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基因(Flt/Ig)对K562白血病细胞在体内生长影响的研究

赵钧铭;褚建新;王淑萍;徐世才

关键词:转染,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基因, 白血病细胞, 体内,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肿瘤细胞, 血管密度, 新生血管, 间叶细胞, 骨髓瘤, 营养
摘要:目的:绝大多数肿瘤细胞均可产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它刺激间叶细胞形成新生血管,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近发现,白血病和骨髓瘤时骨髓血管密度也增加,缓解后仍高于正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总皂甙对CVB3感染心肌细胞cTnI、SERCA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黄芪总皂甙对柯萨奇B3(CVB3)感染的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对病毒引起的肌浆网钙泵(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 ATPase,SERCA)活力及其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黄芪组,模型组及黄芪组以柯萨奇B3亲心肌病毒株(CVB3m,TCID50为10-5.83)感染心肌细胞.72~96 h后,观察各组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 CPE),检测其培养上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及NO浓度,测定心肌细胞中SERCA活力以及SERCA2型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PE分级数明显增高(P<0.001),而黄芪组CPE分级数比模型组降低,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1).(2)模型组、黄芪组心肌肌钙蛋白I均高于正常组,但黄芪组与模型组相比,心肌肌钙蛋白I降低,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黄芪组NO浓度增高.(3)模型组心肌SERCA活力以及SERCA2型基因的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及黄芪组(P<0.05,P<0.001).结论:表明黄芪总皂甙可以减轻病毒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对病毒感染引起心肌细胞SERCA2型基因mRNA水平降低以及SERCA功能下调有逆转作用.

    作者:陈相健;陆曙;耿茜;杨笛;张寄南;马文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乙肝患者性激素受体改变及意义

    已知性激素与免疫及抗感染均有关联,激素的生物效应与激素受体结合方能表达.乙肝患者有免疫功能改变,为此,检测乙肝患者性激素及其受体改变,有助于病因阐明及为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对象与方法:乙肝患者60例,男女各半,年龄18~55(30±8)岁.白细胞雌激素受体(ER)及雄激素受(AR)测定方法: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3H]E2和[3H]T均购于英国放化中心,应用一点分析法检测ER及AR特异结合量.另选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男女各20例,年龄18~54(28±8)岁.结果:肝炎组:ER男女分别为431±124和606±238位点/细胞;AR男女分别为817±213和715±213位点/细胞;对照组:ER男女分别为538±127和893±306位点/细胞;AR男女分别为723±269和639±136位点/细胞.肝炎组E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肝炎组AR亦较对照组为高,但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乙肝患者,无论男性或女性,其ER结合量均明显降低;AR略高于对照组.ER/AR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从实验结果看ER降低及ER/AR的降低在乙肝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但其改变的机制及意义均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姚开建;刘景山;朱洁;梁堃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脑室注射α-helical CRH对大鼠LPS性发热及中隔区AVP含量的影响

    目的和方法: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CRH)是一种重要的中枢发热介质.为进一步观察CRH在大鼠LPS性发热中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第三脑室注射CRH受体拮抗剂α-helical CRH(9-41)对SD大鼠LPS性发热及脑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含量的影响.结果:第三脑室注射300 ng的LPS引起大鼠结肠温度双相性升高,其3.5 h发热反应指数(thermal response index, TRI3.5)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事先向第三脑室注射α-helical CRH(9-41)(5 μg)再注射LPS组,TRI3.5明显高于单独注射LPS组,而脑中隔区AVP含量明显低于脑室单独注射LPS组,脑室单独注射α-helical CRH(9-41)组和对照组比较,脑中隔区AVP含量和TRI3.5没有明显差别.结论:脑室注射α-helical CRH(9-41)明显增强大鼠LPS性发热,CRH可能通过诱导脑中隔区AVP等发热体温负调节介质的生成发挥限制大鼠LPS性发热的作用,但并不能排除CRH的致热作用.

    作者:屈洋;王华东;王彦平;严玉霞;陆大祥;李楚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快速激活PC12细胞Erk1/2 MAPK

