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带教策略现状调查

郑亚男;金向英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 应急能力, 带教
摘要:目的 通过对低年资护士问卷调查,了解目前低年资护士对临床应急能力带教策略的满意度、兴趣及要求.并据此改进带教策略.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129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医院应急能力教学策略和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带教的总体满意度,对现有6种应急能力带教方案的兴趣度.认为佳的应急能力教学方案.对医院在应急能力教学方面的总体感觉,从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应急能力讲解示范、应急带教安排内容、科室重视应急带教程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对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带教的总体感觉,按应急理论和实践示范指导内容多少,是否结合多种教学方案教学和考核,带教经验是否丰富来评价.结果 129名低年资护士中对医院教学策略不满意3名(2.3%),一般72名(55.8%).较满意36名(27.9%),很满意18名(14.0%).对带教老师应急能力带教不满意12名(9.3%).一般76名(58.9%),满意41名(31.8%).指导参与抢救是现有教学方案中低年资护士感兴趣的,其次是情景模拟训练和教学查房.低年资护士不感兴趣的教学方案是模拟考核.低年资护士认为案例分析是对应急能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有帮助的带教方案.结论 低年资护士对临床应急能力带教策略满意度一般,需根据低年资护士兴趣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带教策略.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热敷联合导尿管加温在男性患者导尿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一种更加经济、便捷、实用的留置导尿管方法.减少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提高1次性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外科术前需要留置导尿的98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导尿方法,观察组采用为患者膀胱区热敷、导尿管温水加热后再留置导尿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留置导尿时疼痛程度和1次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留置导尿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1次留置成功率分别为96%、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温化导尿法留置导尿,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1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宋君;方振红;俞继芳;卫庆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影响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进一步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19例晚期恶性肿瘤癌痛患者止痛治疗的依从性,探讨不依从止痛治疗的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119例癌痛患者中,13例(10.9%)完全拒绝止痛治疗,54例(45.4%)疼痛难忍时才用止痛药.担心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患者止痛治疗不依从的首位原因,其次是害怕药物成瘾、止痛药使用不便利、对疾病认识不足等.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缺乏规范的癌痛治疗.对止痛治疗认知不足,存在误解.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止痛药知识的宣传与解释,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癌痛患者规范止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罗帼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健康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某医疗单位596名身体健康的医务人员糖尿病普查OGTT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性别、试验前休息状况、禁食时间、服葡萄糖水溶量、服糖水速度等不同的受试者OGTT不同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78名受试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同一受试者可出现多项不良反应,共计发生253人次,以恶心为常见,占24.5%(62/253).口服葡萄糖水容量<200ml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7%,高于200~300 ml组(28.5%)和>300 ml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糖水时间<3min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2%.显著高于3~5min组(P<0.01).结论 OGTT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服糖水速度有关.服糖水时间<3 min者.OCT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进行OGTT时,服糖水容量应在200~300ml,并在3~5 min内服完,有助于减少OGTT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惠珍;王晓敏;孟作龙;张荣;周颖;赵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慢性房颤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出院后健康教育指导方法对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7月期间,将409例慢性房颤患者依照不同的健康教育指导形式分为4组,对照组103例在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健康教育,电话指导组9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每周电话回访1~2次,书面指导组9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每月寄送2次宣传教育手册,综合组112例同时给予书面指导及电话指导的健康教育.12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其依从性.结果 4组慢性房颤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的患者,其依从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将电话回访和书面指导综合的健康教育指导方式用于慢性房颤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可获得佳的依从性.具有积极、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张娴;倪飞;徐晓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大隐静脉曲张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336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经验.术前访视时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用剪毛法为术区备皮,并标记术区的曲张静脉位置.术中提前备好手术需要的仪器设备、物品,配置麻痹肿胀液,护士在配合手术时认真完成手术物品的准备及仪器的连接工作.器械护士有过硬的无菌区内踝部病变大隐静脉的穿刺技术;保证手术器械的正确、及时传递.巡回护士熟悉各种仪器的性能,掌握其使用方法,及时准确地调节各种仪器参数配合手术进行.本组所有患者术后静脉曲张均临床治愈,症状缓解.

