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体标本保存液的实验观察

熊艾君

关键词:人体标本, 保存液, 甲醛溶液, 防腐效果, 应用效果, 污染环境, 水分蒸发, 实验观察, 气候环境, 福尔马林, 防腐固定, 新配方, 刺激性, 学界, 设计, 配制, 霉烂, 浸泡, 解剖, 挥发
摘要:人体标本经防腐固定处理后,为避免水分蒸发、霉烂等变化,常浸泡于5%福尔马林中进行湿保存.甲醛的防腐效果虽好,但对人体的刺激强烈,甲醛易挥发污染环境.因此,用一种无刺激性保存液取代甲醛溶液,长期以来为解剖学界所普遍关注.我们根据本地区气候环境特点,设计了由新配方配制的防腐保存液,经实验观察与应用效果良好.
解剖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海马结构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时的突触形态可塑性的定量研究

    目的观察由空间辩别性学习记忆活动引致的大鼠海马结构的突触可塑性变化.方法本研究继电子显微镜下,对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模型大鼠和对照大鼠海马结构内突触形态学的对比性观察之后,又对两组大鼠海马结构内突触复合体进行了体视学指标的测算.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3区多形层内突触数密度(77.81±16.00)个/μm3、突触活性点膜面积(0.037±0.008)μm2/μm3、突触小泡的数量(169946.86±19592.58)个/μm3、线粒体的体积(1.70±0.86)%和数密度(8777.54±2020.32)个/μm3均比对照组大鼠的大或多,对照组大鼠以上指标分别为:(28.35±1.31)个/μm3、(0.015±0.002)μm2/μm3、(64380.27±8728.66)个/μm2、(0.58±0.35)%、(2282.46±727.69)个/μm3,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正常生理活动也可引致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变化;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形式不仅包括突触复合体各结构的增大同时包括突触数量增多;突触活性点膜面积增大;突触小泡的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突触前膨大内线粒体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

    作者:宿宝贵;许鹿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心理应激后大鼠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细胞的定量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对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应激模型,并在不同应激条件下对大鼠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并用体视学公式作定量分析.结果应激大鼠促甲状腺素细胞体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的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在不同应激条件的A、B、C三组存在显著差别.结论心理应激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细胞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素.

    作者:伍思琪;贺新红;张德兴;李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哺乳动物视网膜节细胞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哺乳动物视网膜节细胞的存活和再生受许多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本文综述了神经营养素家族、细胞因子家族及玻璃体内移植外周神经节段等因素促进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它们对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生长和再生的影响,并提出这些神经营养因子可能通过升高cAMP水平起作用.

    作者:朱永红;李海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因特网上的解剖学站点分析和分类

    目的为了给从事解剖学的教师的教学和医学生学习解剖学提供方便,及时掌握现代解剖学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方法通过雅虎、搜狐、新浪等搜索网站及登陆每个网站进行了浏览,记录了它们的域名并进行了分类.结果搜索到近百个解剖学及与解剖学相关的站点,可以把这些站点概要性的的分析并归为五类且链接方式是超链接的.结论籍此希望国内同行能更好地利用英特网上的信息资源,加快解剖学专业的CAI、Internet教学和解剖学网络的建设.

    作者:李光武;汪华侨;顾怀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实验性再狭窄动物模型研究

    目的为弄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后动脉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本实验研究建立再狭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采用右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加高胆固醇喂饲家兔.结果经血管造影检查,血管成形术前右髂动脉平均狭窄程度在60%以上,血管成形术后5周右髂动脉平均再狭窄程度在50%以上;病理切片和组织生化显示,内膜明显增厚,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脂质沉积显著增加;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显示,增生内膜主要是平滑肌细胞增殖.结论采用本方法成功地建立了再狭窄动物实验模型.

