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croRNA-126通过靶向抑制EZH2增加胃癌SGC-790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田晓刚;赵林;张春林;任锦霞;赵凤菊;杨文翠;苟彩霞

关键词:胃癌, 微小RNA-126, 放射治疗,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增强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通过转染miR-126模拟序列上调细胞内的miR-126水平,使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iR-126上调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认miR-126与EZH2的靶向结合关系.在上调miR-126水平的同时,通过共转染pcDNA3.1-EZH2真核表达质粒提高细胞内的EZH2表达,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照射后胃癌细胞的活力及凋亡率的变化,从而评估EZH2过表达对miR-126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结果:上调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miR-126水平可以显著抑制EZH2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提示miR-126与EZH2的mRNA间存在直接靶向关系.与仅上调miR-126的细胞相比,上调miR-126水平的同时过表达EZH2水平,将导致照射后SGC-7901细胞的活力增加,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对EZH2靶向抑制是miR-126增强胃癌SGC-790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之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相关文献
  • Myocardin重组蛋白表达及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重编程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心肌素(myocardin)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分离纯化方法,并探讨myocardin重组蛋白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向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构建myocardin原核表达载体,摸索佳诱导myocardin重组蛋白表达的方法及优化分离纯化方式.使用纳米转导试剂包裹myocardin形成纳米-蛋白复合体,转染hBMSCs,观察蛋白转导效率;蛋白转导成功后,检测血管平滑肌的特异性标志物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情况,观察hBMSCs向平滑肌细胞转化情况.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较,高浓度法诱导myocardin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更高,新采用的洗脱方式能获取更多的myocardin重组蛋白;纳米-myo-cardin复合体可成功转染hBMSCs并诱导其向血管平滑肌样细胞转化.结论:Myocardin重组蛋白能被高效转导到细胞内,并促使hBMSCs重编程为血管平滑肌样细胞.

    作者:麦丽萍;杨翔宇;吴岳恒;余细勇;何国东;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白藜芦醇调控miR-34a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 生长、侵袭和自噬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通过调控微小RNA-34a(miR-34a)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侵袭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20、40、60和8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采用MTT法、Transwell小室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骨肉瘤细胞的活力、侵袭能力及自噬蛋白表达;RT-qPCR检测各组骨肉瘤细胞中miR-34a的表达.转染miR-34a模拟物(miR-34a mimic)及阴性对照(miR-34a NC)至骨肉瘤细胞,检测miR-34a mimic和miR-34a NC在白藜芦醇处理后对骨肉瘤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Ⅰ、LC3-Ⅱ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活力和侵袭能力,促进自噬(P<0.05).白藜芦醇可上调肿瘤细胞中miR-34a的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同时促使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miR-34a mimic可增加白藜芦醇对骨肉瘤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的抑制,并进一步促进自噬.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上调miR-34a表达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并促进其自噬.

    作者:直彦亮;张震;贺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原花青素B1与B2抑制脂多糖诱导的BV-2细胞 炎症反应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原花青素二聚体的2种同分异构体——原花青素B1和B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MTT法检测原花青素B1与B2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以1 mg/L的LPS刺激BV-2细胞12 h建立的细胞炎症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ELISA法、Transwell趋化实验和Western blot法比较原花青素B1和B2对LPS诱导的BV-2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趋化行为及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果:原花青素B1和B2对BV-2细胞没有毒性.与LPS组比较,原花青素B1和B2均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NF-α和IL-1β的释放及BV-2细胞的趋化作用,并抑制NF-κB的磷酸化.结论:原花青素B1和B2均能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其作用强度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青;宋丽娟;李艳花;杨智超;王婧;刘建春;姜维佳;马存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通过调控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影响脑胶质瘤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U87、H4和U251细胞及正常人脑星形细胞(NHA)中EZH2的表达水平.在H4细胞中转染EZH2 siRNA和siRNA control,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分光光度计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下游靶分子c-Myc的蛋白表达.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转染EZH2 siRNA的H4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结果:胶质瘤U87、H4和U251细胞中EZH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NHA(P<0.05),并且H4细胞中EZH2 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U87和U251细胞(P<0.05).EZH2 siRNA可以明显下调H4细胞中EZH2的mRNA和蛋白水平.EZH2表达下调后的H4细胞从48 h开始细胞活力降低,并且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细胞中caspase-3活性也明显升高(P<0.05),同时EZH2表达下调还可以抑制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剂可以减少EZH2诱导的H4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结论:EZH2在脑胶质瘤细胞中过度表达,下调其表达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而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作者:李巍;邢晓红;边志颖;彭延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CART肽抑制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 表达并减轻脑水肿

