又费人力,还常常给护理工作者带来胳膊酸痛等不适,现在介绍一种简单而快速的甩体温表的方法.

    作者:李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护理异同.方法 对比分析我科1996年10月-2008年9月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病例72例及同期行开腹脾切除术(OS)的病例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相关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及体温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治疗ITP的疗效与OS相近,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总结两种脾切除术临床护理的异同点,对提高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芸梅;凌励;熊伟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介绍一种持续膀胱冲洗的新方法

    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肿瘤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手术后需即刻行持续膀胱冲洗,冲洗量较大,传统的冲洗方法非常复杂,需使用输液器连接生理盐水,再与一次性引流袋的入口端衔接,接入双腔导尿管的一腔,另一腔接引流袋.

    作者:秦雪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及近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劳务工四肢骨折后社会支持对患者心理健康及近期疗效的影响,为更好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劳务工四肢骨折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并实施心理干预,两组于入院1周内及出院前1周施测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状态焦虑量表(S-AI)进行心理评估,两组出院前1周进行骨折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出院前社会支持及焦虑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近期疗效评定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改善劳务工四肢骨折患者社会支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骨折疗效.

    作者:庄永秀;张大敏;石华;于惠芳;陈静苹;蔡燕君;张兴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麻醉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护理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麻醉下行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在氯胺酮麻醉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护理.结果 所有患儿均能在安静状态下完成注射治疗,未出现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合康复训练,均能达到治疗效果.结论 术前做好查体和询问,做好禁食宣教和心理疏导,术中积极观察患儿体征,术后注意患儿体位以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麻醉延迟反应及肉毒毒素不良反应,做好康复训练指导和宣教,可减少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充分发挥A型肉毒毒素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良飞;孙莹玉;陈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量化考评在夜间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夜间护理工作急症患者多、病情变化快、工作量大而护理人员数量少,是质量控制的薄弱点,是护理管理的难点,也是护理缺陷的高风险时段.针对我院年轻护士多、护士长结构年轻化的特点,我们于2008年8月对夜间护理质量实施量化考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红英;丁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三腔喂养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三腔喂养管与普通胃管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26例食管癌患者根治术中放置三腔喂养管术后24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观察患者反应;并随机抽取26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放置普通胃管,术后采用肠外营养作对照.2组均在术后2d及1周查肝肾功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果 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三腔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比留置普通胃管采用肠外营养更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及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了护理工作压力.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采用三腔喂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此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程晓红;程超;谢春玲;邹健勇;潘宏信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应用改良式湿性疗法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1例报告

    患者男性,18岁,2006年因骨盆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术后3年肿瘤复发伴大小便功能障碍,行射波刀10GY/次×5次治疗,放射治疗结束后,双侧臀部出现明显红斑,有少量渗出,湿性脱皮,骶尾部手术瘢痕处破溃,在当地医院处理1周无效,且红斑处开始破溃、糜烂,于2009年5月28日来我院骨科门诊就诊.

    作者:吴俊;蒋琪霞;程秀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洗胃管拨管的新方法

    口服中毒患者首要抢救措施是迅速清除胃内毒物,洗胃术是清除毒物的有效措施.在实践中发现拨出的洗胃管前端、侧孔粘附食物残渣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餐后中毒的患者发生的概率更高,这样容易造成拨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呕吐、呛咳,令患者感到不适,甚至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洗胃效果[1].为避免出现以上的情况,我们对洗胃管的拨出进行改良,减少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维雅;余婷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帕金森患者家属身心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性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性运动障碍性疾病,是居痴呆后排第2位的神经变性障碍,目前病因不明[1].

    作者:卢慧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在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3位死因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脑卒中,是死于缺血性心脏病人数的3倍多[1].

    作者:那薇;韩卓琳;杨小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呼吸理疗在先天性心脏病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理疗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呼吸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6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的患儿行传统拍背法,实验组进行呼吸理疗,吸痰前后测量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并分别进行比较;同时将对照组和实验组执行措施后SaO2、PCO2、PO2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呼吸理疗后患儿的SaO2、PO2上升,PCO2下降,与实验组呼吸理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呼吸理疗能改善先心病患儿术后呼吸功能和肺通气,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李艳红;陈文颂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岛状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加腋前皱襞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Ⅱ期应用岛状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行乳房再造术及腋前皱襞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总结1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1~4年胸壁严重缺损患者行Ⅱ期岛状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行乳房再造术及腋前皱襞重建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人员、器械、物品及病人的准备,术中护士的配合方法.结果 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由于器械或配合不良耽误手术,术中、术后皮瓣成活,切口无感染、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乳房外形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术前物品准备充分及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佳配合;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技巧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江燕云;朱映霞;廖丹;马育璇;赵惠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系统化整体护理临床实施情况的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系统化整体护理在临床实施的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85名护理人员对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系统化整体护理在临床实施现状不够理想,其中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低、辅助支持系统不到位、护理管理者观念问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结论 结合中国国情,转变观念,努力创新,在借鉴国外先进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走中国护理特色道路,创自己护理品牌,实现护理的价值.

    作者:池迎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高级责任护士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中设立高级责任护士对产科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制定高级责任护士的选拔标准和考评办法,择优录用于产科临床护理,并从产科护理质量、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与设立高级责任护士前相比,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设立高级责任护士后产科的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设立高级责任护士能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是先进的护理模式.

    作者:蓝院琴;蒋玉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戒毒中心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对戒毒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改善戒毒科护士自身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自愿戒毒中心工作的31名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受调查者SCL-90及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敌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 戒毒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应加强对其心理干预.

    作者:徐雪燕;杜哲一;孟琴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