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川省伤口治疗护理人员现状及相关知识获取途径调查分析

陈佳丽;宁宁

关键词:四川省, 伤口治疗, 知识, 护理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各级医院从事伤口治疗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获取的情况,为制定科学、可行的伤口治疗师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伤口治疗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调查表,通过便利抽样抽取全省各级25所医院的120名参与伤口治疗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从科室伤口治疗主体、专职伤口治疗护理人员情况、伤口相关培训情况、获取伤口治疗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及伤口治疗指导理论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四川省各级医院从事伤口治疗的人员主要为医生(80.80%);73.3%的护理人员未接受过伤口治疗的相关培训;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和职称的护理人员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不同(P<0.05),年龄≤29岁,工作年限≤9年.学历为中专和大专的护士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参阅教科书.而年龄30~39岁,工作年限10~19年,职称为护师的护理人员,其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除了参阅教科书,还包括网络.高年资主管护师以及本科护理人员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集中在参阅杂志和专题讲座;85.0%护理人员所在科室尚未使用湿性伤口愈合理论指导伤口治疗.结论 四川地区各级医院从事伤口治疗的护理人员伤口治疗相关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伤口治疗现状欠佳,亟待制定规范的伤口治疗师培养模式以促进各级医院伤口治疗的更好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黄体酮Z径路肌内注射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黄体酮采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先兆流产需使用黄体酮肌内注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法;改良组采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于注射前以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朝同一方向侧移(皮肤侧移1~2 cm左右),然后以左手拇指朝同一方向绷紧固定局部皮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左手,此时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位置还原,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Z型.观察两组患者7 d内药(血)液渗出及皮下硬结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药(血)液渗出及皮下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Z径路肌内注射法在黄体酮治疗中能有效减少黄体酮外渗及局部硬结形成.保证黄体酮剂量的准确,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雅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统计2009年1-6月1054例急诊留观室静脉留置输液治疗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性别、年龄、置管时间、输液药物类别、穿刺点位置、穿刺护士年资、是否第1次置管、穿刺是否一针见血和每日输液量对发生静脉炎的影响,筛选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穿刺护士工作年限大于3年、穿刺点位置在手腕或手背是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女性、留置时间大于48 h、输注抗生素、每日输液量大于1500ml是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应针对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输液结束后尽早拔除留置针,输注刺激性液体时注意封管冲洗操作,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由高年资护士操作等.

    作者:周迎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护理管理者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测健康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压力状况、应对方式.进一步探讨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广州地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15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护理管理者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以及自测健康状况,并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50名护理管理者工作压力总分为(77.47±10.46)分;主要压力维度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主要的压力源为工作量太大;上班时的书面工作太多;非护理性工作太多;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很低;工资太低.工作压力与自测健康呈负相关性(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测健康呈正相关性(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测健康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压力源以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为主.护理管理者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自测健康呈相关性.

    作者:廖黎;李亚洁;徐慧颖;高云;张琳;赵喜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健康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某医疗单位596名身体健康的医务人员糖尿病普查OGTT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性别、试验前休息状况、禁食时间、服葡萄糖水溶量、服糖水速度等不同的受试者OGTT不同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78名受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同一受试者可出现多项不良反应,共计发生253人次,以恶心为常见,占24.5%(62/253).口服葡萄糖水容量<200ml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7%,高于200~300 ml组(28.5%)和>300 ml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糖水时间<3min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2%.显著高于3~5min组(P<0.01).结论 OGTT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服糖水速度有关.服糖水时间<3 min者.OCT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进行OGTT时,服糖水容量应在200~300ml,并在3~5 min内服完,有助于减少OGTT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惠珍;王晓敏;孟作龙;张荣;周颖;赵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大隐静脉曲张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336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经验.术前访视时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用剪毛法为术区备皮,并标记术区的曲张静脉位置.术中提前备好手术需要的仪器设备、物品,配置麻痹肿胀液,护士在配合手术时认真完成手术物品的准备及仪器的连接工作.器械护士有过硬的无菌区内踝部病变大隐静脉的穿刺技术;保证手术器械的正确、及时传递.巡回护士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掌握其使用方法,及时准确地调节各种仪器参数配合手术进行.本组所有患者术后静脉曲张均临床治愈,症状缓解.

