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目的:分析永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和趋势,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2004~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顺位前5位的是:意外、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肺炎.结论:通过制定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的质量,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将不断下降.
作者:唐爱宝;胡湘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近几年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消费观念和需求的变化,使得患者成为医院关注的焦点.医院的服务起于患者的需要,终于患者的满意,形成一个闭环的持续改进与创新体系;谁了解患者的期望,及时掌握患者的满意水平,进而动用所拥有的资源,以有效的途径满足和超越患者期望,获得患者的忠诚,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患者满意度测量与评价,成为医院决策者关心、重要的课题之一.
作者:邢玉华;刘亚学;靳亚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小儿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其治疗多数仍需手术,目前仍有部分外科医师按成人方法进行,是没有必要的.我院从1996年6月至今采用经外环途径高位结扎疝囊治疗男性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疗效良好.
作者:郑方阁;何爱琴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随着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广泛开展,其远期疗效及手术并发症越来越为医务工作者所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行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发病率为6%~15%,其主要原因就是椎板切除部硬膜和神经根周围的纤维化,大量的瘢痕使硬膜和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特别是背侧的骶棘肌粘在一起,牵扯、压迫神经而引起严重的疼痛.目前对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方法多,疗效不确切.我们根据腰背筋膜的生物学特性,自行设计并开展了腰背筋膜返转术.用于半椎板切除术23例,全椎板切除术7例,疗效满意,可靠.
作者:李跃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目的:观察100例小儿腹泻用番香止泻散外敷神阙穴并配合推拿达到止泻的效果.方法:将番香止泻散敷于患儿脐部,做好敷药的护理,观察腹泻次数及量的改变情况.结果:100例中显效85例(85%),有效10例(10%),总有效95例(95%),无效5例(5%).结论:番香止泻散敷脐部能减少腹泻次数和腹泻量,缩短病程,达到不输液也能治愈疾病,减轻患儿痛苦及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的目的.
作者:肖海蛟;鲁艳梅;李娜;许景秋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妇科急腹症导致失血性休克从入院即刻就应启动应急流程,及时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抢救休克的同时行手术去除原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子荣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10例正常膀胱组织和2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中RASSF1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ASSF1A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全部表达,在BTCC组织中表达率为30.4%(7/23),且表达量低于正常膀胱组织,两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ASSF1A蛋白表达缺失或下调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关,而与肿瘤的进展可能无关.
作者:胡建庭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关于SAP的诊断治疗虽有一些进展.然而病死率仍高达20%左右[1,2].研究表明.SAP可以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tlanan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进一步出现包括肺、心、肝、肾及循环系统等脏器、系统的损伤,甚至衰竭而使患者死亡[3].因此对本病必须高度重视.我科自2001年~2006年12月共收治36例重症胰腺炎,其中14例经手术治疗而治愈.现结合病历分析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珊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其工作人员则处于多种潜在危害因素之中,因而加强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实施防护措施是有效减少和发生危害的重要保证,不仅可以避免自身免遭疾病的侵袭,还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温静;赵辉;丛日丽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60例锁骨骨折病人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及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随访6~3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个月.内固定取出时间8~72w,个别治疗方法中出现不同不良情况.结论:锁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各有优缺点.
作者:孙会云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目的:提高对播散性曲霉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播散性曲霉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播散性曲霉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结论:播散性曲霉病应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康复指导的模式及其意义.方法:成立肾移植康复指导小组,以实施系统的肾移植患者教育,热线电话咨询,有目的地随访和观察,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指导等方式,对在本肾移植康复指导组接受康复指导的76例患者提供康复指导.结果:康复指导教育后的肾移植患者健康行为明显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结论:为肾移植患者实施近距离、低消费的康复指导教育深受患者和家属欢迎,同时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提高肾移植患者的自我护理和监测能力,减少再次住院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及社会经济负担.
作者:王香枝;王立成;刘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药物咨询,从而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回顾我院开展药物咨询的实践活动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我院的药物咨询已积累一定的经验,但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结论:药物咨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需提高咨询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普燕芳;张志清;李蕾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我站自2004年9月开始制备去白红细胞悬液并应用于临床,输血反应明显减少,临床意义显著.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夏天暑假(7、8月份)和过年寒假(1、2月份)临床输血反应较多,以患者输注血液过程中有难以忍受的血管疼痛、出汗输血反应为主.反应发生后,立即停止输用,血液召回检测,发现血钾、游离血红蛋白均超出全血质量标准(国内尚无去白成份此项标准).我们怀疑经过滤器的红细胞,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当储存至保存期末时(后2w),血钾浓度升高造成输血反应.笔者设计实验,把储存去白悬浮红细胞(我站去白血液成份以去白悬浮红血液为主)分成5组,7d一组,分别检测血钾(K+)、血钠(Na+)、游离血红蛋(FHb)、pH、MCV.结果见表1.
作者:陈崇娜;侯广安;田大虎;李永浩;冯国先;程伟;王燕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病历档案是医院的技术性档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社会性,它反映了病人病情变化和诊疗过程的真实情况,集中体现了医疗技术专业特点,内容包括住院病历和各科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及病理切片、照片、图纸和X线片等.充分发挥病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病案在各方面的需求量日趋增大,利用率增高.
作者:方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韧带样纤维瘤(desmoid tumor,DT)是一种少见的以纤维组织良性增生为病理特征的肿瘤.起源于深层肌腱组织(又称硬纤维瘤,侵袭样纤维瘤).本病病因不明,肿瘤生长缓慢,一般无包膜,组织学上为良性,不发生转移,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发病部位以腹直肌鞘常见,发生在臀部者较少见.我科于2006年9月收治1例右臀部巨大韧带样纤维瘤患者,经术前术后严谨的治疗和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患肢功能达Ⅳ级以上,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顾焕新;张淑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库尔勒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11月获自治区认命质量认证合格单位,依据《质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准准则》、《全国疾病预防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了中心的《质量手册》编制,为适应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使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预防和控制质量缺陷的发生,在《质量手册》的基础上编制了《程序性文件第A版》,2006年按《质量手册》要求,对中心11个业务科室进行了两次内审,涵盖了被审科室业务工作的12个要素,全年进行了一次管理性评审,通过内审,提高了中心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为争创国家级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范新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等)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点尔康PVP碘伏等).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目前我院和各医院的产科主要按照《临床护理指导》的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流程进行临床操作.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一些弊端,故我院产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尽可能达到既利于病人又利于实际工作,以供大家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随着医疗市场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在就医过程中不发生医院感染,因地适宜,积极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在医院感染控制尤为重要.
作者:许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发现许多药物的疗效除与病人所患疾病与药物本身的性质、用量大小、用药途径等因素有关外,还与用药时间和饮食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药师在进行临床用药咨询服务时,依据人体生理的昼夜节律波动规律,指导患者选择佳用药时间和用药期间合理的饮食,以减少不良反应,发挥药物的佳疗效.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常见药物的时辰药理和饮食禁忌.
作者:毕红霞;刘伟;张建利 刊期: 200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