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症状体验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李淑霞;刘蓓蓓

关键词:结肠癌, 直肠癌, 症状体验, 希望水平
摘要: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症状体验与希望水平的状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98例术后结直肠癌患者应用MD Anderson消化道癌症症状调查量表和Herth希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组症状强度为显著的5个症状依次是:疲乏(6.38±2.15)分、疼痛(6.03±1.73)分、口干(5.89±1.92)分、睡眠不安(5.85±1.24)分、胃口差(5.12±1.33)分,给患者的一般活动、工作、走路、生活乐趣造成中度及以上水平的困扰;本组患者希望总均分为(37.01±4.91)分,中等希望水平组36例(36.7%),高等希望水平组62例(63.3%);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希望水平各维度与症状体验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症状体验强烈,给患者造成较大困扰;患者症状体验与希望水平负相关,提示临床护理工作应及时正确地评估患者出现的症状,并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提高患者希望水平,促进康复。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患者疼痛评估与心理痛苦筛查的护理实践

    在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进行护理人员培训,应用癌痛评估表和心理痛苦筛查量表。包括:对新入院患者提供简单疼痛评估,对存在疼痛的患者,由疼痛治疗护士应用自制的3种疼痛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详细疼痛评估,及时准确给予疼痛治疗;通过积极预防及处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率。对新入院患者,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和问题列表,进行心理痛苦筛查,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钦;陈阳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护一体责任制医疗服务对新生儿科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责任制医疗服务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实施医护一体责任制医疗服务前后各1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相对固定的护士负责护理相对固定的一组患儿,护患分组不考虑医生分管患儿情况,责任护士休息时由其他护士顶替。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医疗服务,将护士按照资质由高到低分为8个层级,按照资质均衡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划分为3个责任护理小组,每组至少有1名高年资主管护师,实行APN排班,3个责任护理小组与由二线医生、一线医生组成的3个医疗小组完全融合构成医护一体责任制医疗服务小组,共同分管床位相对固定的一组患儿,每天 A班与医生一同查房,共同商讨诊疗、护理计划并实施,P班、N班提供连续、无缝隙护理;同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对所分管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指导。观察比较两组的新生儿科护士护理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患儿家长对护士沟通指导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记录准确率、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患儿家长对护士沟通指导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责任制医疗服务对护士临床护理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能有效促进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张华玲;范植蓉;丁永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院内危重症专科小组的设立与管理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科小组实施的方法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2月开始成立院内危重症专科小组,由小组核心成员及全院各护理单元联络护士组成,建立全院危重患者的上报流程、危重病例、疑难病例会诊制度及统一危重症护理工作流程,每季度对全院危重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建立危重症专科小组后,组织了4次小组培训,统一规范护理操作指引8项,对危重患者从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基础护理3方面进行评价,其护理质量由原来的92.5分提高到98.3分。结论危重症专科小组的设立与管理有利于加强护士的危重症专业能力,对提高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真娇;洪楚云;王蔚;魏霞;赵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四子散熨敷手太阴肺经上肢段预防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术中桡动脉痉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四子散熨敷手太阴肺经上肢段预防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术前桡动脉痉挛的效果。方法将63例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术前护理及鞘管置入后即时注入普通肝素3000 U及生理盐水7 mL+硝酸甘油200μg+利多卡因50 mg(鸡尾酒舒张血管疗法)扩张桡动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30 min予四子散熨敷术侧上肢段手太阴肺经至手术开始。结果两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前应用四子散熨敷术肢手太阴肺经,能有效预防桡动脉痉挛,促使桡动脉路径进行介入诊疗操作更顺利。

    作者:吕丽芬;谢幸华;梁宝珊;林卫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开辟“国际护理论坛”促进护理学术交流欢迎订阅2014年《护理学报》

    《护理学报》由国家重点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主办,广州南方医院承办,半月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集护理科研、教学、管理和临床的理论、方法、实践经验为一体的综合学术性杂志。创刊19年以来,一贯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铸品牌”的办刊理念,具有科学、新颖、实用、规范、严谨等特点,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CAJ-CD 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18名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小儿疼痛知信行分析

    目的:调查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小儿疼痛的知信行现状,探讨疼痛知识与疼痛态度和处理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家三级甲等医院118名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整群抽样,调查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基本资料、对小儿疼痛的知识、对疼痛的态度和处理方法的情况。结果仅43名(36.4%)重症监护室护士接受过疼痛知识培训或自学疼痛知识;参加过疼痛知识培训或自学疼痛知识的护士得分较高(P<0.05);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疼痛知识得分与疼痛评估及处理方法得分之间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0.64,P<0.05)。结论应加强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儿童疼痛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在小儿疼痛护理方面的实践能力。

    作者:潘曦晖;易尚辉;易银沙;李敏璐;王雷;吕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ICU清醒患者实施五行情绪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五行情绪护理方案对ICU清醒患者的调节效果。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清醒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以五行护理方案干预,对照组(32例)以常规心理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分别于入院第2天、干预后第7天,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及医院睡眠问卷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明显下降,医院睡眠问卷得分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五行护理方案能有效调节ICU清醒患者的常见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卢桂芳;张国龙;邱秀娉;黄双艺;李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例溺水致溶血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总结1例因溺水致溶血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血小板低,血管活性物质均发生了剧烈的改变,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风险性很高,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出血等并发症。患者采取的是无肝素抗凝治疗,又要警惕凝血的发生,细致有预见性的观察及科学的护理方法是其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目的:提高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76例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有:家长认为多动症不需治疗,长大会好(26%);家长认为治疗效果不佳(24%);因患儿学习问题中断治疗(16%)等。经护理干预措施,本组61例患儿能回院继续治疗,返回治疗率达80%,并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加强对患儿家长的沟通与宣教,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多动症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何彩娣;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接收83例院际转运危重症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总结接收83例院际转运危重症传染病患儿的护理。做好充分的转运设备准备和合适人员的配备;到达当地医院后护士先与家属沟通,签订转运知情同意书,详细评估患儿的病情,配合医生维持患儿病情的稳定,采取合理的隔离措施,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对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准备;转运途中妥善安置患儿,加强病情的观察和处理,做好家属和患儿的安抚。患儿均安全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进行隔离治疗,83例患儿中治愈78例,好转签字出院2例,死亡3例;转运人员、接触的工作人员及病房其他患儿未出现1例相关疾病的传染。