    作者:康淑华;李萍;叶志东;刘鹏;谢育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膀胱热敷联合导尿管加温在男性患者导尿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一种更加经济、便捷、实用的留置导尿管方法.减少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提高1次性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外科术前需要留置导尿的98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导尿方法,观察组采用为患者膀胱区热敷、导尿管温水加热后再留置导尿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留置导尿时疼痛程度和1次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留置导尿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1次留置成功率分别为96%、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温化导尿法留置导尿,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1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宋君;方振红;俞继芳;卫庆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经肘上留置PICC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7月经临床评估需行PICC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42例,于肘横线以上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4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成功率100%.平均穿刺1.3次,其中1次穿刺成功26例,2次穿刺成10例,3次穿刺成功6例.穿刺时间(30±20)min.穿刺并发症:青紫3例.血肿1例.穿刺的血管:贵要静脉31例.头静脉9例.肱静脉2例.结论 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郭敏;李静;余晋涛;黎月英;陈雪梅;卢惠民;欧阳惠燕;冯锦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带教策略现状调查

    目的 通过对低年资护士问卷调查,了解目前低年资护士对临床应急能力带教策略的满意度、兴趣及要求.并据此改进带教策略.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129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医院应急能力教学策略和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带教的总体满意度,对现有6种应急能力带教方案的兴趣度.认为佳的应急能力教学方案.对医院在应急能力教学方面的总体感觉,从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应急能力讲解示范、应急带教安排内容、科室重视应急带教程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对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带教的总体感觉,按应急理论和实践示范指导内容多少,是否结合多种教学方案教学和考核,带教经验是否丰富来评价.结果 129名低年资护士中对医院教学策略不满意3名(2.3%),一般72名(55.8%).较满意36名(27.9%),很满意18名(14.0%).对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带教不满意12名(9.3%).一般76名(58.9%),满意41名(31.8%).指导参与抢救是现有教学方案中低年资护士感兴趣的,其次是情景模拟训练和教学查房.低年资护士不感兴趣的教学方案是模拟考核.低年资护士认为案例分析是对应急能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有帮助的带教方案.结论 低年资护士对临床应急能力带教策略满意度一般,需根据低年资护士兴趣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带教策略.

    作者:郑亚男;金向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护士职业形象提升策略的深度访谈

    目的 分析影响护士职业形象的因素,探讨提升护士职业形象的策略,为今后构建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对1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高级护理人员、高校护理教师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对照记录及录音形成文字文件,对所获得资料归纳整理,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结果 提升护士职业形象的途径有:有针对性地开设人文、礼仪、人际沟通等课程以提升护士职业形象;培养临床护理专家、专科护士;加强护士自身职业修养;政策及社会舆论导向发挥积极作用.结论 护士职业形象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依托各种力量.护士、学校、医院都应该重视护士职业形象的培养.

    作者:陈文芳;王静新;蔡文智;邓凌;罗美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围术期核查表的设计与使用

    围术期患者因手术、术后复苏的需要,会经历多环节的转运,如由病房至手术室、手术室到麻醉复苏室、麻醉复苏室到病房或ICU等,中间经过多环节、多人员、多物品的交接.

    作者:王文平;李柳英;张石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分析62例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相关因素有:严重感染,血压、血糖控制不良,使用肾损害药物.教育患者在感染早期应积极治疗,切勿一拖再拖.或自行使用药物;向患者提供肾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水钠摄入,以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强调个体化,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必须使用造影剂时应注意充分水化,并在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肾功能变化;积极控制血糖及避免各种应激状态对肾脏的损害.提出加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管理和宣教对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怡;郑淑瑛;胡瑜;周建平;赵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一件式造口袋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保护肛周皮肤的效果观察

    肛周皮肤损害是大便失禁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大便随时排出,肛周皮肤受到大便浸渍,易出现明显糜烂、溃疡甚至脓肿,极易形成压疮.这些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护理难度.随着新型材料造口袋的出现,造口袋在非手术领域如大便失禁、尿失禁护理中亦逐渐得到应用.我科将一件式造口袋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以保护肛周皮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雷伶俐;文燕舞;徐雪平;钟巧弟;马明慧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健康管理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及统计分析

    问卷是健康管理研究过程中用于采集被调查者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故问卷设计的合理性是影响调查结果客观性的关键因素.笔者从问卷的结构、内容及统计分析3个方面入手,以健康危险因素及健康评估作为内容设置的重点,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结合科学的数据管理及统计学方法论述问卷的合理设计,以理清问卷设计的思路.

