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昔红;李乐之
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是疾病治疗的基础条件.肠内营养泵用于缺乏食欲和不能很好的口服营养物质病人的长期肠内营养液的输送,目前广泛应用于医院和需要护理的家庭病人.
作者:仇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鼻胃管早期规范化肠内营养(EN)的监护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神经外科住院的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60例分成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按医嘱用注射器注入营养液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营养状况及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33.3%,常规组发生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营养状况及康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鼻胃管采取早期规范化EN,并进行有效的监测,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证EN持续有效地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翠琴;张宗平;陈春燕;李汶珊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Ⅱ期应用岛状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行乳房再造术及腋前皱襞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总结1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1~4年胸壁严重缺损患者行Ⅱ期岛状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行乳房再造术及腋前皱襞重建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人员、器械、物品及病人的准备,术中护士的配合方法.结果 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由于器械或配合不良耽误手术,术中、术后皮瓣成活,切口无感染、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乳房外形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术前物品准备充分及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佳配合;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技巧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江燕云;朱映霞;廖丹;马育璇;赵惠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夜间护理工作急症患者多、病情变化快、工作量大而护理人员数量少,是质量控制的薄弱点,是护理管理的难点,也是护理缺陷的高风险时段.针对我院年轻护士多、护士长结构年轻化的特点,我们于2008年8月对夜间护理质量实施量化考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红英;丁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 对6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开展个体化的足部自我护理,并随访6个月,1年之后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统计1年内再次住院及发生糖尿病足的情况.结果 60例糖尿病患者中,50%以上对糖尿病足的病因、预防及日常自我护理缺乏了解,经系统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了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自我护理能力明显强于教育前,仅1例发生糖尿病足.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控制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可前瞻性指导患者预防糖尿病足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彦菊;郝桂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眼球摘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0人眼球摘除术后患者进行访谈,了解其心理状况.结果 眼球摘除患者术后存在自我概念的改变,对预后的恐惧,后悔和自责,社会适应力改变,自我价值否定,健康信息需求6个方面心理问题.结论 护士应对眼球摘除患者进行更好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从而对他们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美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减轻门诊慢性病患者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的简单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并存在焦虑情绪和睡眠障碍的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按医嘱实施常规输液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输液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干预,疗程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睡眠自测量表(AIS)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睡眠评分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实验组的焦虑程度和睡眠障碍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放松训练可以改善门诊慢性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
作者:张冉;陈春娥;来纯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激励员工使其产生大的组织效能,是当今医疗行政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目的 旨在了解台湾某医学中心护理人员激励感受程度与组织效能间之关系,采用立意取样的方法,以结构式问卷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分为激励感受程度量表、组织效能量表及基本数据3部分,共发出问卷650份,回收513份,回收率78.9%.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制度规范及福利保障晋升与质量效率及护理过程均呈正相关;工作年资及管理制度规范可预测质量效率的总解释力32.3%;性别、职称及管理制度规范可预测护理过程的总解释力23.7%.研究结果可提供护理行政管理者之参考.
作者:陈丽芳;周沁怡;马先芝;韩锦桦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是患者手术后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适当行为,特点为兴奋、烦躁与嗜睡交替,定向力障碍和不协调行为,患者表现为肢体的无意识活动、语无伦次、哭喊和呻吟、妄想思维等.
作者:孙睿睿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救治群体性正已烷中毒患者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群体性心理危机管理,强化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培训.结果 所有患者心理稳定,遵医依从性好,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结论 有效的护理管理确保了正已烷中毒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安全.
作者:章一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现今外科引流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内涵、方法和观念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我科自2006年开始将自制腹腔三套管应用于肝胆脾胰手术后患者的预防性主动引流,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郁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介绍了压疮危险因素的分类,即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学的进展主要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RCT),压疮危险程度评估的工具首选Braden计分表.认为该表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确切的预测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蒋琪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麻醉下行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在氯胺酮麻醉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护理.结果 所有患儿均能在安静状态下完成注射治疗,未出现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合康复训练,均能达到治疗效果.结论 术前做好查体和询问,做好禁食宣教和心理疏导,术中积极观察患儿体征,术后注意患儿体位以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麻醉延迟反应及肉毒毒素不良反应,做好康复训练指导和宣教,可减少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充分发挥A型肉毒毒素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良飞;孙莹玉;陈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对戒毒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改善戒毒科护士自身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自愿戒毒中心工作的31名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受调查者SCL-90及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敌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 戒毒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应加强对其心理干预.
作者:徐雪燕;杜哲一;孟琴琴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口服中毒患者首要抢救措施是迅速清除胃内毒物,洗胃术是清除毒物的有效措施.在实践中发现拨出的洗胃管前端、侧孔粘附食物残渣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餐后中毒的患者发生的概率更高,这样容易造成拨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呕吐、呛咳,令患者感到不适,甚至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洗胃效果[1].为避免出现以上的情况,我们对洗胃管的拨出进行改良,减少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维雅;余婷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标准与医院管理评价标准相结合,探索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问题的诊断与改进方法,建立科学、实用、适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诊断与改进框架,为护理管理部门做出科学的改进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ISO9001标准与北京地区医院管理考核评价标准(护理部分)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特尔斐法对标准进行筛选和论证,将ISO9001标准和护理考核评价标准集合成框架,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过程.结果 建立了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诊断与改进框架,分析、诊断出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目标.结论 应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诊断与改进框架,能够科学判断护理质量管理改进重点,促进护理质量管理与医院管理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作者:李晓萍;谢新民;吴丽虹;刘玉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肿瘤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手术后需即刻行持续膀胱冲洗,冲洗量较大,传统的冲洗方法非常复杂,需使用输液器连接生理盐水,再与一次性引流袋的入口端衔接,接入双腔导尿管的一腔,另一腔接引流袋.
作者:秦雪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日益增多的糖尿病病人严格控制血糖力争达标的同时恐惧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新近先行低血糖导致葡萄糖反向调节缺陷和无症状低血糖,由此产生反复低血糖发作的恶性循环,称之为糖尿病低血糖相关性植物神经功能衰竭(HAAF),HAAF是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连锁反应,不同的反应阶段护理处置亦不同.学习和掌握HAAF机制,可避免临床护理的盲目性.
作者:马月华;韩春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亲体肾移植受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120例行亲体肾移植术的受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护理方法,实验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况、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心理状况、病情康复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可以减少亲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心理障碍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晶晶;马瑛;丁四清;刘佳;肖美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妊娠分娩虽然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于孕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使孕产妇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和恐惧.
作者:周昔红;李乐之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