    目的:研究皮质酮在PC12细胞是否能激活Erk1/2 MAPK及探讨其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1)PC12细胞培养;(2)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1/2 MAPK的磷酸化;(3)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激活的Erk 1/2 MAPK由胞质向核转位的情况;(4)MAPK活性直接测定法.结果:(1)皮质酮可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刺激MAPK磷酸化,激活曲线为钟形,大激活浓度为10-9 mol/L(时间为15 min);(2)皮质酮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刺激MAPK磷酸化,皮质酮作用5 min时,有Erk1/2 MAPK激活,大激活时间为15 min;(3)皮质酮、B-BSA(皮质酮偶连的牛血清白蛋白)和NGF可激活Erk1/2 MAPK活性,Erk1/2 MAPK的激活可能不是由经典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因为B-BSA能快速激活Erk1/2 MAPK;(4)MAPK激酶抑制剂(PD98059)可抑制皮质酮诱导的Erk1/2 MAPK磷酸化,进一步证明皮质酮激活Erk1/2 MAPK;(5)皮质酮、B-BSA和NGF可引起Erk1/2 MAPK核转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15 min时,由皮质酮和B-BSA激活的Erk1/2 MAPK从胞质转移到细胞核;(6)皮质酮可通过蛋白激酶C激活Erk 1/2 MAPK,蛋白激酶C激活剂(PMA)能激活Erk1/2MAPK,而蛋白激酶C抑制剂(G6976)能阻断皮质酮诱导的Erk1/2 MAPK激活.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皮质酮在PC12细胞能快速激活Erk1/2 MAPK,并清楚地显示皮质酮可能作用在细胞膜上通过蛋白激酶C激活Erk1/2 MAPK.

    作者:邱俭;王平;裴钢;陈宜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病理变化研究

    作者:骆云鹏;范维珂;张佐才;诸承玮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AngⅡ、mm-LDL和TNFα对ECV304细胞PDGF-B链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AngⅡ、mm-LDL及TNFα对ECV304细胞PDGF-B链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以GAPDH为内参照,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0-6 mol/L AngⅡ、100 μg/mL mm-LDL及200 U/mL TNFα作用于ECV304细胞18 h后各实验组PDGF-B链基因m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5倍、2.0倍和1.3倍,提示AngⅡ、mm-LDL及TNFα在转录水平对ECV304细胞PDGF-B链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健;王小明;斯勤;郭恒怡;吴其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右房-右室流出道房室顺序心脏起搏的血液动力学特点

    目的:为了探讨右房-右室流出道房室顺序双腔心脏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效果和临床潜在应用价值.我们对比研究了右房-右室流出道(RA-RVOT)房室顺序双腔心脏起搏和传统的右房-右室尖(RA-RVA)双腔心脏起搏的急性血液动力学特点.

    作者:马宁;吴伟力;李世强;李亮;傅向华;张斌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与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 由于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和严重的几种疾病之一.目的:本文初步探讨和研究了老年人2型糖尿病体内的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以及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人2型糖尿病者80例,年龄在60~78岁,其中,男44例,女36例.有慢性并发症者55例(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无并发症25例.对照组为非糖尿病者34例,年龄在60~68岁.其中,男20例,女14例.方法,空腹肘静脉采血,用FJ2003/50GR放免计数测定.结果:糖尿病有并发症组的生长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长激素水平,P<0.01;而在并发症组间比较呈显著差异,P<0.001.提示生长激素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其水平增高,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加重,而合并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由于血管病变引起下丘脑-垂体的病理改变,以及神经递质调节的改变,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增高.而未合并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低,可能是由于高血糖导致老年人垂体对下丘脑刺激敏感性降低,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作用越明显.而有并发症组的血清皮质醇长期高水平是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升血糖素分泌过多,以及胰岛B细胞衰竭的原因之一.结论:合并血管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并发症组,亦证实了生长激素、皮质醇不仅是糖尿病人血糖失控的原因之一,也参与了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相关因素,而二者之间可能又互为因果关系.

    作者:陈晓明;姜秋菊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心梗后大鼠左室重构与心肌细胞凋亡时相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梗后不同时间点左室重构与心肌细胞凋亡的自身动态变化及二者彼此消长的规律.方法:采用Wistar大鼠(250 g左右),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根部下1 mm处,假手术组在同样位置只穿线不结扎.

    作者:赵明镜;王硕仁;李敏;王振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β2-AR在心肌细胞特异性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心肌细胞特异性表达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β2-AR)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构建含β2-AR基因的心肌特异性表达腺病毒载体(简称Admlc β2AR),转染大鼠心肌细胞、3T3细胞、HFCL细胞及HeLa细胞,检测心肌细胞对人β2-AR的表达.结果:RT-PCR显示只有转染的心肌细胞表达人β2AR mRNA; Western免疫印迹杂交分析表明转染的心肌细胞有人β2-AR表达;放射性配基检测显示转基因心肌细胞的β-AR密度(153.0±5.2 fmol/mg protein)明显高于未转染的心肌细胞(76.0±2.8 fmol/mg protein, P<0.01).结论:心肌特异性表达腺病毒载体可有效地将β2受体导入心肌细胞并使其特异性表达.

    作者:高文谦;李小鹰;李梁;裴雪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探讨丹参滴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本实验共分6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脏离体后,接在灌流装置上持续灌流75 min.单纯缺血再灌组:先预灌15 min,然后停止灌流,保持心脏温度恒定在37℃,在无氧,无灌流液的条件下旷置40 min,再恢复灌流20 min.丹参滴丸前保护组:预灌时加丹参滴丸,后处理同单纯缺血再灌组.