    作者:康淑华;李萍;叶志东;刘鹏;谢育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临床实习护生糖尿病知识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护生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实习期间开展糖尿病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89名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学历的实习护生进行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89名实习护生,糖尿病知识测试33~80(61.79±8.46)分.31%的护生糖尿病知识测试成绩不合格;护生对糖尿病用药知识条目的 答对率低(13%),其次是糖尿病足的护理(3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分型(38%);75%的护生认为在校期间获得的糖尿病知识不能满足临床实习需要,100%认为实习期间需要进行糖尿病知识统一培训.结论 实习护生糖尿病知识掌握欠缺,实习期间对实习护生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有利于护生在实习期间更好地理解糖尿病专科护理,开展糖尿病教育.

    作者:杜赟;周佩如;陈伟菊;李延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的护理

    总结2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的护理.术前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妥善摆放患肢体位;密切观察和预防早期并发症,如血管损伤、神经受损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肢肿胀情况;早期正确指导功能锻炼.28例患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伤口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疗效优者18例.良8例,尚可2例,优良率达93%.

    作者:黄房珍;廖燕英;邬素娥;吕小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化疗呕吐患者磁疗的护理

    总结化疗呕吐患者磁疗的护理.认为磁疗前做好相关知识宣教,磁疗时保持环境舒适,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恐惧、疲乏、疼痛、心慌等不良反应进行精心的护理,是顺利完成磁疗的保证.本组70例患者急性呕吐缓解有效率86%,迟发性呕吐缓解有效率90%.磁疗中恐惧10例.疲乏7例,疼痛4例,心慌2例,经过治疗缓解.均按原计划完成磁疗.

    作者:林小琴;胡巧云;吴慧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鼻腔填塞病人不适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鼻腔填塞病人不适耐受性的影响,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方法 将100例局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双侧鼻腔填塞的病人,按单、双手术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预防护理、系统的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干预性氧气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术后头痛、头昏、咽干痛等不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鼻腔填塞病人对不适症状的耐受性.

    作者:罗先娣;杨满秀;梁春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甲状舌骨囊肿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患儿的救护

    总结4例行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患儿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的抢救及护理体会.对2例术后5~28 h切口内出血引起呼吸困难、烦躁、牙关紧闭、全身发绀等窒息症状,并伴有颈部肿胀.切口渗出鲜血的患儿,予床边拆除切口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块,吸痰,给氧处理;1例颈部紧压感、切口有大量渗血、呼吸费力、气急烦躁、心率加速患儿,立即采取头低侧卧位,用吸痰器吸出淤血,给氧处理;1例出血严重的患儿紧急行气管切开,急送手术室彻底止血;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做好吞咽疼痛护理及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4例患儿经及时抢救与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许晓娜;刘晓燕;郑双利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严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严重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2005年2月-2008年12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2245例,其中并发严重出血45例,其中腹股沟和下肢巨大血肿13例(29%).消化道出血9例(20%),腹膜后血肿6例(14%),心包腔内出血5例(11%),局部血肿伴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11%),颅内出血4例(9%),咯血1例(2%)、腹壁血肿1例(2%)、锁骨下静脉穿刺致纵隔血肿1例(2%).统计出血部位的临床特点,寻找护理观察的关键点,如对于腹股沟和下肢巨大血肿,出血原因为股动脉穿刺点血液渗漏;并发消化道出血者多为高龄患者.或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等.认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应做好术前干预,预防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针对不同部位严重出血的特点,有针对性实施干预,及早发现出血征兆.

    作者:李冰;邢攸红;蔡宇;杨红梅;杨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经肘上留置PICC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7月经临床评估需行PICC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42例,于肘横线以上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4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成功率100%.平均穿刺1.3次,其中1次穿刺成功26例,2次穿刺成10例,3次穿刺成功6例.穿刺时间(30±20)min.穿刺并发症:青紫3例.血肿1例.穿刺的血管:贵要静脉31例.头静脉9例.肱静脉2例.结论 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郭敏;李静;余晋涛;黎月英;陈雪梅;卢惠民;欧阳惠燕;冯锦珊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留置引流管妇科患者病员裤的改进与应用

    由于妇科患者的特殊性,几乎所有的患者术前或术后均需留置导尿管或阴道引流管.患者往往在留置了导尿管或阴道引流管后传统的病员裤不能穿到腰部或会阴部以上,以致于患者术后衣裤不平整,增加了不适感且容易压伤下肢皮肤;患者臀部至大腿上部外露容易受凉增加感冒机会;患者因害怕翻身臀部外露而影响床上活动;患者由于无法将衣裤穿平整而影响下床活动,影响术后康复;由于患者的隐私不能得到保护,特别是在夏季天气炎热,患者在不需要盖被的情况下需要以被套或大单来掩饰患者的会阴部,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