    目的:研究可卡因及苯丙胺调节转录物(CART)肽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水肿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组和CART组,复制小鼠MCAO模型以模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TTC染色法计算脑梗死体积及脑水肿体积,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中水含量,通过检测伊文思蓝含量判断血脑屏障(BBB)的完整程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观察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MCAO后24 h,CART肽处理组小鼠脑梗死体积和脑水肿体积均明显小于MCAO组(P<0.01),脑组织水含量亦明显低于MCAO组(P<0.01).伊文思蓝测定表明,CART肽能够有效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AO小鼠脑组织中AQP-4表达明显升高,而CART处理明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AQP-4表达(P<0.05).结论:CART肽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急性期脑水肿,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AQP-4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傅兴宁;刘丽冰;张志杰;师婷;祝世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氢分子通过激活自噬抑制C/EBP同源蛋白 介导的巨噬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氢分子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鼠源RAW264.7巨噬细胞,处理前更换为饱和含氢培养基,分别给予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5 mmol/L)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3μmol/L)预处理1 h,再加入ox-LDL(100 mg/L)继续培养24 h.分别采用MTT法和Annexin V-FITC双染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试剂盒测定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标志分子beclin-1和内质网应激相关促凋亡蛋白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表达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变化.结果:氢分子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增加、细胞凋亡及CHOP表达上调;ox-LDL诱导巨噬细胞自噬反应,表现为beclin-1表达上调,LC3颗粒化聚集,而氢分子可进一步促进ox-LDL对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且氢分子的这种促进作用可被自噬抑制剂3-MA拮抗,而被自噬诱导剂Rap增强(P<0.01).另外,氢分子对ox-LDL所致的巨噬细胞凋亡、细胞活力降低及CHOP上调的抑制作用也可被3-MA拮抗,而被Rap促进.在体外培养的人源THP-1巨噬细胞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即氢分子不仅可抑制ox-LDL诱导的细胞凋亡和CHOP上调,也可使beclin-1表达进一步上调(P<0.01).结论:氢分子可通过下调CHOP表达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其上游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自噬实现的.

    作者:田华;高聪聪;郑冠琳;姚来彬;焦鹏;杨娜娜;孔雅茹;姚树桐;秦树存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大黄酚通过拮抗Aβ1-42诱导的氧化应激 改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

    目的:检测大黄酚是否能够拮抗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所致大鼠学习记忆损害以及可能的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n=60)分为对照组、Aβ1-42组、大黄酚组及大黄酚(1、10和100 mg/kg)+Aβ1-42等6组.侧脑室注射Aβ1-42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单次或多次给予不同浓度(1、10和100 mg/kg)大黄酚处理5 d后进行Y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出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利用ELISA法检测不同处理组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Y迷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多次注射不同浓度的大黄酚(每天1次,连用5 d)能够剂量依赖性拮抗Aβ1-42造成的认知功能缺损.而且,多次注射不同浓度的大黄酚能够有效拮抗Aβ1-42激发的MDA含量升高以及抗氧化酶(SOD、GSH-Px和CAT)的降低.结论:多次重复给予大黄酚可以减轻Aβ1-42诱导的大鼠认知功能缺陷,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作者:潘艳芳;贾晓涛;方艳;应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ADMA对交感神经损毁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 肾功能的作用

    目的:探讨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交感神经损毁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肾功能的作用.方法:新生雄性SHR随机分成交感神经损毁组和对照组,采用单硫酸胍乙啶损毁新生SHR的交感神经.12周后测量常温下鼠尾血压;代谢笼法收集大鼠尿液,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排泄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肾脏NE和ADMA含量;比色法检测大鼠肾脏一氧化氮(NO)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通过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肾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交感神经损毁组尿NE排泄量以及肾脏NE和ADMA含量均明显降低,肾脏NO含量和eNOS表达显著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钠量和GFR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可引起ADMA和NE释放减少,NO合成和eNOS表达升高,从而对血压产生调节作用;但交感神经系统对ADMA生成的调控并不是通过影响肾脏功能来实现的.