    作者:李自成;常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常见危险穴位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及临床应用要点

    近几年来,穴位药物注射发展迅猛,它集针刺和药物治疗为一体,使辩证用药与针灸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临床效果显著,但由此而引起穴位周围重要结构损伤的报道也渐增多.本文简述了尺泽、合谷、阳陵泉、环跳、委中、足三里、风池、、盲门等常见危险穴位与周围神经,血管的相互关系及针刺要点.这些资料可为上述常见危险穴位的针刺或药物注射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一点建议.

    作者:戴开宇;初国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康力龙、泼尼松对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力龙和泼尼松对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31.7±33.3g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蒸馏水、泼尼松4.5mg·kg·d-1(每周二次)和泼尼松4.5mg·kg-1·d-1加康力龙0.5mg·kg-1·d-1灌胃(每周6次),持续90天.用图像分析仪测算胫骨近端骨小梁的骨形态计量学指标,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大鼠腰椎的组织结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泼尼松组大鼠胫骨的骨吸收增加(破骨细胞数+92%),骨小梁间隙(Tb.Sp)增宽187%,骨形成率(DFR/TV)减少89%,骨小梁面积(%Tb.Ar)减少(-58%).腰椎的骨小梁变少,变细,断裂,连接不紧密,表面常见骨吸收形成的陷窝.与泼尼松组比较,康力龙组骨形成增加(BFR/TV+752%),骨吸收减少(破骨细胞数-41%),骨量增加(%Tb.Ar+87%,Tb.Sp-58%).腰椎的骨小梁粗大,排列整齐,连接紧密.结论长期使用泼尼松可导致骨质疏松,康力龙对此有防止作用.

    作者:谢华;李青南;吴铁;黄莲芳;胡彬;蔡康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大鼠及家兔脑动脉的比较及其在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和比较大鼠、家兔脑动脉的形态特点.方法利用墨汁、乳胶混合液灌注的45只鼠和50只兔脑标本,在光镜下观察脑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布.结果大鼠和家兔的椎-基底动脉系血管起始、行程基本相同.大鼠的脑底动脉环闭锁型的出现率是97.78%,组成环的两侧血管等粗,对称者是80.00%.而家兔脑底动脉环闭锁型出现率是80.00%,环两侧血管对称者占28.00%.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均是1枝型,起始、行程恒定.兔的大脑中动脉1~2枝不等,行程短,其分布范围内尚有1~2枝梨状区动脉存在.结论与家兔相比,大鼠的脑动脉更接近人类,是制做脑缺血模型理想的实验动物.

    作者:张成英;陈前芬;田鹤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课堂教学中结语的应用

    精彩的结语如同画龙点晴,会使课堂大为增色.然而有些教师误认为结语无足轻重,有的把讲课内容的简单重复或大小标题的再罗列作为结语,也有的将结语随意舍弃,使讲课虎头蛇尾.本文愿就此问题谈点体会.

    作者:郭兴;孟共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镜影性内脏倒置一例

    镜影性内脏器官倒置是指胸、腹腔内所有器官左、右易位.我科接诊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6岁,因咳嗽,咳血痰来院检查X线全胸摄片、胃肠钡餐、钡剂灌肠、腹部B超等.检查发现:双上肺见片状、条索状阴影;左、右肺,心脏,大血管,胃,小肠,结肠,肝,脾等均左、右倒置,呈镜像性,各器官的前后关系无改变(见图1,图2,图3).诊断:1.镜影性内脏倒置.2.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

    作者:曾国斌;郑柏忠;李根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浅谈解剖学教学如何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属形态学范畴.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进行满堂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解剖学教学内容也在逐步更新和充实,如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探索适合未来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增加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任课教师急待探讨解决的问题.在此,我们结合在本专业的教学实践,谈谈解剖学教学如何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几点想法.

    作者:黄学应;韩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体外培养获取高纯度神经前体细胞

    目的获取较高纯度的神经前体细胞(NPC).方法加入30ng/mlbPGF培养E12天大鼠皮质、海马和隔区的NPC,用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组化方法将其显示.结果加bFGF组的NPC不断分裂,形成大量的分裂球并维持到第4代;绝大部分细胞(约98%以上)表达Nestin,约有60%为BrdU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对照组的分裂球维持时间较短,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向外迁移生长;第2代约有60%细胞表达Nestin,40%为BrdU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结论bFGF对E12天大鼠脑组织的NPC有明显的促分裂作用,选用胎龄较小的胚脑组织加入适量的bFGF培养可获取较高纯度的NPC.