    作者:申叶林;昌艳军;黄蝶卿;孙跃玉;邝惠冰;王晓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疆地区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现存问题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现存的问题,探讨影响护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因素,为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培训策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27家二级医院121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现存问题中排前6位的有工作繁忙(占70.0%)、师资力量欠缺(占64.5%)、经费困难(占48.0%)、护士积极性不足(占39.3%)、领导重视不够(占32.0%)及专业水平有限(占28.9%),占总体因素的79.0%;维吾尔族、汉族护理人员对现存问题中工作繁忙、经费困难方面的认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新疆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存在工作繁忙、师资力量欠缺等问题,提示各级卫生管理系统需通过针对性的培训策略,结合县市级二级医院不同民族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实际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大限度降低各因素对护理人员培训的影响,以期达到提升县市级二级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目的。

    作者:吴星;常海霞;彭巧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蓝科肤宁预防化疗药物致化学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蓝科肤宁湿敷对化疗药物致化学性静脉炎的防护作用。方法将74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单、双日分为两组:蓝科肤宁组41例采用蓝科肤宁湿敷进行干预,喜疗妥组33例采用喜疗妥外涂进行干预。干预前后,两组均观察血管外观变化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并评估血管的清晰度、充盈度及弹性;并评估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蓝科肤宁组静脉炎发生率10%,喜疗妥组静脉炎发生率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的清晰度、充盈度及弹性方面,蓝科肤宁组均高于喜疗妥组(P<0.05);蓝科肤宁组疼痛患者少于喜疗妥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蓝科肤宁湿敷或喜疗妥外涂,对化疗药物致化学性静脉炎均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但蓝科肤宁湿敷更容易被患者接受,防护效果优于喜疗妥外涂。

    作者:徐亚楠;陈湘玉;袁玲;杨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9例温针灸治疗患者发生烫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12月针灸科门诊温针灸治疗过程中39例患者发生皮肤烫伤的原因有:健康教育效果欠佳,患者依从性差;缺乏专业培训、操作不规范,防护用具使用不当,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知识缺乏致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缺乏配合;对艾柱质量和治疗环境重视不够等。在护理工作中针对温针灸治疗过程的特点,在点燃、燃烧、燃烬、后续4个阶段中,第2、3阶段尤其第3阶段易出现烫伤,应重点做好防护护理,深化宣教,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缓解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温针灸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温针灸治疗的配合;重视对新护士的专业培训;正确、合理、有效的使用温针灸烫伤防护板;重视温针灸治疗结束后的局部热效应观察等,防止和减少烫伤事件的发生,保证温针灸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庄君贤;刘牧军;钟印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膀胱痉挛的预防和护理

    总结2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膀胱痉挛的预防和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预防膀胱痉挛的准备;术后耐心指导患者如何应对膀胱痉挛的方法,保持膀胱冲洗管道通畅,调整持续膀胱冲洗液的速度和温度等。本组患者术后出现膀胱痉挛58例,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膀胱痉挛症状减轻。

    作者:黎向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酚妥拉明联合龙血竭治疗多巴胺所致外周静脉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龙血竭治疗多巴胺所致外周静脉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出现多巴胺所致静脉损伤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酚妥拉明联合龙血竭外敷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两组干预24 h后由指定护士进行疗效的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酚妥拉明联合龙血竭护理多巴胺所致外周静脉损伤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与减轻经外周血管输注多巴胺的患者痛苦。

    作者:王丽;杜艳丽;江泽莹;高颖;丘美霞;费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破裂患者腔内隔绝术的护理

    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破裂患者,都有难治性高血压、持久的疼痛、主动脉破裂、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等临床表现,随时有出血不止或心包填塞的危险。认为有效控制疾病、使患者达到腔内隔绝术手术指征,是医疗和护理的难点;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管理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术前管理包括:限制饮食和卧床制动,连续性疼痛评估,严密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监测以及急性期病情观察;术后加强胸腔流和伤口换药护理,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预防围术期并发症。2例行腔内隔绝术获得成功,未发生术后并发症,住院13、15 d出院。

    作者:朱莲香;汤春宜;王丽姿;董珺楠;邵静;曹雪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稳居护理学学科期刊第3位

    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13年11月新统计,《护理学报》影响因子位居2012年统计年中18种护理学学科期刊的第3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学报》第5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9例新生儿肠造口术后的护理

    总结19例肠造口新生儿术后护理经验,包括:密切监测肠造口患儿术后体温变化,注意保暖;观察呼吸情况,保持气道通畅;注意腹部体征,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记录引流液性质;重视造口肠管血液循环变化,警惕肠管缺血坏死;维持内环境、水电解质平衡,合理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做好造口及其周围皮肤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指导,可为二期造口还纳术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本组19例患儿中,1例放弃治疗,余18例患儿病情稳定带造口出院,择期行根治手术。

    作者:陈赢赢;郑色秋;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