    作者:肖冰;杨秀春;鲁静朝;裴玮娜;郭会军;王帆;吴岩熹;刘凡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MicroRNA-126通过靶向抑制EZH2增加胃癌SGC-790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增强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通过转染miR-126模拟序列上调细胞内的miR-126水平,使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iR-126上调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认miR-126与EZH2的靶向结合关系.在上调miR-126水平的同时,通过共转染pcDNA3.1-EZH2真核表达质粒提高细胞内的EZH2表达,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照射后胃癌细胞的活力及凋亡率的变化,从而评估EZH2过表达对miR-126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结果:上调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miR-126水平可以显著抑制EZH2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提示miR-126与EZH2的mRNA间存在直接靶向关系.与仅上调miR-126的细胞相比,上调miR-126水平的同时过表达EZH2水平,将导致照射后SGC-7901细胞的活力增加,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对EZH2靶向抑制是miR-126增强胃癌SGC-790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之一.

    作者:田晓刚;赵林;张春林;任锦霞;赵凤菊;杨文翠;苟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松香酸通过诱导自噬减轻AGEs诱导的心肌H9c2 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反应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松香酸(abietic acid,AA)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H9c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处理24 h;AGEs处理组加入AGEs(100 mg/L)处理24 h;AGEs+AA(10、25和50μmol/L)组同时加入AGEs(100 mg/L)和AA(10、25和50μmol/L)处理24 h.MTT法检测H9c2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分析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cleaved caspase-12、GADD34、BiP、LC3、P62和beclin 1的蛋白水平.ELISA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低浓度(低于50μmol/L)的松香酸对H9c2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高浓度(高于50μmol/L)的松香酸会降低H9c2细胞活力.AGEs组Mb、CK-MB和cTnI蛋白表达及LDH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AGEs组相比,AGEs+AA(10、25和50μmol/L)组Mb、CK-MB和cTnI的蛋白表达及LDH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松香酸(10、25和50μmol/L)可抑制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CHOP和cleaved caspase-12蛋白水平的升高及GADD34和BiP表达的降低(P<0.05).而且,松香酸(10、25和50μmol/L)可抑制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 1表达的降低及P62表达的升高(P<0.05).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可逆转松香酸对心肌细胞LC3、Mb、cleaved caspase-12和BiP蛋白水平的影响(P<0.05).结论:松香酸通过诱导自噬减轻AGEs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反应.

    作者:刘芳;刘纪;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非马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心肌S-腺苷同型 半胱氨酸水解酶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非马沙坦(FIM)在糖尿病心肌病(DCM)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干预作用及对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高脂饮食5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早期糖尿病模型(DM)组和DM+FIM组,DM+FIM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FIM灌胃处理.4周后,对各组动物进行血清学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胰岛素(FINS)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相关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S-腺苷甲硫氨酸(SAM)及S-腺苷半胱氨酸(SAH)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AHH等蛋白表达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率为84%,与DM组相比,DM+FIM组动物体重增加显著(P<0.05),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FBG和LDL-C明显降低(P<0.05);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与DM组相比,DM+FIM组大鼠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HPLC检测结果显示,Hcy水平和SAM/SAH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control组,DM组心肌组织中SAHH的表达显著升高,而DM+FIM处理组则下降.结论:SAHH及下游Hcy等因子的表达可能是早期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而非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SAHH表达而减轻DCM.