    作者:阮奕文;谢瑶;王传恩;姚志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解剖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医学中有三分之一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它内容庞杂,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学起来十分枯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解剖学教学把传递-接受式误认为是教学的唯一模式,致使实践中的教学活动不仅单一,甚至陷入僵化,难以同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步前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提高解剖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入手,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作者:徐胜春;韩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肱骨结节间沟形态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提供详尽的肱骨结节间沟形态资料.方法使用不同地区肱骨80只,将结节间沟分为近侧水平段和远侧垂直段,用量角器和卡尺测量二段的长度及其移行处的角度;结节间沟的深度和宽度分五个部位测量;观察结节间沟的变异和异常.结果结节间沟近侧段和远侧段的长度及移行处角度分别为9.4mm、29.7mm和119.9°;总长度、深度和宽度分别为39.2mm、0.7mm和2.6mm;结节上嵴出现率为11.2%,内、外侧骨刺16.2%,钙化45%.结论肱骨结节间沟的局部形态与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关系密切.

    作者:初国良;彭映基;冯正巩;徐朝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Powerpoint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教学特点是需要大量图象、模型来说明和展示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细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其内容相对固定又抽象枯燥,缺乏相互联系,因而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的疑难点较多.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较少的课时内展示组织胚胎学丰富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媒体显然已不能适应其教学需要.为此,我们尝试将Powerpoint软件教学应用在98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的组织胚胎学理论课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梁若斯;刘建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板障静脉的几种显示法

    板障静脉是颅骨松质内的静脉,包括额、颞前、颞后和枕板静脉四支,它们走行于颅骨内、外板之间的板障内,各属支间及与颅内、外静脉之间都有丰富的交通吻合.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关系,我们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来显示.

    作者:石瑾;刘畅;欧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吸管自动冲洗器的制作

    在组织培养研究工作中,手工冲洗吸管或移液管时需要反复进行冲洗达10余次,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自动冲洗器(图1)可以把人们从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节省人力和时间,现将制作工艺及使用原理介绍如下.

    作者:吴坤成;刘畅;洪辉文;石瑾;王兴海;李忠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蛤蚧端脑前背侧室嵴Golgi-Cox研究

    目的为爬行类端脑前背侧室嵴不同区域的生理功能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用4只成年蛤蚧进行灌注,Golgi-Cox法进行染色,石蜡包埋切片,光镜观察.结果前背侧室嵴各层细胞种类及树突分布有差异;②各区细胞种类及树突分布特性有差异;③细胞大小在6~30μm范围,其中20μm细胞数目多;④细胞以团形、柱形和弧形等方式组成不同的细胞丛簇.结论蛤蚧端脑前背侧室嵴各区及各层细胞形态大小有差异,这可能与各区各层的功能有关.

    作者:唐宗湘;姜世英;施敏;蓝英;潘盛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以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的前臂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前臂内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来源于尺侧返动脉混合肌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度为1.1cm;中部主要来自尺动脉近中段和远中段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均为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度均为1.0cm;远侧有尺动脉腕上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9mm,穿出深筋膜前长度均为1.0cm;远侧有尺动脉腕上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9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2.6cm.其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皮穿支及神经内血管广泛吻合组成了皮神经血管轴.结论可设计成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筋膜上瓣,顾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作者:廖进民;王绥江;林炎生;黄群武;吕端远;钟桂午;罗少军;欧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人体断层解剖学CAI软件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人体断层解剖学>CAI软件是采用多媒体编导技术,将图象、文本、解说和音响等多种信息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一个图、文、声、光并茂的多种媒介获取信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l)系统软件.

    作者:魏锡云;伍必涵;郑义;姜苏明;罗映辉;涂良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解剖学研究杂志

解剖学研究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