    作者:赵雅君;史从宁;王孝铭;朱世军;马丽英;姜晓姝;娄延平;王丽娜;徐长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平阳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实验观察

    目的:以往的工作表明,平阳霉素(BLMA5)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早期,肺内NO增多,内源性NO的增多具有促肺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已公认,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异常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具有促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纤维的作用.为探讨内源性NO含量变化对肺泡巨噬细胞可能的影响,本实验观察注平阳霉素大鼠肺内NO增多期(注阳霉素后14 d)和肺纤维化形成期(注平阳霉素后30 d)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量、增殖和凋亡情况.方法:SD大鼠24只,分为注平阳霉素后14 d组(简称BLMA5 14 d组)、注平阳霉素后30 d组(简称BLMA5 30 d组),假手术14 d组(简称sham 14 d组)和假手术30 d组(简称sham 30 d组)每组6只动物.常规支气管灌洗,收集细胞,计数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BLMA5 14 d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量(4.9±1.2, ×106 cells,±s下同)和凋亡细胞数(10.0±0.3,×102 cells)均较sham 14 d(1.7±1.3,×106 cells; 2.6±0.1, ×102 cells)明显增多(均P<0.01);细胞增殖指数虽有所降低,但与sham组无明显差异.BLMA5 30 d组细胞数量(2.3±1.0,×106 cells)也较sham 30 d 组(1.4±1.1,×106 cells)多(P<0.05),但明显少于BLMA5 14 d组(P<0.05);凋亡细胞数较sham 30 d组多(P<0.01);细胞增殖指数(10.2±1.6,×102 cells)较sham 30 d(14.5±0.9,×102 cells)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平阳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内NO增多期,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量和凋亡细胞数均增多,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的变化;肺纤维化形成期,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量已有所恢复,但凋亡细胞仍增多,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作者:陈晓玲;黄善生;王殿华;李文斌;王新良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L-精氨酸对STZ糖尿病大鼠心肌Ca2+-泵和Na+-K+-泵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补充外源性L-精氨酸(L-Arg)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在临床用于防治糖尿病性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方法:纯系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10.34±25.21) g.随机分为(1)糖尿病模型组; (2) L-Arg组;(3)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前两组在大鼠禁食10 h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60 mg/kg体重,3 d后检测血糖,隔日一次,连续3次保持血糖值>16.65 mmol/L,确认模型成功.正常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L-Arg组按25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按与L-Arg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所有动物均用大鼠基础饲料喂养,不限制饮水.每周监测空腹血糖一次(均于禁食10 h后检测),八周后处死动物,进行心肌组织的Na+-K+-ATPase、 Ca2+-ATPase检测和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全部计量资料进行组间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0.05为具有显著差异.结果:STZ糖尿病模型大鼠给予L-Arg 8周后空腹血糖较给药前和模型组分别降低了65%和66%;心肌组织Na+-K+-ATPase、Ca2+-ATPase活性较模型组分别增加了22%和8%.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L-Arg组大鼠心肌损伤程度明显轻于STZ模型组.结论:长期应用L-Arg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抗实验性大鼠糖尿病性心肌损伤作用,对心肌组织Ca2+-泵和Na+-K+-泵功能有一定的改善,可能与L-Arg的兴奋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NO合成,调节胰岛素、组织胺的分泌等功能有关,补充外源性L-精氨酸对糖尿病患者防治其心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朱方;马宁;刘芳;甄彦君;郭海英;王利惠;曹刚;李国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OPH对缺血-再灌注猫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OPH是本研究所合成的创新化合物,有强心扩血管作用.以往的研究显示它对于冠脉阻断-再灌或全心停灌-复灌所致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它减少再灌时的VF发生率,增强心肌抗自由基的能力,并对抗心肌线粒体钙超载.为了解OPH对再灌注损伤动物心脏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观察它对猫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猫12只,戊巴比妥钠麻醉,开胸,用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心电图与血压,电磁流量计测升主动脉血流量,计算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于冠脉左前降支上1/3处穿线,以备阻断血流.