    作者:韩冬梅;刘方波;万相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养血方与养血解毒方对咪喹莫特诱导的 银屑病样小鼠的作用

    目的:探讨并比较养血方与养血解毒方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养血方组和养血解毒方组,每组10只,采用背部涂抹咪喹莫特的方式诱导银屑病样模型.动态观察皮损变化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通过皮肤水/油测试笔检测小鼠背部皮肤水/油含量;HE染色观察皮损病理改变并检测表皮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表皮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真皮中CD3+T淋巴细胞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皮损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3和IL-1β的mRNA相对含量.结果:养血方组、养血解毒方组和甲氨蝶呤组背部皮损表现均优于模型组,PASI评分和表皮厚度均低于模型组,皮肤水分/油分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养血解毒方组背部皮损表现和皮肤水分/油分含量优于养血方组,PASI评分和表皮厚度低于养血方组;养血方组、养血解毒方组和甲氨蝶呤组皮损表皮PCNA表达与真皮CD3+T细胞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养血解毒方组表皮PCNA表达与真皮CD3+T细胞表达均低于养血方组;real-time PCR显示养血方组与养血解毒方组IL-17、IL-23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养血解毒方组IL-1β的mRNA相对表达低于养血方组.养血解毒方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皮损表现无明显差异,皮肤水/油分含量和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优于甲氨蝶呤组.结论:养血方与养血解毒方可通过降低T细胞活化相关因子含量,减轻免疫反应,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同时养血解毒方效果优于养血方.

    作者:蒙玉娇;李宁飞;翟春艳;刘正荣;李雪;底婷婷;赵京霞;王燕;张璐;王洪艳;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Apelin改善RUPP大鼠模型的妊娠结局

    目的:观察apelin(APLN)处理RUPP(reduced uterine perfusion pressure)大鼠模型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方法:建立SD大鼠RUPP模型,孕14 d时随机分为4组:正常孕鼠组(n=6)、RUPP孕鼠(子痫前期,PE)组(n=7)、APLN组(n=7)和PE+APLN组(n=8).APLN组及PE+APLN组的孕鼠皮下注射apelin-13.观察孕鼠血压、胎盘形态、胎儿存活及体重变化,检测孕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Apelin降低了PE+APLN组孕鼠的氧化应激状态,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参数、胚胎存活率及胎盘胎体重量.结论:本实验为子痫前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研发依据.

    作者:王成书;刘晓莉;李艳青;黄向华;常瑞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红景天苷对小鼠原代T淋巴细胞体外行为的影响

    目的:分析红景天苷(Sal)对小鼠原代T淋巴细胞体外行为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并培养BALB/c近交系小鼠淋巴结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并分析Sal对小鼠T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荧光染料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刀豆蛋白A(Con A)诱导作用下Sal对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69表达水平的影响.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染色分析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情况.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H2DCFDA)荧光染色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DiOC6(3)染色检测Sal对T淋巴细胞胞内线粒体活性的影响以及地塞米松(DEX)诱导作用下Sal对T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制备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悬液,FCM检测DEX诱导作用下胸腺T淋巴细胞的凋亡率.结果:终浓度为80、160和320μmol/L的Sal均能提高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69的表达水平(P<0.05).Sal能促进Con A诱导72 h条件下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P<0.01),且能减少T淋巴细胞胞内ROS生成量(P<0.05),对T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有保护作用(P<0.01).Sal能明显降低DEX诱导条件下的胸腺T淋巴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Sal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减少T淋巴细胞内ROS的产生,维持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稳定性,抑制DEX诱导条件下胸腺T淋巴细胞的凋亡.

    作者:尹乐乐;叶莎莎;欧阳东云;曾耀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通过介导凋亡加重 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目的:探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在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CaMKII特异性抑制剂KN-93(1μmol/L)对照(KN-93)组、H/R组和KN-93+H/R组,其中KN-93组及KN-93+H/R组先用1μmol/L KN-93预处理2 h后,再进行其它处理.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各组培养基中LDH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CaMKII及其底物受磷蛋白(phospholamban,PLN)的磷酸化水平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KN-93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H/R组细胞皱缩,大量死亡,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培养基中LDH活性明显升高(P<0.01),CaMKII及PLN的磷酸化水平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和流式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1μmol/L KN-93干预H/R可明显改善细胞形态,增加细胞活力,降低培养基中LDH活性(P<0.01),减少CaMKⅡ和PLN的磷酸化水平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P<0.05),降低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和流式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CaMKⅡ通过介导细胞凋亡参与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作者:孔令恒;陈玉龙;孙娜;魏明;朱娟霞;李美;苏兴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硝酸甘油联合β-巯基乙醇对冠心病患者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并探讨β-巯基乙醇改善硝酸甘油耐药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5例,分为硝酸甘油应用组和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水平;EPCs培养实验中分别用不同浓度硝酸甘油及β-巯基乙醇进行干预,MTT法检测EPCs的活力,ELISA法检测上清液VEGF-A和ONOO-的含量,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贴壁细胞Akt、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p-eNOS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硝酸甘油应用组外周血EPCs显著减少,血清中ONOO-增多,VEGF-A减少.适量浓度硝酸甘油组EPCs的活力提高,上清液VEGF-A水平升高,ONOO-减少,eNOS和Akt磷酸化水平提高;高浓度硝酸甘油组EPCs活力下降,细胞ROS产生过多,上清液中VEGF-A减少,eNOS和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联用β-巯基乙醇后可降低高浓度硝酸甘油组上清液中ONOO-的含量,提高p-Akt和p-eNOS水平,增强EPCs的活力.结论:硝酸甘油可以通过PI3K/Akt/eNOS信号通路影响冠心病患者EPCs的活力,联用β-巯基乙醇可通过改善内皮祖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并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来改善高浓度硝酸甘油引起的耐药.