    作者:毛小敏;王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四川省伤口治疗护理人员现状及相关知识获取途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各级医院从事伤口治疗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获取的情况,为制定科学、可行的伤口治疗师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伤口治疗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调查表,通过便利抽样抽取全省各级25所医院的120名参与伤口治疗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从科室伤口治疗主体、专职伤口治疗护理人员情况、伤口相关培训情况、获取伤口治疗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及伤口治疗指导理论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四川省各级医院从事伤口治疗的人员主要为医生(80.80%);73.3%的护理人员未接受过伤口治疗的相关培训;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和职称的护理人员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不同(P<0.05),年龄≤29岁,工作年限≤9年.学历为中专和大专的护士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参阅教科书.而年龄30~39岁,工作年限10~19年,职称为护师的护理人员,其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除了参阅教科书,还包括网络.高年资主管护师以及本科护理人员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集中在参阅杂志和专题讲座;85.0%护理人员所在科室尚未使用湿性伤口愈合理论指导伤口治疗.结论 四川地区各级医院从事伤口治疗的护理人员伤口治疗相关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伤口治疗现状欠佳,亟待制定规范的伤口治疗师培养模式以促进各级医院伤口治疗的更好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陈佳丽;宁宁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护士职业形象提升策略的深度访谈

    目的 分析影响护士职业形象的因素,探讨提升护士职业形象的策略,为今后构建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对1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士生导师,同时也是高级护理人员、高校护理教师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对照记录及录音形成文字文件,对所获得资料归纳整理,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结果 提升护士职业形象的途径有:有针对性地开设人文、礼仪、人际沟通等课程以提升护士职业形象;培养临床护理专家、专科护士;加强护士自身职业修养;政策及社会舆论导向发挥积极作用.结论 护士职业形象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依托各种力量.护士、学校、医院都应该重视护士职业形象的培养.

    作者:陈文芳;王静新;蔡文智;邓凌;罗美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一件式造口袋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保护肛周皮肤的效果观察

    肛周皮肤损害是大便失禁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大便随时排出,肛周皮肤受到大便浸渍,易出现明显糜烂、溃疡甚至脓肿,极易形成压疮.这些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护理难度.随着新型材料造口袋的出现,造口袋在非手术领域如大便失禁、尿失禁护理中亦逐渐得到应用.我科将一件式造口袋用于大便失禁患者,以保护肛周皮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雷伶俐;文燕舞;徐雪平;钟巧弟;马明慧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健康管理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及统计分析

    问卷是健康管理研究过程中用于采集被调查者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故问卷设计的合理性是影响调查结果客观性的关键因素.笔者从问卷的结构、内容及统计分析3个方面入手,以健康危险因素及健康评估作为内容设置的重点,以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结合科学的数据管理及统计学方法论述问卷的合理设计,以理清问卷设计的思路.

    作者:李文源;张丽;许军;俞守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分析62例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相关因素有:严重感染,血压、血糖控制不良,使用肾损害药物.教育患者在感染早期应积极治疗,切勿一拖再拖.或自行使用药物;向患者提供肾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水钠摄入,以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强调个体化,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必须使用造影剂时应注意充分水化,并在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肾功能变化;积极控制血糖及避免各种应激状态对肾脏的损害.提出加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管理和宣教对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怡;郑淑瑛;胡瑜;周建平;赵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113例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

    总结了113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体会.术前做好疼痛宣教,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水平和控制疼痛的能力,术前加强腹式呼吸锻炼,减小胸部活动的幅度,减轻胸部的剧烈疼痛;术后加强硬膜外镇痛泵的管理,保证镇痛有效;关注局部皮肤的完整性,减少皮肤破损导致的疼痛;术后严格按规范使用多瑞吉贴剂减轻疼痛;合理选择有效咳嗽和护理相关操作的时机、指导家属正确按压患者伤口、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以减轻疼痛.本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评分为3.08分),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有效咳嗽、深呼吸和康复功能锻炼,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慧娟;黄珍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病人评价护士实施生活护理的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对护士实施生活护理的评价.方法 对七海某综合医院普通病房的223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是病人对护士实施生活护理频率的评价.结果 所调查的12项生活护理中,护士落实多的是整理床单位、更换病号服,落实少的是洗脚、床上擦浴等清洁卫生项目.不同陪护状况、不同自理能力病人对护士实施生活护理频次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护理目前主要由护工和家属来承担,其落实程度、落实质量和护士的参与情况均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加强护士生活护理的参与度,以减轻家属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江会;刘薇群;宋黎翼;贺建雄;刘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