    作者:李文源;张丽;许军;俞守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影响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进一步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19例晚期恶性肿瘤癌痛患者止痛治疗的依从性,探讨不依从止痛治疗的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119例癌痛患者中,13例(10.9%)完全拒绝止痛治疗,54例(45.4%)疼痛难忍时才用止痛药.担心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患者止痛治疗不依从的首位原因,其次是害怕药物成瘾、止痛药使用不便利、对疾病认识不足等.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缺乏规范的癌痛治疗.对止痛治疗认知不足,存在误解.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止痛药知识的宣传与解释,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癌痛患者规范止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罗帼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应用视听教材改善学龄期儿童牙科畏惧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视听教材应用于口腔科门诊有牙科畏惧症的牙体牙髓病患儿的效果.方法 对口腔科门诊牙体牙髓病患儿采用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分进行评测,筛选出有牙科畏惧症状患儿12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观看视听教材后进行牙科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口头宣教和牙科治疗.比较两组的畏惧程度和畏惧分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牙科畏惧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中畏惧分值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应用视听教材进行指导,可降低学龄期儿童牙科畏惧症的程度,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单华桂;金艾黎;罗军;周岚;朱海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奥克喷局部喷雾预防放射性外阴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克喷局部喷雾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外阴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72例接受放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放疗前后予照射野皮肤局部奥克喷喷雾,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肤损伤情况.结果 两组放射性外阴皮肤损伤情况比较,经卡方检验,χ2=4.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奥克喷局部喷雾能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顾景艳;葛永勤;于巧萍;詹丽丽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严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严重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2005年2月-2008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2245例,其中并发严重出血45例,其中腹股沟和下肢巨大血肿13例(29%).消化道出血9例(20%),腹膜后血肿6例(14%),心包腔内出血5例(11%),局部血肿伴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11%),颅内出血4例(9%),咯血1例(2%)、腹壁血肿1例(2%)、锁骨下静脉穿刺致纵隔血肿1例(2%).统计出血部位的临床特点,寻找护理观察的关键点,如对于腹股沟和下肢巨大血肿,出血原因为股动脉穿刺点血液渗漏;并发消化道出血者多为高龄患者.或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等.认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应做好术前干预,预防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针对不同部位严重出血的特点,有针对性实施干预,及早发现出血征兆.

    作者:李冰;邢攸红;蔡宇;杨红梅;杨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的护理

    总结2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的护理.术前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妥善摆放患肢体位;密切观察和预防早期并发症,如血管损伤、神经受损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肢肿胀情况;早期正确指导功能锻炼.28例患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伤口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疗效优者18例.良8例,尚可2例,优良率达93%.

    作者:黄房珍;廖燕英;邬素娥;吕小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并发贫血的分析及护理

    总结4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贫血的观察及护理对策.通过对本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抽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年龄>75岁者,贫血发生率高,达95%.贫血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术后当天及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明显.术后1周血红蛋白上升明显.针对此提出护理对策: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重视入院评估,及时纠正术前贫血;注意术后不同时段血红蛋白指标变化.分析贫血原因,做好不同时段贫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重视老年患者术后不同程度、不同时间的贫血护理.

    作者:袁和芬;周小萍;王刚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临床实习护生糖尿病知识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护生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实习期间开展糖尿病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89名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学历的实习护生进行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89名实习护生,糖尿病知识测试33~80(61.79±8.46)分.31%的护生糖尿病知识测试成绩不合格;护生对糖尿病用药知识条目的 答对率低(13%),其次是糖尿病足的护理(3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分型(38%);75%的护生认为在校期间获得的糖尿病知识不能满足临床实习需要,100%认为实习期间需要进行糖尿病知识统一培训.结论 实习护生糖尿病知识掌握欠缺,实习期间对实习护生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有利于护生在实习期间更好地理解糖尿病专科护理,开展糖尿病教育.

    作者:杜赟;周佩如;陈伟菊;李延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