    作者:曾彩雨;贺红;杨发林;潘建;宁建文;刘鑫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神经调节蛋白1β与卡托普利对慢性心衰大鼠 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β(neuregulin-1β,NRG-1β)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青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NRG组、卡托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造瘘法制备心衰模型.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Ang II)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左室心肌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心衰组比较,NRG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和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电镜下显示,NRG组、卡托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心衰组明显减轻,而与NRG组和卡托普利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神经调节蛋白1β与卡托普利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且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王学惠;朱秀英;贵英英;赵国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手术后肺炎风险

    目的:研究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肺炎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2017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613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患者术后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582例患者,其中220例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低血嗜酸性粒细胞组),362例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高血嗜酸性粒细胞组).低血嗜酸性粒细胞组术后肺炎发生率(14.1%,31/220)明显高于高血嗜酸性粒细胞组(6.4%,23/362,P=0.002),而2组患者住院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3.521,95%CI:1.213~10.223,P=0.021)、鼻胃管(OR=6.490,95%CI:2.757~15.280,P<0.001)和机械通气时间≥24 h(OR=3.496,95%CI:1.156~10.178,P=0.035)为术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发生肺炎的风险升高.

    作者:谭淑芳;张丽芝;黄林洁;陈茗;张蔚;石健庭;唐恬恬;林小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脏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和重要科学问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人类健康大的挑战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的慢性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我国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 占我国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 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脏器纤维化是器官组织内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和实质细胞减少的病理变化, 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 心、肝、肺和肾等实质脏器纤维化是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及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

    作者:韩敏;聂静;李萃;孙瑞娟;董尔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脂多糖对大鼠尾核神经元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 电流的影响和外源性2-AG的调制作用

    目的:探讨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酰甘油(2-AG)对脂多糖(LPS)损伤的大鼠尾核神经元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L-VGCC)电流的调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尾核神经元,分为对照组、LPS组、2-AG组、2-AG+LPS组、SR141716A(CB1受体反向激动剂)+2-AG+LPS组和AM630(CB2受体反向激动剂)+2-AG+LPS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2-AG对LPS损伤的大鼠尾核神经元L-VGCC电流的影响;采用Hoechst染色法观察2-AG对LPS诱导的尾核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并用试剂盒测定尾核神经元caspase-3的活性.结果:(1)LPS能增强L-VGCC电流密度,且未影响L-VGCC激活及失活的电学特征;(2)2-AG能抑制LPS增强L-VGCC电流密度的作用;(3)LPS增强L-VGCC电流密度并非是通过CB1和CB2受体起作用的;(4)2-AG本身对尾核神经元L-VGCC电流密度、激活及失活等电流特性均不产生影响;(5)LPS诱导的尾核神经元caspase-3活性增强可被2-AG抑制,CB1受体反向激动剂SR141716A可取消2-AG的这种效应;(6)LPS可诱导尾核神经元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2-AG可使LPS诱导的核固缩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结论:内源性大麻素2-AG可通过调节尾核神经元L-VGCC电流起抗炎作用和保护神经元的效应.

    作者:邹梓良;陆永利;杨红卫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