    作者:范礼理;马军;曾宪可;王亚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NO在防治大鼠糖尿病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增高,一氧化氮(NO)代谢功能和血管对NO的反应减弱,引起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认为是糖尿病伴有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NO则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舒血管物质,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提高平滑肌cGMP浓度而使血管舒张,具有维持血管张力和调节心肌收缩性,调节胰岛素、组织胺的分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等功能,L-精氨酸(L-Arg)作为内源性NO合成的前体,具有促进体内NO合成,兴奋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等作用,本文研究了补充外源性L-Arg对大鼠糖尿病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L-Arg-NO路径在防治糖尿病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其在临床用于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

    作者:朱方;马宁;刘芳;甄彦君;郭海英;王利惠;曹刚;李国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肾蒂小动脉外膜组织学观察研究

    目的:在血管重塑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常伴随着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既往的研究多以大鼠为研究对象,本文以肾切除术患者的肾蒂小动脉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血压患者血管外膜组织学病变及胶原含量的变化.方法:取手术切除术的肾脏组织,按有无高血压病病史分为两组(高血压组6例,血压正常组7例),用Van Gieson染色法对肾蒂小动脉外膜进行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检查Ⅰ、Ⅴ型胶原在血管外膜中的分布情况,并用Zeiss公司KS400图像处理软件和北京凯辉公司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定量研究.结果:1.Van Gieson氏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及图像处理结果(见表1)示血管组织中胶原成分主要存在于血管壁外膜;高血压患者血管组织中的胶原呈条索状渗透入血管中膜及内膜;血管组织胶原总面积/血管壁总面积比值都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加(P<0.05);高血压组患者血管组织胶原总厚度/血管壁总厚度比值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加(P<0.05).

    作者:贡元;肖家诚;吴华成;杨践;朱鼎良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LPS刺激后细胞内静态游离钙浓度[Ca2+]i升高

    目的:前文已报道,Mφ细胞RAW264.7在LPS预处理后诱导了致敏和耐受,提示LPS预处理引起细胞内参与反应的信号转导分子或效应分子发生了某种变化.已知[Ca2+]i在白细胞活化中的重要性以及静态[Ca2+]i与Mφ反应性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推测LPS预处理可能引起了静态[Ca2+]i的变化.方法:RAW264.7细胞培养条件见;细胞在置有载玻片的6孔板中完全贴壁后,LPS10ng/mL作用18 h,取玻片,Fura-2负载,测细胞内钙.结果及讨论:8批实验结果中,有7批LPS预处理后,[Ca2+]i均明显升高如下表所示:

    作者:刘辉;朱晓燕;孙卫民;徐仁宝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抑制和分化诱导作用及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和方法:原癌基因c-myc广泛存在于各型白血病细胞,在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中表达高.其表达水平随细胞的增殖而增加,随细胞的分化成熟而下降.HL60细胞在不同的诱导剂作用下可向不同的方向分化,如:DMSO、RA等可诱导其向粒细胞方向分化;TPA、1,25-(OH)2 Vitamin D3、DCA等可诱导其向单核/巨噬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王松梅;单易非;高红阳;张宝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心钠素在肺气虚证诊断中的意义

    观察了肺气虚证的动物模型20例和肺气虚证患者60例(30例健康人同步对照)的心钠素(ANP)变化.方法:动物模型采用烟熏法,Wistar健康大鼠32只(病模20只、对照12只),造模55~75d后取腹主动脉血1 mL,离心取血浆测ANP;60例患者及30例健康人也取血浆测定ANP.试剂盒由北京免疫剂研究所提供.结果:(1)病模组大鼠心钠素(299.26±43.68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240.34±65.4 pg/mL).(2)60例肺气虚患者的心钠素(221.03±51.64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2.27±25.68 pg/mL).结论:ANP可以作为肺气虚证的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序的参考标准之一.

    作者:许涛;胡海燕;王元勋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1,25(OH)2D3及其类似物对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增殖分化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

    目的:研究维生素D3受体(VDR)及其靶基因p21在1,25(OH)2D3及其类似物调节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VDR反义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用Lipofectamine法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系HOS-8603,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的单克隆细胞株(VDRasl~6),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瞬时转染报告基因技术分别检测VDRas3细胞内源性VDR蛋白的表达情况和转录激活功能;继而利用VDRas3细胞研究VDR被阻断后细胞增殖以及靶基因p21 mRNA表达的变化.用定量RT-PCR法检测1,25(OH)2D3对p21 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构建p2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21)并稳定转染HOS-8603细胞(细胞株命名为HOS-p21),Western blot法鉴定HOS-p21细胞内p2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KP)的表达,观察该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VDRas3细胞内源性VDR蛋白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细胞;1,25(OH)2D3作用72 h后,对照细胞的报告基因CAT转录活性增加约3.5倍,而VDRas3细胞CAT的转录基本不受激素诱导;在内源性VDR被阻断后,1,25(OH)2D3及其类似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VDR的靶基因p21 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均明显减弱.1,25(OH)2D3作用2 h即可诱导HOS-8603细胞内源性p21的表达,4 h达高峰,24 h仍未回降.细胞过度表达p21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培养6 d时细胞数为未转染细胞的50%;并且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细胞的分化标志性抗原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1,25(OH)2D3及其类似物对HOS-86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是由VDR介导的.1,25(OH)2D3对p21 mRNA诱导作用可能是激素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玉霞;刘宇健;宋亮年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